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现代快报在微博发起投票,根据数据统计,有37%的人选择回家探亲祭祖,23%的人选择出门春游,30%的人选择宅在家陪伴家人,还有8%的表示清明仍需要上班。你有什么计划?
回家扫墓,弥补春节落下的团聚
“不返乡祭祖,感觉像是无根之浮萍。”在清明返乡的相关话题下,有微博网友这样留言道。
95 后倪彩文是南京市月牙湖街道金泰社区的一名社工,今年春节期间,他选择坚守在岗位上,没能回老家扬州。在社区网格内巡逻,为居家隔离的居民做好消杀、代扔垃圾、代购日用品等等,都是他的工作内容。转眼清明即将到来,南京的疫情防控也比较稳定,他计划回家扫墓祭祖。“回去看看父母,也向父母讲一讲我一年的情况,让他们放心。”烟花三月下扬州,万物复苏之际,他也准备和家人一起出游踏青。
小马来南京七年,今年春节第一次没有回老家徐州过年,而他父亲是冶金企业的设计监控,需要跟着项目走,过年时也选择了留在工作地山东聊城,家里只有妈妈和弟弟两人。一家四口分隔异地,只能通过电话、视频进行沟通,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些觉得有些心酸。“算起来,我们父子俩都有一年多没回去了。这个清明,我爸提前请好了假,交接完了工作;我们单位也给我批了5天假,我已经给我们俩都买好了火车票。”小马说,他所在的单位曾承诺就地过年的员工可以在春节后进行调休,现在单位兑现了,很多同事都请了假。“前年我奶奶过世了,这次回去,主要还是给她扫墓。也趁这次和叔伯姑婶一家子聚聚。”
外出旅游,带家人看看诗和远方
“这个清明小长假我妈来南京。”小陈老家在河南商丘,一来一回路上耗费的时间算起来比较长,所以妈妈特意提前几天过来看她。“清明正是踏青出游的好时节,我妈也退休了,就喜欢到处看看玩玩。去年清明她也来了,我带着她去了总统府、老门东、夫子庙等这些具有南京特色的传统景点。”今年,她计划再带着妈妈去绿博园、鱼嘴湿地公园等网红打卡地,既有城市风光,也有植物景观。这些景点她都已经去过,但仍想带妈妈看看她生活工作的城市,带妈妈感受她看过的落日、吹过的晚风。“还想再带她去看场电影,《你好李焕英》比较有意义,也适合母女俩一起。”
同样计划出去旅游的还有小刘,因为清明假期还要值班一天,两天时间她打算和小伙伴一起,在周边玩一玩。安徽的宏村、宜兴的竹海、杭州的西湖……都在她的计划列表里。“这几年南京的乡村游发展得很好,江宁的佘村梨花开得正盛,龙乡双范的精品民宿也很长草,听说还可以带宠物去。”
现代快报记者从飞猪旅行了解到,近一周,清明机票预订量比上一周增长了150%,乡村民宿预订量较上周增长超165%,跨省长线游预订量较上周增长超170%,北上广等位列清明热门入住城市全国前十。
社工坚守南京,倡导文明祭祀
△ 社工张肖敏清明选择留在南京
不少人趁着清明回老家,但也有一些人因为职责所在,仍坚守在南京。37岁的张肖敏是南京雨花台区景明佳园社区的一名社工。今年春节期间,她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没有回河南老家过年,留在社区值班参与疫情防控。而清明假期期间,作为网格员,为了引导居民文明祭祀,她仍选择了坚守岗位。“清明要祭祀,可能会有居民在小区绿化带附近焚烧纸钱,我们要在社区巡逻,避免安全隐患。”张肖敏说,清明假期也不算长,回老家路上也要花费一天时间,不如留在南京帮同事分担下工作,“不久之后就是五一假期了,五一放假时间更长,如果那时条件允许,再回家也不迟。”
△ 小马给爸爸买好了清明回家的车票
虽然不离开南京,但不值班的那两天,张肖敏已经做好了打算。“平时工作比较忙,不值班的时候想陪孩子在南京周边玩一玩,看看油菜花,逛逛动物园。”张肖敏说,南京的春天很美,趁着假期在南京逛逛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