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为了一切事物——不管是选择、需求、价格还是权力——引入了时间的维度,需求就有了急躁、耐心之分,商品就有了现货、期货之分,价格就有了现值、期值之分,而这构成了整个金融市场的基础。
根据时间的维度,世界上所有的资源都简单分为易耗品与耐用品,任何一种能带来收入的资源、本领,禀赋都是一种耐用品,人力资本也是。所以,现在一些公司找员工的要求会加上:是否同意加班。因为这样会节省很多固定成本的损失。
不耐,顾名思义,就是不耐烦,不愿意等待。不耐是人的自然倾向。因为早一点是确定的,晚一点就是不确定。每个人的不耐程度有强弱之分。年龄是影响其强弱的首要因素,一般年老的不耐会强一些,因为不知道能活多久。第二是想象力。想象力好的不耐会弱一些。第三就是跟时局有关。伊拉克等时局不稳的不耐会强一些。第四就是跟“传统”与“文化”有关。
不耐会产生交易,现货与期货的比价就是利息率。不耐程度决定利率的高低。未来越不确定,利率越高。为了控制利率,所以产生了利率价格管制。
利率价格管制产生的后果有三个。第一,没利息,有闲钱人不愿意借钱给别人。第二,黑社会应运而生,第三,人们会选用迂回的办法支付利息。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第四,贷款利率越低,穷人贷款越难。而为了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政府付出的管理费更高。
利率变化会支配资本现值。贴现率就是未来价值(期值)转化为当前价值(现值)的打折程度。它的变化影响人们的投资决策,决定着项目的盈利前景,影响个人的自律程度,譬如贪腐问题。
投资就是时间维度的平衡消费。我们要追求的,是终身每一个时间点的收入之和最大化。
做学问的基本信念,就是相信凡事皆有规律。否则,没有必要做研究。
资产的现值等于预期的未来收入流的折现和。消息披露的过程决定价格变化节奏。因为信息的披露是随机的,所以价格波动也是随机的。
尤金法玛的有效市场假说表明,知识、规律一旦被人们掌握,就会融入他们对新的消息的消化过程当中去。因为市场泡沫的产生,也是因为投资者相信后面一定会有“赌傻”式的接盘者。而这,一旦形成了规律,也会被用用来预测股票和其他资产价格的变化。
经济学里有个基本的规律:所有的资产回报率都会趋向于相等。因此生产力增加不会改变社会真实利率。
未雨绸缪,选储蓄还是买保险?储蓄的特点是未来的结局可变,要么没有意外保留了资金,要么一场意外,花光了资金。保险的特点是未来不论生病还是健康,未来的收入都是稳定的。保险服务的三个前提条件是,保险的事项有概率性,保险事项互不相关,保险独立于投保人的意愿。
除了保险,还有一种用来对付未来不确定性的产品,那就是期货合约和期货市场。期货市场满足人们对确定性的需求。因为它具有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会履行单边合约的信誉。交易者通过期货市场表达对未来的不同看法,并从他们的不同看法中获益。期货合同本身不能减少风险,它起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重新分配风险。它跟赌博的本质区别是赌博制造了本来并不存在的风险。期货市场不是一个零和的游戏,它是人们经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重新分配风险后,每个人的幸福感都得到了提高。
在期货市场上,对未来价格的预测越准确,就越有机会赚钱。因此,期货市场鼓励人们对未来做更精确的预测。期货市场实际上是一个发现价格的良好机制。
因此,普通没有专业的知识,分析能力差的人不要轻易涉足股市、期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