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好社区

2021-12-25 10:56:32 |
2022年倒计时距离2022年还剩最后6天! |
人与人最好相处的模式:尊重是标配,靠谱是高配,厚道是顶配 |
2021-12-24 10:53:22 |
不把情绪带到工作中在人生走向的决定因素中,很多是由非智力因素决定的。在非智力因素中,管理情绪的能力非常重要。
工作中最怕遇到的,就是带着情绪工作的人。不仅影响个人的工作效率,还会影响团队的协作。
有个词叫“事在人先”,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既然来工作,在工作的时候不要把生活里面过多的情绪带到工作上面来。
在工作中放纵情绪,是不靠谱的表现。在走向工作岗位的那一刻,就要收起个人情绪。
一本书中写道:“职场中,同事们会对一个无法良好地处理和控制自己情绪的人快速失去信心。”
真正优秀的人,先处理事情,再处理情绪。
上班不带情绪,是对工作、对同事的尊重。 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和开朗的人在一起,很容易心情充满阳光,和悲观的人在一起,自己也会变得悲观。人与人之间的情绪,是会传染的。
一位护士在网上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
早晨出门时,因为家里发生了一点事,她心情很不好。那天中午,刚好轮到她值班,科室只有她和另外一个同事在。当时住院的病人很多,有点忙不过来,依然还有很多新病人前来办理住院手续,家属们也来咨询各种事情,整个人忙得晕头转向。
她在忙碌中,愈发变得烦躁。彻底绷不住的那一刻,她拿着液体瓶子摔在桌上喊道:“烦死了!”
一旁的同事被她突如其来的声音吓到了,对她说道:“虽然很烦躁,但是这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如果因为不耐烦出了差错我们都承担不起。”
那一刻,她愣住了,也瞬间清醒了。如果因为她的坏情绪,导致给病人输错了药,可能就是一起医疗事故。
于是,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休息了一会,调整好状态再去处理工作。
然后她发现,原本烦心的事情,不过是她工作的日常,是坏情绪让她感到难以忍受。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有情绪再正常不过,重要的是有调节情绪的能力。
看过一句话:“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而应该反过来控制情绪。”
一个真正成熟的人,最该具备的能力,就是及时给坏情绪急刹车的能力。 情绪稳定的背后,是实力,也是格局。优秀的人不是没有情绪,而是管理情绪。
即使抱怨再多,受到的委屈再多,当下最要紧的一件事就是先把工作做好,把工作做好之后你再去发泄情绪、调整心情,这才是一个成熟人该有的心态。
看过一句话,“人在年轻的时候,还是应该让自己的心变得粗糙点,能够承受各种锻炼和痛苦。”
无论是对待生活还是对待工作,能够掌控自己的情绪,一切自然就顺了。 |
今年最后一轮寒潮,来袭!今年最后一轮寒潮,来袭!
中央气象台预计,23日至26日 ![]() ![]() ![]() ![]() ![]()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综合中国天气网、中央气象台 本期编辑:付子晴 |
苏炳添:你依然可以“飞”起来年纪大了,在职场上还有竞争力吗?前路漫漫,我们如何坚持突破自己?田径运动员苏炳添真诚地分享了他的故事。
苏炳添曾偷偷打退役报告,却因一次失败而重燃斗志!他说从来就没有什么不可打破的年龄“魔咒”。“人的生命不可能一直处在‘高峰’,经历低谷时要做的就是一步一步爬上来。”
朋友们:
收到你们的留言与提问,才知道原来有这么多和我同龄的朋友,在担心自己人生“赛道”上的竞争与淘汰。
想一想上一次写信还是念书那会儿,为了追求我太太。此刻我正在珠海隔离的第十三天,给素未谋面的你们,写下第一封的长信。这种年龄带来的焦虑和紧迫感,也是最近几年我不得不面对的事。
几个月前我刚过了32岁生日。这两年每次参加比赛拿到长长的运动员名单,看到上面只有我一个80后,其它都是97、98年甚至00后,我心里就在想,“哇,真的是老了”。因为身体机能、伤病等方面的原因,通常短跑运动员到27、28岁就会考虑退役了,很少有过了30岁还在继续跑,并且还能出成绩的。我也受到这种说法影响,一度相信,28岁就是该退场的年纪。
2015年,我26岁,第一次跑进了10秒,创造了9秒99的亚洲纪录。随后的两年时间里,我一直处于状态不好和伤病的挣扎中,再没有接近过这个成绩,我也不再相信自己还能跑得更快。 2017年全运会到来之前,我偷偷为自己打了一份退役报告,我想等拿到这块全运会百米金牌后,以国内最高的领奖台为终点,像我的前辈们那样,在28岁这个年纪,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
但没有想到的是,在全运会的决赛前,我意外拉伤了右大腿后肌,本计划用金牌完美谢幕,我却与金牌失之交臂。
今天回头再看看,也许我反而应该感谢那次失败,因为正是那份巨大的遗憾,重新点燃了我的斗志。
输掉比赛后,我不甘心地问自己:苏炳添,你甘心就这样离开吗?你是真的跑不动了吗?
当时我跟太太刚刚举行完婚礼,她正热切地盼望着我回归到家庭生活中来,我跟她说了我的想法以后,她没有多讲一个字,取消了我们包括蜜月在内的所有私人计划,全力支持我回到训练场上。同时,也是在那个时候,我幸运地遇到了我后来的主管教练——兰迪·亨廷顿。
兰迪和他的团队不仅在技术上给予了我巨大的帮助,包括通过针对性训练改善了我肌群力量和脚踝刚性不足的问题;调整我的起跑姿势不合理、起步步长偏小、扒地技术不合理、全程呼吸和速度节奏不佳等情况;更从心态上帮助我建立了强大的信念:我有进入奥运会百米“飞人”决赛的潜能。
“奥运百米飞人大战”是全世界最激动人心的比赛,也是每一个短跑运动员的梦想。随着训练和比赛的推进,我开始相信兰迪并不是在忽悠我,而是我——一个接近30岁的黄种人,真的有可能站到奥运百米决赛的起跑线上。 突破比想象中来得更大。
2018年6月23日,我就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马德里站中,跑出了9秒91的新历史纪录,并在几天后的巴黎站上,再次稳住了9秒91。
28岁时看似走到了尽头的职业生涯,在29岁时又迎来了新的突破。更开心的是,和新纪录一同来到我生命中的,还有我刚刚降生的儿子天天。
作为一名父亲,我想就算是为了做给他看,也要继续跑下去。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他,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不可打破的年龄“魔咒”。 |
认真生活就能找到生活藏起来的糖果。 |
2022年倒计时距离2022年还剩最后7天 |
历史上的今天1987年中国首次舰载直升机着舰试验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