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

Re: 【自我发展心理学】通向新关系 | 关系是如何进化的?
这个世间最大的悲剧是,你已经处在第三阶段,而你的弟、妹还在第一阶段。尽管他们都有了各自的家庭,还在理所当然的索取。
|
证券日报:货币政策工具不会刀枪入库
来源:证券日报 今年一季度GDP增速与去年四季度持平于6.4%,说明经济下行压力有所缓解,已经开始企稳。那么,稳健的货币政策会改变方向吗?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会改变对松紧适度的追求。 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决策层给予了积极评价: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市场信心明显提升,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实施,改革开放继续有力推进,一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好于预期,开局良好。 宏观经济运行取得这样的成绩,显然与货币政策的及时出手分不开。笔者认为,虽然现在经济已经开始企稳,但货币政策仍不能马放南山。在4月份,决策层至少在四个场合谈到了货币政策,这就足以说明货币政策对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性。 我们先梳理一下决策层这四次都讲了什么,以便更好理解当前的货币政策。 最近的就是22日上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这次会议提出,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根据经济增长和价格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 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在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当前经济工作时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加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扩大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规模,抓紧建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 在第九届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在致辞时强调,我们将保持宏观政策取向不变,不会搞量化宽松、超发货币等强刺激政策,而是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为经济平稳运行创造条件。 从决策层的上述表态,我们对今后的货币政策可以明了以下四点: 首先,货币政策稳健的取向不会改变,更加强调松紧适度,并且会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及时进行预调微调,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其次,货币政策不会搞大水漫灌、货币超发等强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精准滴灌、细水长流,确保流动性能够切实渗透到实体经济的微细血管。 第三,经济开始企稳,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工具可以刀枪入库了。相反,应该抓住这难得的时机,抓紧整理货币政策工具箱,包括建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等,使用定向MLF及时向市场补充流动性,通过置换性降准来减轻MLF对部分金融机构的压力,进一步打通和疏导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第四,稳健的货币政策应该加强与积极的财政政策之间的配合,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政策效果。此外,还需进一步探讨、实践、扩充货币政策对资本市场发展的支持路径。直接融资的稳健发展也有利于减轻货币政策的压力。 基于以上分析,现在货币政策迎来了难得的喘息之机,可以为今后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而谋篇布局了。 |
有关税点调整含税金额变动的问题跟供应商签订价格相关协议时,最好签订不含税单价,这样,不管国家税点怎么变动。双方签订的成本是不变的。 如果是含税单价,在国家税率调整时,为了保证成本不变,需要把含税单价恢复到不含税状态(单价/1+调整签税率), 然后不含税单价*(1+调整后税率)。如税后金额不变,税率比原来降低了。则变相增加了购方成本。 |
如何面对水逆最近真的是做什么都不顺。我一直在想,个人能力有大有小,只要尽心尽力也就足够。面对人生的不公平,尽管心头有一群那什么奔流而过,也不能否认。我一直是个纯良的人。 |
浙大教授养出昆虫农场 消化3000多吨餐厨垃圾
用餐厨垃圾浙大教授养出一个昆虫农场 去年,这个农场帮助杭州崇贤街道整整消化了3000多吨餐厨垃圾 田里的油菜花开得正旺,旁边的枇杷树已冒新枝。不远处的池塘边,肥硕的土鸡成群溜达,看似平静的水面下,鱼虾满塘。 这可不是远离城市的山坳里才能见到的风光,在杭州余杭崇贤街道运河路边的一个小农场里,这样的场景每天上演着。 这个小农场的主人是张志剑,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教授、环境健康研究所副所长。 小小的农场不过几亩地,它的用途也很特别,张志剑说,主要是用来处理餐厨垃圾的。 处理垃圾的?这让钱江晚报记者很诧异。 虽然旁边就是交通要道,但在这个小农场里,叽叽喳喳的鸟鸣不绝于耳。之所以鸟特别多,是因为这里有充足的食物来源:虫子。 哪来的虫子? 正在这时,一位骑三轮车的大伯进了农场,扯着嗓子喊:“喂,收垃圾喽!” 张志剑听到了,感觉就像是去迎接宝贝似的,赶紧跑了过去,把装垃圾的小车推进农场西面第一间大棚里。 大伯是附近村里的保洁员,车上装的是左邻右舍家倒的餐厨垃圾。 农场附近村子的村民会自觉地把餐厨垃圾分类,然后大伯会每天都把这些垃圾拉到农场。 农场里有13个大棚,就是用来处理垃圾的地方。 第一个大棚里有一台漏斗形的设备,垃圾倒进去以后,经过粉碎、搅拌,再添加益生菌发酵一晚上,就可以变成适合虫卵孵化、生长的“口粮”了。从第二个大棚开始,就是虫子转化与分解的区域。 棚内地面上设置了一排养殖槽,铺着一层经过处理的餐厨垃圾,看起来有点像普通的泥土。用铲子拨动一下土层,一堆密密麻麻,蠕动着的白色小虫就出现了,这是一种叫黑水虻(学名:亮斑扁角水虻)的幼虫。 经历12-14天分解,餐厨垃圾里油腻的成分和氮、磷等物质,基本被幼虫吸收,所以它们长得胖胖的。而幼虫的排泄物可以成为绿色有机肥(虻粪有机肥)。 农场种油菜花和枇杷树的地,施的就是虻粪有机肥。农场还会把有机肥送给附近居民,大家用它来种花。而农场的土鸡和鱼虾,就是吃黑水虻的幼虫。 堂堂浙大教授,为啥跑去农村捡垃圾?张志剑坦言,如何处理垃圾就是他科研攻关的方向。 去年,这个昆虫农场帮助崇贤街道消化了3000多吨餐厨垃圾,黑水虻虫干卖到1万多元/吨,有机肥400-500元/吨。 处理垃圾如今成了美丽又多金的事业。 可是,昆虫农场的起步却十分艰难。 投资昆虫农场需要数百万元启动资金,张志剑争取到余杭区及崇贤街道的财政支持,但农场正常运营还必须要有分类到位的餐厨垃圾。 2016年夏天,农场成立,当时几乎没有人来倒垃圾。为了收集垃圾,崇贤街道在辖区大力提倡垃圾分类,以垃圾分类积分换购生活用品的方式,激励市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如今在崇贤的小区和农居点,居民已经养成每天定时、定点倾倒餐厨垃圾的习惯。 2018年开始,餐厨垃圾从年初的5-6吨/天,慢慢增长到11-12吨/天。现在的昆虫农场,每天消化当地11-12吨餐厨垃圾,相当于崇贤每人每天为农场提供0.1公斤垃圾。 如今农场的处理能力也随之达到饱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场也面临着拆迁。接下来该怎么办? 自己的垃圾,还是应该自己来处理。崇贤街道决定,在辖区里再为昆虫农场找一块更大的地,新建一个技术更先进、处理效能更高、功能更齐全的“昆虫工场美丽综合体”。 来源: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