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淘宝总裁蒋凡。
右,拼多多创始人、CEO黄峥。
黄峥和蒋凡离开谷歌后,走上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辗转多年又回到同一个战场,成为彼此最大的对手
/
文 | 《中国企业家》记者 崔鹏
编辑 | 马钺
2006年夏天,21岁的复旦毕业生蒋凡北上进京,加入年轻的谷歌中国;一年之后,27岁的谷歌中国创始员工黄峥离开北京,南下创业。在谷歌这个中国互联网界的黄埔军校里,黄峥和蒋凡只有不到一年的交集,当年的两个年轻人并没有引来过多关注。
十一年后,在相距不到两小时车程的上海和杭州,黄峥打造的拼多多和蒋凡领导的淘宝,已然成为中国的两大电商巨头:拼多多上市当天,黄峥身价超过130亿美元,把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甩在身后;淘宝2017年的GMV超过20000亿元,蒋凡掌管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万亿帝国”。而两人的交集谷歌,则在2010年宣布退出中国,八年间谷歌重返中国的传闻一再传出,但从未落地。
蒋凡的性格内敛,不擅长公开演讲,除了交流技术和业务沟通外不爱讲话,从创业初期到现在掌管淘宝,并没有太大变化。很多创业者都想重复他的故事,卖掉公司,加入巨头。
同样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同样具备深刻的商业洞察力,黄峥和蒋凡不一样的是,他喜欢写微信公号,热衷思考也善于表达,非常自信甚至有些自负。在拼多多这个项目上,投资人扮演更多的是追求者角色,甚至有些相对弱势,黄峥是那个掌握主动权的挑选者。
他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曾经表示,这次创业的时候,“那些帮助过我的人,他如果愿意的话,也应该让他参与下。”这并非缺钱求融资的心态,而是从开始就认定自己能为投资人带来可观回报的心态,他想去报答那些帮助过他的人。
黄峥和蒋凡,分别代表着过去几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大浪淘沙的两种典型成功者。奇妙的是,他们从同一个地方出发,一个坚持独立创业,一个在巨头内部建功立业,离开谷歌后走上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辗转多年却又回到同一个地方,最终成为彼此最大的对手。
这样的故事,在波澜壮阔的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并不多见。
自带光环
黄峥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位头顶学霸光环的浙大毕业生,创业前后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
他保送进大学的时候,比他大十届的师兄段永平从小霸王辞职创办步步高公司已经三年,步步高的VCD产品零基础起步直接杀入行业前三,加上之前小霸王学习机火遍全中国,段永平因此名声大噪。他在人生高峰期急流勇退,将企业交给年轻人,自己跑到美国去搞投资,在此后十几年中用另外一种方式影响了很多企业家。
2001年,网易CEO丁磊通过MSN找到还在读大学的黄峥,向他请教技术问题,却差点被黄峥误会成骗子。后来黄峥告诉《中国企业家》,十多年后他再次向丁磊问起这个事,才知道丁磊当初是想招他进网易工作。
其实那时的丁磊日子并不好过,网易上市不久互联网泡沫就开始破裂,中概股市值集体暴跌。网易因为误报收入涉嫌财务欺诈,停牌4个月被纳入垃圾股,停牌前股票只有0.64美元,灰心的丁磊想卖掉网易但找不到人接盘。在这个关键时刻,远在美国的段永平和夫人刘昕投入大部分家当,从公开市场买入200万美元网易股票,为丁磊雪中送炭。此后几年网易游戏业务开花结果,市值开始大幅拉升,段永平的这笔投资在两年内回报接近100倍,对丁磊和段永平来说,这笔投资是真正意义上的双赢:收获了利益,也赢得了交情。
黄峥去美国留学后,介绍他和段永平认识的正是丁磊本人。段永平向这个师弟提供了很多帮助,比如带着他去参加著名的巴菲特午餐,而黄峥则在课外帮段永平做一些投资的事情,他在之后的公开场合中一直将段永平称为自己的导师。
从威斯康星大学毕业后,黄峥加入谷歌做广告后台系统(AdWord与AdSense)开发。当时的谷歌规模并不大,公司每小时营收十几万美元,工程师团队只有几百人,半年之后谷歌上市,营收暴涨至每小时几百万美元,员工数也很快突破一万。黄峥半年多以前还在犹豫,选择微软还是谷歌的offer,段永平建议他“谷歌值得看看,去的话至少待三年”,于是黄峥懵懂的去了,然后突然发现,银行账户里的钱瞬间多了很多。
黄峥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说,谷歌给他的远比他给谷歌的贡献更多,直到离开谷歌三四年之后他才意识到,有机会在那样的时间点进入那样的公司,人生能碰上一次也算很幸运的事情,至少是十年二十年一遇的机会。黄峥幸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
2006年黄峥作为第一批回国员工参与谷歌中国的创立,同一年复旦大学毕业生蒋凡进入谷歌中国。在此后四年时间里,蒋凡参与了谷歌地图、搜索和内容广告的研发,人生的金光大道自脚下展开。
“Googler”是一个自带光环的群体,峰瑞资本董事张炬曾经为谷歌工作过五年,他刚加入谷歌的时候,老板对他说:有些人身上的光环是自己有本事,有些人身上的光环完全是公司的,一定要分清楚。
黄峥和蒋凡在谷歌中国的初创阶段第一次发生交集,这两个年轻人在接下来的十几年时间里,都在向外界证明,他们身上的光环名副其实。
2007年黄峥选择了离开,他在谷歌一共待了三年,并没有等到四年股票全部兑现。段永平将步步高的一块电商业务交给他做,成立自营电商欧酷网,由步步高控股,黄峥正式开始十一年创业征途。
那一年,京东日处理订单刚刚超过3000单,年营业收入还不到5亿元。三年后京东全年GMV超过100亿元,而欧酷仅有6000万,黄峥觉得这条路已经做不过刘强东,转手将欧酷卖给兰亭集势的老板郭去疾,他也是谷歌中国的创始成员之一。
但黄峥没有离开电商行业,2010年他创办电商代运营公司“乐其”。乐其母公司是一家名为“BELRED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的机构,黄峥是它的执行董事。有趣的是,Bel-Red正是美国西雅图地区贝尔维尤市(Bellevue)一条街道的名字,众多微软高管在这里定居,而微软总部就在旁边几英里远的雷德蒙德市(Redmond)。
黄峥再出发的这一年,蒋凡从谷歌中国辞职创业,成立移动开发者服务平台“友盟”。给蒋凡背书的是他在谷歌中国的老领导李开复。
蒋凡创业后多次表示,李开复的品牌对友盟招人有很大帮助,创新工场还为他推荐了三位高管辅助创业。友盟是创新工场投资的第二个项目,第一个项目是移动应用分发平台豌豆荚,创始人王俊煜同样为谷歌中国员工,也在2010年离开谷歌创业,后来项目也卖给了阿里。
谷歌出身的大牛,在创业初期很容易拿到投资。出门问问创始人李志飞曾经说,较早一批在谷歌美国工作然后回国创业的人,当时非常稀缺,甚至称得上独一无二。后来拼多多在B轮融资时遭遇疯狂追捧,黄峥面对众多投资人表现强势也就毫不奇怪,背景如此优质的创业者确实少见。
蒋凡做友盟期间跟各种开发者保持着频繁接触,为他们提供服务,亲眼见证移动互联网从无到有,对移动产品发展和技术演进有着清晰的认知,这些积累为他后来指挥淘宝转型无线提供了很大帮助。而乐其发展的也不错,它成为雀巢、中粮和联合利华等各大品牌的电商代理服务公司,目前是天猫上母婴和食品两个品类最大的供应商。当时黄峥已开始显露出他的商业才华。
殊途同归
2013年,乐其内部孵化出黄峥第三个创业项目寻梦游戏。游戏是很多中国互联网公司翻盘的法宝,比如腾讯,比如网易,丁磊正是依靠游戏业务在2003年坐上了中国首富的位置。寻梦游戏为黄峥带来了可观的现金流,后来还孵化了一个电商项目“拼多多”,为黄峥创业立下战功。
黄峥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表示,很少有公司把阿里的文化、执行和腾讯对人、社交的理解相融合,拼多多的这个团队非常难得。
同一年,阿里用8000万美元收购友盟,蒋凡的身份从谷歌系创业者变成阿里员工。那是BAT集中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年代,腾讯手握微信被称为拿到移动互联网唯一的门票;百度19亿美元天价收购91无线,李彦宏喊出“移动端再造一个百度”;阿里的决心当然也很大,淘宝和支付宝都在PC时代拥有绝对领先,但它向移动端的转型迟迟无法迎来突破。
蒋凡是那个最终让阿里如愿以偿的人,阿里花8000万美元就买到了友盟手中的大量应用数据,完善了自己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布局,还顺便将这位淘宝日后的掌门人捞了进来,是一笔很划算的收购。
按照阿里的传统,所有新人在入职前都要经过《百年阿里》的课程培训,总监级以上管理者还要参加《百年湖畔》课程,它们主要用来传递阿里的愿景、文化价值观、讲解战略业务规划等。
但蒋凡进入阿里之后,并没有经过这些培训,起花名等通用流程也一概没有走,就直接展开具体工作,这在阿里内部非常少见。
2013年底,阿里宣布“all in无线”,将手机淘宝打造成为航空母舰级APP,所有项目优先批准,预算全力支持,还从各事业部抽调精英到手机淘宝。在蒋凡和团队的努力下,淘宝的无线交易占比从百分之十几增长到了80%以上。后来他顺利整合了淘宝网与手机淘宝,阿里如愿完成从PC端到移动端的转型。
直到这个时候,后辈蒋凡的“打怪升级”之路,看起来也要比黄峥走得更顺利,后者依然在寻找属于自己的机会。
2014年的中国互联网热闹非凡,新一代独角兽们已经初露峥嵘,日后的巨头们也开始向世界秀出肌肉。
那一年两家小公司滴滴和快的掀起史无前例的补贴大战,分别背靠腾讯和阿里的它们半年烧掉20多亿元现金,程维说滴滴补贴最高时一天就扔出去1000万美元。自此补贴大战成为资本加持下的竞争常态,后来的滴滴Uber、滴滴美团和ofo摩拜,都采用过“高额补贴换份额”的做法;那一年腾讯放弃自营电商,斥资2.5亿美元入股京东,这成为改变中国电商格局的最后一次助推。随后京东登陆纳斯达克,阿里登陆纽交所,融资25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规模IPO,阿里和京东变成电商行业绕不开的两座大山;那也是微商发展最火爆的一年,据第三方机构统计,市场上存在着超过1000万家微店,并且以每天3万至5万的速度在增长,机会主义者开始在巨头博弈中寻找生存裂隙。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