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好社区

10.1国庆倒计时2天 |
2021-9-1 12:19:00 |
2021-9-14 09:11:37 |
2021-9-15 14:33:34 |
2021-9-16 17:32:11 |
2021-9-17 11:37:37 |
2021-9-18 15:17:12 |
2021-9-2 17:31:26咏兰花 张羽 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劳。 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
2021-9-22 17:14:14 |
2021-9-24 09:10:42 |
2021-9-25 08:59:19 |
2021-9-28 09:02:58 |
2021-9-29 09:33:10 |
2021-9-3 10:50:35 |
2021-9-3 16:18:36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 |
2021-9-30 08:15:52 即将迎来国庆小长假 |
2021-9-6 09:46:38 |
2021-9-8 11:29:29 |
2021.09.15今天是个好日子! |
2021年9月30日 上午10:05:10 |
2021年中秋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超8815万人次2021年中秋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超8815万人次
每经AI快讯,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综合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通讯运营商、线上旅行服务商数据,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1年中秋节假期3天,全国累计国内旅游出游8815.93万人次,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中秋假期的87.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1.49亿元,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中秋假期的78.6%。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人民日报)
每日经济新闻 |
2021教师节来临之际,先深切缅怀中国人民伟大领袖,导师毛泽东主席逝世45周年! |
8月份KM又没达标,皱眉 |
9-25 |
9.14 |
9.15 |
9.16日 |
9.18 |
9.18日 |
9.2号啦 |
9.30烈士纪念日我们都好,请您放心! |
9/27 |
9月10日 |
9月13日 |
9月15 |
9月23日第四中国农民丰收节,对于中国的农民来说今天就相当于部分坚朗人的每月15日,是个值得庆贺的大好日子!Modified on by 赵钦科 |
9月8日 |
9月9日 |
9月第3天 |
9月第4天 |
Re: 【PPT高效办公】PPT里的“进度图”该怎么做?
大赞,非常喜欢博主分享实用的干货
|
“专科生”算大学生吗?教育部给出定义,原来很多人一直想错了!
在此情况之下,除了分数的差异之外,很多人其实对这样一个问题比较的好奇,那就是专科生算不算是大学生呢?如今教育部给出定义,原来很多人一直都想错了。
在不少人的眼中,他们都认为专科生并不能算得上是大学生,这是因为他们考取的是专科院校,录取分数线没有那么高,所以说不比本科院校也就称不上是大学生,就连一些学生自己也可能有着这样的一种想法。
尤其是在举办升学宴的时候,在很多人眼中,这也就是一些考上本科院校的大学生才会去举办的,因此当听到一些专科学生也在举办时,他们不免又会冒出这样的一种念头,专科生到底是不是大学生呢?
教育部门给出定义
根据教育部门的定义当中,我们可以明确的回答专科生是大学生!要知道我国的教育机构分为三个类别,分别是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也就是说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校生都可以统称为大学生,因此专科生也是属于这一类别。
专科生与本科生的区别
首先就是学历上的不同!在高考结束之后也会是以分数进行划分,相对来说一些分数比较高的学生可能就读的是本科院校,而毕业之后除了有本科毕业证之外,还有学士学位证;但是专科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低,而且毕业之后只有毕业证而无学位证。
另外本科与专科的学制也不同!相对来说,大部分的专科院校都是三年,而本科院校则是4年起,这样看来在学制上也是相差一年。而如果学生想要专升本的话,则一共需要5年的时间,因此整体来看,从学制上就有着比较大的区别。
我们都知道,现如今人们都对学历看得很重,不少人可能高考成绩不太好,只能够进入专科学校,但是又很不甘心都想提升学历!然而对于本科生与专科生来说,一些考试的优先程度也是不同的。
首先就拿考研来说,本科生可以直接报考,但是专科生则需要先通过专升本考试再进行报考,另外在毕业之后若想要考公务员或者是事业编制,大部分的岗位都要求最低学历为大学本科,因此不少大专生是没有机会去报考。
在如今社会,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本科生的学历都俨然没有了优势,这时在同样面临一个工作时,可能本科生比专科生更加有优势一些,也会比较受企业的青睐。
专科生在学校当中主要是学习一些专业技术或者是相应的技能,因此在未来选择就业时的方向,大多数可能是偏技术类型的,工作内容比较复杂,而且环境可能偏艰苦一些。
本科生自身的学历高,因此找工作时的起点和方向也不同,很多本科毕业的学生,其工作的环境相对比较好,起初工资可能不比专科升高,但是未来的晋升机会多,且薪资增长的幅度也是比较大的。
其实整体来看,专科生和本科生虽然都属于大学生,但还是有着有一些区别,对于大家来说一定要明白!
学历是一个人在进入企业时的敲门砖,但是个人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无论是本科生还是专科生,在校期间都应该努力学习,提高个人能力和竞争力这样未来就业时才会有比较好的发展。
专科生也不要过于气馁,只要努力,未来的发展也不一定比本科生差!
|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
“双节”将至,可以出游吗?北京疾控发布10条提醒“双节”将至,可以出游吗?北京疾控发布10条提醒
一是继续坚持非必须不出境,不去中高风险及有病例报告的地区旅行。
![]() 二是提前规划错峰出行。
三是以京郊游和中短途旅游为宜,室外活动为主。
四是提倡出游前全程接种新冠疫苗。
五是减少不必要的聚会。
六是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七是要保持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八是合理膳食注意卫生。
九是避免与野生动物密切接触。
十是返程做好健康监测。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孙乐琪 本期编辑:赵晨晨 |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替别人撑把伞”
|
“最牛00后”!成都长寿老人迎来121岁生日“最牛00后”!成都长寿老人迎来121岁生日
9月8日,家住成都双流区胜利镇云华社区的朱郑氏迎来了自己121岁生日。
生于1900年农历八月初二的朱郑氏,是目前成都已知的最长寿老人。对于这位见证了世界百余年间风云变幻的太奶奶,网友们还有一个更响亮的称呼——“成都最牛00后”。
上午9时许,前来贺寿的人潮打破了农家小院的宁静。朱郑氏脚穿崭新红绸鞋、头戴针织帽,坐在“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堂”的红色对联旁。子孙后代依次上前和这位老寿星合影,他们中有的白发苍苍,而有的五六代孙才刚学会走路。
“祖祖,你还认得到我不?”“秀娟嘛,咋不晓得,我身上的新衣服就是你妈妈买的。”重孙女郭秀娟蹲在朱郑氏旁,小心翼翼地为祖祖戴上数支黄果兰,笑容在朱郑氏满是皱纹的脸上绽放。看到祖祖一眼认出自己,郭秀娟笑道,朱家如今六世同堂,最小的第六代孙已有一岁六个月,每年祖祖生日,就是全家最大的节日。
土豆烧甲鱼、粉蒸酥肉、凉拌鸡……小院外临时搭建的灶台上,刚出炉的农家菜摆放得满满当当。为了奶奶生日宴,朱郑氏58岁的大孙子朱方成天不亮便起床张罗。“成都中风险地区全部清零后,我们才临时决定给奶奶过生日,但外地的子孙都没让他们回来。”朱方成说,虽然只是成都的子孙贺寿,但今天也来了上百位后代,为此他准备了60斤猪肉、200多斤蔬菜,连红辣椒都有5斤。
幺儿媳妇陈玉华长期在朱郑氏身旁照顾她的饮食起居。她介绍,朱郑氏每天早上喝牛奶、稀饭,午餐、晚餐顿顿都吃肉,回锅肉、猪肉圆子汤是老人的最爱。“(朱郑氏)特别爱漂亮,每晚睡觉前都会用毛巾擦拭身体,最喜欢收到新衣服,但老人家节约了一辈子,新衣服舍不得穿,旧衣服舍不得扔。”
正午时分,儿孙们推出一个三层大蛋糕,簇拥着朱郑氏唱起了《生日快乐歌》。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121岁的寿宴正式开始……
来源:中国新闻网、梨视频 本期编辑:安彦璟 |
“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具有说服力了,因为时间无需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 |
“要拿什么证明自己‘那些年’加的班?”“要拿什么证明自己‘那些年’加的班?”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主张加班费应当就加班基础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工人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在劳动者讨要加班费的过程中,加班争议时间跨度越长,劳动者追回加班费的概率越低。 对于加班事实的取证到底难在哪?如何避免“无薪”加班熬到“陈”年?
“补发近3年的加班报酬”“要求企业支付5年的加班费”“主张10年的加班工资”,在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员曾焕生的办公室里,整齐摆放着一摞摞的裁决书。这些劳动争议案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劳动者都是主张用人单位向其支付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时间跨度短的半年,长的足足有18年。 “酒是陈的香,可这加班工资‘陈’起来就棘手了。”曾焕生坦言,劳动者能够全额追回这些加班工资的概率,随着案件时间跨度的延长而降低。原因就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者取证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 253张朋友圈截图 曾经在厦门一家保安公司工作的延庆祥(化名),因为加班费争议将公司告上法庭。他所主张的加班工资时间跨度从2016年12月至2019年11月,要求赔偿的加班工资金额为37574.13元。为这不到3年的加班工资,光取证就折腾了他近半年时间。 延庆祥告诉记者,保安公司对他加班的事实没有提出异议,双方争议的焦点一直在加班的具体时间长度上。在他提交的证据清单中,包括了考勤表和工资表。工人日报记者注意到,2018年1月以后,保安公司的考勤表通过标注符号“+”“/”来记录保安的加班时长,“+”表示加班8小时,“/”则表示加班4小时。而在证据清单里,记者未能找到2018年1月以前的考勤记录。 曾焕生告诉记者,今年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四十二条规定,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但劳动者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掌握加班事实存在的证据,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则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利后果。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用人单位负责保管劳动者的考勤记录及工资支付情况,保存时间至少为两年。 延庆祥被告知,保安公司未能提交两年以前的考勤记录,也不会因此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举证的责任仍在他自己身上。 为了证明自己两年前的加班情况,延庆祥不得不四处找人帮忙搜集当年的交接班记录表和节假日通知单,但能找到的佐证材料并不多。这些证据不是缺了负责人签字,就是没有加盖公司公章,很难证明自己曾经加班的事实。 后来,延庆祥找到当年和他搭班的保安刘庆(化名)。2017年刘庆在微信朋友圈里,几乎每天都会给家人“晒”一张自己上班打卡的图片。刘庆没想到自己“晒圈”的习惯,竟成了证明延庆祥加班时间的有利证据。 在延庆祥提交的证据清单中,刘庆提供的253张朋友圈截图和签名证词也在其中。这些截图、证词与延庆祥的主张相互印证,证明了2017年1月7日到10月17日期间,延庆祥每天出勤的时长为12个小时。 幸运是少数人的 延庆祥收到了裁决书,最终的赔偿与他所主张的金额一致。仲裁委员会认为,虽然延庆祥并未提供自己在2016年12月至2017年1月的加班证明,但保安公司也没有证据证明延庆祥在2017年1月后工作岗位、劳动报酬发生了明显变化。因此2016年12月至次年1月的加班情况遵循2017年1月7日以后的规律予以核定,按照每天4小时计算加班时间。 “劳动争议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追索加班费的案件也不应例外。”曾焕生告诉记者,“劳动者主张加班费应当就加班事实举证,但由于这类证据大多由用人单位持有,劳动者所能获取的加班证据极其有限。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劳动者进行充分举证,证明其加班天数和加班费的具体数额,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像延庆祥这样,能够全额追回加班工资的案例并不多见。 “他是少数幸运的吧!”听说有同行拿到了3年前的加班工资,同为保安的李学傅(化名)既羡慕又无奈。他羡慕延庆祥辛苦取证有了好结果,无奈的是自己11年没日没夜的加班最终只换回了一年零三个月的加班工资。 “日常平均3小时巡逻一次,重大节日2小时巡逻一次,巡逻以外的时间在值班室里看监控,每天值班12个小时。”2009年入职后,这曾是李学傅保安工作的日常。由于李学傅无法提供2016年2月以前的加班证据,当地仲裁委对他主张的加班事实不予认定。他最终只拿到了2016年2月至离职期间法定节假日和双休日的加班工资,合计2951.7元。 李学傅的手机里至今保留着2年前那份裁决书的图片,他感叹:“我要拿什么证明自己‘那些年’加的班?” 曾焕生近3年调解了多起加班工资劳动争议,时间跨度超过两年的,近8成因劳动者无法举证,导致追要加班费的主张被驳回或被部分驳回。在那一摞摞的裁决书中,像李学傅一样追不回加班工资的,是“沉默的大多数”。 “无薪”加班不应熬到“陈”年 “为了一点加班费,要耗时耗力地去搜集证据,这对普通打工者来说,维权的‘门槛’太高了。”在李学傅看来,让劳动者自己证明自己曾经加过班,这件事多少有些“奇幻”。 “加班事实的举证责任应当权衡劳资双方的举证能力,合理分配双方的举证责任。”曾焕生表示,在我国的法律实践中,基于保护劳动者的原则,通常会缓和劳动者对加班费的举证责任。只要劳动者一方提出的基本证据或初步证据,能够证明用人单位存在加班事实,便可视为已经完成举证责任,转由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实际加班情况进行举证。用人单位无法举证的,则应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 “与其等到事后投入大量精力,苦心搜集‘无薪’加班的证据,不如在侵权行为发生时,就拿起劳动者维权的武器。”福建金磊律师事务所律师黄家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薪’加班不应熬到‘陈’年。” 他建议,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应当开展经常性调查,及时发现问题,尽早固定证据。劳动者则应留心保存打卡、考勤、工资发放记录和加班通知等加班证明,把“搜证”的工作做在加班的前面。
来源:工人日报 工人日报记者李润钊 本期编辑:安彦璟 |
…… |
《乌合之众》读书分享这是一本心理学的书,书中有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人体时,有着自己鲜明的个体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 本书分析了人们在群聚状态下的心理、道德、行为特征,解释了为何群体往往会呈现出“盲目”、“冲动”、“狂热”、“轻信”等特点,而统治者又是如何利用群体的这些特点建立和巩固自身统治的。 书里总共分为3个部分:1.群体的心理;2.群体的意见与信念;3.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 群体的概念: 首先不是随便聚集在一起的一帮人就是 书中定义的群体,比如某路口等红绿灯的人,或者在马路上闲逛的人。这些人只是在同一时间聚集在同一物理空间而已,各自有各自的关注点,没有一个统一的心理诉求。实际上书中群体的概念所指向的人群不一定在同一时间聚集在同一地点。当一个群体形成一致性的心理后,这些人往往散布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他们会展现出群体的独有 的特征。比如股民,比如娱乐圈的明星以及网红,实际上玩知乎 的用户也属于群体(有着相似的心理诉求)。以股民为例,他们有着一样心理——希望通过交易股票赚钱,发财。尽管他们可能素不相识,从未谋面,但他们的心理诉求具有一致性。 对的,当一群人具有一致性的心理诉求就是作者定义的“群体”,也就是——“乌合之众”。 群体具有四个特征: 一、群体的智力低于群体平均智力,也就是智力会下降——低智。 事实上群体所展现出来的智力水平取决于群体中智力最低的人,人一旦聚集起来的后,思维就会显示出非理性、简单化,缺乏常识和逻辑的特征——就是个傻子。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人看某些明星的粉丝群体像脑残——“脑残粉”,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一群很精明的人干着很蠢的事,比如“抢购食盐”、“抢购日本马桶”、“抢购板蓝根”、“抢购绿豆”等等,我国人干过这类事就太多了,尤其是福岛核泄漏时,国人抢购食盐,造成市场紊乱,逼得政府都得出面辟谣。 群体很蠢的原因在于:群体只接受简单的口号和主张,比如“盐快卖完啦!快抢啊!”,不关心证据和论述,不进行分析和判断,比如:国家的盐产量,“快卖完了”——哪里快卖完了?为什么要抢?核污染能污染多少海水?中国的盐多少出产自海盐? 事实上越是迎合人们基本需求的简单主张,越是得到群体的拥护与支持,比如:“打土豪分田地”、“闯王来了不纳粮”再比如“购买知识”——知识付费。 因为群体是低智的,所以群体特别容易被暗示所误导。他们更容易相信并传播着谣言,有着古怪的理念,比如邪教成员。至今还有很多人坚信地球是平的,所谓的地球影像不过是政府的谣言。 二、极其自信 群体极为自信,胆大妄为,很多事一些人想都不敢想,但这些人聚集成一个群体后就无法无天了。比如:打群架,斗殴,这包括村民间械斗,有很多新闻报道出一些村为争夺水源、修路权等发生大规模械斗,一些很平时懦弱的人犯下命案,当然还有学生间斗殴的,一些普普通通的学生干起群架来能玩命。 这种自信也能上升到国家层面,比如纳粹就鼓吹雅利安人高贵,整得德国 都发疯了。 群体具有这样的心理特征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有着“法不责众”的心理,个体汇入群体后减弱了或消除了对被惩罚被报复的恐惧。 另一个是“人多力量大”,群体的确有力量,能完成个体不能完成的事。 三、情绪化、敏感化 群体总是被情绪驱使,越是激烈的情绪越可能主导群体。在激烈的情绪下群体倾向于采取实际行动。这使得群体像一个火药桶,一点就着。 其实“五四运动”就是被情绪化地煽动起来的,不过这场运动的领导人有学识、有眼光。至于一战,不就是因为一场“刺杀”导致的吗? 四、群体具有道德感 群体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 比如法国大革命期间,巴黎发生了"九月惨案",罪犯把他们从牺牲者身上找到的钱包和钻石放在会议桌上,而这些本来他们是很容易把这些东西据为已有的。1848年革命期间,在占领杜伊勒利宫时呼啸而过的群众,并没有染指那些让他们兴奋不已的物品,而其中的任何一件都意味着很多的面包。 实际上十字军东征打着的旗号也是“为了上帝”。 补充一下: 作者认为推理、逻辑、知识,这些 “有意识”的理性因素,在人类的行为中起着的作用较小, 而人类的绝大多数行为是跟着感觉走的,受到情感、本能、欲望,这些“无意识”的因素支配。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是因为 人们的智力、教育、经历等不同,而这些都属于“有意识”的部分,这些也就形成了人的个性,当人形成群体时,无意识因素会被叠加与放大,这些会湮没有意识部分。因此群体展现出大脑麻木,情绪化只能进行条件发射式的行动。群体处于无意识状态下,群体的想象力会被放大,一个小小的刺激就能激发群体无限的联想,在这种状态下群体不关心事实,只能看见幻想。对于群体而言重要的不是事实,而是想象的事实,所以群体极为情绪化(也许黑帮大佬们谈判时,你去拉灯再放个鞭炮也许真能团灭了那帮人)。 ——很扯,不严谨没有数据支撑。不过作者对群体的描述是很精准的。 群体行为的社会心理 原因: 作者认为群体受“间接因素”和“直接因素”影响。 间接因素指的是长期渗透的思想、观念,潜移默化改变的人们的思想。作者举例的是法国大革命,那时候法国已经传播了上百年的自由、平等、博爱,这些政治理念。这为法国大革命的突然爆发创造了条件。 直接因素,指的就是导火索,激发群体情绪的突发事件。导火索一旦被点燃,就会导致社会各个方面的群体成员有了相同的情绪,产生心理上的统一性。这时候如果群体被领袖带领,就会被迅速动员起来,继而群体可能采取大规模行动。 比如,一战中的导火索就是费迪南大公遇刺,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就是七七事变。 群体本身是无意识的,没有对错之分,只是易于被引导与操控,所以关键在于群体领袖要将群体带领至哪个方向。他究竟是邪教领袖还是普通宗教领袖? 群体的 领袖 作者认为,群体的领袖分为长期型的和短期型的。 短期的群体领袖会带领群体采取明确的行动,他们在群体面对困境时更坚定、更狂热、更富有献身精神,能带动整体成员的追随与效仿。不过当群体面对的场景消失后,短期领袖就会迅速失去光环,和平常人一样,会暴露出平常人的弱点。 比如二战结束后,丘吉尔败选,丢掉首相的职位,因为对于英国人而言邱胖子就是英国人为应对战争选出来的短期领袖。当然还有包括带头闹罢工的工头、突击队队长等。 长期领袖极为难得,比如马克思、切格瓦拉、孙中山、毛泽东等,他们去世后影响力依然发挥作用。他们具有极大的感召力,事实上如果耶稣、释迦牟尼、穆罕默德存在的话也属于长期领袖,他们会变得神圣不可侵犯——宗教效果。 长期领袖必须长期内对自己的主张坚定不移,面对困境绝不改变信念。顽强的意志使得他们可以持续引领群体。 领袖对群体的动员方式,作者总结为三项:口号与断言、重复、传染情绪。 领袖一定要为群体提供一个主张,而这个主张必须以口号或断言的方式提出,比如“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新中国”...... 口号和断言,需要简单明了,不需要论证,迎合人群——不需要动脑子就能明白并接受。 这类断言与口号包括:宗教教义( 死后上天堂 或轮回至好人家)、政治动员口号以及营销类广告词(跟我学xxxx、月入百万不是梦,只要xxxx). 断言\口号,需要不断重复才能深入人心。在不断重复着口号与断言,作者认为这些口号会进入人的潜意识,条件适合或相应场景出现时,人们潜意识里就会按口号行动。人们会淡化思考与分析。 群体是需要情绪驱动的,所以领袖必须具有传染情绪的能力,领袖往往以强烈的情绪感染身边的追随者,再让追随者将情绪传播出去感染更多人,唤醒更多具有相同情绪的 人们,人们会在情绪的作用下接受领袖的主张。 典型的案例就是一些邪教的传播过程,以及一些成功的创业公司创业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