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国重器】点赞,向超级工程建设者们致敬!
55公里跨海大桥,7公里海底隧道 从设计到建设前后历时14年 被公认为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的工程!
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 今天(24日)正式通车运营
这一世界瞩目的成就背后 是无数建设者们的艰辛付出 今天的C位属于他们 他们当之无愧!
点赞,向超级工程建设者们致敬!
|
【大国工匠】港珠澳大桥背后的男人:面对老外的狮子大开口,他成就了中国这个史无前例的工程!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而其背后的主要工程师林鸣,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 桥的价值在于承载,而人的价值在于担当。今天这篇文章,谈谈大国工匠——林鸣。
“15个亿怎么样?15个亿给你们这个技术” “三个亿行吗?给个框架就行了。” “呵呵,三个亿 ,不如我给你们唱首歌吧”
01 天降大任,无人敢杠
10月23日的伶仃洋上,从太平洋上灌入人工岛的海风,拍散不了建设者的自豪、喜悦。历时9年,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全线贯通。至此,港珠东西,长虹卧波,天堑南北,通途无阻。 这个超级工程,堪称世界桥梁建设史上的巅峰之作。 而在此之前,谁能想到,人类建设史上迄今为止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设计使用寿命最长的跨海公路桥梁,会诞生在中国的东南一角?
时间拨回到2005年,那一年建设港珠澳大桥计划刚刚提出,但现实情况是,在沉管隧道领域,中国的技术还无法望及国际水平。 如此情况下,国外媒体都特别关注港珠澳大桥,其实就是因为一个字:“难”。工程体量之巨大,建设条件之复杂,是以往世界同类工程都没有遇到的。 在当时,全国江河沉管隧道总长不超过4000米,而在此基础上,光建立一个长5664米的外海沉管隧道,其费用之高、难度之大、风险之大,就吓退了无数前来应标的公司! 可这个重担,偏偏就落在了工程师林鸣身上。 “33节沉管,装上去,对接好,像连续33次考上清华,难度可能还要更高。”
要建造港珠澳大桥,必须要突破三个难点:
作为建造了中国第一大跨径悬索桥“润扬大桥”的负责人,林鸣一宿未眠,坐待天明。
02 每一步,都是第一步
为了准备这个工程,2007年,林鸣带着工程师们,去全球各地桥梁工程考察,当时世界只有2条超过3公里的隧道,一个是欧洲的厄勒海峡隧道,还有一个是韩国釜山的巨加跨海大桥。 当时,韩国一家非常厉害的公司在主持这个项目,但在安装的部分却全靠欧洲人提供支持,每一节沉管安装的时候,会有56位荷兰专家从阿姆斯特丹飞到釜山给他们安装。 当林鸣带着团队来到釜山时,就向接待方诚恳地提出,能不能到附近去看一看他们的装备,却被拒绝了。
岛隧工程总工程师林鸣
无奈之下,考察团只有来到大概离工程300米左右的海面上,开了个船过了一下,用卡片机拍了几张照片。 从釜山回来后,林鸣更加坚定一个决心:港珠澳大桥一定要找到世界上最好的,有外海沉管安装经验的公司来合作。 于是,他们找了当时世界上最好的一家荷兰公司合作,人家开了个天价:1.5亿欧元!当时约合15亿人民币。
谈判过程异常艰难,最后一次谈判时,林鸣妥协说:3亿人民币,一个框架,能不能提供给我们最重要的、风险最大的这部分的支持。 但是,荷兰人戏谑地笑了笑:“我给你们唱首歌,唱首祈祷歌!”
跟荷兰方面谈崩了之后,林鸣和他的团队也就只剩下最后一条路可以走:自主攻关! 因为难以承受国外高额的技术资询费用,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沉管隧道技术,也无法在港珠澳大桥上照搬套用。 林鸣没有绕开这个问题,他坚信:只有走自我研发之路,才能掌握核心技术,攻克这一世界级难题。 可在几乎空白的基础上进行自主研发,林鸣和他的团队面对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需要将33节,每节重8万吨,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的钢筋混凝土管,在伶仃洋水下50米深处,安装成长达6.7公里的海底通道。
不被理解,没有经验,外国人都在看,中国工程师到底行不行? 当然行!2013年的5月1日,历经96个小时的连续鏖战,海底隧道的第一节沉管成功安装。 这是不平凡的96个小时,仿佛一个从来没有人教过,也从来没有驾驶经验的新手司机,要把一辆大货车,开上北京的三环。
林鸣和他的团队,在海上连续奋战了整整96个小时,5天4夜没合上眼,终于,海底隧道的第一节沉管成功安装! 然而,第一节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后面32节安装都可以简单复制,严苛的外海环境和地质条件,使得施工风险不可预知。 这是个高风险的事情,林鸣每一次安装,离开房间的时候,他都会回头看看那个房间,因为每一次出发,都可能是最后一次出发。
死神对林鸣的第15个“孩子”——E15——发出了通告,在第 15节沉管的安装时候,他们碰到了最恶劣的海况,珠江口罕见地只有不到10度,海浪有一米多高,工人都被海浪推倒在沉管顶上。 尽管如此,工人还是护送沉管毫发无损地回到了坞内。当时起重班长说:回家了,回家了,终于回家了。命是捡回来了,可E15的安装计划却就此搁浅。 第二次安装在2015年大年初六,为了准备这次安装,几百个人的团队春节期间一天也没休息,但是当大家再一次出发,现场出现回淤,船队只能再一次回撤。 当时压力很大,只装了15个沉管,还有18个沉管要装,这样下去这个工程还能完工吗?拖回之后,许多人都哭了。 10年来,几乎每到关键和危险的时刻,林鸣都会像“钉子”一样,几小时、十几个小时、几十个小时地“钉”在工地。只有体型的变化暴露了一切:他瘦了整整40斤。
2017年5月2日早晨日出时分,最后一节沉管的安装,终于完成了,船上一片欢呼,世界最大的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顺利合龙。 中国乃至世界各大媒体,都在为这项超级工程的完美落幕欢呼,而此时的林鸣,却在焦急地等待最后的偏差测量结果。 偏差16公分,这于水密工程而言算是成功。而中国的设计师、工程师、包括瑞士、荷兰的顾问……大多数人也认为滴水不漏,没问题。 但林鸣说:不行,重来!
茫茫大海,暗流汹涌,把一个已经固定在深海基槽内、重达6000多吨的大家伙重新吊起、重新对接,一旦出现差错,后果不堪设想。 “算了吧。”,“还是算了吧!”几乎所有人都想说服林鸣罢手。
这时,林鸣内心出现一个声音:如果不调整的话,会是自己职业生涯和人生里,一个永远的偏差。” 他把已经买了机票准备回家的外方工程师,又“抓”了回来。经过42小时的重新精调,偏差从16公分降到了不到2.5毫米!缩小了几十倍的差距! 那一夜,他睡了10年来的第一个安稳觉。
03 “大国工匠”
清晨五时许,林鸣又开始了自己风雨无阻的长跑。 从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营地出发,途经淇澳大桥,最后到达伶仃洋上的淇澳岛,来回10多公里。 在近40年的职业生涯里,林鸣走遍了大江南北,建起了众多桥梁。但对他来说,珠海有着不一般的意义。
读大学前,林鸣当过3年农民、4年工人。曾经到工厂做学徒,拿着锉刀或者锯条,练习锉、锯、凿、刨等基本功,学当铆工和起重工。后来,才到西安交通大学接受了为期半年的技术培训。 在同行看来,他的动手能力无出其右,在工地上,他是拿着榔头、扳手等工具给数以千计的工人一个个讲原理,讲方法的。 桥的价值在于承载,而人的价值在于担当。
十多年的时间,林鸣走完了港珠澳大桥这座世界最长、难度最大的“钢丝”。 向他迎面而来的是“最美工程”、“最美隧道”的标语。在他看来,高品质的工程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越是普通人看不到的地方,越要做好。 这个“最美”,不仅仅是自娱自乐、自我陶醉,还要有益于他人,并得到社会认可。2010年,大桥下白海豚大概是1200头。2018年是多少呢?2600头,翻了一倍多。 蓝天为卷,碧海为诗;深海白豚,踏浪伶仃。2018年10月23日的港珠澳大桥上面,林鸣又来了一次奔跑。
--THE END -- |
正在消失的一个字眼:好工作(本文来源于:插坐学院)“我发现啊,有一个字眼这几年快从人们的嘴里消失了,就是‘好工作’。”
这句话不是我,而是一个姓罗名胖字振宇的家伙说的。
昨天晚上见到罗老师,探讨人生之际,他说出这句话,让我顿生“无独有偶”之感。
因为内部年会上,我也向读库小伙伴们表达了类似的意思。
1 稳定的工作 已经靠不住了
十一年前开始鼓捣读库,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抱的心态一直是“再坏又能怎样”、“打不过就跑”。是啊,要是读库办不下去了,首先是咱能赔得起,其次是还能活下去。
怎么活下去呢?
要知道,我可是一朵交际花哦,在传媒界拥有不错的人缘(这也是所有人行走江湖的必备干粮)。即使不再做读库,咱也能找到别的活儿干,依然有钱可挣。
比如我可以去给在CCTV的老哥们儿打工,虽然不会拍片子,但我会写稿子啊。即使稿子写得不咋地,家大业大的央视也不缺我这一个人,完全可以混口饭吃、且能长期混下去。
看看朋友和央视,就是我的后盾。再坏也坏不到哪儿去,并且还更有面子。
几年之后,老哥们儿从央视辞职。
八年前,一个博士生加入读库小团队。我一直把她当作临时工,希望能将其赶走。
我一再表示,你爸爸妈妈支持你读了博士,肯定不是为了让你做这么一份东跑西颠连办公室也没有的工作。
我的如意算盘是,等她的编辑业务能力再强些,只要一开口说走,我就给她推荐到经营状况好、又稳定的媒体工作,逃离读库苦海。
我给她瞄准的工作目标是当时如日中天的《京华时报》,想拜托的人曾经是我的小兄弟。我们坛子脸的面子,相信他不会不给。
进入2017年元旦,创刊十五年的《京华时报》停刊,那个我曾想求助的兄弟在另谋出路。
我想跟小伙伴们说的是,良禽择木而栖,但现在所有的树木都是速朽的,可能连读库也不例外。
我们一直希望可以寄身某个单位、某个机构,但这种依附关系已经靠不住了。
是我们本来就不应该有这种“依附”的想法,只能依靠自己。
2 “好工作”随时在变
罗胖老师认为,所谓的“好工作”,是农耕文明思维,自己的所做所为是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有十几亩地就踏实了,四环内有套房就中产了……
得到与拥有,是人们的奋斗目标。但是工业文明和技术爆炸时代,这些都是不确定的。
是啊,已经没有那么笃定的铁饭碗了。就像我这两年一直喜欢引用的事例:2013年的十大高需求工作,在2004年都尚未出现。
这就意味着,我们现在是在为还不存在的工作教育我们的学生,他们将使用我们目前还没有发明出来的技术,去解决我们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的问题。
“好工作”随时在变,连你最高瞻远瞩的预测都可能被打脸。
1949年的《大众机械》杂志说:“埃涅阿克计算机配备了一万八千个真空管,重三十吨。未来的计算机可能只要一千个真空管就够了,大约重一点五吨。”
我觉得比罗胖老师所说的这种农耕文明思维更要命的,是我们所谓的成功观:找一份好工作,骨子里图的是恨不得可以不工作。
四体不勤、一屋不扫,才是某些人心目中的好日子、贵族生活。所谓“勤劳”“勇敢”,只不过是为稻粱谋的无奈之举。但凡有点儿可能,就想办法让别人去勤劳勇敢。
这种观念该变变了。《人类消失之后》预言,要是没了人类,不出几年,城市就会坍塌,二十五年后,道路和广场都会被植被重新覆盖。七十年产权都漫长得不合时宜了。
就像房子一样,没有智力、体力活动和信息流动,不创造价值,人的肉体和灵魂也会迅速荒芜废弃。
动画片《疯狂原始人》中,女儿对爸爸说:你那不叫“活着”,只能说是“没有死去”。
用一句话来结尾:
抛弃对少量知识、些许才华的极度自信,对微小成功的极度迷恋。
没有好工作,那就好好工作吧。 |
为什么你看了很多书,却依旧没有洞见(作者:李叫兽)前几天有人在知乎上问:
今天就回答下很多人问了很久的这个问题,并且解释一下如何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我想很多人看到这个问题,期待的答案是一个书单,可是我要告诉你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我想大部分人都经历过高中,你会发现高考650分的人和450分的人书单基本上是一样的。书单本身并不能造成知识体系的差异,甚至接触信息的数量本身也不能。 可是为什么有的人总是让人感觉“充满洞见”,“具有启发性”,“能谈笑风生”,而有的人却不能? 这往往并不是因为他们接触了更多的信息,找到了更适合搜信息的网站,或者偶然获得了绝密的书单,而是因为他们处理信息的方式、看书的方式与众不同。 而我就讲讲我是如何整理信息,并且获得“系统化知识体系”的。(前方鸡汤预警)
1.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我在看书的时候,每看到一个有用的知识,都停下来去寻找联系——看看有什么其他的现象能够被这个理论解释。 比如我在一本讲神经心理学的书籍中偶然看到这样一句话:
“人的爬行脑(控制人的欲望的那部分大脑)更加喜欢视觉化的信息,而不是抽象的信息。” 这句话如此之简单,任何人看完、学习完甚至把它背得滚瓜烂熟都不会超过5秒钟。 但是我却学了很多个小时。
我问自己: “我遇到的那些现象可以被这个理论所解释呢?”如果不找出至少5个现象我是不会罢休的。 首先我想到了iPod的文案“把1000首歌放到口袋里”,这句话显然比“小体积大容量的mp3”要好的多,因为上面说了“人的大脑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视觉化的信息”,而“1000首歌放在口袋里”能够就是更加视觉化的信息。 既然这样,还有哪些视觉化的文案呢?比如“能拍星星的手机”?“只融在口,不融在手?” 除了广告文案,还有什么现象可以被这个理论解释? 对了,“理论的传播”本身就可以被这个理论解释啊! “只要抓住机会,即使你能力不高,也更有可能成功”,这句话早就有了,但是并没有被大家挂在嘴边。 直到雷军说了句“台风口上,猪也会飞。”比起前面抽象的理论,这是更加视觉化的表达,自然容易朗朗上口,从而被记住和传播。
哦对,说到“朗朗上口”,众多的谚语也是流传多年、朗朗上口啊,那么它们是不是“视觉化”的呢? 的确是的,谚语并没有说: “同时实现多个目标” “拿在手里的机会才是最重要的” “敌人现在很害怕” “不要第一个出风头” “早点行动更加有机会” 而是说: “一石二鸟” “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敌人如惊弓之鸟” “枪打出头鸟” “早起的鸟有虫吃”?
人们口口流传的,除了谚语,还有什么?
自然是谣言了,实际上,谣言也是视觉化的信息: “wifi会杀精”,而不是说更加抽象的“wifi对健康不好”;
还有呢? 古人对抽象现象的解释也是视觉化的(这样更加容易理解),为了解释成雨的原因,他们塑造了雷公电母和龙王,它们都有明确的视觉化形象。他们更加容易相信龙王这样的视觉化信息,而不是抽象的自然原因。
甚至很多伟大的演讲也是视觉化的。比如马丁路德金说: “我们追求人人生而平等,我们要减少种族歧视!”
而是说: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 还有呢?我喜欢足球,突然发现球员的绰号也是视觉化的,比如“独狼罗马里奥”、“小坦克鲁尼”、“小跳蚤梅西”,而不是抽象的“一意孤行罗马里奥”、“勇猛鲁尼”和“灵活梅西”。……
“爬行脑更喜欢视觉化的信息”,这句话如此简单,1秒就能看完,但是用这种方法,即使看再多的书又有什么用?
书上可能会对理论举例说明,但是那仅仅是别人使用理论解释现象,并不代表你也可以用同样的理论来解释现象。
所以我在看书或者接触任意一种信息的时候,一旦发现有价值的理论,总是问自己: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被这个理论解释?还有呢?还有呢?(一般要找到5个以上)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真正导致人与人之间知识水平差异的,往往并不是知识数量,而是知识之间的联系。 而且随着知识的增多,建立联系的收获也会越来越大。
当你只有一个知识的时候,增长1个知识可能就是增长一个知识。但是当你有10000个知识,接触1个新知识可能意味着增长了5000个知识——因为你跟其中一半的知识建立了联系。
2,构思知识的多种用法
当我接触了一个新知识的时候,不光要想“过去的哪些现象可以被这个知识解释?”,还要想“我的哪些行为可以被这个知识所改进?”
比如仍然是上面的知识点——“人的大脑喜欢视觉化”,我的哪些行为或者工作可以被这个知识所改进呢?
首先就是我自己的公众号,过几周可能要写写“产品的象征性价值”,如果视觉化的话,不如改成“给用户带上合适的帽子:你的产品会想帽子一样,影响用户的形象。”
还有我的演讲,比如前段时间的《你为什么会写自嗨型文案》中,我把两种文案写法(追求语言的华丽VS追求影响用户的感受)人格化成了两种人——X型文案人和Y型文案人,从而让人一下子记住。
还有,我甚至想到了将来求婚的时候,不应该说“我想和你永远在一起”,而是“我希望有一天我们都70岁了,仍然能手牵手走在XX的沙滩上。”(更加视觉化) 总之,当你学习了一个新的知识,一定要提前构思一下——这个知识会如何改变我的行为?将来我可能会怎么用它?
为什么呢?
因为很多人的问题并不是缺乏知识,而是到了某个时刻想不起来应该用什么知识。 而这种提前的设想(将来我可能会用这个知识来解决什么问题),就可以让你形成一种“自动触发”,到了某个问题,就可以立马想到相应的知识。
就好像熟练的司机开车遇到突然状况的时候,不用思考也知道松油门踩刹车踩离合——这些知识已经形成了“自动触发”,可以很容易被应用。
3,尝试去探索事物背后的原因
大部分人满足于既定的任务和日常的生活,不想去深入探索事物背后的原因。而有一部分人却在别人停止思考、对周围发生的一切习以为常的时候,仍然积极地探索答案。
比如在有一次出去吃饭的时候,我走进一个很廉价的盖浇饭餐厅,见到了这种菜单: 同行的朋友都觉得这样的菜单隐隐让自己很不舒服,不知道该选什么。但他们都让老板推荐了几个菜之后开始吃起来,忘记了刚刚“不舒服”的选择过程。
而我却无法容忍这种模糊的感觉,希望探究一下背后的道理。 然后想着想着,突然想到了很久之前看过的一个心理学实验:
研究人员随机找了2组消费者,在两组面前都呈现了一系列昂贵的果酱,并且给他们提供试吃机会和优惠券。
不同的是A组消费者面前摆着6款不同的果酱,B组消费者面前摆着24种不同的果酱。 结果发现,A组中有30%的人最终购买了果酱,而B组中只有3%的人购买——都说选择多是好事,但过多的选择让B组消费者在比较的过程中心疲力竭,最终放弃了购买。
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叫做“决策瘫痪”,指选择过多的情况下,人会因为对比选项耗费的过多精力而直接放弃做决策。
这不就是家餐厅菜单的问题吗?主人自己觉得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但是这么多选择反而过多耗费了消费者的脑力,最终降低了所有选项的吸引力。
然后我再继续想,还有什么事件和这个是类似的?
比如肯德基为了方便选择,菜单只有20多道菜,甚至还推出了套餐来简化选择。 再比如很多互联网公司越来越喜欢“单品爆款”而不是“机海战术”。
还要再想,将来我有什么行为可以因为这个知识而改进?
结果还真的有。
有一次我做募捐的时候就使用了这个技巧,一开始队友都是说:“有一个XXX公益项目,请支持一下,捐一些钱吧,多少都行!”
而我就想到了自己的这次经历,觉得这样说会提高捐款人做决定的成本(他还需要想一下到底捐多少合适),因此建议队友改为:
“帮帮这些孩子,捐10块钱吧!”
结果募捐的数量大幅度上涨。 很多人可以容忍生活中的奇怪现象和模糊性。在他们眼里,世界已经变得如此熟悉,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见怪不怪了。 但是我却无法容忍这种模糊性和一知半解。 再比如我本科在武大时,曾在快递点看到一个牌子: 看到后我觉得有点怪怪的,然后就停下脚步去想,还拍了下来。
最终发现哪里奇怪了:快递公司把“武大分部”这样的信息放在显著位置,却把“申通快递”这样的信息给边缘化。
从设计角度来讲,这个牌子的核心表达的信息是“武大分部”,可是对于一个放在武大的牌子来说,“武大分部”有什么意义?难道武大会出现“华科分部”这样的牌子?
但是对申通快递来说,这样做却又是合理的——对他们的快递员来说,所有的牌子都是“申通快递”,因此“申通快递”这几个字是没有用的,他们更加关系的是“华科分部”还是“武大分部”这样的信息。
所以,用互联网时髦词汇来说,这个牌子并不是“用户导向”的。
然后再想,有没有其他人研究过这个呢?
后来我学了心理学才知道perspective taking的理论,人考虑问题习惯性先从自己出发,而不是对方出发。
然后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被这个解释呢? 比如我过去发邮件简历的时候,命名直接是“简历.pdf”而不是“李靖.pdf”。
再比如早上看到太阳,所有人都会说“日出了”(自我视角),而不是更加客观的“地转了”。 实际上,如果仔细观察历史上的“洞察力”事件,路径经常出人意料地相似——在大部分人对反常的现象视而不见、放弃思考的时候,总有一部分人选择去解释它、探究它。因为他们无法容忍自相矛盾、不明不白和模糊性。
比如X射线的发明:
伦琴在做研究时,发现及时用纸板盖住了阴极射线发射器,房间另一头的氰亚铂酸盐钡屏幕还是会发光。
其他很多研究者都发现了这种现象,但是他们都把这种现象解释为“设备疏漏”等原因。而伦琴却无法接受这种牵强的解释,于是花费精力去探究,最终发现了X射线。
结语:
经常有人问我“你是如何构建的知识体系”,写出来后,我却发现原来如此之简单:
• 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看到知识后问自己:还有什么现象可以被这个知识解释?还有呢?还有呢…… • 构思知识的多种用法——问自己:这个知识可以用于做哪些事?还有呢?还有呢…… • 探索事物背后的原因——遇到反常或者有趣的事情,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有什么理论或者知识可以解释?有哪些相似的事件?
我知道很多人会不喜欢这个答案,他们更加期待的是具体的一套工具,比如一个思维的模板、一个整理知识的软件、一个搜索知识的网站或者一个优秀的书单。
但是我提供的却是一种“无法看了就会”的方法。这种方法就像“俯卧撑训练技巧”一样,无法让你看到之后就能增长胸肌,非得自己付出大量的努力来训练才行。
实际上,洞察力、知识网络化等能力增长的确跟肌肉增长原理差不多。肌肉增长需要大量的刻意训练来刺激肌纤维的生长,而洞察力等能力也需要大量的思考、练习和探究,来刺激新的大脑神经突触的增长。
所以,如何构建庞大的知识网络?并不是要单纯多看书多接触世界就行了,而是有“好奇心”,总是想建立联系,想用知识提升现在的工作,想问“为什么”。
小时候你看到天空是蓝的,你会问:妈妈,天空为什么是蓝的啊?所以你一直在进步、一直在理解这个世界。
直到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你对所有的事情都习以为常,失去了对世界的好奇心,也就渐渐失去了洞察力。当你开始觉得,天是蓝的是因为它一直是蓝的,公司有这个规定是因为它一直是这样做的,某个偏方有效是因为一千多年来一直是这样,那么你就失去了洞察力。
John Carter教授对哈佛大学商学院几十年的跟踪研究发现,取得伟大成就的人和取得一般成就的人最大的区别就是2点:
1,他们相信自己,他们认为自己可以改变些什么。 2,他们喜欢问为什么。他们无法容忍自相矛盾、模糊性和不清不明,他们保持着对世界的好奇心。
最后,借用乔布斯的一句话:
|
对不起,你那不叫努力,叫重复劳动(本文来源于:袋鼠深度精选)最可怕的是比你聪明还比你努力, 而不是说比你聪明的人还比你用更多的时间。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日日早起夜夜晚睡,经常加班加点,你约他出去,他总说没时间,似乎永远有做不完的事。但是从老板到同事,提起这人就是摇摇头摆摆手,一副一言难尽的样子。他们很忙,做的事却不漂亮。
那么他们在忙什么?这似乎很奇怪,他们如此努力,为什么事情总是做不好呢,问题究竟是在什么地方?
因为他们并不算努力,只是重复劳动。
记得原来上学的时候,有一个同桌,别人学习的时间他也在学,别人玩的时间他也在玩,但是成绩一直不是很好。他总说自己脑子慢。有一次考完试,我看他在写什么东西,我过去看了一眼,发现他把错的题,一字不差的抄到了本子上。
我问他:“为什么每道题都要抄呢?试卷上不是有么?”
他非常认真的说:“不行啊,试卷太多容易乱,一本错题集复习起来方便。”并且一脸学习方法优良的表情,似乎站在的勤奋和道德的制高点。
我又问:“那就写核心、重点行不行呢?”
他又说:“不行啊,以后翻起来很容易看不懂哪是哪?”
我再说:“这些错题的原因你研究过了吗?”
他疲惫的说:“我现在哪有时间研究这个,等我抄完再说吧!”
我原来有一个同事,经过他电脑旁边的时候,他总是在写文档,写呀写似乎写不完的样子。有一次我问他:“怎么这么多东西要写?咱们最近有这么多案子吗?”
他回答:“老板不满意,推了重写,改几遍下来,就相当于多了好几个案子的量啊!”
我又问:“他为啥不满意啊?”
他很郁闷:“老板说我写的东西不是他想要的,他也不说清楚。”
我很纳闷:“你动笔之前可以先花点时间沟通呀。”
他疲惫的说:“哪有时间啊,每次要的那么急,文案又这么多,马上开始写都不一定写的完呢!”
他们究竟在忙什么?
为什么有那么一群人,不用很忙却得到了很多赞誉?
抄题的他说班里同学:“你看那个刘X,平时也不怎么熬夜,还考了第三名,肯定是他爸爸有钱,说不定贿赂了老师给他泄题呢。”
加班的他说单位同事:“你看那个王X,也不怎么加班,到点就下班,现在都升经理了,论资历,应该是我的。老板太偏心了。”
为什么有的人就显得那么轻松呢
问问刘X,他说:“错题我先研究为什么错,概念不清、思路错误还是马虎。概念不清的重新研究概念,思路错误的回忆当时的思路,正确答案的思路是什么。以后同类的题是否都是一样的思路。只有特别有价值的才会抄下来。”
问问王X,他说:“写东西之前,我先问清楚老板的要求、目的和背景。他希望达到什么效果,东西是拿给什么人看的,对内还是对外,专业人士还是业余人士。写之前还要先列出大纲,给老板看,确定还有没有增加减少或者修改。确定不会再改之后在动笔。最后完稿的时候通常跟老板的需求都差不多了。”
这就是努力和重复劳动的区别
重复劳动是将时间和精力投在事情的低效率环节中,努力是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在事情最高效的环节中。所以为什么说:“最可怕的是比你聪明还比你努力,而不是说比你聪明的人还比你用更多的时间。”
(重复劳动在远离核心的事情上周旋) (努力却在直奔目标投入精力)
重复劳动最大的特征就是反复的去做对事情结果没有实质影响的实情。就拿学习来说,最重要的是做对题,要充分理解每一题的思路。至于抄在错题本上的字迹是不是美观,排列是不是工整,对于解题能力不会有一点提升,没有实质影响。
如何摆脱重复劳动
要摆脱重复劳动,首先要分清出最重要的环节。对目标最有帮助的因素,就是最重要的环节。比如写文案来说,最重要的目的是老板满意,那么就要围绕老板满意去投入精力。最常见的情况就是:
老板说:“这个活很急,周一就要!你们周末赶紧加班赶出来吧!”
于是周末一直在加班,忙了一个周末没有休息不说,周一老板说:“这不是我想要的东西啊,现在来不及了,今晚加班弄一下吧!”
可怜的仁兄,就这样白忙活了一个周末。不用说,今晚写的东西也一定不会通过的,还会让老板认为他能力低下。升职加薪能有他的份吗?
(没有结果的苦劳 不值一提)
我们经常能听到有人说的一句话就是:“没功劳还有苦劳呢!”其实说这句话的人,就是错把重复劳动当做努力。所以我们应该说的是:“没功劳谈什么苦劳! |
【爱情观】《红楼梦》结局最好的女子:烟火气,才是人生最高级的形态千红一窟,万艳同悲。 小时候,无论是看书,还是看电视剧,都会被《红楼梦》中的这8个字折磨得死去活来。
黛玉葬花,哭; 晴雯补裘,哭; 探春远嫁,哭; ……
即使作为一个男生,在那个伤春悲秋的年纪,也总会被泪水打湿衣襟,时常在心中愤懑:为什么曹公这般狠心,竟让这么多美丽的生命以悲剧收场? 成年以后再读红楼,才发现原来曹公早就给一个女子安排下了完美的人生。 她就是:林红玉。 一个大观园里不起眼的小丫鬟,最后成就了《红楼梦》中结局最好的女子。
01
林红玉,是怡红院宝玉房里的三等丫鬟,因为名字中的“玉”字犯了宝黛之忌讳,被王熙凤去掉“玉”改名小红,大家都叫她红儿。 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先不说她是否能够在姹紫嫣红的大观园中脱颖而出,只看她一出场,很多人都觉得有些“厌烦”。 “没脸的下流东西!正经叫你催水去,你说你有事,倒叫我们去,你可等着做这个巧宗儿,你也拿镜子照照自己,配递茶递水不!” “明儿我说给他们,凡要茶要水送东送西的事,咱都别动,只叫他去便是了。” 当年读红楼时,对小红的第一印象就是从秋纹和碧痕的这两句劈头盖脸开始的。 原来,小红这个在外门根本无法接触到主子的粗使丫鬟,竟然趁着宝玉身边无人的时候,抓住了空子,走进了里屋帮着宝玉端茶递水,大献殷勤。 和其他人比,她这样的示好,显然目的性太强:她的心底并非爱慕宝玉,只是想从宝玉这儿获得晋升的阶梯。 如果不是秋纹和碧痕打岔,她也差点得手了。没见宝二爷第二天还四处张望,想要看一看昨日那位体己的丫头吗? 把大观园比作女人们的角斗场有些不厚道,但是设身处地地想一想,那些莺莺燕燕们不都是怀揣着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梦想吗? 只不过小红从一开始就没有去掩饰,她的梦做的光明正大,理直气壮。 年少的时候,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诗意的美好”,很难想象得到世俗的功利,总盼望着离那满身的烟火气越远越好。 也许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年在看到这一段的时候,也会先入为主地附和着秋纹和碧痕:一个聪慧可人的小姑娘,还没结婚,怎么也变作了“死鱼眼”,多讨厌啊。
年少时,我们都鄙夷把物质当理想的人,却不知道有烟火气的理想,才能砥砺前行。
02
早岁哪知世事艰。 多年以后当我走出象牙塔,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伤痕累累的时候,才发觉当年的想法,有些可笑。 人人都想过着花气袭人的日子,没有谁不喜欢诗和远方,但是往往被生活逼到墙角,学会了事故通达。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宝玉那样含着金钥匙躺在花团锦簇的温柔乡中,有些人用尽了全力,也只不过是为了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作为贾府的家奴,小红处在社会的底层,即便年纪小,恐怕早就看透了大家族中的世态炎凉。 当她从秋纹碧痕那里受了委屈,小丫头佳蕙来安慰她时,她并没有像一般人那般大吐苦水,反而开解佳蕙说出了红楼中的那句经典名言: “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谁守谁一辈子呢?不过三年五载,各人干各人的去了。那时谁还管谁呢?” 小红看上的并非“姨娘”的身份,她拼了命地想往上爬,也只不过是想改变一些自己的生活现状罢了。 所以在宝玉这边看不到希望后,她立即选择了及时止损。 还真让她遇上了王熙凤的一次临时任务,并且出色地完成。 连王熙凤这么一个机关算尽的人物,也不得不夸上一句:“好孩子,难为你说的齐全,别像她们扭扭捏捏的蚊子似的。” 然后,她便顺利地搭上了荣国府总经理的这趟快车,走出了人生的低谷,过上了自己想要的安稳生活。 和那些大丫鬟们、尤其是黛玉、宝钗这些主子们相比,小红对未来的设想太过现实,离开了怡红院,没有了风花雪月下的浪漫,索然无味至极。 但是结果呢? 在树倒猢狲散后,小红反而凭借着自己的本事和能力,安稳地经营着自己的人生,成了大观园里为数不多拥有大好结局的女子。 这个世界有很多不公平,但有一点是公平的,那就是无论贫穷或是富贵,无论健康或是疾病,无论胸无大志或是满腹凌云,都要在世俗的烟火气中走一遭。 年轻的时候,我们很多人都是如此,心中有千万种的浪漫情怀,想要过不一样的人生。 长大后才发现,生活不是小说剧情里的如梦似幻,而是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里说的那句:“我用尽了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 梦想无需高高在上,有时候它就是一团人间烟火气。 风花雪月的确很美,但是能过好平凡而普通的生活,又何尝不是一种了不起的幸福呢?
03
有红学家说,林红玉是林黛玉世俗的化身,她在情榜上被称为“情醒”。 小红和贾芸的爱情,也被看作是曹雪芹对爱情最向往的模样。 贾芸是贾府的本家少爷,但是家道中落,一开始混得比小红还差。 小红和贾芸是同一类人,他们的每一步都在为自己“精打细算”。 和宝黛一样,他们也是一见钟情。只不过不一样的是,他们的钟情,是收敛尽所有不切实际幻想后,对彼此心意做出的最后考量。 张爱玲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遇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 书中那句“下死眼把贾芸钉了两眼”,也许就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便再也无法忘记你的容颜。 然后小红又“故意”丢了手帕,被贾芸捡去。 直到确认了一个郎有情,一个妾有意,才上演了那出“一帕惹相思”的戏码。 即便最后确认了彼此的心意,他们之间没有那么多诗情画意,有的只是柴米油盐人间百味。 除了爱情,他们忙着上下传话,打通关系、积极地给自己的人生做未来规划。 连谈恋爱都放不下彼此的生计,虽然看上去不解风情,却因为充满了人间烟火气,显得更加真实也更为珍贵。 与此同时: 容颜出众的晴雯,因为宝玉的几句温言软语就天真到无可救药,最终被赶出怡红院,病入膏肓; 王夫人的大丫头彩霞,爱上贾环那么个一事无成的败家二世主,被弃如敝屣; 更有甚者,金钏只不过被动地和宝玉调笑了几声,便落了个投井自杀的下场…… 都说好的爱情要势均力敌,旗鼓相当。 完美无瑕的爱情只存在艺术家的想象里,而生活里的爱情本身就是烟火气十足。 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你会发现最热烈的爱情,永远藏身于一粥一饭、一颦一笑和一言一行之中。 只肯与你共享床笫之欢却不肯与你共进早餐的人,不是情场老手便是骗子,而愿意与你在傍晚提着菜篮子闲逛菜市场并自在的与商贩砍价的人,才是一生难求的良人。 作家李筱懿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贾芸和小红的结合,也许并不是年轻人向往的爱情,但是他们却在凡俗的生活中,过成了令人羡慕的幸福一对。 就像偶像剧里经常出现的那句台词:“真实的爱情,不是你们在所有人眼里都闪闪发光;而是在所有人眼中都平凡而渺小的我们,却在彼此眼中闪闪发光。” 这便是红尘世俗的爱情,满满的烟火气也许平庸,却叫人踏实。
04
因为后四十回的缺失,我们并没看到小红和贾芸的最终归宿。 但从脂砚斋留下的评语我们可以知道,小红后来同贾芸离开了贾府,并在贾府败落之际,对宝玉、王熙凤等人给予了莫大的帮助。 显然,他们后来的日子过得相当不错。 树倒猢狲散,不落井下石就已难能可贵,这两位在很多人眼中“势利”的小人物却能雪中送炭,恐怕远不止一句知恩图报可以概括得了的。 仗义每多屠狗辈,越是生活得有烟火气,越是真实坦荡。 在一派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苍凉背景下,小红和贾芸最后的幸福结局,为这一场人间悲剧留下了一抹亮色和温暖。 人间百态,终究不过一场人间烟火。 繁华落尽,终归尘土。 只有心中有烟火气的人,才能在崎岖又漫长的生活里,点亮每一寸灰暗,填上每一点色彩。 烟火气,才是人生最高级的形态。
作者:洞见Neo 来源:洞见 |
【悼念】别了金庸!人生大闹一场,永世笑傲江湖一代武侠小说泰斗金庸 30日在香港逝世 享年94岁 “飞雪连天射白鹿 笑书神侠倚碧鸳” 武侠迷们回味着他的作品 缅怀巨星陨落 “世间永别金庸, 无人再笑傲江湖” 十五部经典铭刻着他的青春 也安放着几代人的集体回忆 金庸本名查良镛 1924年出生于浙江海宁 一个名门世家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他开始武侠小说的创作 是缘于一次很偶然的机会
《大公报》下一个晚报 曾有个武侠小说写得很成功的年轻人 名叫梁羽生 1955年,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即将完结 报纸总编辑于是邀请查良镛 将武侠小说继续写下去 凭借着对武侠小说的了解与喜爱 他答应接替梁羽生的任务 并把自己名字中的镛字拆开 做了一个笔名叫金庸 《书剑恩仇录》是他的第一部武侠作品 从此一炮而红 此后,金庸又在短短几年内 创作了《碧血剑》《雪山飞狐》 《射雕英雄传》等作品 一时间风靡全港 《雪山飞狐》剧照
80年代初 广州一家杂志 开始连载《射雕英雄传》 金庸的武侠小说正式进入内地 儒释道宗,文史哲禅 琴棋书画,酒茶食居 我们在他的武侠书里领略到的 是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TVB《书剑恩仇录》剧照
萧峰的豪迈飒爽 郭靖的侠义耿直 令狐冲的率性洒脱 韦小宝的古灵精怪…… 我们在他笔下人物身上看到的 是独特的人性光辉 时至今日 即便你始终不曾看过他的原著 但不断被改编成的影视剧 可能也是陪伴你成长的难忘记忆
豪情与柔情结合
历史与侠义碰撞 因他以笔缔造的武侠世界 我们拥有了共同的“江湖一梦”
以致于1972年《鹿鼎记》连载结束 金庸宣布封笔 不再创作武侠小说时 不少读者为之遗憾 而在武侠小说大家这个身份之外 他人生中另一个不可磨灭的标签 是报人,一个杰出的报人
从《东南日报》到《大公报》 再到中年创办《明报》 他心系民生、骨气凛冽、直笔敢言 写下万篇社评与政论文章 终成独当一面的“侠客” 1989年金庸在明报大厦办公室
金庸一生经历极其丰富 获颁荣衔甚多 他曾说:“人生就是大闹一场, 然后,悄然离去……”
1989年《明报》创刊三十周年的日子 他卸任社长职务 90年代将《明报》集团卖给商人 他退出商界 2007年又辞去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职务……
在完成了一次次谢幕后 2018年10月30日 他真的永远退出了江湖 那个一直笑称 “我都死了20多回”的金庸先生 这次,是真的走了
他落笔,江湖轰然而出 他转身,江湖余波未了 他日江湖相逢 再当杯酒言欢 再见,金庸 江湖路远,就此别过
【来源:人民日报】 |
如今的公司越来越需要牛人,但牛人却越来越不需要公司了!
马化腾说:我们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一次最大规模的迁徙。从一个真实的、现实的星球往数字星球上迁移。 新时代,人和组织都发生了变化。一辈子只做一个职业,变得不那么现实。我们有越来越多的机会,接触新的行业、新的岗位。 但新的机遇往往伴随着新领域的探索和学习。同时,还有面对变化的不安与焦虑。新时代,究竟该如何学习成长,如何进行职场选择? 本文是馒头商学院创始人王欣,在[造就]受邀发表的演讲。她谈到企业、组织、教育的新变化,谈到自身从程序员、产品经理到企业创始人的职场感悟,希望能给你答案。
此处是该书签的 URL:如今的公司越来越需要牛人,但牛人却越来越不需要公司了! |
15分钟你看不懂「麦肯锡图表工作法」阅读之前,请先思考以下两个问题,以免此文浪费您的宝贵时间。
1、你思考问题的方式,是左边还是右边?
左边是我们常说的顾问或企业经营企划的“专家思路”,右边是深入一线能够积极解决问题的“非专业人士思路”。 采用专家思路的人,往往在行业中拥有极强的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且对某一个细分行业有着充分的了解,不能强求。
本文的适读人群,是右图“非专业人士思路”。这份思路基于我们已有的部分信息,搭建出一个相对合理的框架,空白部分通过调研、分析、推演等工具完善,尤其对于后台职能人员迅速了解业务流程和问题有一定启发。
2、你画图表时,是左边还是右边?
左边是“数据图表”,右边是常用的“分析图表”(图表类型和excel画不画得出来本身没有关系,只是一种编者随意的口头表达)他们一个像陈述句表达事实,一个像祈使句暗含情绪和观点。 如果您平时已经熟练习惯使用分析图表呈现问题,那么恭喜您已具备了较高的分析能力,也就省掉了本文的时间。
阅读全文,请点击如下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BStns0WA6FuHtz6xrfnZQ |
会选择 也是一种能力原文标题:【令人持续变强的思维起点】 作者:连岳
人生每一天都充满了选择,选A还是非A,晚饭要喝粥还是吃面?
人生每天也充满了选择困难,你会得到令人恼火的两个字:“随便”。
为了提升自己的选择能力,在生活中面临选择时,选择再小,都尝试做出具体的、明确的选择,这样会习惯为选择付出机会成本,选了A,就得放弃选非A的潜在好处。
有一类心理障碍,或者性格软弱,我叫做“永远尝试证明自己选择错误”,比如昨天这条留言:
这孩子代表了一大类人,这也是许多人在犹犹豫豫中错失机会的原因:他永远在等市场上最低的点,只要想到自己买入后价格还会下跌,就痛苦得发狂。所以,价格下跌时,他不会买,因为他认为会跌得更低,价格反弹时,他更不会买,因为错过了最低点,我要等低点再现。
好不容易买了,价格还不能有波动,他买的产品还得是涨得最好的品种,否则,还得后悔。
而市场的最低点,利润化最大的一点,它只会出现在一瞬间的某次交易上,是随机事件,理性的交易者,不会尝试追求这个点。
“早知道,我就选……”这种口头禅,要当作思维毒药,从自己的话语体系里删除。
早知道,没穷人。这个世上没有早知道,只有现在知道。
选择,并承担后果;选择A,则放弃非A的好处。这个原则,可以让你持续变强,可以令你成为果断的交易者,也能让你变成有责任感的人。
不知道这原则,或不遵守这原则的人,就会感觉全世界都跟他做对,选择越多他越生气,只有1种产品时,他很开心,有10000种产品在竞争时,他反而痛苦了,因为要放弃9999种。
知道这原则,下面这个不好选择的问题就清晰了:
最近填志愿,这类问题非常之多,孩子们都不缺长远规划,但对急迫的选择反而束手无策,根源就在于,他们不知道任何选择都要付出成本,任何选择都有潜在的损失,什么好处都得的选择,是不存在的。成绩够好,也得在北大和清华里选一个,选了清华,你也得在A专业与B专业中选一个,选择没有穷尽,只有死人才不需要选择。
填报志愿,有限的分数,选择好城市,就得接受大学稍差一点。选择稍好一点的大学,就得接受城市稍差一点。
我来选择,我认为城市很重要,可以忍受大学差一点。在一个好城市呆4年,积极主动一点,这城市的气质会影响你,你熟悉它,也有利于你毕业后在当地找到工作。但是,你选择稍差城市的更好大学,就错了吗?也不是,那只是你认为专业学好了,4年后全国任你选,这条路也是大路,并不难走。
选择之后,有相应的行为调整即可。选择好城市差一点的大学,那校园外的活动多参与,你躲在校园里听左派老师大骂市场,那就浪费了好城市。选择差城市好一点的大学,那就不要受校园外守旧落后的行为影响,更专注于专业。
就像武汉,并不是最重要的城市,但它的在校大学生,百万以上,从数量到密度,常年是全国第一,远胜一线的北京上海深圳,只有广州可以抗衡,但这不妨碍武汉的大学毕业生直奔深圳找工作。
有选择不是坏事,不敢选择,选择了一直后悔,那才是坏事。
|
命运----泰戈尔《爱者之贻》节选世界对你
|
【民国往事】汪曾祺:我眼中的金岳霖是这样的金岳霖先生 汪曾祺 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金先生是我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好朋友。沈先生当面和背后都称他为“老金”。大概时常来往的熟朋友都这样称呼他 关于金先生的事,有一些是沈先生告诉我的。我在《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一文中提到过金先生。有些事情在那篇文章里没有写进,觉得还应该写一写。
◆金岳霖(左)与张奚若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时合影◆ 金先生的样子有点怪。他常年戴着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每一学年开始,给新的一班学生上课,他的第一句话总是:“我的眼睛有毛病,不能摘帽子,并不是对你们不尊重,请原谅。”他的眼睛有什么病,我不知道,只知道怕阳光。因此他的呢帽的前檐压得比较低,脑袋总是微微地仰着。他后来配了一副眼镜,这副眼镜一只的镜片是白的,一只是黑的。这就更怪了。后来在美国讲学期间把眼睛治好了,——好一些,眼镜也换了,但那微微仰着脑袋的姿态一直还没有改变。他身材相当高大,经常穿一件烟草黄色的麂皮夹克,天冷了就在里面围一条很长的驼色的羊绒围巾。 联大的教授穿衣服是各色各样的。闻一多先生有一阵穿一件式样过时的灰色旧夹袍,是一个亲戚送给他的,领子很高,袖口极窄。联大有一次在龙云的长子、蒋介石的干儿子龙绳武家里开校友会,——龙云的长媳是清华校友,闻先生在会上大骂“蒋介石,王八蛋!混蛋!”那天穿的就是这件高领窄袖的旧夹袍。朱自清先生有一阵披着一件云南赶马人穿的蓝色毡子的一口钟。除了体育教员,教授里穿夹克的,好像只有金先生一个人。他的眼神即使是到美国治了后也还是不大好,走起路来有点深一脚浅一脚。他就这样穿着黄夹克,微仰着脑袋,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联大新校舍的一条土路上走着。
◆金岳霖与梁思成、林徽因等◆ 金先生教逻辑。逻辑是西南联大规定文学院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班上学生很多,上课在大教室,坐得满满的。在中学里没有听说有逻辑这门学问,大一的学生对这课很有兴趣。金先生上课有时要提问,那么多的学生,他不能都叫得上名字来,——联大是没有点名册的,他有时一上课就宣布:“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于是所有穿红衣的女同学就都有点紧张,又有点兴奋。那时联大女生在蓝阴丹士林旗袍外面套一件红毛衣成了一种风气。——穿蓝毛衣、黄毛衣的极少。问题回答得流利清楚,也是件出风头的事。金先生很注意地听着,完了,说:“Yes!请坐!” 学生也可以提出问题,请金先生解答。学生提的问题深浅不一,金先生有问必答,很耐心。有一个华侨同学叫林国达,操广东普通话,最爱提问题,问题大都奇奇怪怪。他大概觉得逻辑这门学问是挺“玄”的,应该提点怪问题。有一次他又站起来提了一个怪问题,金先生想了一想,说:“林国达同学,我问你一个问题:‘Mr.林国达is perpenticular to the blackboard(林国达君垂直于黑板),这什么意思?” 林国达傻了。林国达当然无法垂直于黑板,但这句话在逻辑上没有错误。
◆左起:金岳霖、张奚若、徐志摩留学美国时合影◆ 林国达游泳淹死了。金先生上课,说:“林国达死了,很不幸。”这一堂课,金先生一直没有笑容。 有一个同学,大概是陈蕴珍,即萧珊,曾问过金先生:“您为什么要搞逻辑?”逻辑课的前一半讲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周延、不周延、归纳、演绎……还比较有意思。后半部全是符号,简直像高等数学。她的意思是:这种学问多么枯燥!金先生的回答是:“我觉得它很好玩。” 除了文学院大一学生必修逻辑,金先生还开了一门“符号逻辑”,是选修课。这门学问对我来说简直是天书。选这门课的人很少,教室里只有几个人。学生里最突出的是王浩。金先生讲着讲着,有时会停下来,问:“王浩,你以为如何?”这堂课就成了他们师生二人的对话。王浩现在在美国。前些年写了一篇关于金先生的较长的文章,大概是论金先生之学的,我没有见到。 王浩和我是相当熟的。他有个要好的朋友王景鹤,和我同在昆明黄土坡一个中学教学,王浩常来玩。来了,常打篮球。大都是吃了午饭就打。王浩管吃了饭就打球叫“练盲肠”。王浩的相貌颇“土”,脑袋很大,剪了一个光头,——联大同学剪光头的很少,说话带山东口音。他现在成了洋人——美籍华人,国际知名的学者,我实在想象不出他现在是什么样子。前年他回国讲学,托一个同学要我给他画一张画。我给他画了几个青头菌、牛肝菌,一根大葱,两头蒜,还有一块很大的宣威火腿。——火腿是很少入画的。我在画上题了几句话,有一句是“以慰王浩异国乡情”。王浩的学问,原来是师承金先生的。一个人一生哪怕只教出一个好学生,也值得了。当然,金先生的好学生不止一个人。
◆金岳霖与梁思成、林徽因等◆ 金先生是研究哲学的,但是他看了很多小说。从普鲁斯特到福尔摩斯,都看。听说他很爱看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有几个联大同学住在金鸡巷,陈蕴珍、王树藏、刘北汜、施载宣(萧荻)。楼上有一间小客厅。沈先生有时拉一个熟人去给少数爱好文学、写写东西的同学讲一点什么。金先生有一次也被拉了去。他讲的题目是《小说和哲学》。题目是沈先生给他出的。大家以为金先生一定会讲出一番道理。不料金先生讲了半天,结论却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有人问:那么《红楼梦》呢?金先生说:“红楼梦里的哲学不是哲学。”他讲着讲着,忽然停下来:“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了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 金先生是个单身汉(联大教授里不少光棍,杨振声先生曾写过一篇游戏文章《释鳏》,在教授间传阅),无儿无女,但是过得自得其乐。他养了一只很大的斗鸡(云南出斗鸡)。这只斗鸡能把脖子伸上来,和金先生一个桌子吃饭。他到处搜罗大梨、大石榴,拿去和别的教授的孩子比赛。比输了,就把梨或石榴送给他的小朋友,他再去买。 金先生朋友很多,除了哲学家的教授外,时常来往的,据我所知,有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沈从文,张奚若……君子之交淡如水,坐定之后,清茶一杯,闲话片刻而已。金先生对林徽因的谈吐才华,十分欣赏。林徽因是学建筑的,但是对文学的趣味极高,精于鉴赏,所写的诗和小说如《窗子以外》《九十九度中》风格清新,一时无二。林徽因死后,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金先生晚年深居简出。毛主席曾经对他说:“你要接触接触社会。”金先生已经八十岁了,怎么接触社会呢?他就和一个蹬平板三轮车的约好,每天蹬着他到王府井一带转一大圈。 我想象金先生坐在平板三轮上东张西望,那情景一定非常有趣。王府井人挤人,熙熙攘攘,谁也不会知道这位东张西望的老人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金先生治学精深,而著作不多。除了一本大学丛书里的《逻辑》,我所知道的,还有一本《论道》。其余还有什么,我不清楚,须问王浩。 我对金先生所知甚少。希望熟知金先生的人把金先生好好写一写。 联大的许多教授都应该有人好好地写一写。 一九八七年二月二十三日 |
【大国重器】10月24日,耗时15年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今天听到一则热血沸腾的消息:10月24日,耗时15年的“港珠澳大桥”终于要正式通车了! 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总长约55公里,是中国历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项目,是一项前所未有的“超级工程”。 看到这座桥,全世界都被它震撼了。 它的建成通车,使得香港到珠海、澳门的车程从原来的3小时缩短到了45分钟。但它的意义,又远不止于此…… 还意味着我们成功建造了世界上最难、最长、最深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
港珠澳大桥 一桥飞架粤港澳 天堑变通途 全国人民将共同见证 这个“超级工程”通车的历史性一刻
2017年12月27日,清晨的阳光穿过港珠澳大桥“中国结”桥塔。
“港珠澳三地怎么上桥?” “我的车可以上桥吗?” “大桥有什么配套服务?”
大家对港珠澳大桥非常关注 别着急 一张长图 妥妥满足你对港珠澳大桥的所有好奇
|
厕所英雄:有点急功近利的印度式反思(来源于:豆瓣影评)随着《摔跤吧,爸爸》在中国的爆火,印度电影突然就成了中国市场的“热销品”,尤其是现实主义题材,常被拿来同中国社会作比较,被粗暴得代入,赋予了某种对照意义,似乎印度人更勇于批判,更善于反思,这其实是隔岸观火的误读。不可否认,这种精英式的自省,对陈弊的揭露,需要阿米尔·汗这样的大明星来推动和倡导,平民化的电影是很好的媒介。然而,并非每部同类作品都能做到足够犀利,一针见血的抓住问题的实质,同样是为女性呐喊,《厕所英雄》在立意上的完全正确,无法遮掩其在叙事层面的粗糙,尤其是与印度高层政策的顺势暗合,最终反转的有些急功近利了。 男人可以在后院或墙角,但女人却要在深夜里去树林里,又远又危险不得不老少结伴而行…这就是《厕所英雄》展现的印度农村现状,对于我们来说很陌生,甚至是难以理喻——即便自家没有厕所,那干嘛不晚上用马桶早上去倒,何必让女人大半夜跑老远,村头建个旱厕也不是啥难事儿呀。这其实就是文化差异的巨大之处,一个厕所在印度人眼中成了宗教和文化传统,甚至可以上升到英国殖民的民族主义层面,被绑上了文明的价值观冲突。古老的经书上说不能在家中排泄,就只能让污秽之物洒在外面,一边是这种完全没有公共卫生概念的传统,思想还停留在一百年前;另一边却是大屏的智能手机,非常便捷的沟通方式,颇有些现实魔幻主义的混搭风,构建出了印度特有的庶民风情画。 可现实并没有电影种那么“燃”,字幕最后出现的真实原型,并没有得到国家从上而下的支持,他们最终只是在某个慈善家的帮助下造了个小厕所,论舆论影响力,远不如这部由阿克谢·库玛尔主演的喜剧。作为印度首屈一指的动作巨星,库玛尔现在也成了女性的保护神(他还主演了另一部《护垫侠》),片中这个窝囊的小男人,只在厕所被毁时一展身手,大部分时间他都夹在父亲与妻子,开明与保守之间,承受着绝大多数印度民众的态度。不过,这倒显得人物更加真实,相比阿米尔·汗的主动决然,甘当配角的库玛尔,有一个渐进觉醒的过程,从蹭火车厕所,偷移动厕所,到迫求村委会造厕所,莫迪政府要的就是这种启发民智的效果,毕竟大部分底层群众都不是汗或贾耶,像个街头政治家那般能说会道,敢于挑战所有的世俗陈规。 经济条件决定了家庭地位,身为婆罗门的贾耶是下嫁给凯沙夫的,而且不需要赔上嫁妆。有了开明的娘家人撑腰,贾耶可不用像《神秘巨星》里的妈妈那样,必须臣服于丈夫的淫威,任他驱使打骂,更别提反抗和离婚了。莫迪也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女性如果没有经济独立,是没有多少人敢于叫嚣“没厕所就离婚”的,电影更像是把个案理想化了。她们虽然是卫生改革的受益者,但实际上的推动者还是政府,还是男性,出于国家建设的战略层面,让没有经济独立权却有投票权的印度女性获得实质便利,这至少能快速提高外国游客印象,降低潜在强奸率,也算是个最有“面子”的文明进步吧。 【本期话题】印度电影中,像《厕所英雄》这样主张【女权】的神作频出,这对印度“女性地位”的提升有帮助吗?欢迎留言~~~ |
什么叫“会工作”?(选自《罗辑思维》)很多大学生,往往一毕业就遇到一个问题:进入单位之后,发现自己居然不会工作。好像从学校到职场,中间有一道巨大的沟,很多人就是跨不过去。有的人,即使工作了很多年,也还是跨不过去。那这道沟是啥呢?
|
【早读】问对问题(来源于:和菜头)“晚上你想吃火锅还是韩国烧烤?”---
类似这样的问题相信你听过不知道多少次,如果仔细思考一下,会发现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陷阱。对于你而言,晚餐的选择应该远远不止火锅和韩国烧烤,正常的问法是问你晚餐想吃什么。但是在这个问题里,你的选择被限制为两种,你只能在火锅和韩国烧烤中选择一个。在这个问题的一开头,它加上了“你想”两个字。这样一来,无论你回答其中的哪一个,看起来都是你个人的意愿。
等你真坐到桌边的时候,会隐隐约约觉得心里有点别扭,那是因为你根本不想吃,这就根本不是你的意愿,你是被别人设置好的问题引导了。真正想吃火锅或者韩国烧烤的人不是你,而是提出问题的那个人。
人类古老的言辞诡计:设定议题,然后牵着别人的鼻子跟着议题走。这样,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超出原来设定的议题范围。
最近的奔驰车定速巡航失效,120公里生死时速的大讨论,也是非常经典的议题设置。一位奔驰车主宣称自己的定速巡航系统失效,车子无法减速,在高速公路上以120公里/小时的速度狂奔了一小时。交警为此紧急出动,疏散车流,开放收费站,任其一穿而过。新闻报道之后,所有与此相关的讨论都围绕车主是否撒谎展开。
许多车学家用数据图表说明书甚至是实测视频作为证据,逐字逐句地分析车主的陈述,用一个个“事实”去论证车主的陈述“不可能发生”。王志安的《局面》节目为此做了专访,接连抛出了7个问题:
所有这些问题和疑问,对于车主而言都是无效的。因为整个议题都是由车主设置的,他设置的问题是:我的奔驰车定速巡航失效,120公里时速飞奔了1小时,没有办法停车,这件事情你们怎么想?
于是,所有人都按照他的设定进行讨论。而他握着一张使得自己永远利于不败之地的底牌:我的车的确出故障了,你们无论怎么验证,怎么分析,那都是用没出故障的车。用没相同故障的车做分析,永远得不出有效结论。车主只要咬死这一点,大家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他的底牌并非没有道理。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遭遇类似的困境。比如说你的手机或者电脑坏了,你打电话求助。对方看了看自己的手机,或者自己的电脑,回答你说:没有啊,不会啊,我在这里做了一样的操作,没有出现你所说的问题啊?于是,你觉得他讲得有道理,但是肯定有哪里不对,一边说谢谢,一边想干掉对方。
为什么?因为他没有做到故障重现。正常来说,他需要在他的手机、电脑或者你的手机、电脑上,按照你的操作步骤,重现故障,才能和你讨论这个问题。但是,如果他是在自己完好的手机、电脑上操作,这对于解决你的问题没有任何帮助。甚至是他拿了你的手机、电脑操作,但是没有重现故障,那么他就是没有发现问题,而不是问题不存在。你大脑里潜在的逻辑能够推算这一切,只是想不大明白,所以你嘴上说着谢谢,内心里迫切地想要干掉他。
如果这个人不识趣,反复向你论证,从性能、从设计、从功能、从逻辑电路的角度分析,你所说的情况根本不可能发生。那么你很可能就会陷入狂怒,认为他在指责你撒谎。同样的,如果你突然想到了是自己的什么低级操作造成了故障,你肯定也不会承认,而会咬死的确存在故障,要求对方继续帮你查明。然后,在一边默默祈祷,对方不会发现你犯下了那么低级的错误,否则那就太丢人了。
你是事件亲历人,这就是你的底牌;你是议题设置人,这就是你的双重保险。一旦你自己成为证人,你又设置了讨论的议题,那么,无论提出什么质疑,所有人都会在你画的圈圈里打转,因为他们问错了问题。
同样还是奔驰车巡航限速失效这件事,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也许就能问对问题---
首先,车主晚上8点40从洛阳出发,驱车1000多公里前往成都,穿过两个省,路程大约要花费14个小时。理由是他必须参加第二天的会议,你不觉得这件事情很奇怪么?如果他那么赶时间,开车十几个小时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其次,宣称车子出故障之后,交警介入。随后,他的车速终于得到控制。但是,他拒绝了更换车辆的建议,继续驱动原来的车子,继续沿着高速公路前往成都,在第二天下午14点抵达。看起来,对于他而言,好像必须得是这辆车抵达成都,而没有第二选择。
最后,洛阳到成都有航班。航班时刻不合适的话,可以前往郑州,从郑州一早飞往成都,抵达时间也要比开车早;此外,洛阳到成都有高铁,全程5个多小时,即便次日一早坐高铁去成都,抵达时间也要比开车早。不选择高铁,不选择飞机,这两种交通模式和驾车的最大区别在哪里呢?
所以,换了是我,我只想问3个问题:
1、究竟是什么事情那么急,必须要在3月15日中午之前赶到成都? 2、车上究竟装载了什么东西,必须要在3月15日中午前送到成都? 3、车主或者车上的物品,究竟是哪一个不方便通过铁路/民航安检?
整个事件还有一个有趣的脚注:在一开始的新闻报道里,奔驰车主去成都参加的会议名称有具体的报道。但是这几天下来,媒体上已经改成了“一个重要会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翻翻,究竟是什么会议?参加的人都是什么行业?什么社会阶层?拥有多少身家?每年的营业额到什么级别?
最后,让我们回答最开始那个问题:“晚上你想吃火锅还是韩国烧烤?”。正确的回答是反问:是你想吃火锅了,还是你想吃韩国烧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