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最后一天是最不省心的,感觉该做的事情都没有做完,最后一月的数据要下月周二才出。然后还要确认账单,要更新数据。仔细想想。12月的数据不放了。去年也没有放。
今年是财富亏损的年份,希望来年红吧。
20211231感觉最后一天是最不省心的,感觉该做的事情都没有做完,最后一月的数据要下月周二才出。然后还要确认账单,要更新数据。仔细想想。12月的数据不放了。去年也没有放。 今年是财富亏损的年份,希望来年红吧。 |
核酸检测已经是第五次了,集体筛查是第三次,谁让大朗出现了无症状感染者呢。还是两个。足以证明,疫情期间,宅一点是有好处的。已经是牵一发动全身的时代。 |
腐竹烧肉本来是很期待的,结果发现是放了白糖的,真的很伤牙齿。后悔莫及,关键我还夹了不少。就不能用西红柿调个汁替代?还放糖。关键还放过量了。下次再也不吃这道菜了。 |
底层逻辑能打造一套属于自己的底层方法论,可以迁移,可以迭代,这样就不会害怕什么“大浪淘沙”,因为你把自己变成了浪。 |
选择永远比努力更重要。如果你的赛道不对,把自己累死也没用,那是一种绝望的痛苦,如果赛道对了,你任何一点努力都会成倍放大,就像启用了一个杠杆,把你撬动起来。 |
人性的弱点今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对自我有个深层次的认知。什么时候贪婪,什么时候恐惧。在操作中显示得淋漓尽致!终其一生,人都是在对自己的品格进行锤炼,也可以说是灵魂的修炼!人生之路就是修行之路! |
操作 今年真的很难,有老师说,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赚个250.其实今年能赚已经很难了,很多人是处于亏损的状态;也有大V说,今年不亏钱,已经超过了92%的用户。我就属于那92%的情况,我今年的还没有回本。 |
众数众数:一批数字中最常见的数值,即频数最大的数值。有可能有多个。它不仅能用于数值型数据,也可用于类别数据。具有最高频次数的组被称为众数组。 |
中位数均值不一定是最大值,有可能因为异常值的出现,均值会偏小或偏大。因此,中位数作为平均值会更可靠,能更恰当的体现典型值。中位数永远处于中间位置。 所有数据按升序或降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的那位数字为中位数。 |
均值:所有的数字之和除以数字的个数。如有相同的数值,把相同数值出现频次也考虑进去,均值=每个数字*频次,而后相加/频数和。 |
信息图形化信息图形化常用的有饼图、条形图、直方图、折线图。
饼图适用于某些相差较大的类数据的比较,相差不明显的适用条形图。条形图有横向也有竖向的,条形图能让你对相对大小进行比较,能更精确的体现不同类型之间的差异。 当需要处理多批数据,可以用堆积条形图与分段条形图来体现每一不同类型里两个或多个分类不同的数据体现。 使用图形时,很重要的事项是弄清楚要处理的是哪一类数据。如用以描述某类的性质或特征的为类别数据也称为定性数据,不能简单的把数据理解为数字。数值型的数据描述的是数量,所以也称为定量数据。 直方图一般用来体现某个不同数据范围段出现的频次,特点是长方形的面积表示频数。制作方法,频数=长方形的宽度*长方形高度,高度用来量度一个特定组的频次集中程度,也称为频数密度。直方图的长方形之间没有间隔,是一种专门用于体现分组数据的图形。 当在数据中用图形展示需要体现某种趋势时,我们用折线图形来体现。常用于显示随时间变化的数值,时间用横轴,频数用纵轴。它只用于展现数值型数据,因为类别数据比较不需要趋势线。除非是基于某些数值型单位,譬如时间。 |
统计以事实为基础,尽管如此,有时候又具有误导性统计以事实为基础,尽管如此,有时候又具有误导性,一组相同的数据用图标来体现会有不同的外观,关键在于,是以哪个数据作为原点参照值。制图软件能将数据转换成图表,但是是否正确,需要制图人自身来保证。因为软件无法替代人自身的思考。 |
统计的根本在于数据统计的根本在于数据,收集数据的方法有查看现有数据源、做实验或做调查,而后进行分析,得出统计量。如可以计算事件概率,预测发生某事件的可能性,了解某些结果的可信度,完成数据分析就可以下结论,做预测。 |
统计就是通过某种规则方法对原始的事实和数字进行提炼,得到一些有规律的信息与科学的结论。对统计的研究包括:统计数据的来源、计算方法以及有效使用方法并得出结论。统计学就是对这些进行研究的一门基础学科。 |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 解读2021年11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21-11-30 09:00 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重回扩张区间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继续保持扩张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2021年11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
2021年11月30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对此,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进行了解读。
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1%,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3%,比上月略降0.1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2.2%,比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三大指数均位于扩张区间,表明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有所回升。
一、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明显回升
近期出台的一系列加强能源供应保障、稳定市场价格等政策措施成效显现,11月份电力供应紧张情况有所缓解,部分原材料价格明显回落,制造业PMI重返扩张区间,表明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所加快,景气水平改善。从行业情况看,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12个高于临界点,比上月增加3个,制造业景气面有所扩大。本月主要特点:
一是供需两端均有回升。生产指数为52.0%,比上月上升3.6个百分点,升至扩张区间,近期电力供应能力持续提升,制造业产能加快释放。其中,造纸印刷、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生产指数高于56.0%,行业生产活动显著加快。新订单指数为49.4%,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需求端较上月有所改善。其中,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等行业进入传统旺季,新订单指数升至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但木材加工及家具、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位于43.0%以下低位区间,行业市场需求偏弱。
二是价格指数大幅回落。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2.9%和48.9%,明显低于上月19.2和12.2个 百分点,其中出厂价格指数降至临界点以下,表明近期“保供稳价”等政策落实力度不断加大,价格快速上涨势头得到遏制。从行业情况看,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的两个价格指数均显著回落,降至临界点以下,表明部分基础原材料生产行业的采购价格和产品销售价格 回落明显。
三是进出口指数继续回升。受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国外圣诞消费季临近等因素影响,外贸景气度延续上月改善态势,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8.5%和48.1%,比上月上升1.9和0.6个百分点。从行业情况看,医药、汽车、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新出口订单指数均高于上月3.0个百分点以上,升至扩张区间,行业出口产品订货量有所增加。
四是中、小型企业景气度有所改善。大型企业PMI为50.2%,保持在临界点以上,与上月基本持平。中型企业PMI为51.2%,结束连续两个月的收缩走势,升至临界点以上,其中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位于扩张区间,反映近期中型企业产需回升。小型企业PMI为48.5%,比上月上升1.0个百分点,小型企业景气度有所改善。
五是重点行业PMI均有不同程度回升。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为53.2%、51.7%和51.4%,比上月上升1.2、0.5和1.7个百分点,行业扩张有所加快。高耗能行业PMI为47.4%,比上月略升0.2个百分点,仍处于收缩区间。
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三个月保持扩张
11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3%,比上月略降0.1个百分点,继续高于临界点,非制造业总体保持稳定恢复。
服务业景气水平回落。此轮多点散发疫情波及地区较多,部分行业受到较大影响,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1%,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服务业总体恢复有所放缓。从行业情况看,与制造业活动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其中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等行业业务总量增长较快;与接触型消费密切相关的生活性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降至临界点以下,其中住宿、生态保护及环境治理、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大幅回落至46.0%及以下,市场活跃度明显下降。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8.2%,继续位于较高景气区间,表明多数企业对近期服务业市场恢复信心总体稳定。
建筑业扩张加快。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9.1%和54.2%,比上月上升2.2和1.9个百分点,建筑业生产和市场需求均加快扩张。从行业情况看,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60.5%和56.5%,比上月上升5.4和0.5个百分点,表明随着部分“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逐步落地,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有所加快。
三、综合PMI产出指数持续扩张
11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2.2%,比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扩张步伐有所加快。构成综合PMI产出指数的制造业生产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2.0%和52.3%。 |
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首席统计师罗毅飞解读2021年1—10月份投资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21-11-15 16:21 投资总体稳定 结构继续优化
——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首席统计师罗毅飞解读2021年1—10月份投资数据
1 —10月份,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做好补短板稳投资相关工作,固定资产投资总体稳 定,结构不断优化。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6.1%;以2019年1—10月份为基期,两年平均增长3.8%,增速与前三季度持平;10月 份环比增长0.15%。
一、制造业投资支撑作用明显
1 —10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4.2%,高于全部投资增速8.1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52.2%,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提高 25.9、17.8和6.5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6.7%,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5.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投资增长 25.0%。原材料制造业投资增长14.1%,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增长17.8%,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长14.6%。消费品 制造业投资增长12.1%,其中,化学纤维制造业投资增长31.3%,农副食品加工业投资增长19.9%。
1—10月份,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6.5%,高于全部制造业投资增速2.3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持续高于制造业投资增速。
二、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稳健
1 —10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7.3%,比全部投资增速快11.2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3.5%,其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 投资同比增长29.9%,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增长28.2%,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7.7%,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 25.5%。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6.0%,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投资增长39.8%,检验检测服务业投资增长15.4%,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增 长13.6%。
三、补短板领域投资较快增长
1—10月份,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10.9%,两年平均增长10.7%,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卫生投资同比增长28.9%,两年平均增长26.5%,加快0.8个百分点;教育投资同比增长10.1%,两年平均增长11.6%,加快0.1个百分点。
1—10月份,农、林、牧、渔业投资同比增长10.4%,两年平均增长18.4%,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畜牧业投资同比增长29.8%。
四、民间投资持续改善
1—10月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5%,两年平均增长3.8%,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教育行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4.2%,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15.7%,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14.2%,农、林、牧、渔业民间投资增长12.9%。
10 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受基数抬升、疫情散发、能源供应紧张等因素的影响,同比增速有所放缓,但两年平均仍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下阶段,随着能源、大宗商品 保供稳价措施和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纾困政策落地显效,市场主体活力将得到进一步激发,投资平稳增长的基础将进一步巩固。 |
红和绿。 绿色比较护眼,红色让人振奋。最近希望多点红,现实是可能要绿一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