这是一篇探讨寻找真实自我的深刻内省之文。作者是曾在29岁便坐拥数亿身家的商业奇才邵亦波。
如何找到“真实的自我”?为什么你一定要打破自己身上背负的“壳”?文章给出了一个更高维度的解答,推荐你好好体味······
✦ 真实的自我埋在内心深处,它一直都在那里,就像被掩埋了的金子,等待我们去挖宝、去释放。
——邵亦波
Evolve 慈善基金会创办人
人生和职场两回事。许多人在职场很成功,但是他们的人生并不成功。
很多人觉得,只要自己能够赚到足够多的钱,生活就会有一个很大的改变,就会更幸福、更快乐。我可以用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这是一个虚幻的愿望。
我认识很多很有名、很有钱的人,有的身家达到了几十亿美金,但是他们并不一定快乐,他们面临的焦虑、困惑、压力,跟其他人都是一样的,甚至更多。
我们改造世界、治疗疾病的能力越来越强,我们越来越聪明了,但是真正的智慧可能不增反减。
要实现人生的幸福,不能靠钱财、权力等外在的东西,而是要诉诸内心,找回真实的自我。
/ / / /
“真实的自我”是内心中被掩埋的金子
“找回真实的自我”,这是什么意思?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个“真实的自我”;但是在成长的路上,每个人都会慢慢失去这个“真实的自我”。
真实的自我是什么?是我们原原本本的自己。你看两岁前的小孩子,他可以无忧无虑的大笑,毫无掩饰的大哭,无穷止尽的好奇;小孩子对你笑,你忍不住也充满柔情的对他笑;小孩子对你哭,你也忍不住想去安慰他。
小孩子活在当下,不追究过去,不担心未来。我们生出来就有这么完美的“真我”:平静、清晰、好奇、有信心、有勇气、有创造力、对世界充满爱与信任。
但是为什么我们渐渐长大,就开始变了呢?就开始失去这“真我”了呢?
因为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为了取悦父母、家人、老师、同学、同事、朋友、社会,我们开始蒙蔽自己,开始戴上面具。在成长过程中,我们还会受到很多伤害。有些伤害我们还记得,有些伤害严重到我们的大脑把它藏在潜意识里,我们天天被它影响却不自知。
举例来说,小孩子原本可以很自由愉快,不怕人笑的伸展四肢,活动筋骨,跑跳舞动。可是长大的过程,“大人”却无法避免地责备管教小孩,“你动太多了!你不要再动了!安静点!乖乖坐着!”甚至打骂小孩,于是我们慢慢的失去身体动感,变得越来越放不开,严重起来,很多长期压力累积在身体里无法释放而不自知。
失去了“真实的自我”的我们,活的很累。为了被爱,被接受,我们戴着面具活着,可是我们知道这个面具是假的,这个面具很脆弱。我们怕被否定、被抛弃,我们恐惧、孤单、羞愧、抑郁、焦虑。
我们会用一套方法来保护我们的面具,保护我们营造出来的假象。
保护方法很多。举一个例子:我们脑袋里永远有一个声音在批评指责挑惕我们:“你真笨啊!这个都做不好!”“你为什么不努力点?”“他比我牛逼!”“他会不会不喜欢我?我该笑一笑。”“冷场了!他一定觉得跟我在一起很无聊。赶快想个话题聊!”这些小声音不断的鞭策我们,是的,我们被社会、朋友、亲人接受了,可是,我们活得多累啊?
“真实的自我”慢慢被成长蒙蔽,但是有的时候它会露出头角。象是在运动中,当我们专注到忘我,就是忘记了面具,体验到真我。有些人,为了重复这个体验,甚至冒生命危险从事极端运动。
当我们看到宏伟的大自然、超感人的电影,被悸动的那一剎那,真实的自我打破面具涌出来。其实真实的自我埋在内心深处,它一直都在那里,就像被掩埋了的金子,等待我们去挖宝、去释放。
/ / / /
活着,很多时候是为了给别人表演
如果几年以前,有人跟我说:“找回真实的自我”,我可能会很懵。天天上班、下班、回家、睡觉、吃饭,这就是我了,有什么真实的自我可以谈的呢?
在10多年以前,我觉得我是一个很聪明、正直的人,不太会社交,也不喜欢社交,是一个很好的老公,但不是一个很好的爸爸,这是我当时对自我的认知。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我和现在的我,已经很不一样了。当时的我从外表看上去,已经处于人生的巅峰了。所有人想要的东西,我都有了。
我从小到大得了非常多的奖,高中时候所有科目的总分,一直都是当时全国重点中学的第一名,后来拿了全奖去哈佛读书。毕业没多久就创办了易趣网,29岁时我把公司卖了,赚了很多钱,可以用一辈子,连小孩都可以不用工作了。
家庭也很幸福,有很多空闲时间,可以到处去玩。我们花了大概6、7年时间,在全世界各地玩了一圈,到一个地方,先住一个月,喜欢就继续住下去,不喜欢就搬到另外一个国家去,再住几个月。
很多人做梦都想拥有的生活,我都有了。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我,其实并不满足、并不快乐,有一种莫名的焦虑感,特别孤独,特别没自信。
我真正开始改变自己,是因为6年前的一个契机。
我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女儿很乖巧,跟我和太太很像。儿子就和我们很不一样,我当时就特别不能接受他,经常会责怪、打骂他。
时间长了之后,我发现儿子的性格开始发生变化。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听话,但是他的眼神,经常会渗透着一种愤怒的情绪,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愤怒。这个时候,他只有8岁。
我突然意识到,我不是一个好爸爸。这种状况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决定去了解自己、改变自己。
一开始我只是想学习如何做一个更好的父母,教育好我的儿子,改变我的儿子。但是当这个历程真正开始之后,我发现需要改变的不是儿子,而是我,需要改变的不只是我的行为,而是很多的潜意识。我意识到我需要找到真正的自我,而不是包在外边的这个壳。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在身上构建出一个壳,把自己包在里边。为了让我们身边的人喜欢我们,接受我们,我们必须要变得可爱,成绩要好,脾气要nice,要很乖……各种各样的行为和习惯,会把自己一层一层地包起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