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或许你有改头换面的机会。一切尽在自己把握中……
整日的工作,繁杂的公务,众多的应酬,长期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机会发挥你的才智吧!,会使大家都变得筋疲力尽。人们都希望抛开工作这个枯燥烦闷的话题。无论领导还是下属都希望在工作之外的时间里谈论一些新鲜的话题,发展一些兴趣爱好来调节一下单调的生活方式,许多高层领导都很注意这种调节,比如『毛』泽东喜欢游泳,七十八岁还畅游湘江,邱吉尔喜欢绘画,写小说等等,都为我们提供了楷模,领导在工作以外的活动时间往往是最轻松,最愉悦的时候。
作为领导,平时对来自各方面的工作或业务压力在工作外的时间都暂时搁置在一旁,对老调重弹的工作业务方面的赞美可能会腻味了,此时此刻,与领导谈谈他感兴趣的东西;棋艺,书法,舞姿,足球等等,这方面的赞美也应该更容易让领导接受。
如果说把对领导的赞美反限于工作业务,在领导和同事看来都有动机不纯的嫌疑,那么,寓赞美于工作之外就领导的爱好、特长、兴趣等方面进行赞美也就避开了这种麻烦,并且在闲斯中可以增加沟通,增进感情联系。
乾隆皇帝就是一个非常好玩的人,他一生中先后七次下江南,游遍了全国名山大川,乾隆也是个喜欢读书的人,多次游历加上饱读诗书,所以学识渊博,兴趣广泛,他喜欢在处理政事之余品茶,论诗,题字。有一天宰相张玉廷刚上完朝,办完公事,回到家休息。乾隆突然来造访,张玉廷感到这是个莫大的荣幸,称乾隆道:"臣在先帝爷手下当了十三余差,从来没有这个例,哪有皇上来看下臣的!真是折煞老臣了!"张玉廷深知乾隆很好茶,命令把家里的陈年雪水挖出来煎给乾隆品尝,乾隆很高兴地招呼跟随的人坐下,且道:"今儿个我们都客,不要拘君臣之礼。席坐而论道品茗,不亦乐乎?"水开后,乾隆亲自给各位泡茶,还讲了一番茶经。张玉廷听后由衷的叹服:"我哪里省得来,只知道吃茶可以解渴提神,一样的茶和水,我从来没闻过这样的香味。"李卫也乘机称赞道:"皇上圣学渊源,叫人叹为观止,吃一口茶竟然有这么多学问?"乾隆听后心花怒放,谈『性』大发,从"茶及水中之君子,酒乃水中之小人"讲到"宽猛之道,姝语连珠,滔滔不绝,众臣洗耳聆听。乾隆话刚结束,张玉廷就赞道;"下臣在尚书房办事几十年,两次丁忧都是夺情,只要不病,与圣祖,先帝算是朝夕相伴。午夜扪心,凭良心说话、私心里也常有圣祖宽,也宗严,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个想头。只是我为臣子的,尽忠尽职而已,对陛下的旨意,尽力往好处办,以为就是贤能宰相。今儿个皇上这番宏论,从孔孟仁怒之道发端,譬讲王朝政纲,虽只讲"超中庸"三个字,却发聋振聩令人耳目一开,皇上圣学,真是副登峰造极的地步。"在场的随从都应声附和,乾隆心中自然乐不可支。
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在工作之外赞美的技巧,乾隆手下的大臣们抓住时机,对乾隆的"茶道""中庸""宏论"等大加赞美,这些人之所以在官场上如鱼得水,恐怕与他们这种别致的赞美术有得大的联系。很多东西与今天的情况是相通的,值得我们去借鉴。
首先,多找一些适当的机会与领导接触,特别是在工作之外的接触,多与领导闲聊,增进相互了解,培养感情。
其次,要尊重领导的爱好与兴趣,健康广泛的爱好是领导修养好的表现。乾隆皇帝喜欢品茗论茶,讲诗谈道,张玉廷等人对皇上的这些爱好颂扬倍至,李局大吸烟很厉害,他手下女职员较多,有些职员对他吸烟不满,就把烟灰缸撤走,还在门上贴了"禁止吸烟"的幅条,这种做法显然触怒了这位局长,找了个机会把几个过火的给调走了。所以,有些时候,对领导的坏习惯也要有一定的容忍,要发作也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不能用鲁莽的方式异想一蹶而就,这样会冲撞了领导的癖好。
再次,也可以在娱乐的过程中讨论和交流工作上的问题。单纯的会议等单调枯燥的形式去讨论工作其效果远远比不上在娱乐中的效果。在工作外的时间内,领导和下属都比较随意,所以就更容易沟通一些。乾隆的下属们就抓住了这个机会,进行了高明的赞美。
『毛』病点拨:俗话说:"会干不如会说,会说不如会夸。"从现在开始把握每一次机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