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人

人生,要想真正获得快乐,活得轻松自在,就不能总拿别人为参照,要懂得过好属于自己的人生。 |
x喜鹊孔雀凤凰去应聘,只有孔雀当上了服务员 |
王阳明:念念守得定,事事看得轻王阳明:念念守得定,事事看得轻
作者 | 儒风君 来源 | 儒风大家 《菜根谭》有言:“欲遇变而无仓忙,须向常时念念守得定; 欲临死而无贪恋,须向生时事事看得轻。” 若要在遭逢变故时不惊慌失措,平时就应当守好每个念头; 若要在生命的终点不留有遗憾,此生就需把每件事都看得轻松。 念念守得定 《传习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弟子崇一发问:“平常意念总是忙乱。 有事时固然会忙,可无事时也忙。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王阳明回答说:“人的意念千变万化,本就没有瞬息停止。 只是需要有个主宰,变化就能有所依据。” 意念的主宰,就是人的本心。 正因为有了这个主宰,我们才得以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寻找一丝平静。 主宰不变,意念自然不动。 就像天地运行一样,自有其规律。 即使日理万机,却也从容自在。 能够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
古人曾有一联:“无情何必生斯世,有好都能累此身。” 世间一切有情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我们的心会茫然不知所住,烦恼也就随之生起。
恶人容易受到恶念的牵引,做出不可饶恕的错事; 即便是普通人,难免也会生出贪念、执念,辗转在烦恼与欢喜之间。 一念起则心旌摇动,这颗心就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 若是心念安定了,外面的风吹雨打,便都可看做过眼云烟。 事事看得轻 从前有个樵夫,常年以砍柴为生。 纵使他早出晚归、风餐露宿,依然穷得揭不开锅。 某天,樵夫在树下挖出一块金子。 开始他狂喜不已,很快却又坐卧不安。 白天他盘算着,是该用金子买房置地,还是做些生意。 到了夜里又提心吊胆,害怕金子被人偷走。 本该富裕的生活,反倒没有了片刻安宁。 樵夫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他将金子看得过重。 庄子曰:“钱财不积则贪者忧:权势不尤则夸者悲。” 看重钱财的人,往往会因为钱财积累得不够多而感到忧愁; 看重地位的人,常常会因职位擢升得不够快而暗自悲伤。
越是看重什么,就越会由此生出无穷无尽的烦恼。
王阳明告诉自己的学生,唯有戒除固有的习气,事事看得轻,方能自在痛快。 他说:“汝若于货、色、名、利等心,都消灭了,看有甚闲思虑?” 话虽通俗,道理却很实在。 生命的质量,只与内心的安宁有关。 物质财物既能成为天平的砝码,也能成为生活的负累。 怎样去平衡,全看个人如何体会。 生活中,很多人往往是自寻烦恼。 给自己套上沉重的枷锁,让自己变得疲惫不堪。 一辈子太短,总要学会看轻、看淡。 只有把事看轻,才能卸下枷锁、轻装上阵。 生命本就是个从无到有,而后从有到无的过程。 因此不必执着于得失,更不必执着于永恒。 得也轻松,失也轻松,好事坏事终将成为往事。 白天知足常乐,夜里睡得安宁,走路脚踏实地。 蓦然回首时,才会不留遗憾。 |
如果不懂,就说出来,如果懂了,就别说,笑笑即可。 |
思想太少可能失去做人的尊严,思想太多可能失去做人的快乐 |
愿你这一生,拿得起,也放得下人活着,简单快乐就好,别为难自己。 |
一诗一画一境界,一山一水共清欢一诗一画一境界,一山一水共清欢 |
深情不及久伴,厚爱无需多言深情不及久伴,厚爱无需多言 |
陌上花开缓缓归,岁月有爱一路繁花陌上花开缓缓归 |
六月再见,七月你好!六月再见,七月你好!一天很短,24小时,稍纵即逝,短到来不及拥抱第一抹阳光,就要迎接落日的余晖。
一年很短,365天,如白驹过隙,短到来不及细细品味春天的生气,就要面对寒冬的风霜。
一生很短,短短几年,一睁一闭就过了。短到来不及用心享受美好年华,就已皱纹满面,有心无力。
风愈燥,日愈长。从初春到盛夏,不管愿意与否,2020年的上半年,就快要结束了。
荷花三百里,草木正葱茏。
纵使对六月千般不舍,但还是愿意怀着美好的步履,迎接如约而来的七月。
七月,你好。
匆忙之间,时光恰如白驹过隙; 浮光掠影,斑驳陆离再回不去。
新的一月,又是新的开始!
席勒说时间的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样飞逝,过去永远静立不动。
回想这飞逝的半年,不管是缺憾、失落、酷热;还是满足、高兴、凉爽;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
不管你是惊叹还是遗憾,都让我们洒脱地与六月来一场告别,开心地去拥抱全新的七月。记得给自己的生活,多一些仪式感。
我们已经站在了七月的巷口,满眼阳光,点点滴滴,是起点也是终点。
从现在起,七月将是一个新的开始。 放下包袱,有一个善待自己的态度; 放下懒惰,有一项坚持喜欢的事物; 放下消极,有一份向往生活的美好; 放下混浊,有一颗纯净有爱的心灵。
六月再见,七月你好! 新的七月,学会爱自己。 以前总说太忙了、再等等, 却不知当时的计划已经模糊。
我们总是这样,一边失去一边珍惜。 世界这么大,风景这么美, 趁还有机会,多出去走走。
六月再见,七月你好! 新的七月,做个有活力的“年轻人”。 读报看书练书法,唱戏哼曲打太极。 休闲散步广场舞,花鸟盆景下午茶。
留一些时间给自己,回归生活的本心; 试着喜欢一种东西,享受七月新时光。 用心甘情愿的喜欢,过随遇而安的日子。
六月再见,七月你好! 新的七月,追寻向往的诗意生活。 只需一颗向往美好的心, 纵使困顿,不忘内心富贵。
一年过半,如人到中年; 褪去了躁动,磨平了棱角。 生活中也许日晒雨淋, 但是也会有烟火和诗。
六月再见,七月你好! 新的七月,多联系陪你一路走来的人。 同甘共苦的兄弟姐妹; 遇到困难肯帮你的贵人; 不离不弃陪伴你的家人。
树高万丈不忘根,人若辉煌莫忘本。 给兄弟姐妹打一通电话; 去贵人好友家里拜访拜访; 为亲人做一顿平凡的家常菜。
六月再见,愿你带走,所有的烦躁和疲惫; 七月你好,感谢你用清爽的夏风,轻抚我们的灵魂。
六月,再见;七月,你好。 无论好坏,都留给过去的六月; 张开双臂,给七月热情洋溢的微笑吧。
愿你的七月, 心中有盼,所有美好,如夏花般绚烂;
愿你的七月, 美不胜收,无忧无虑,活得自由而精彩;
愿你的七月, 亲人在侧,温暖在心,尽享人间天伦;
愿你的七月, 自在从容,清净欢喜,虽时光流逝,但你已成为了最好的自己! |
长安,一座漾满了诗意的城长安,一座漾满了诗意的城长安,一座永远令人心向往之的城市。
人们向往她,喜欢她,是因为这座城翰墨飘香,无数文人墨客留下的诗篇满地飞扬,也因为这座城历史悠久,见证过太多腥风血雨纸短情长。
她绝不仅仅是一个地名,不仅仅承载着长治久安的美好寓意,而是代表了人们心中一种亘古不变的情怀。
她集齐了古老,诗意,典雅,素朴等所有元素,引得人们赞美她,吟咏她,眷恋她。
试问,那化为焦土的阿房宫,那富丽的长生殿,那灞桥的柳絮,那长长的古道,藏了多少诗文?
当你寻着古迹,漫步长安街头,那些青色砖瓦都仿佛讲述着故事,那些飞檐翘角都似乎流唱着传说。
长安,是一座漾满了诗意的城。每一位远道而来的诗人都在这里逐梦追梦,每一个风物的存在都回响着千年的余音。
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长安城。
1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初春,韩愈时任吏部侍郎,年过半百的他游兴甚佳,特写诗诚邀水部员外郎张籍,一同到江边游春。
但张员外说官事冗杂,年纪老大,已经失去了少年时追赶春天的心情,这种婉拒让兴致颇高的韩愈有点失望。
且看长安街上那细密的春雨啊,润滑如酥,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寥落。
要知道一年中最美的春色就在眼前,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啊。
皇城的小雨下了千年,朦胧的草色从未暗淡,韩愈的美意世人从未辜负。
2
迢迢青槐街,相去八九坊。——唐·白居易《寄张十八》
白居易寄张十八的诗里,描述了长安城的夏,大道笔直,绿树成荫。 据诗中描绘,这条街道两侧植满青槐,迢迢绵延,可见长安城多么宽阔。
唐长安城面积宽广,达84平方公里,堪称“世界第一城”。
九重天门,迤逦打开,万国使节,朝拜天子,何其威武,何其庄严。于是就有了王维的“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一座长安城宛如棋盘,齐整严谨,井井有条。外郭城纵横交错的25条大街将其划分为108个里坊。
生活在其中的白居易又赋诗云:“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长安居不易,是白居易带我们领略了城里那坊,那街,那葱茏的绿意,那盎然的生机。
3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长安最美的秋,在贾岛的笔下,就是写下名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那个骑驴书生,他也因诗得以与大文豪韩愈结识。
贾岛未中进士前在长安结识了吴处士,这是一个隐居不仕的朋友,吴处士后来离开长安乘船到福建一带。
好友扬帆远航已有时日,犹记得分别那天,秋风正吹拂着渭水,落叶飘飞洒满都城长安。
夕阳西下,塞雁南飞,渭水东流,小舟远去,落叶似锦,情谊深深,如此美的送别画面,也就只出现在唐人的诗中吧。
4
长安雪后似春归,积素凝华连曙辉。——唐·岑参《和祠部王员外雪后早朝即事》
如今的西安,早就不叫长安,但落雪飘忽而至,西安就能瞬间变成长安。
长安城一下雪,每一片雪花都变得厚重起来,因为下的是雪,沉淀的却是往事。
那一年,长安的雪后美景,定然惊艳了岑参的双眸。
他曾不得志,可他所处的时代,给他提供了成就丰功伟业的另一条出路,那便是从军边塞。
当他踏上西去的路途,回望长安时,应该对落雪纷纷的帝都也有丝丝眷恋吧。
5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唐贞元十二年(796年),46岁的孟郊历经重重波折,终于金榜题名,心中郁结数年的阴霾消散,真是畅快到了极点。
此时的长安,春光明媚,和风吹拂,百花盛开,浓浓的春意,在胜利者的眼里,更是格外美丽。
孟郊心花怒放,策马奔腾于长安道上,优哉游哉地观赏着烂漫的春光。
长安是真诚的,永远张开双臂欢迎每一个走进她的有志之士,也永远为每一个怀揣着梦想的人打开大门。
6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又是一个早晨,渭城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这天,王维要送朋友去西北边疆了,古时通讯不便,西去千里迢遥,告别就显得格外郑重。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老朋友啊,你再干一杯美酒吧,此别一路向西,出了阳关,就很难再遇到故旧亲人了。
此语一出,有乐人谱成了曲,名为“阳关三叠”,传扬后世,成为人们送别时都爱唱的曲子。
诗人们喜爱流连在长安的酒肆府邸间,相聚时在此欢歌,离别时在此饯行。长安的酒家,也跟着目睹了人们的欢乐欣喜和离愁别绪。
7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的秋月,是无数诗人望月怀远,生发愁绪的载体。
白居易的“为问长安月,谁教不相离”,说的是别离。
赵嘏(gǔ)的“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描的是失意。
李德裕的“万户千门皆寂寂,月中清露点朝衣”写的是静寂。
而李白在一个月色皎洁的秋夜里,听到长安城里家家户户传来的捣衣声。
边境战事未平,良人数年远征,妇人怀思的心怎能安定。
不知那阵阵砧声,是否能借着习习的寒风,传到千里之外,如果能,妇人们的相思也就带去了。
8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唐·李商隐《滞雨》
秋雨绵绵的一个深夜里,李商隐滞留京都,他坐在一盏灯油将尽的孤灯之下,满脸愁容。
在孤单落寞的境遇里,加上失意受挫的遭际,人难免生出浓墨的乡愁。
一场秋雨一场凉,秋意浓了,夜也深了,难眠的孤客,还在独坐。
长安城很大,也很繁华,可再美好,也抵不上诗人心中的故乡呀。那秋雨淅淅沥沥,敲碎了他归乡的梦。
四季的长安都漾满了诗意,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青槐冬有雪。
就此搁笔,不知此刻的你,是否已经发现,你心中那个诗意的世界,也在长安城里。
作者简介:弯弯,喜爱诗词,痴情民国,愿用厚重作纸,清淡作笔,书写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