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想说
意思是说,人之所以沉默,是被生活抹去了棱角,是对世界的一种妥协,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我却觉得,如果你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想说,这不是懦弱,不是妥协,而是意味着,你看淡了很多事,看轻了很多人,你变得越来越成熟。
年轻的时候,总是特别喜欢与人争辩,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遇到点芝麻大的事情也喜欢找人诉苦。
不再急着与人争论自己的看法,而是逐渐明白,不是所有人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经历不同,三观不同,对一件事的看法也一定会有所不同。
觉得跟谁在一起舒服,就多多交往,如果觉得累了,选择沉默,慢慢远离便是。
生活已经如此艰难,没必要强求自己去取悦谁,迎合谁。
说得多了,别人只会觉得你矫情,不如找一个安静的角落,找一件令自己开心的事情,独自疗伤,寂静欢喜。
人这一生,终究会遇见许多人,而每一个出现在你生命中的人,都有其意义。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有的人在这一站下车,有的人在下一站下车,能同行一程,已是莫大的缘分。
当陪你的人要离开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学着看轻,然后挥手道别。
我们都是天地间的过客,世上很多人和事,我们都做不了主。
红尘陌上,我们终要独自行走,看轻了,人才会更快乐。
半生已过,你越来越沉默,不过是明白了很多事情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重要。想一想,就算了,于是选择了沉默。
很久以前,一位国王想找一句话,这句话要让高兴的人听了难过,难过的人听了高兴。
直到有一天夜里,在梦中一位智者对他说了一句话,才终于让他找到了答案。
世事如烟,沧海桑田,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没有一件事是永恒不变的。
对于那些看不透的,难以放下的事情,沉默是最好的武器,时间是最好的解药,会让一切过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疯狂地喜欢上了这句话:“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它几乎成了我的人生箴言。每当我伤心难过、被人误解、工作不顺的时候,我就会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
人生数十载,我们现在所在意的、计较的、已得的、未得的,不过是生命长河里非常短暂的一瞬,几年或者十几年之后再回过头来看,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完全不值得我们耿耿于怀。
往后余生,告诉自己,得也开心,失也淡定,看淡生命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沉默安静,浅笑安然。
很喜欢在QQ空间里发表说说,或者发朋友圈,用简单的几句话,表达一些自己当时的所见所感,或者一些别人不易察觉的小心思。
等到多年之后,再去翻曾经发的说说、朋友圈,会觉得自己曾经的言论很矫情,恨不得全部删除。
其实,这就是生活的本质,不管当初多么欢喜、在意,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会慢慢变淡,成了你生命里一段缥缈的记忆。
所以,你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喜欢在人前表现自己,就代表你越来越深刻地明白:
把心放宽,把事看淡,在沉默中独享自己的小心事,就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没人在乎你怎样在深夜痛哭,也没人在乎你要辗转反侧地要熬几个秋,外人只看结果,自己独撑过程。”
等你明白了这个道理,便不会在人前矫情,四处诉说以求宽慰。
当你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想说,是你越来越成熟,很多事看淡了,很多人看轻了。
所以,当想争辩的时候,想一想,就算了,于是选择了沉默。
也不再像年少的时候那样,时时想着如何融入别人的世界。
如果你远远地看见一个人,端坐一隅,浅笑安然,不喧嚣,不张扬,他并没有不开心,只是觉得,沉默的状态,更舒服。
一个人再聪明,也不能事事都看透;一个人再智慧,也不能人人都看懂。
真正成熟的人,明白往事如流,人生最好的状态,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
往后余生,愿你不争不抢,不闹不恼,不卑不亢,沉默以对,寂静欢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