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腊奥林匹亚阿尔菲斯河岸的岩壁上,至今还刻着古希腊的一段格言:“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
跑步是人类的第一运动:不用复杂的技巧,每个健康的人都会跑;装备简单,不需要专门的场地;不受人数、时间、规则限制。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跑步,朋友圈经常能看到嗮各种跑步路线和成绩的;而且很多人都开始加入到马拉松的奔跑大军中,跑步让大家上瘾。
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跑步并非广受人们欢迎,有时跑步者还被称为怪人,但现在跑步已经成为人们最流行的运动,德国目前有500万人经常性地跑步。北京经常跑步的人群已经达到200万以上。就马拉松而言,2003年,中国能跑全马的人不到8000人,目前已经接近20万人,增长了25倍。跑步逐渐成为了一个高光运动方式。
按理说,人生来就会跑步,还用专门学习跑步吗?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你跑得不够快,还老受伤,因为你跑步不够科学。
跑步的益处
跑步是人的本能,但奥运会的中长跑选手几乎被来自非洲的选手垄断,可能与非洲是人类的祖先发源地有关。我们都知道原始人要采摘、捕猎,跑步一定厉害吧。事实上他们跑得并不快,但都是耐力型选手,科学家通过计算得出原始人每天要迁徙40公里,可见他们的长跑都很厉害。
我们在《谷物大脑》中讲过,科学饮食、充足睡眠和坚持运动是健康的三大法宝。与短跑、铅球、举重、跳高等爆发性运动相比,跑步、游泳、骑车、划船等耐力性运动(有氧运动)对人类的健康意义更大。
1.肺部:
让你肺部毛细血管增多,加大氧气利用水平,有效提高氧气摄入量。我们的身体需要氧,大脑必须时刻供氧,顶级的运动员摄氧量能达到80毫升/千克体重。普通人仅为一半,长期慢跑者可以达到60毫升/千克。
2.心血管:
能增加心脏容积,降低安静脉搏和运动脉搏;增强血管弹性;降低血栓和动脉硬化的风险,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血液流通;增强氧气和营养输送能力。
3.骨骼:
人们自35岁起,骨骼就在退化,会产生骨质疏松和关节炎,特别对于女性来说,她的激素分泌随着年龄增加而减少,她们会受到比男性更大的威胁,跑步则能增强骨骼密度和坚固性,使得骨骼更年轻。而且也能提高关节的灵活性,缓减关节的退化速度。
4.免疫系统:
增强免疫力,减少感冒。
5.消化系统:
减少便秘和肠道出血症状。
6.激素:
能够有效减少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素三类压力激素的分泌,释放让人快乐愉悦的内啡肽和血清素。顺便说一句,多巴胺的功能同样如此,那么三者有什么区别:
1)多巴胺:
由脑内分泌,是一类神经传递物质,即脑内信息的传递者。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
2)内啡肽:
由脑下垂分泌类吗啡生物化学合成物激素。产生跟吗啡、鸦片剂一样有止痛和欣快感。长时间运动把肌肉内的糖原用尽后,只剩下氧气,脑内啡便会分泌。
3)血清素:
血清素是体内产生的一种神经传递物质,即神经之间用血清素来交谈。能帮人放松心情、安抚、缓解焦虑和压力,尤其影响胃肠道。
很多人认为工作一天之后,压力够大了,再去跑步实在累得够呛。这是借口,要知道跑步可以减少压力激素的分泌,改善血液循环;跑步会让你真正放松,而不是抽烟。跑步会让你的工作更高效,你在跑步时也可以进行脑力劳动,盘点你的各项事务。
跑步对任何年龄都适合,老年人也可以通过慢跑和散步提高活力,达到以上提升健康的效果。世界上年龄最大的马拉松选手是印度103岁的一位老爷爷。美国的一位92岁的老奶奶用了7小时24分36秒跑完了圣地亚哥的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