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父母没有客观的评价自己的孩子,孩子也不能客观的看待和理解自己,导致他们更没有精力去理解他人。
处在这样内心环境之下长大的孩子,就不具备建立情商能力的第一条:认知、管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之所以会特别强调情绪,是因为情绪正是那个外在表现,不能客观认知和管理他人的能力,首先会通过情绪失控表现出来。
所以如果你是个“低情商”的人,先别急着去否定自己。
你之所以现在处于一个情商低的模式,可能最根本的原因是从小缺乏认可、理解和关爱。
正是这种匮乏让你不能客观的看待自己,把大量的精力用在缓解心理饥饿上。
你跟同龄人看似处于同样的起跑线(生理年龄一样大),但实际你的起跑线是负数(在起跑之前你先要证明自己不是一个“残废”,甚至需要终生去证明)。
所以你不如别人擅长调控情绪,处理人际关系,你总是出丑,做事缺乏分寸,这是因为你的心理需求层次连基本的满足都没达到,高级的需求自然就掌握不了。
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你连安全的需求都没被满足,外界却要求你去表现自我实现的技能,这样的要求只会让人生难上加难啊。
如果你要提升情商,先不要盲目去练习技能,不妨先去观察自己是否心理饥饿。
如果有,先去解决这部分心理饥饿的情况,处理自己幼年存留的一些心理创伤或心理固执,了解自己是否在使用已经不够好使的防御模式。
这些东西都修通了,相信大家对于情商的提升才是水到渠成,从而达到治标又治本的效果。
这就是所谓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很多人生孩子是为了自己。所以孩子只是工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