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知乎上有个关注人数超过12万,浏览次数达到2600万的话题:人是怎么废掉的?
在这个话题下,有网友总结了四个词:闲,懒,不思考,不学习。
好像在这个时代,吃饱了睡,睡饱了起,起了就刷手机,成了多数人的生活常态。
阎锡山说,跟不上地球自转的表是废表,跟不上时代进步的人是废人。
-
不懂得保持内在确定性。
心理学上有个“20英里法则”,说的是:
从美国圣地亚哥,到三千英里外的某个地方,途径繁杂的地貌以及变化多端的天气,每天走多少英里才是最佳的速度?
答案是,每天都走20英里。
那么走完全程需要150天,花费5个月左右,但极少有人能在5个月、甚至6个月的时间内走完全程。
有人觉得匪夷所思,每天走20英里而已,半年时间还不够?
吉姆·柯林斯把旅客归类成三种。
第一种旅客,总是受路况和天气影响,躲在帐篷抱怨,期盼天气好时多走点,但天好路顺的情况非常少,这种被外界干扰的旅客,总要花很长时间逗留在原地,需要花费八到十个月才能抵达终点。
第二种旅客,刚踏上旅程时心情好,精力旺,一路冲锋,但随着旅程推进,便逐渐失去初始的热情和动力,速度变得越来越慢,到终点需要七到八个月的时间。
第三种旅客,从不被天气和路况打扰,内心总保持良好的自律和稳定,坚持每天走20英里,最终如期到达目的地。
02
-
短期努力换不来预期回报,就放弃努力。
有读者讲过一个故事。
“以前种过向日葵,每天悉心照料,定点浇水、施肥,盼着它发芽长大。
可一两天、一星期过去了,花盆里一点动静也没有,就放弃了。
过了段时间,家里需要空余的花盆,在阳台收拾时,才看到之前种向日葵的盆子里,有一颗枯萎的芽儿。
原来它也曾努力生长,只是我给的耐心和时间不够。”
放弃努力的人,不是废掉了,就是在通往“被废掉”的路上。
03
-
拒绝输出,丧失思考能力。
和哥们聊天,谈到知识输出这件事儿。
他说,以前还在上学的时候,听数学老师解题,听的时候都懂,听完啥也不会;听语文老师分析文章,言辞华丽,轮到自己写时,词不达意;英语就更别提了,看懂不会写,听懂不会说。
现在工作了,虽说没有懈怠阅读,身边一年征服百本书的,也大有人在,但一半以上的人都有个通病:书里的东西都留在了脑子里。
真正需要表达的时候,想要出口成章,实际上支吾半天,想要说得圆满,其实勉强也就六十分。
这就是只输入不输出的症状,如果你长时间不输出自己的知识,就会导致吸收的知识不断被遗忘,知识变成废料。
《活法》当中有句话:
“当有人问‘人为什么来到这个世上’时,我毫不犹豫地、毫不夸耀地回答,是为了比出生时有一点点的进步,或者说是为了带着更美一点、更崇高一点的灵魂死去。”
人来世上走一遭,不拼一把,白白浪费掉大好人生,一路长大一路废,却又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