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越大,肩上的责任越重。旧的事情刚做完,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紧张、忙碌成了常态。
可以说,生活,从来没有谁比谁容易,只是有人怨天尤人,有人静默坚守。
走过岁月的风风雨雨,渐渐明白,人生多艰,要懂得成全自我,才能过得肆意。
前路漫漫,致自己3个字。
静下心来,才能享受清欢。
相信不少人有过这样的状态:迷茫、不安、浮躁,很多时候想要改变,可又不知从何着手,结果日渐焦虑。
其实,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内心缺少一个“静”字。
人只有静下心来,多倾听自己灵魂的声音,多思考自己真正的需求,才能活出滋味。
电影《小森林》,正是以平静、自然为基调,勾勒出一群人平凡却惬意的生活状态。
在小村庄里,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人们都在自己的天地里平静且真诚地活着。
一年四季,春种秋收,忙碌之后,又回归内心的安宁,或闲话家常,或享受美食,每天都过得有滋有味。
尘世喧嚣,我们要学会静下来,给心灵留一片净土。
古人云:“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静,是生活的根本。
浑浊的河水慢慢静下来,才能变清澈。
人更是如此,若心绪不宁,周遭便都是苦恼烦忧,只有保持心静,才能沉淀芜杂与糟粕。
往后,做一个心静的人,过得简单一些,纯粹一些。
净
内心清净,方能从容自在。
悠悠岁月,山一程,水一程,你会遇到许多人,经历许多事。对于一些无法避免的艰难与无奈,如果不懂得舍弃,就会活得痛苦。
有两个人,相约到山上去寻找精美的石头,甲背了满满一筐,而乙的筐里只有一块。
甲取笑乙:“你怎么只挑一个?”
乙说:“漂亮的石头虽然多,但我只选一个最精美的就够了。”
在下山的路上,甲走得十分艰难,而乙一如来时般轻松惬意。
同样身处纷扰世事,为什么有的人一身清闲,而有些人却满腹愁苦?
大概区别就在于,懂不懂得舍弃,有没有一颗干净的心。
所谓,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适当舍弃无意义的东西,方能轻装前行,保持清净淡然,不执着,不贪婪,则安宁无忧。
人,内心越干净,过得越舒坦,生活,越是简单,越能感受美好。
境
活着,贵在心境平和。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樵夫在河边寻找自己掉下去的斧头,河神出现后,拿出一把金斧头,问是不是他遗失的,樵夫回答不是。
河神又换了一把银斧头,樵夫依然摇头。最后河神拿出一把破斧头,樵夫立马说是,拿过斧头后,开心地回家了。
许多人都说樵夫太过愚笨,而樵夫只笑道:
“其他斧头不管多好,都与我无关,我砍树劈柴,只需要一把铁斧头。”
人生,有所求有所不求。
不攀不比,淡然知足,是最难得的心境。
一种心境,一种领悟。
旅途漫漫,五味杂陈,你改变不了现实,却可以改变自己的态度。
学会以清静心看世界,以平常心过生活。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路经历,一路成长,一路前行,一路高歌。
往后的日子,记住这三种心境,随遇而安,宠辱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