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照邻:半世求生,半生求死
作家阿乙说,这个世界上一些人躺在泥泞里,眼看着生活把自己踩扁,而有些人拨开雾障告诉我们:人有活在云端的可能。
初唐四杰中的卢照邻,就是这样一个被病魔折磨得生不如死,在无奈与绝望中沉水而死的诗人。
明代张燮感叹到:“古今文士奇穷,未有如卢升之甚者。夫其仕宦不达,亦则已耳。沉苛永痼,无复聊赖,至自投鱼腹中,古来膏肓无此死法。”说他是古往今来最惨的一个诗人,也是死得最荒唐的一个诗人。
人生有八苦,而卢照邻就有了五悲。悲才难,悲穷通,悲昔游,悲今日。可见当时万念俱灰的他,面对仕途的困顿,亲人的死别,以及病痛的折磨,是多么的绝望与灰心。
作为一个内心清冏,博文能学,颇负诗名的才子,面对瘫痪的身躯,萎缩的手足,衣不能自穿,食物不能自煮的窘境,内心的煎熬可想而知。
但就是这样一个身患麻风症,又因急于求医错吃丹药导致手足残废,身体萎缩的病人。依然在凄惨的哀嚎中,留下不朽的诗篇。警醒后人,生命易去,世士多艰,要懂得惜时勤勉,不堕光阴。
但他不知道,人的一生,许多的伤痛,若不急于挣脱,想好了再做决定,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不一定非要把自己弄得遍体鳞伤,去换取一个想要的结果。
尘世之中,有人躲避情感,怕被伤害;有人逃避生死,不想失去亲人;也有人相厌红尘,向往山月的与世无争;而我最不愿看到的,则是身边之人经受病痛的蹂躏,在拖垮一个家庭后,于怀中含泪离去,死不瞑目。眼中是不甘,泪里是无助。
古往今来,红尘之中,最让一个人念系的大概就是亲情和爱情了吧!
当时的卢照邻,刚逃过牢狱之灾,准备回到长安参加“典选”考试,可偏偏祸不单行,未到他乡问闻故乡。得知父亲去世,他只能在悲痛中放弃“典考”回家奔丧。但这一回,长安的风月,蜀川的山水,便与他隔世。
莫说翻越蜿蜒陡峭的蜀道,瞻仰成都都江堰、武侯祠,就连观察院中被蚂蚁侵蚀,年年岁岁,无花无叶的梨树,都要人搀扶才能达成心愿。
都说,时光轻柔,薄汗轻衣,可当病痛来临时,它又锋如利刃,长如夜色,一日千年。料理完丧事的卢照邻,身体抱恙,突然发病,又来势汹汹,卧病在床。渐渐的腿脚开始麻木僵硬不听使唤,又想到在仕途长期失意时遇到的佳人还在千里外日日翘首以盼,心中万分焦急,迫求良方。
只是,接二连三的灾难,损精泄气,让他病入膏肓,想要固本培元已是不能,加上心中焦虑,以至于雪上加霜,药石难医。
于是他信了仙方灵丹一说,访深山求道,炼制丹药,把希望寄托在丹炉之中。但他不知道,丹药自古以来只是传说,唯有云间众神才知秘方,又岂是与他同天同月的凡间道士能够炼得?
是佳人的琴音太过清脆悠扬,难消耳海;是伴侣的怀抱太过温暖,难退肤间。还有长安的青楼酒肆,故友良朋以及当日被迫放弃的考试,一样样,一声声,翻滚着卢照邻内心的渴望。想之深,急之切,人间罕有。
这个令卢照邻难忘的蜀川女子姓郭,是卢照邻漫游蜀川山水时相识的。那时的卢照邻先后任邓王府典签和益州都尉,官小权微,郁郁不得志。
卢照邻自十八岁入仕以来,受邓王赏识,在王府任职,一呆就是七八年,直到临近三十,终于按耐不住,辞别邓王,四处游历,寻山访水,问道溪桥,又结交诗友,题送吟来,等待时机。
闲居洛阳时,因见长安的繁华,作《长安古意》被罪责下狱。说来叹惜,他的这首《长安古意》并没有刻意去讽刺谁,却被梁王武三思认为是对他的批判。
对于梁王这样一个专权多疑的权贵,肯定会执着于自己的所见所闻,他当然想将关于他的污点尽数掩藏,好在武后面前表现他的忠诚与勤勉,好在天下人面前耀武扬威,嚣张跋扈。贪婪的追求钱财、名位、情爱。未得到的不折手段强取豪夺,已得到的千般呵护,唯恐失去。
很多时候,权者的忧虑,就是民者的悲剧。而卢照邻也因此下狱,遭受牢狱之灾。好在这样一个端有才华、受人欣赏,又已减去锋芒的诗人,总会有人相助,在好友与邓王的帮助下,侥幸逃过一死。
自古才子多傲骨,但又无法永远停留纸间,不入红尘,历经人情事故。虽然有洁净的灵魂,高尚的品格,却很难做到人情练达,事事圆润。面对柴米油盐,衣衫鞋袜的追逐,还是向岁月低了头。背上囊装,远赴他乡,又从遥远的长安,赶往多情的山水。
那时候,他虽已不如少年时英容俊美,锦袖翩翩,但也依旧一表人才,温文尔雅,唯有在仕途上留些缺憾与破碎。
那时候,她玉洁冰清,人淡如菊,眉宇间夹着蜀中女子的坚韧与温柔,把一腔柔情倾付给眼前这个泛着忧郁与深情的男人。
于是,他是她心头的朱砂,她成了他日后的牵挂,长如春梦,短似昙花。
都说一个人心中要有了挂念,才会对世界充满向往。可有时候,挂念越深,执念就越重。都想在长眠不醒前,多看一眼世间的亲人,但终究还是遗憾的闭上了双眼!
卢照龄为了这样一份执念,想尽办法求生的同时,也是在在静静地求死。多少个夜晚,当他疼痛难寐时,想趁深夜短暂的入睡长眠;多少个清晨,当他以为不会再醒来时,又想趁天色尚早,尽快赶赴千里外的小巷。
可现实,却偏偏给了他最坏的选择,痛不欲生、求死难成。
他是初唐诗坛里,唯一个被关闭一扇窗,没有开启另一扇门的诗人。他叫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出生于范阳卢氏,名门世家。自小博学能文,少年才高,名传长安。但依然挡不住仕途的坎坷,躲不过病痛的折磨。半世求生,半生求死。
我写他,不是想诉说他的人生有多苦,只是想告诉自己,莫负时光,善待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