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都说北上广容不下肉身,三四线放不下灵魂,可肉身终究比不上灵魂,所以每天都有一大批人前赴后继,离开三四线前往大城市。
可这几年,不少人感叹,在大城市生活越来越难了。
要想知道有多难,看看最近的热搜就知道,一边是90后工作3.43年买房,一边是6成年轻人存不下钱。
其实这两个话题凑在一起,就知道房子背后到底是谁在出力了。
先来说说,买房到底是不是刚需?
答案是肯定的。往近了说,落户、结婚,往远了说,孩子出生、上学,怎么看房子都是刚需。
最近同事小王就很是忧愁。
本来省吃俭用的他在获得父母部分补贴的情况下,勉强可以跟上房租的涨幅,准备过个几年等凑够首付再买房。
不曾想这一轮房租的暴涨彻底打乱了他的计划,因为收入的涨幅已经远远赶不上不上租金的步伐。
眼看首付款不但没有继续增多,反而越来越少,加上女朋友的不断催促,小王只能再次向父母伸出了求援之手。
几乎掏空父母半辈子积蓄后,终于圆了房子梦。
这几年,身边有不少年轻人,想结婚却被房子困住了手脚。
一个90后同事跟我说,就算丈母娘不要求,自己没房,都不好意思把女朋友娶回家。
即便短期内没有结婚打算,不少人也把买房提上议事日程,毕竟租房的弊端太多了,房租上涨、居无定所,和房东的纠纷,遭遇奇葩室友······
桩桩件件都在诉说一句话:赶紧买房。
就说最近不断上涨的房租,已经给当初不买房的年轻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过去总觉得等赚了大钱再买个好点的房子,后来才发现,买房越来越遥不可及。不少人感叹,房租正在蚕食首付。
于是,买房越来越迫在眉睫。
02
可买房虽然是刚需,但90后的收入和存款却和房价极不成正比。
于是,爸妈不得不在关键时刻站出来,倾家荡产,给孩子买房。
有人说,是年轻人不努力。
但说实话,就算是勤奋的年轻人依然买不起房。
我有一个发小,大学毕业后留在了上海,工作4年便买了房。
当时我们都羡慕他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赚够首付,纷纷向他讨教。
后来才知道,原来是父母拿出了他们多年的积蓄才勉强凑齐首付。
其实,发小很努力,也很节俭,可除去必要开支,就算全存起来,也凑不够一个首付。
但面对不断攀升的租金,仍然离不开父母的援助。
央视曾经报道,一个90后豪掷1700万全款买下深圳蛇口招商双玺的一套房子。
在其和记者的对话里,可以发现,这个90后没有工作,更没有存款,买房子所的钱全都来自父母。
可生活里,能一次性拿出千万人民币的父母毕竟是少数,很多年轻人买房背后,往往是一个又一个被掏空的家庭。
父母、甚至祖父母,花光全部积蓄,帮子女买了房子,减轻了他们的负担,自己却要承受巨大的压力。
省吃俭用,不敢花,不敢病,生怕哪一项意外支出,成为压垮整个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
03
于是,这些年,越来越多人讨论:年轻人到底该不该掏空父母来买房?
在我看来,帮衬是帮衬,如果要掏空,父母都应该掂量掂量。
在中国,很多父母都会无条件支持子女,买房上更是倾其所有,以为这样他们就能过上好日子,其实不然。
很多年轻人不用付出便能拥有自己的房子,他们往往会产生一种错觉,好像不用付出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这种疼爱,其实是伤害。
我的一个邻居就是这样一个人,小时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长大后父母帮着买房买车,什么都不用他操心。
这么多年,拿着死工资,很少主动学习,会的东西也很少,却丝毫没有危机感。说到底,还是背后有钱撑腰。
很多年轻人认为,现在房价连年上涨,自己刚工作不久,根本买不起房。
的确,父母可以需要适当帮助子女,减轻他们的负担,但这并不表示得替孩子买房,是理所当然。
就像上面提到的那个90,和记者的对话里,他显得非常轻松,丝毫不觉得1700万是多么大的数目,也不觉得自己都还没有工作就拿父母这么多钱有什么问题。
很多父母感叹,孩子越来越不懂感恩,越来越像白眼狼,其实原因很简单:父母惯的。
这些年新闻里经常看到这样的故事,儿子住在宽敞明亮的楼房里,父母却住在老旧危房。
不久前就有看见这样一则新闻。
安徽一个91岁的老人,住在8平米的活动板房,在40多度的高温环境下艰难生活,就住在附近的3个儿子却视而不见。
父母如果倾尽所有,孩子反而会越来越不知足。
上海浦东机场就曾经发生过一幕惨剧,赴日留学的25岁青年对前来接机的母亲连刺9刀,致其当场昏迷。
原因竟然是母亲无法满足他的高额消费需求,可是母亲已经变卖了唯一的房产,并且还四处举债。
这些令人痛心的故事背后,固然是子女的忤逆和反叛,但这又何尝不是他们的父母的纵容和溺爱。
正是应了那句话:你砍断了孩子的翅膀,却怪他不会飞翔。当父母的做太多,正在让年轻人失去自立的能力。
04
但好在有些父母比较清醒。
前段时间,杭州一位儿子希望父母出钱帮自己买房,妈妈给儿子写了一封拒绝信:
“在我看来,26岁的你需要独自承担一些事情,而不是像小时候的你一样,只要哭一下,说一声,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妈妈只是希望你能明白,你终归要自己飞翔的,而我和你爸爸只是你坚强的后盾,而不是永远顶在前面的那个。
“妈妈希望,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无论是房子,还是梦想。你终究是要一个人走向未知的未来。
忍不住点赞。
说实话,看着90后工作3.43年就买房的新闻,满心都是对父母的同情。
不是说父母不应该帮助孩子渡过难关,而是倾家荡产式的支持未必是件好事。
在我看来,父母给个首付就是底线了。
如果孩子压根没有偿还能力,买房也会拖垮一个家庭。
年轻人自己更要明白这个道理,这个世界上没有谁对你的付出是天经地义。
能力配不上欲望的锅,也只能自己抗。
本文来源:Jenny 乔 ,冷眼看热闹,深度谈人生。揭穿职场真相,解码人生困局。你笨算我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