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成年人的世界,
干脆拒绝才是最大的善意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是这样问的:“被不喜欢的人告白,直接拒绝是对的么?”
在五花八门的回答里,最深得我心的一个是:
“比起互相耽误,不要用自己的大好时光吊着一个你不喜欢的人,这才是对他最大的善意。”
是的,不爱别人,就别暧昧不清、拖泥带水,这样于人于己都好。
在这方面,我最是佩服杨绛先生。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年轻时追求杨绛遭拒后,便问杨绛能否做朋友,以便日后伺机而动。
杨绛先生果断地断了费老的非分之想,回复说:“朋友,可以。但朋友是目的,不是过渡。”
后来钱钟书去世,费老打着关心老友的口号上门拜访,关切中流露出想照顾她后半辈子的意思。
分别时,杨绛亲自送他下楼,然后跟他说:“楼梯不好走,今后你也不要‘知难而上’了。”
一语双关,看似关心老友,其实拒绝得干脆果断。
在我看来,成年人最难得可贵的,是如同杨绛先生一般,对于不想做、不愿做的事。简单直白,方才不误人误己。
正如书籍《离开前请叫醒我》里写的那样:拒绝这回事,越果断越好。很多时候我们都害怕拒绝别人,觉得这是一种伤害。
其实不是,快刀才能斩乱麻,不拖着别人其实就是最大的善良。
拒绝别人,不妨干脆一点。
接到推销的电话,请早点表达自己的歉意;朋友邀你去不想去的场合,一开始就果断拒绝;被不喜欢的人表白,请及时快刀斩乱麻。
干脆利落的拒绝,远比表现委婉后的彼此耽误、彼此消耗善良得多。
与朋友们共勉。
* 作者:两忘机。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深夜十点,陪你读书,美好的生活。好书/故事/美文/电台/美学。捡书姑娘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