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蹲点的180天
实干
职工急难愁盼就是工会干部行走的方向
吃口热饭、歇歇腿脚、睡个安稳觉……蹲点工会干部们不约而同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货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最期盼的“小确幸”。
全总机关各蹲点工作组帮助蹲点地区建起一批“司机之家”“小哥驿站”“司机食堂”,并面向广大职工开展了送关怀、送清凉、困难帮扶、金秋助学、助力抗疫等活动。同时,通过下基层宣讲,传播党的好政策、工会好声音,并通过提出政策建议,从源头上推动保障职工权益。
半年时间里,全总机关蹲点工作组共开展宣讲活动20余场次、涉及干部职工2000余人,帮助基层制定制度40余项,提出合理化建议100余条,完成调研报告50余篇。
从职工需求出发,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各地蹲点工作组用脚丈量扎根基层的广度,用务实举措标注服务基层的厚度,为基层和职工带来看得见、摸得到的实惠。
——重庆工会注重做好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走访慰问工作,重点对蹲点范围内的企业及劳模、工匠、技能大师、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困难职工、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进行“暖心”走访慰问。
——河北工会各蹲点工作组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组织数百场职工“四史”宣传教育和“大学习”课堂的同时,为基层“送清凉”351次,新推动187家企业开展集体协商工作,办理工会干部培训、基层阵地建设、困难职工慰问等实事230多件。
——河南省总工会第一蹲点工作组在特大暴雨汛情发生后,迅速协调向乔楼镇紧急捐赠了面包、火腿肠、矿泉水等价值2万余元的救灾物资。
——安徽工会各蹲点工作组筹集资金2000余万元开展职工医疗互助,蚌埠市蹲点工作组还开展了关心关爱女货车司机、跟车“卡嫂”等活动,为105名女货车司机、跟车“卡嫂”赠送女职工特殊疾病互助保障和开展免费“两癌”筛查活动。
——湖南工会蹲点工作组将职工普遍关切的工资和保险问题作为工作关注点,联合有关部门与快递企业进行协商,推动签订工资集体协商合同,覆盖全部新建工会快递企业和新入会职工。
——甘肃工会把蹲点活动与进一步密切联系服务职工相融合,与夏送清凉、“情暖中秋·心系职工”走访慰问等工会特色活动相结合,筹措资金1167万元,开展工会服务惠及职工12.6万人次。
——宁夏回族自治区总工会蹲点工作组对已成立的小微企业联合工会经费做到应返尽返。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工作组针对蹲点单位工资不能按时发放的情况,协调市总工会为职工代理仲裁,并为21名职工发放了慰问金。
——山西省运城市总工会蹲点工作组协调资金28万余元,为货车司机、快递员开展了11期“三送”活动,即送一份健康体检、送一份意外保险、送一封慰问信,惠及职工1125人。
——山东省32个蹲点工作组报送问题清单及抓落实清单100余份,提出工作建议200余条,形成调研报告90余份。
截至2021年11月底,各级工会蹲点活动累计走访慰问职工、开展普惠服务惠及职工328.13万人,帮扶困难职工8.81万人;累计开展思想引领活动1.03万场次,培训工会干部14.63万人次,宣讲劳动法律法规和工会政策1.07万场次,化解劳动关系纠纷涉及职工1.5万人,为职工提供法律援助涉及14.31万人;筹集蹲点活动专项保障经费和服务基层服务职工资金2.23亿元。
长效
在融入中服务,服务中聚力
每天有蹲点日志、每半月出蹲点消息、每月写蹲点总结……蹲点的日日夜夜,来自工会领导机关的干部们用质朴的文字,详实记录下克服疫情、洪涝、地震、台风等困难,实现工作突破的感悟与体会,记录下对基层问题和职工关切的梳理总结、研究建议,为今后有效开展工会工作提供了更多努力方向和思路。
仔细翻阅海量蹲点资料,“建会”无疑是工会干部提及最多的热门词汇。
各级工会蹲点工作组积极适应企业和职工组织形式变化,着力创新建会入会方式,特别是面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推行“重点建、行业建、兜底建”模式,推动消除工会组建盲区和空白点。通过零距离走访企业、服务职工,诚恳听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企业对组建工会、开展工会工作的意见建议,宣传推广工会维权服务政策,打消企业行政对工会的疑虑,组建工会和健全基层工会工作实现突破。
如上海市总工会蹲点工作组摸索出头部和中介企业加速建会、站点工会全面覆盖、地区工会全面兜底、骨干员工充实工会力量的新业态劳动者入会服务工作新模式;江苏省总工会蹲点工作组联合无锡市总工会蹲点工作组,依托龙头货运平台企业,在组建多个基层工会的基础上成立工会联合会;四川省总工会蹲点工作组聚焦基层工会组织制度不健全、到期不换届、运行不规范等问题,对1787个基层工会提供了规范指导服务;广东佛山市总工会蹲点工作组指导当地工会组建佛山城市配送行业工会联合会,覆盖配送企业53家,新发展快递员、送餐员等1000多人入会;黑龙江大庆市总工会蹲点工作组采取“8+N”模式,即8家品牌快递公司分工会和多家小品牌快递公司组成的联合工会,实现了快递品牌全覆盖、快递员全吸纳。
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11月底,全总机关蹲点工作组共推动新建基层工会1536个、新发展会员23.75万人;全国省市县三级工会各蹲点工作组,累计指导新建立基层工会1.7万个,覆盖企业、社会组织等4.07万个,其中覆盖新就业形态企业1.47万个,新发展会员131.86万人,其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56.35万人。与此同时,累计帮助2.35万个基层工会健全组织机构、理顺运行机制、改进活动方式,推动基层工会转起来、活起来。
如今,这场涉及全国工会系统的大行动,带来了可喜变化。在蹲点过程中,工会干部们发现了以前在机关大楼里发现不了的问题,听到了职工群众发自内心的所思所想所盼,更向基层学习了鲜活的经验,掌握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智慧。
“工会干部应该多到基层走一走、看一看,了解工会工作实情和现状,督促推进工作,听取职工心声”“通过蹲点多为出台有利于基层工作、惠及广大职工群众的规章政策提供参考”“建立蹲点工作长效机制,鼓励工会干部下沉基层一线,推动省、市、县工会干部沉得下、蹲得住”……
来自蹲点干部和基层工会的意见建议雪片般飞来。如何将这项活动变为常态,把“娘家人”真正留在职工身边?这成为全总和各级工会的必答题。
日前,全总制定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工会领导机关干部赴基层蹲点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要实现赴基层蹲点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自2022年起,全总、省级和市级总工会机关每年选派3%到5%的干部赴基层蹲点;把握坚持正确方向、坚持职工为本、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改革创新的主要原则,聚焦基层工会难点堵点和短板弱项,回应职工群众利益诉求和热切期盼,把蹲点工作作为锻炼干部的重要形式,把蹲点一线作为锻炼和培养机关干部的重要阵地,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取信于基层、取信于职工。
回顾过往,鉴照未来。以赴基层蹲点为牵引,将有更多工会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密切与职工的联系,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把初心与使命,写在蹲点的每一步前行中,落在维权服务的每一项举措上,把工会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
来源:工人日报 工人日报记者郑莉
本期编辑:赵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