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LONG
  • 主页
  • 个人档案 ▼
  • 社区 ▼
  • 应用程序 ▼
  • 统计
  • 审核
首页
  • ▼
  • 登录
  • 共享
  • ?
  • IBMIBM

博客

  • 我的博客
  • 公共博客
  • 我的更新
  • 管理
  • 登录以进行参与

▼ 标签

 

▼ 归档

  • 2022年1月
  • 2021年12月
  • 2021年11月
  • 2021年10月
  • 2021年9月
  • 2021年8月
  • 2021年7月
  • 2021年6月
  • 2021年5月
  • 2021年4月
  • 2021年3月
  • 2021年2月
  • 2021年1月
  • 2020年12月
  • 2020年11月
  • 2020年10月
  • 2020年9月
  • 2020年8月
  • 2020年7月
  • 2020年6月
  • 2020年5月
  • 2020年4月
  • 2020年3月
  • 2020年2月
  • 2020年1月
  • 2019年12月
  • 2019年11月
  • 2019年10月
  • 2019年9月
  • 2019年8月
  • 2019年7月
  • 2019年6月
  • 2019年5月
  • 2019年4月
  • 2019年3月
  • 2019年1月
  • 2018年9月
  • 2018年8月

▼ 博客作者

木头人

查看所有条目
单击此按钮可以刷新整个页面。 用户可以转至“条目列表”区域查看新内容。) 条目列表

暮春后,夏天来了!

姜茹 1ad4ec40-ffe9-1036-9133-91eec91f24f4 jiangru@kinlong.cn | ‎ | 41 次访问

暮春后,夏天来了!

  
 

 

 
 

“四月维夏,六月徂署”,时光飞梭,不知不觉间,夏天来了。

 

送走了春的萌动,迎来了夏的勃发。夏,是一个生机渐浓的季节。

 

看,田野间、树梢上,绿意融融,活力日盛;夏,是一个热烈烂漫的季度。

 

瞧,那连延的荷叶盖满了池塘,朵朵出水的芙蓉在风中绽放着魅力。

 

听,那躲在荷下纳凉的青蛙,正欢快地鸣叫着,似乎要倾吐夏天的快乐;夏,也是一个悠闲的季节,在炎炎的烈日里,寻一片清阴,呷一口清茶,摇起芭蕉扇,也是一份人生的自在。

 

暮春,开启了我们的夏日旅程。就让我们先循着古人的记录,去寻找那古诗词中的夏日风情吧。

 

那生机渐浓的夏

 

1177年,南宋,50岁的杨万里被朝廷委派到常州任知州。当地淳朴的民风、农家的炊烟、小河的流水、美丽的田野都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在公务之余,他漫步郊野、泛舟小河,流连于自然的美景中。夏日的一天,他来到一小池塘边,无意间发现一汪细细的清泉汇入池塘,树影婆娑,映在水中。小荷刚刚钻出水面,虽没有艳丽的绽放,但不时有蜻蜒飞来落在花苞上,情景十分可爱。这清新的小景竟然把这位大宋的官员给陶醉了,他诗兴高涨,即成《小池》一首。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清泉细流,树影婆娑,尖荷初生,蜻蜓舞动,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夏日渐渐浓烈的生机。

 

那热烈烂漫的夏

 

刚给我们带来夏的生机,这不,还是杨万里老师,又给我们带了夏的热烈。

 

1170-1173年,杨万里居于京城临安,任秘书少监、太子侍读,其间与林子方交好。林子方是皇帝的秘书,其职责是给皇帝草拟诏书。两人经常聚在一起畅谈强国主张、一同切磋诗词文艺,志同道合、视对方为知己。

 

1173年,林子方被外放福州任职,得到调令后,林子方很是高兴,自认为是仕途升迁。杨万里则认为远离京城并非好事,于是在一次相聚后借西湖的美景说事,劝说林子方不要去福州,写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虽是一首规劝朋友的诗,但是诗人对西湖的描绘,却给我们呈现出一幅大红大绿、艳压倾城的夏日西子画面。那涌到天边翠绿的莲叶,骄阳下格外艳丽的荷花,不由使人感到夏日那无穷的烂漫和秾丽的热情。

 

那悠闲自在的夏

 

南宋。赵师秀,宋太祖八世孙。赵老师仕途不顺,晚年归隐钱塘,读书、写作、会友,逍遥自在。

 

江南五月,梅雨季节。一天,诗人与友人相约:晚上来我家,我们杀它几盘,以度这炎炎夏日。于是诗人饭后摆下棋盘,烧好茶水,点起油灯,静等友人的到来。

 

窗外是漆黑的夜,细雨蒙蒙的下着,远处的池塘传来阵阵蛙鸣。诗人耐心地等待,对着棋盘,举着棋子,琢磨着朋友的棋路。可是左等右等,灯芯挑了又挑,似乎夜已过半,最终不见朋友的到来。然而这场失约没有破坏诗人的好心情,无聊等待的梅雨夜,竟被他写成了一幅悠闲的中国画。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诗人仿佛要告诉我们:守住心中的淡泊,自然能领略到夏日的宁静与悠闲。

 

那丰收在望的夏

 

1183年,南宋。久在官场沉浮的范成大光荣退休。他闲居于家乡石湖,度过了长达十年较为闲适的晚年生活。

 

其间,他游走于乡野,深入老百姓中,与邻里攀谈,看农人耕作于田间,感受到了农村风光的恬淡自然,体味到农民生活的辛苦,写了大型田家诗《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分别描写了家乡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

 

在一个夏日的傍晚,诗人一个人来到田野,此时梅子和杏子将要成熟,一颗颗肥美的果子挂满了枝头;无垠的田地里,麦花盛开正浓,而油菜花已凋落了大半。劳作了一天的农人都回家了,田野里看不见人的影子,只有自由自在飞舞的蜻蜓和蝴蝶享受着这夏日的风光。诗人用一首小诗记下了这丰收在望的夏。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人生四季,夏日又来。我们品读了诗中的夏日,我们更要享受自己的夏日。就让我们张开双臂迎接她的烂漫,宁静内心享受她的悠闲,奋发精神体会她的热情,过一个美好的夏天吧!

  • 添加评论 添加评论
  • 编辑
  • 更多操作 v
  • 隔离此条目
通知其他人
notification

发送电子邮件通知

+

隔离此条目

deleteEntry
duplicateEntry

标记为重复项

  • 上一个条目
  • 主页
  • 下一个条目
“博客条目”的订阅源 | “博客评论”的订阅源 | 此条目评论的订阅源
  • 主页
  • 帮助
  • IBM 客户支持
  • 书签工具
  • 服务器统计
  • 移动 UI
  • 关于
  • ibm.com 上的 IBM Connections
  • 提交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