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高手,脑袋里都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升职加薪的速度是乌龟型,但有的人却是火箭型?
这是因为,他们明白一种叫做“工作杠杆率”的东西。
什么是工作杠杆率?
随着你所做工作的产品或者服务到的人增多,如果你付出的边际成本没有降低甚至越来越高,这就说明你的工作杠杆率比较低。
反之,如果边际成本下降很快甚至为零,那么工作杠杆率就高。
工作杠杆率低的工种有一个特性:简单、重复性、机械性。比如出租车司机,比如流水线工人。
你可能早就忘记了中学时期学过的杠杆原理,但阿基米德说的这句话你一定记得:“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
这句话可以很好的诠释工作杠杆率的本质:用最小的代价,起最大的作用。
也可以换一种说法:如何将你的单位时间用得越来越有价值?
怎么来衡量?有两条判断标准:一是所花的时间最小化,二是造成的影响最大化。
这是高手和普通人的重要区别,为什么别人比你更值钱?
因为TA的工作杠杆率高,TA花最少的时间,造成最大的影响,TA当然比你更值钱。
从表面看,这有投机取巧的嫌疑。花最少的时间,造成最大的影响,这不就是投机取巧吗?
还真不是,这其实是一种逼迫你从更高层次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而不是让你仅仅在问题的表层做重复性的努力。
层次越高,抽象越深,作用越大。
举几个工作杠杆率高的例子。
如果某项重复性的工作,通过开发工具,提高了自动化的程度,那这就工作杠杆率高,因为这可以显著的减少完成某项工作需要的时间。
用心培养新员工,使其能快速的成长,帮你分担更多的工作任务,这对你来说就是工作杠杆率高。
学习也是一件工作杠杆率极高的事,虽然要花不少时间,但未来给你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需要注意,工作杠杆率高,并不是指某一种或某几种特定的工作,而是每一种工作,都可以提高工作杠杆率,这是一种思维方式。
很多人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所做的工作,有没有可能提高工作杠杆率,而总是在低水平的重复。
我们总是习惯用忙碌来麻痹自己。
所以,为什么升职加薪的速度这么慢了,因为你一直在做最表层的工作,从来没有从更深的层次去解决问题。
如果你想要提高自己的价值,就别用增加工作量的方式来衡量自己,而要挖的深一些,从更深层次去提供价值,挖得越深,威力就越大。
在我初入职场时,我的老领导经常问我一句话:有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
这句话总是能让我去思考更好的解决办法,也让我养成了先思考、再行动、再反思的习惯。
感谢我的老领导。
前段时间发了一篇文章:《赚钱的4层境界,你在哪一层》,里面提到了赚钱的4层境界。
第一层——打工者:同一份时间,出售一次。
第二层——成长者:同一份时间,出售两次。
第三层——IP者:同一份时间,出售多次。
第四层——资本者:用钱买别人的时间,创造了价值,然后再卖出去。
成长者相对打工者来说,杠杆率就更高,虽然两者花的时间是一样的,但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却大不相同。
IP者是同一份时间出售多次,这天然就是高杠杆率的工作,它完美的符合了高杠杆率的2种标准:所花的时间最小化、造成的影响最大化。
而资本者,把低杠杆率的事都外包出去,比如请助理,比如请司机。而TA去做对TA来说杠杆率更高的事,比如学习,比如研究商业。
这里需要注意,杠杆率的高低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比如写作,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杠杆率极高的工作,但对马云来说就不是。
所以,不管你在什么位置,就从你现在的位置出发,去思考,去分析,怎么能够提高你当前工作的工作杠杆率。
对每个人来说,可以遵循这三个基本方法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杠杆率:
减少完成某项工作需要的时间;
增加一项工作带来的影响 ;
外包低杠杆率的工作,将时间分配到高杠杆率的工作上。
这其实是符合二八原则的,你要把大量的时间,花在那20%的高杠杆率的工作上。
如果你嫌自己挣得少,那你最好检查一下自己的工作杠杆率。
切记,不要通过增加工作量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