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联合既有IP,借用其场景做营销
时间退回到一年前的国庆节,瑞幸咖啡0001号店在神州优车总部大堂开张。
对于这个即将彻底改变中国咖啡市场格局的标志事件,外面的世界毫不知情。咖啡市场旧次序井然有序,看似牢不可攻。毕竟,这只是一个内测店而已。
然而,一年之后中国网球公开赛组委会宣布,瑞幸咖啡成为其官方指定咖啡品牌。瑞幸咖啡在国家网球中心搭建了三座快闪店,为现场工作人员、运动员、球迷提供咖啡和轻食。
这不是瑞幸咖啡第一次出现在大型赛事上。
就在成为中网指定咖啡品牌前不久,国内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北京马拉松上,瑞幸咖啡就是北马唯一指定的咖啡饮品,为工作人员、以及30000来自世界各地的马拉松跑者提神打气。
从今年年初以来,瑞幸咖啡一直动作不断,除了坐拥顶级赛事顶级资源之外,更玩出了许多互联网企业「城会玩」的脑洞创意。
借着国庆闲暇,品叔又整体梳理了2018年瑞幸咖啡的主要营销动作,希望能在这个2018年最为惊艳的品牌身上,再挖掘几分养分。
IP 联合营销,是这几年比较热门的营销手法。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说 IP 营销,又是烧钱的游戏,玩不起玩不起。
但其实,当品牌做到一定体量,除去付费合作之外,本身一定还有其他可以与 IP 进行置换的资源,例如流量。
以瑞幸咖啡的用户量来说,用流量置换 IP 合作并不是难事。与什么 IP 进行怎样的合作,反而是其考虑更多的。瑞幸咖啡怎么玩的呢?
1、向豪门IP借逼格
4月份,「第八届北京电影节」闭幕式上,初出茅庐的瑞幸咖啡就成为咖啡饮品指定服务商。
来自世界各地的影视大咖人手一杯瑞幸咖啡,产品即广告,借助这样的场景融入,不仅仅获得这部分优质人群的接触点,更为品牌赢得了口碑背书。
C 位出道的瑞幸咖啡,将「与平台级 IP联合营造逼格」的营销打法迅速复制,快马加鞭地与各类高端会展、体育赛事进行合作。
例如,今年北京车展为了避免参展观众就餐排队,「下单时不用排队」瑞幸咖啡成了其首次引入的互联网就餐平台。
2、向话题IP借声量
故宫,最近两年来也算是营销界的网红了,话题本身不断,加上今年暑期档《延禧攻略》《如懿传》两大热播剧燎得故宫热度更上一层楼。
在这个当口,瑞幸咖啡「奉旨入宫」将新店开进紫禁城,国庆前又玩出一波小高潮。
在话题、流量都极其亮眼的 ChinaJoy 上,瑞幸咖啡也打破次元壁入驻,与Cosplayer 愉快玩耍的样子,自然深得二次元拥趸的心。
3、向科技IP借姿势
作为咖啡行业颠覆者的瑞幸咖啡,对于科技感有着天然的关联需求。一直以来,机器人外卖、AI 咖啡、刷脸下单等黑科技,瑞幸咖啡玩了个遍。各大科技盛会也一个没拉下。
百度 AI6 大会上秀人脸识别下单。
WRC 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借助猎户机械臂平台魔豆、冲泡、打奶沫、奶油拉花,瑞幸咖啡联合猎豹移动,玩起了 AI 操作。
9月6日,瑞幸咖啡又与腾讯签署「智慧零售战略合作」协议。
微信是全球第一大互联网社交平台,倡导「无限场景」品牌战略的小蓝杯,又拥有天然移动互联网基因,双方将充分发挥微信平台,社交流量与场景优势,提升用户触达能力与营销效果,实现差异化经营。
同时,双方也将共同探索图像识别、人脸支付、机器人配送、AR互动及其它前沿技术在线下业态的应用,为用户提供更新鲜的消费体验。
4、向热门IP借人气
除了作为指定咖啡、轻食服务商入驻平台型大 IP之外,瑞幸咖啡还通过影视植入,主创背书,联合Event 等方式,分阶段与时下热门 IP 合作,借势换人气。
不论是这些本身早已 IP 化的平台,还是热门影视 IP,瑞幸咖啡的借势、植入并不是简单地挂名,而是作为产品本身进行场景融入,借助名人、大咖的背书,瑞幸咖啡的使用场景,被很好地展现了出来。
另外对于这些 IP 来说,围绕它们本身就有海量的媒体传播,借助深度的场景融合,瑞幸咖啡也巧妙地截获了不少 PR 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