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快点过去吧
分享
分享给你 |
分享给你8月22日,“国际军事比赛-2021”中国库尔勒赛区在“苏沃洛夫突击”比赛场正式开幕,观赛官兵欢呼。张永进摄 人民网库尔勒8月23日电 七国健儿齐聚丝路梨城,拼搏奋进筑就铁血荣光。8月22日上午,“国际军事比赛-2021”中国库尔勒赛区开幕式在“苏沃洛夫突击”比赛场举行,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少将副部长郑维专门率工作组现场指导,中外嘉宾、裁判员、参赛队员、官兵代表参加,开幕式安排了入场式、升旗仪式等内容,仪式结束后还进行了军事课目演示。 11时,入场式开始,12名礼兵手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际军事比赛”会旗依次步入会场,8个迷彩方阵步伐铿锵走来。最前方的旗队高举赛事项目旗,寓意着在旗帜的指引下,各国参赛队员将全力以赴、勇攀高峰,为世界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军事盛宴。 |
分享给你增长是基础 |
分享给你联播+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8月19日,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大会在拉萨市布达拉宫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发来贺电,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
7月21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藏,祝贺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看望慰问了西藏各族干部群众。习近平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到西藏庆祝西藏和平解放,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此次西藏之行,给人民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雪域高原,这是习近平熟悉和牵挂的地方。早在1998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就来到西藏,与当地村民促膝谈心,介绍福建援藏干部的选派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出席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明确提出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推动西藏各项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短短七十载,实现千年跨越。值此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央视网《联播+》特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心西藏发展的重要论述,与您一起感受总书记对雪域高原的深情牵挂。 |
分享给你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
分享给你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人民日报编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精辟概括提出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郑重宣示“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论述,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不断书写中国共产党人新的精神史诗。 深刻把握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的重大意义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为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强调“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凡树有根,方能生发;凡水有源,方能奔涌。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事业之根,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由伟大建党精神开启,百年奋斗征程的壮丽史诗由伟大建党精神开篇。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形成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兵团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女排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科学家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证明,伟大建党精神确立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坐标,使我们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会忘记走过的过去,不会忘记为什么出发;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成功密码,昭示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动力,激励我们不畏艰险、一往无前,团结带领人民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 |
分享给你多措并举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权威发布)2021年08月19日05:15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近年来,随着我国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就业形态已成为劳动者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网约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网约货车司机、互联网营销师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大幅增加。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36家网约车平台企业,取得许可的网约车驾驶员超过351万人。 日前,人社部、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新办18日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平台企业应当合理承担维护劳动者权益的相应责任 根据我国现行劳动法律,对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企业应当依法保障其合法权益;对没有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与企业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按照民事法律调整。 然而,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中,有部分劳动者工作有较大的自主性,例如,劳动者可自主决定是否上线和接单。但在其提供劳动的过程中,又要遵守平台企业确定的算法和劳动规则,并受其管理。 “《意见》指出,这些劳动者与平台企业之间虽然不完全符合确认劳动关系情形,但平台企业应当合理承担维护劳动者权益的相应责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劳动关系司司长聂生奎说。 例如,平台企业应建立劳动报酬支付和休息制度。《意见》明确,企业要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人社部门将把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最低工资制度保障范围。”聂生奎说,同时,人社部门将推动各行业明确劳动定员定额标准,科学确定劳动者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合理确定休息办法。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负责人李华强介绍,交通部将督促网约车平台企业综合考虑工作性质、劳动强度、工作任务以及当地的平均工资、市场经营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驾驶员的劳动报酬标准,并向社会公布。“同时,我们将要求网约车平台企业持续优化派单机制,科学确定驾驶员的工作时长和劳动强度,切实维护好广大网约车司机的休息权益。”李华强说。 再比如,根据《意见》,平台企业不得制定损害劳动者安全健康的考核指标。对企业制定修订直接涉及劳动者权益的制度规则和平台算法,要充分听取工会和劳动者代表意见建议,并公示告知劳动者。 市场监管总局等7部门日前联合印发了《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 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明确平台应当合理确定订单数量、在线率等考核要素,适当放宽配送时限,不得通过算法等手段侵害劳动者的正当权益。 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坚持社会保险定位 由于我国现行工伤保险制度是针对传统的用工方式设计,建立在劳动关系的基础上,部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无法纳入制度保障范围。因此,近年来,外卖小哥等群体遭遇意外事故时,保障不到位问题时有发生。 “对此,人社部正在制定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办法,拟开展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力争尽早地解决职业伤害保障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人社部副部长游钧说。 游钧介绍,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将坚持社会保险定位,也就是说这将是由政府主导的保障制度,在现行工伤保险制度的大框架下建立和实施。其次,制度将采取试点先行模式。“建立平台灵活就业人员的职业伤害保障制度是一项关系复杂、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制度创新。我们计划从社会各界关注度较高、职业伤害风险较大的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同城货运等行业着手,选择部分工作基础较好的省市先行试点,待制度运行成熟后再有序地推开。”游钧说。 在养老保险方面,《意见》明确,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劳动者,企业应当依法为其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其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也可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从目前情况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大部分是灵活就业人员。在参保问题上,存在部分人员不愿参、参不起等问题。” 聂生奎说,例如,“个别超大城市未放开外省户籍灵活就业人员参保限制,有的地方参保不便捷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的积极性。” 对此,《意见》提出,要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户籍限制。组织未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按规定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做到应保尽保。同时,督促企业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引导和支持不完全符合劳动关系情形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根据自身情况参加相应的社会保险。 此外,《意见》还对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提出要求。要求各地探索适合新就业形态的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模式,提供更加便捷的社会保险经办服务。 加强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关爱 网约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网约货车司机等部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大多在户外劳动,面临着饮水、就餐、如厕和休息等难题。 全国总工会法律工作部负责人黄龙介绍,全国总工会一直关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关爱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各级工会目前已建设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78217个,累计投入资金数额9.38亿元,覆盖户外劳动者5900多万人。 《意见》再次专门强调,要加快城市综合服务网点建设,推动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集中居住区、商业区设置临时休息场所,解决停车、充电、饮水、如厕等难题,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工作生活便利。 “今年以来,全总着力推动更多社会资源参与站点工作,如与中国电信共同发布‘爱心翼站’公益服务品牌,启动劳动者驿站(港湾)项目社会公募等。”黄龙说,下一步,全总将加大资金投入,2021年拟投入750万元,5年合计投入5000万元,到2025年末,全国工会系统站点工作新增资金规模预计达到1.5亿元以上,不断提升对户外劳动者的关爱保障水平。 此外,《意见》强调要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督促企业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责任,加强治理拖欠劳动报酬、违法超时加班等突出问题。 对此,李华强介绍,各级交通运输部门都设置了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进一步畅通货车司机维权渠道。“此前,我们已经约谈了满帮、货拉拉、滴滴等平台企业,督促平台企业不得诱导货主不合理报价以及货车司机恶性低价竞争。” 李华强说,同时,交通部正会同相关部门围绕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改善工作休息条件等内容,研究制定关于加强货车司机权益保障的政策文件,以进一步维护好广大货车司机的合法权益。 《 人民日报 》( 2021年08月19日 05 版) (责编:赵欣悦、白宇)
|
分享给你“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近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就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做好金融稳定发展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重要部署。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经过近年来的集中整治,我国金融重点领域突出风险得到有序处置,系统性风险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当前,我国金融风险趋于收敛,风险总体可控,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应该看到,当前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必须居安思危,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这既要求处理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巩固经济恢复向好势头,又要求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当前,要充分认识到我国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发生改变,但也决不能低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所面临的风险挑战。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为应对疫情,主要发达国家推出超级经济刺激计划。在财政猛烈扩张的同时,货币宽松程度前所未有,主要经济体通胀明显走高。下一步,若其货币政策转向步伐加快,可能引起全球跨境资本流动和汇率波动加大、金融市场估值大幅调整等问题。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经济增长动能的可持续性面临一定挑战。大宗商品价格近一段时间大幅上涨,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仍然面临不小的困难。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既要坚定信心,又要正视困难;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又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才能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主动战。 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要认清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金融和实体经济互相依存,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处理好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要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疏通堵点,打通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 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还要靠金融业自身“强身健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高质量的金融体系。当前,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也要看到,金融业的市场结构、经营理念、创新能力等方面还无法完全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亟需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构建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支持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服务体系,推动金融服务结构和质量更上层楼。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接下来,在巩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的重要成果基础上,仍需时刻绷紧金融风险防范这根弦。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主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未雨绸缪,精准研判,确保金融风险总体可控、持续收敛,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促进经济与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
分享给你“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成果令人鼓舞”(外媒看中国)2021年08月19日05:1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各领域合作取得丰硕成果,成为广受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近期,多国媒体和专家学者呼吁各方更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把握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 “给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了真正的利益”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日前刊发英国东亚问题专家汤姆·福迪的文章说,共建“一带一路”寻求通过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将众多国家和地区联通起来,以实现共同发展。中方倡议广受欢迎,是由于中国对相关投资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推进项目时,中国可以协调相关企业或金融机构参与。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员德科·范德克利在澳智库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官网上发表文章指出,共建“一带一路”项目为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就业、出口、税收和技术。文章说,麦肯锡公司对在非洲8个国家运营的1000多家中国公司进行实地调查后发现,中国企业已经实现了本土化——这些公司89%的员工是本地人,为非洲工人提供了近30万个工作岗位。面对当地缺少技术劳工的情况,中国企业会提供技能培训以解决相关问题。“简而言之,中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给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了真正的利益,促进了经贸往来。中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也得到促进。” 西班牙《起义报》网站刊文说,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有关国家切实提升了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还加强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成果令人鼓舞。” 美国《新闻周刊》文章将“一带一路”称为“最成功和最有影响力的经济项目之一”。斯里兰卡“一带一路”组织联合创始人玛雅·玛筑仁和亚西鲁·拉纳拉贾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共建“一带一路”以合作共赢的方式,促进共同发展和繁荣,并以和平和友谊的方式,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促进全面交流。 牙买加《集锦报》刊文说,通过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牙买加的道路和其他基础设施得到了现代化改造。相关贷款优惠多,对民众有利。据报道,牙买加南北高速路全长67公里,翻山越岭,施工难度大。中国企业用3年时间完成施工,实现了位于牙买加南部的首都金斯敦与北部旅游重镇奥乔里奥斯之间的高速连通。 “有利于各方携手应对更加复杂的全球性挑战”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4万列,合计货值超过2000亿美元,打通73条运行线路,通达欧洲23个国家的160多个城市,不断跑出互利共赢“加速度”。 法国“国际报刊”网站日前刊文指出,共建“一带一路”通过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打造共同发展道路,受到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欢迎。 德国《杜伊斯堡周报》网站指出,杜伊斯堡是共建“一带一路”在德国的重要交通节点,杜伊斯堡通过中欧班列与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联系起来,这为杜伊斯堡市及该市所在的北威州带来巨大发展机遇。 《德国交通报》网站刊文说,国际铁路联盟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欧中之间的铁路货运量在过去5年内增长5倍,且这种强劲发展势头还在持续。 “共建‘一带一路’使欧亚两个大陆更紧密联系起来,促进双方经济发展与繁荣。”德国《交通周报》网站援引奥地利联邦铁路集团总裁安德烈斯·马特的话说:“毫无疑问,共建‘一带一路’对奥地利以及整个欧洲都有着重大意义。” 美国《外交官亚太时事》杂志网站刊登评论文章说:“中国从未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开展所谓的‘债务陷阱外交’。”文章指出,各国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提高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互联互通,激发了经济活力。兰德公司研究报告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水平提升,贸易往来更加繁荣,工业化进程加速,“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好处显而易见”。 法国国际关系和欧洲地缘政治学者亨利·格罗苏夫尔撰文指出,欧中之间铁路运输的发展值得关注。10年来,中欧班列促进了欧洲国家和中国间的贸易往来,并以高性价比、低碳排放等优势越来越受到青睐。面对疫情冲击,中欧班列逆势而上。文章同时指出:“在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受到冲击的当下,共建‘一带一路’有利于各方携手应对更加复杂的全球性挑战。” “更加绿色的投资和项目有助于全球经济绿色复苏” 彭博社报道援引中国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的报告数据说,今年上半年,能源和交通运输占“一带一路”投资总额的65%。在能源领域,37%的资金用于天然气,30%用于石油,28%用于水电。中国正努力使其投资在环境上更具可持续性。 英国诺丁汉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政治、历史和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本杰明·巴顿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将开辟欧中未来安全合作新路径。“欧中在安全问题上有着相似的利益和关切。欧洲在反恐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共建‘一带一路’为双边安全合作开启更多可能。” 意大利国家广播电视新闻网刊文说,中国经济经受住了疫情的严峻考验,中国在远程医疗、电子商务和金融科技方面的出色能力在抗击疫情中起到关键作用。中国是亚太地区最大、世界第二大医药消费市场,其持续向基础设施、医疗和高科技领域投资,将推动“健康丝绸之路”建设。 法国《对话》网站环境和能源专栏总编辑、环保学者珍妮弗·加莱刊文说,共建“一带一路”受到许多国家热烈响应,许多高质量合作项目落地。如今,中国十分重视气候变化问题,积极推进环境保护合作,“共建‘一带一路’中更加绿色的投资和项目有助于全球经济绿色复苏”。 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在媒体撰文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是开放的,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生产方式变革,加快新兴经济体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共建“一带一路”将促进全球经济重塑,欧亚大陆尤其是亚洲将在新的经济版图中发挥更大作用。 (本报北京、柏林、罗马、华盛顿、巴黎8月18日电 记者颜欢、花放、孔歌、李志伟、刘玲玲) 《 人民日报 》( 2021年08月19日 03 版) (责编:赵欣悦、白宇)
|
分享给你公布《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2021年08月18日04:4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新华社北京8月17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运行的神经中枢,是网络安全的重中之重。当前,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面临的安全形势严峻,网络攻击威胁事件频发。制定出台《条例》,建立专门保护制度,明确各方责任,提出保障促进措施,有利于进一步健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法律制度体系。 一是明确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范围和保护工作原则目标。《条例》明确,重点行业和领域重要网络设施、信息系统属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国家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实行重点保护,采取措施,监测、防御、处置来源于境内外的网络安全风险和威胁,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免受攻击、侵入、干扰和破坏,依法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护工作应当坚持综合协调、分工负责、依法保护,强化和落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主体责任,充分发挥政府及社会各方面的作用,共同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 二是明确了监督管理体制。《条例》规定,在国家网信部门统筹协调下,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指导监督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国务院电信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实施安全保护和监督管理。 三是完善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认定机制。《条例》明确了认定工作的组织方式和认定程序,依照行业认定规则,国家汇总并动态调整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认定结果,确保重要网络设施、信息系统纳入保护范围。 四是明确运营者责任义务。《条例》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护制度、设置专门安全管理机构、开展安全监测和风险评估、报告网络安全事件或网络安全威胁、规范网络产品和服务采购活动等作了规定。 五是明确了保障和促进措施。《条例》对制定行业安全保护规划、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健全监测预警制度、明确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要求、组织安全检查检测、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等作了规定。 六是明确了法律责任。《条例》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未履行安全保护主体责任、有关主管部门以及工作人员未能依法依规履行职责等情况,明确了处罚、处分、追究刑事责任等处理措施。对实施非法侵入、干扰、破坏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危害其安全活动的组织和个人,依法予以处罚。 《 人民日报 》( 2021年08月18日 01 版) 相关新闻: 为维护网络安全提供坚强后盾——四部门负责人就《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答记者问 (责编:赵欣悦、白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