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微信已经走过了8年时间
每天刷朋友圈、发朋友圈、点赞
它从一个APP成为了一个生活方式
如果古代人也有朋友圈
会是怎样一番场景呢?
特别感谢
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
武松和他的兄弟们、唐僧师徒以及一众妖怪们
李白和他的迷弟们、李清照、陆游夫妇
等古人的友情出演
最后插播一条
如果古人有朋友圈
你还有哪些神奇的脑洞呢
评论区等你
如果古代人也有朋友圈 |
成年人恐慌等级表,你在第几级?听说这届成年人,特别容易慌张。 别看他们表面上个个淡定自若,云淡风轻,内心其实无比恍恍惚惚慌慌张张神神叨叨。 一级恐慌:多指外在层面,时光的流走无可奈何,形象的跑偏无可救药。 年龄告急 最早一批90后已即将奔三,逐日感受到了被年龄支配的恐惧。 年龄,已经不止是一个数字,而是一个符号。 外界给予的特定符号,二十五=工作稳定、结婚生子,三十=有房有车、升职加薪... 然而,我们并没能将此划上等号。最后的挣扎,在于周岁和虚岁间的锱铢必较。 年龄请严格按照周岁来算,所以,准确的说,我今年才仅仅刚刚满28周岁,不是30岁,ok? 肢体围困 大城市的地铁,小城市的公交,每天面如死灰的上班族。 被人群推搡着挤上车,动弹不得,前一块皮贴着后一块肉,在幽闭的空间里和陌生人进行着肌肤的亲密接触,以及气味的对流传导。 黏答答的皮肤和各种体味交织在一起,持续酝酿升腾。 谁也不想说话,屏气凝吸,生怕吸进了“有害气体”;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免得不小心“被性骚扰”。 只好在蜂拥而至下车的那一刻,集体大口大口地呼吸也不算新鲜的空气,奋力摆动脱离束缚的双手双脚,大步飞奔起来(怕迟到)。 形象危机 默默的,90后已经将“养生”提上了日程。 虽然号称“宝宝”,但70后同款后移的发际线,再好的护肤品,也无法拯救的日渐丑陋的脸庞,和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染上的油腻吧啦的气质,让他们每天都要克制住自己想要砸掉镜子的冲动。 于是,枸杞保温杯不离身,你妈再也不担心你不穿秋裤,蹦迪嗨不如美容觉,生姜增发、霸王防脱了解一下? 如此,岁月这把刀急不可耐地挥向了他们:你还真以为自己会青春不老? 二级恐慌:由外在逐渐延伸至心理层面,敏感的神经禁不起任何风吹草动,心内的焦虑不安随时引爆。 电话炸弹 电话响起那一刻,总是一阵心悸。 福尔摩斯迅速上线:是谁?! 如果是老板的电话,加班,加班,加班! 如果是老妈,十成是相亲! 好久没联系的同学,不是结婚就是借钱! 莫非是房东催交房租? 空气凝固,几秒钟的时间仿佛几个世纪,要推算出各种可能性,并想出应对方案。 深呼吸,艰难地颤抖着拿起电话,陌生号码,反而一阵欣喜。 “噢噢噢,是快递啊,好的好的,我马上下来!” 这年头,我只想接快递小哥哥和外卖小哥哥的电话。 其他人,非诚勿扰! 失眠成瘾 以前不知道“睡觉”为何物?现在不知道“失眠”为哪般? 习惯了晚上化身小说家,做着“暗黑骑士”的梦,迟迟不肯睡去,留给白天无尽的黑眼圈和接连不断的哈欠,然后在下一个夜晚继续寻找救赎。 于是,聪明的大脑帮我们定下了“失眠”的生物钟。 它知道,我们害怕“失眠”,但也沉迷“失眠”, “失眠”,是对今天尘世的最后眷恋。 发圈障碍 这么多年,依旧热闹的,也就朋友圈了。 虽早已看透,朋友圈不过是个大型拼演技现场,谁不是在逢场作戏,谁不是在夹缝生存中给自己加戏。 有时候,你想着是不是也该加入到这场“圈斗”,不然显得你特没存在感,但是,你又抹不开心里的面儿。 发吧,怕被说矫情,怕被质疑炫富,怕没人点赞,不发吧又怕别人以为你混得差。 于是小心措辞、反复推敲、认真演练,以工作般严谨的态度去对待,生怕出现纰漏。 还好,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让你找回了点心安。 你只能看到三天内的我,三天后又是一条好汉。 同学会焦虑 一年一度同学会,吹到了第十度。 同学们纷纷呈上了自己的社会成绩单。 你将看到实力互吹、隐形攀比、大肆晒娃,最后仅剩几个真的没啥可炫,只是想要一叙旧情的人,在互相看过对方一眼后,默默端起了眼前的酒杯:“诶,那个秃头、那个胖子......是谁?” 在搜索无果后,露出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那同学,咱干个杯,友谊万岁! 亲密关系疲乏 越亲密,越乏力。 陷入一段亲密关系,意味着要付出极大精力。 而付出不再不讲究回报的我们,更希望将这些精力,花在肉眼即见效的地方。 如:努力工作,旅游学习,自我提升...... 所以,我们更加注重个人的感受,和自己变得亲密无间,而对于其他来自外界的亲密信号,则会选择自动阻断、屏蔽。 懒得谈恋爱,排斥相亲,害怕婚姻,觉得“孤独终老”未尝不好。 也终于明白了一个真谛:成年之爱,真的需要勇气。 三级恐慌:对未来只字不提,不想超过一个星期以外的事,脑壳疼。 未来不期 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会先来? 不想要的天天上演,想要的迟迟不来。 期待,便是不再有期待。 反正,该来的迟早会来。 我们对于未来的态度是:活在当下,当下都没有,说啥子未来? 终极恐慌:穷 贫穷是会呼吸的痛。 穷字头上空空,限制了我的想象; 穷字下方无力,阻碍了我的行动。 脱贫已然是人生的终极目标, 只要贫穷还在的一天,叫我们如何停止慌张!
|
杜月笙:当年流氓真君子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脾气大。
在30年代的上海街上,杜月笙穿着蓝色长衫,身材很瘦,像个教书先生,真实身份是当时中国最大黑帮的教父。
他身后跟着几个小乞丐,吹着口哨,对着他喊:“水果月笙,给点钱!”
杜月笙并不生气,吩咐手下多给点。
杜月笙14岁闯荡上海,一开始在水果店做事,练就了单手削梨的本领,削掉的梨皮不仅薄而且不断,江湖上称他为“水果月笙”。
在杜府里,熟悉的朋友坐一起侃大山,也会打趣道递上一只梨:“削一个!”
杜月笙不生气,削好梨和大家一起分享。他常说一句话: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脾气大。
杜府的佣人也常说:杜先生好侍候,我们做错事,他也轻言细语。杜月笙从底层来,知道下人的辛苦,能够包容下人的错误。
杜月笙穿着教书先生的长衫,手里握着刀子,在老上海。杜月笙可以杀死任何人,但他可以将刀子放下。隐藏在他的内心里,给予最底层的人足够的仁慈。
当年上海滩的黄包车夫、短衫阶层,也曾喊出了“做人要做杜先生”的口号。
做事看能力,做人看格局。
19岁时,杜月笙便在黄金荣家做事。刚开始是黄金荣夫人林桂生的小跟班。1910年,黄金荣家的鸦片被偷了,大佬黄金荣也没办法。
杜月笙说“老板娘,我去跑一趟吧!”,林桂生也不在意,以为是这个青年人想快速出人头地。杜月笙找到偷烟土的人,只说了三句话,烟土就回来了。
事情做成了,杜月笙并不居功自傲,好像刚刚立的大功和自己无关一样。
可是,林桂生依然不信任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有一次林桂生生病,半个月杜月笙鞍前马后,衣不离体。林桂生一呻吟,他立即奉上她想吃的想喝的,耳到、眼到、手到、脚到、心到。
林桂生病好了,想试探他,带他去赌场赌博,一下子赢了2000大洋。林桂生心想:拿去吃喝嫖赌,那这个青年人就是小混混的料。如果拿去买房娶妻纳妾,那此人贪财,日后必起异心。
可是这个年轻人拿着钱就跑了。黄金荣也很好奇,让手下人盯着这个年轻人去干啥。黄金荣没有想到。这个年轻人拿着钱,坐着摆渡过了陆家嘴,到了一个叫金桥的地方,把两千大洋全部分给了一起闯江湖的弟兄们。
黄金荣惊叹:恐怕我死后,黄埔滩就是杜月笙的了。黄金荣错了,短短十年后,黄埔滩就是杜月笙的了。
那时候的两千块大洋,可以在上海滩买房置业。鲁迅在北大教书,一个月也才300大洋。换做现在,2000大洋够买一套位置很好的学区房了。
杜月笙常说,做事靠能力,做人靠格局。他用了自己的舍,换来了人气,换来了一堆为他出生入世的兄弟。
伤什么,都别伤女人心,女人是用来疼的。
孟小冬,京剧伶人,上海滩最大的美人,人称“冬皇”。杜月笙一直喜欢孟小冬,如果他愿意用强,全上海滩的没有他得不到的女人。杜月笙整整爱慕了孟小冬十年。
1927年,孟小冬嫁给梅兰芳。之前,气傲的孟小冬不愿意给人做妾。
梅兰芳承诺:“你过来后,和福芝芳平起平坐。”孟小冬这才嫁给梅兰芳,进入梅家之后。追求孟小冬的人很多,甚至还闹出了人命案。加上孟小冬多次被福欺辱,四年后与梅兰芳离婚。
杜月笙不但没有用强,而且放低身位,用真诚打动了孟小冬,孟小冬从北京到上海跟了他。而从中做媒的人竟然是杜月笙的二太太姚玉兰。这个男人该是多么有魅力,才能让妻子如此包容。
孟小冬到上海后,杜月笙宠爱得不得了,请京剧大师余叔岩到府上手把手给孟小冬教课。最后,孟小冬成为余派京剧名角,执牛耳者。
1950年,杜月笙打算全家移民美国。他数着全家需要办27张护照。孟小冬在旁边轻轻说了一句:“我跟着去,算丫头还是算女朋友呀?”其他人没听懂,杜月笙却听懂了:“办护照的事情暂停,赶快把我跟阿冬的婚事办了。”
当时,杜月笙常年多病,由于和孟小冬办婚事全家错过了移民,当时的香港缺医少药。杜月笙也错过了去美国的治疗,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但他不亏女人,直到最后都给心爱的人一个交代。
杜月笙五房姨太太,四位是名旦名角。名角为什么都愿意跟她?因为他不冷落女人,五房姨太太都是他的手心肉。他和段正淳不同,他不让任何一个女人伤心。他常说:
“锦上添花的事情让别人去做,我只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9.18事变发生后,少帅张学良没放一枪丢了东北。在全中国人的心里,张学良是个罪人。要暗杀“卖国贼”的人排成了一排,其中就有斧头帮老大王亚樵,他曾暗杀过直系军阀淞沪警察厅长徐国梁、上海招商局总办赵铁桥。
张学良无处可去,杜月笙就说了一句:“到我府上,你可安心住下!”无路可去的张学良在住在杜府,还成功戒掉大烟。
杜月笙常说一句话:“别人存钱,我存交情!”
如此做人,杜月笙被称为“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尺五天!”当时上海滩有一句话叫: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
人可以不识字,但不能不识人。
杜月笙不识字,却对读书人很敬畏。国学大师章太炎晚年住在苏州,对杜月笙这样的地痞流氓非常看不起。
他的侄子在英租界发生了纠纷,不得不请拉下脸请杜月笙帮忙。杜月笙对章太炎说:“你个事情我晓得了,我会替你办妥,好!再见。”
摆平之后,自己亲自去苏州拜访老先生。临走的时候,偷偷将一张2000酷爱大洋的票子叠成小方块,放在茶碗下面,顾全读书人面子,表达他对文化人的敬仰和尊重。
章太炎是民国的狂人,外号章疯子,疯起来连袁世凯、蒋介石都骂,可是到了杜月笙这里,却从此订交,亦师亦友。
杜月笙请章太炎当老师,杜月笙之前的名是月生,章太炎觉不够文雅,让他叫月笙,教他读书,把杜月笙从大字不识的粗人,成功打造成能写一手漂亮小楷,穿长衫,满口儒雅的中国教父。
戴笠早年是流落上海的小瘪三,到杜月笙的赌场赌博,杜月笙一看此人不简单。“我给蒋先生写封信,推荐你去报考黄埔军校!”戴笠命运从此大变,几年后,戴笠重返上海,立即和杜月笙定为结拜兄弟,后来戴笠成为通天的人物。
杜月笙一生都让孩子读书学习,不沾鸦片和赌博。大儿子杜维藩不好好学习,杜月笙就狠狠揍他,杜美如回忆父亲一回到家第一件事就问孩子功课。杜的后代在海外都能靠本事安家立业。
杜月笙一生没有多少文化,也没有什么文凭。但他知道识文断字是本领,他喜欢让别人叫自己杜先生,而不是杜老板,或者杜大帅。
人面、场面、情面
钱财用的完,交情吃不光。 做人有三碗面最难吃:人面、场面、情面。
1930年,上海法租界工人大罢工,刚开始是水电工人罢工,后来连环卫工人也跟着罢工。
整个法租界是无水无电,臭气熏天。法国人托市长找杜月笙出面调解,杜月笙觉得时机不对,就推辞“我不行啊,声望不够!”
罢工形势越来越激烈,又来找杜月笙出面。“好吧,我试试!”杜月笙给法国人打电话:“工人要求工资上涨一倍,你看着办,不然我也解决不了。”“不行,只能上涨75%!”“那就75%,就这么定吧!”
杜月笙在府上召集罢工领袖,问他们希望上涨多少?有的说30%,有的说40%。杜月笙挥着扇子:“你们要求太低了,我帮你们要到了75%!”
大家欢呼:“谢谢杜先生!”
杜月笙说:“法国人不答应罢工期间付工资,你们看行吗?”大家一看工资上涨了75%,都说算了,算了。杜月笙又摇着扇子:“不过,我决定罢工期间工资我来贴!”
大家惊呆了,那是一笔不少的钱。这一贴,杜月笙就贴了30万大洋。
1951年8月16日,也是他人生的最后一天。他让大女儿杜美如去银行拿来一个保险柜,杜月笙自己打开,保险柜里满满都是借条。最少的一张5000美元,最多的一张500根金条。有商界大亨,有政界大元。
他自己亲自一一销毁,销毁的全是钱啊!儿女们非常不解,都很诧异。他说了句:
他撕掉借条,别人欠的账也就在尘世一笔勾销了。死前,杜月笙对儿女们说的最后一句话:“我没希望了,你们有希望,中国还有希望!”
他是个一生带刀的人,却把刀子隐藏在长衫里,无影无踪。做人做到杜月笙这样,也是绝了! |
回家过年吧,因为有人在等你
年关将至,“春运”的票也跟着紧张了起来,微信群纷纷收到大家要求帮忙抢票的信息。
然而,同事冰姐却一点都不着急。
“在外打拼了一整年,谁不想回家看看爸妈、吃吃家乡菜、一家人团团圆圆过个年?“
她接着说: ”但我害怕的,是走亲访友的手信,老人小孩的红包,朋友聚会的饭局,害怕被家人催婚,被亲戚追问工资......一遍遍解释为什么在大城市打拼好几年,存款还比不上在家做小本生意的同学。”
这两年,“回家过年”这个问题每每被提起,伴随着的不仅仅是喜悦、兴奋和冲动,还有担忧、胆怯和犹豫。
越来越多年轻人,大呼“没钱回家过年”、“新年过节钱包被掏空”、“春节不是春节,而是春‘劫’”、“同学聚会不再是聚会,而是攀比大会”……
小时候,我们总是期盼着过年,长大了却不是这样子。
小时候的春节,是新衣服、新鞋子、烟花和红包。
长大后的春节,是发红包、撑面子、孤独和攀比。
越来越多人,害怕回家过年。许多想成为归家的骄子,如今却成为了恐归的游子。
大学好友Jason,在北京工作5年,年薪50万,想回家却也害怕回家。
Jason的老家,位于北方一个普通偏远的小乡村,他是那里为数不多考上大学、留在大城市工作的人。
用杨超越的话来讲,他就是全村的骄傲和希望。
然而,这个所谓体面的工作,却不敌村里那些初中没毕业就去卖猪肉的同龄人,他们每年的收入,多多少少也有30万。
加上前些年国家好政策,他们那很多人都盖起了“小洋房”,生活过得美滋滋的。
而在北京奋斗5年的Jason,虽然每个月的工资有4、5万,扣掉各种乱七八糟的税,再把房租、伙食、交通等费用一算,居然并没有多少结余。
在北京漂了5年,没房没车没媳妇,混得不敢回家。
因为每次回去,没人祝他新年快乐,大家都在问:
大家只关心你飞得高不高,却没人关心你飞得累不累。
每个想回家不敢回家的你,都害怕面对自己在别人眼中不完美。自己拼尽全力的生活,在别人眼中也不过如此。
之前在知乎上看过一个热搜话题:“北漂那么苦,为什么还不离开?”
其中一个点赞数较高的是这样回答的:
其实,人来人往,当属平常。 毕竟我们的大多数,都只是这座城市里的零余者。 来了,无人知晓;走了,华灯依然。 可北上广对于我们这一代,还是有着一种特殊的意义,它承载着我们年少时所怀抱的激情,理想与希望.......
我也问了身边几个朋友,每个北漂都有一段背后的故事。
@不再畏惧 来到北京已经三年了,这三年里,我接触到了互联网,走进了互联网。当然,也一直从事着互联网工作。从最初的一名BD做起,后来做运营,做市场,学会写文案,学会自己运营微信公众号,学会做H5......至于为什么选择留在北京,最重要的是为了能够掌握自己人生的选择权,也是为了拥有随时改变生活方式的底气。
@阿桑 我2004年初离开九江,当时孑然一身来到北京,一待就是十几年。刚到北京那会儿,单位没有住房。为了节省路上的时间,我在单位附近找了个地下室住着。地下室的通道幽深窄长,阴暗潮湿,霉味浓重,永远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异味充盈在过道和室内。但都坚持下来了,现在也在北京买了房。北漂不容易,但是值得。
@小锦 来北京两年的光景,以前觉得挤地铁是痛苦的,如今已经变成生活的一部分,是精彩的。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挤上车,在我看来都是调味剂,并不觉得痛苦。列车开动,就可以打开kindle或书本来看,如果真正利用好时间,途中是非常好的阅读空间。这就是北京啊,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生命在生生不息地律动着。
其实,不仅仅是北漂,所有挤破头皮都想留着大城市的人,又何曾不是如此。
我们选择留在这,不是为了赢,只是不想输。
我们热爱的真的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吗?不,我们喜欢的是那个为了梦想而拼搏的自己。
我们喜欢自己身上,这种笨拙而用力的坚持,坚持早上六点起来赶最早的一班地铁,坚持每天自己做饭,坚持在自己狭小的出租房里工作到半夜......
我们怀抱着强大的信念,和欲望来到大城市,开始的是一种不可预知的生活,或许会流泪,或许会撤退,但在这里发生的一切,都会在生命中留下痕迹。
泰戈尔有一句特别绚烂的诗:“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
实现幸福的路有千千万万,但自己走的路,才是最切实的。
对于很多人来说,住在狭小的出租房,每天挤公交地铁上下班,这不叫苦。
混迹于一个熟人的世界,做着一份可有可无的工作,除了拼爹似乎没有别的出路,这才叫苦。
不能买房?但也能在大城市租房有了一个安身之处;还没有结婚?其实我们比有家室的人活得更潇洒;工资没有别人那么高?其实也能够养活家人......
我们永远没有办法按部就班地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何必要成为别人眼中的完美。
所以,还是回家过年吧。
纵使害怕回家的理由有千万个,也始终敌不过一个回家的理由:爸妈在等你!
生活是自己的,活在别人的眼光里,不仅委屈了自己,还刻薄了亲人。
自己的生活也许不是别人眼中最好的,但应该是自己值得骄傲的。
|
“如果穿越回17岁,你能改变人生吗?” 下段你 36岁
孩子上小学的第一天就打架了 他一拳把同学打了个乌眼青,对方家长差点把他揪到校长室 你气坏了,回了家,抽出皮带作势吓唬他 可他还理直气壮,对你说“他欺负女生,我就打他” 你愣住了,孩子是你生命的延续,他太像你了...天不怕地不怕,调皮捣蛋一个顶俩 妻子叹气,说这孩子没法管了,以后是要翻天了,怎么办啊 你反而笑了,你说,长大就好了 是的,你就是慢慢长大的 孩子上了学之后,各项花费开始与日俱增 好在你这几年兢兢业业,过得也有盈余 这几年里,你的啤酒肚越来越大,应酬越来越多,社交场上的曲意逢迎玩的越来越6 领导秘书悄悄对你说,年底你就会升职了 嗯很好,不求大富大贵,稳定的前途你也很满意 前几天,你一个离职的同事邀请你一起“创业”,方向是可观的蓝海项目 他很希望你能加入,但你有些犹豫 好像从孩子出生之后,你就朝着“中年人”的名号步步迈进了 “稳定”是你生活的主要意义 “挑战”当然意味着机遇,却也意味着变数 你早就变得胆小了 你 47岁
今年,孩子第N次逃课被你抓包了 怎么管都不听,骂的狠了,他扯着脖子跟你吵,你摔他的书包,从里面掉出来半盒烟... 你气的脑门直跳,抽出裤腰带要揍他 没想到,他居然推了你一把,你连着踉跄了5、6步才停下,差点摔倒 在那么一刻,你们俩都懵了 他什么时候长大的?站直了身体居然个子比你还高 手臂、小腿上都是尚未成型的肌肉,是热的,有力量的 天啊,这个小王八蛋居然长大了? 你忍不住设想,现在要是赤手空拳,你能打得过他吗? 对视了至少10秒,他张了张嘴,没说话,转身跑了出去 你明白,他有点害怕了 像你一样,他也是头一次意识到“你老了” 在你17岁那一年,反叛精神到了极致的时候,也是扯着脖子和你家老头子吵 吵得多了,你突然发现原来你爸,他是个普通人 小的时候你觉得你爸无所不能,无所不知,能告诉你所有你想知道的事,能解决你生活里所有的问题 你骑在他脖子上,觉得自己看到了大半个世界 后来你长大了,发现一切不是那样的,他其实也是一个普通的中年男人 ▼
在你47岁的这个夜晚,你突然想起那句不知道哪个小说里的话 "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那个隔壁班得校花,作业本上幼稚的四行诗、柜子里的水彩笔、弹过的木吉他、天台上的啤酒瓶、可笑又不可一世的梦想…… 一点一点就都被生活侵蚀了 你想起17岁那一年,你真觉得自己可以改变整个世界 如果回到17岁,我们的生活会被改变吗? 如果当年,我勇敢的和初恋表白了,现在我们会在一起吗? 如果当年,我能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习,后来我会走上人生巅峰吗? 如果当年,我没有放开那个女孩的手,那么我们会白头偕老吗? 如果当年,我勇敢的辞职创业了,结果我会大富大贵吗? ▼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做出了很多次选择 可在那时那刻里,身在其中的我们,总是怡然自得的率性而为 毕竟,当时我们只以为是生活中的小音符,不觉得它们会对我们的命运做出什么改变 于是,再回首就是已惘然 ▼
后来成为了“成年人”的我们,总爱去做各种各样的假设 “如果当年xxx,我会xxx吗?” 其实,人生还没过完呢,过去的事情改变不了,以后却可以认真的珍惜每一天 我想,世界是一直在变的,但你不要被这个世界改变 永远保有一颗赤子之心 永远用孩子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 好吗? |
何炅的情商有多高?情商高到上微博热搜
最近知乎上有个问题火了,叫做“何炅的情商有多高?”,目前的浏览人数有近800万人次。
我也想想讲讲何炅的情商高到什么程度,最近他因为一次救场又一次上了微博热搜。
在最近的一期18年7月27日这一期的综艺节目《幻乐之城2》中,韩雪演唱的是以秦俑为背景的一首《焚心以火》。
整个演出现场因为用到全息投影,技术特别复杂。
结果在灯光和投影切换之间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穿帮镜头,韩雪下场的时候忍不住哭了。
何炅这个时候讲了一段话,也正是因为这段圆场,让他上了微博热搜。
然后全场响了掌声。
很多观众的弹幕是这么说的“何炅简直是主持界的天才、何炅情商真的高”...
为什么你需要高情商?
我们在生活中很容易碰到一些说“我这个人说话有些直”的人。 其实,这些人不是说话直,而是不愿意考虑他人的感受。 缺少对于他人情绪的察觉,说的再直接一些是情商不高。
《情商》一书的作者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商包含三个方面:
很多人都会说,和何炅老师一起相处,就像清风拂面,特别的友善。
这就是君子的境界,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光华内敛不彰不显。
在有一期向往的生活里,于文文夹菜的时候,何炅老师会下意识的帮她拿住衣袖,避免弄到菜汤。
这种骨子里的善良并不刻意,但是最能打动人。
情商高,首先是能认识自我
很多网友都回忆过不少何炅救场或者是化解尴尬的场景。
但是最能打动我的其实是最近一段《向往的生活》中,何炅回忆自己采访陈冠希的糗事。
最后何炅才知道是因为自己一直叫错名字了,称其为陈奕迅,英文名也叫的Eason。
一个人成熟的标准,就包括你有没有和自我和解。
你不仅仅会为自己过去取得的成功感到骄傲和自豪,也可以回顾自己的失败经历。
自嘲的背后,是一个人的自信。
情商高,其次是你理解他人的能力
黄磊在综艺节目中高度评价何炅,因为他这辈子帮助了太多人。
很多年轻人因为上了《快乐大本营》,和何炅老师认识,而获得推荐,改变了职业发展路径。
除了骨子里的善良,我相信也和何炅老师特别强的同理心有关。
看到刚刚走上演艺事业的年轻人,总是想着能帮一把就算一把。
很多时候,我很羡慕演员这个职业,因为他们可以活好几辈子。
每演一出戏或者是电影,就要把主人公的生活过一遍,对于人生和人性的理解,往往比一般人会深刻很多。
而演出不同角色的基础,就是你要能够理解不同人的生活和情感。
情商高,最后是你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
有一期《快乐大本营》,有个小鲜肉嘉宾吴磊。
大家聊的火热的时候时,吴磊说谢娜是少女,把谢娜哄得很开心,维嘉则怼了谢娜一句:
吴磊明显接不住这个话梗,何炅却马上反应:
一句话就帮吴磊收了场。
在第10届金鹰节颁奖晚会的主持现场,针对不同的受众,何炅老师就展现了不同的主持风格。
对于德高望众的前辈,他是这么说的。
介绍到张嘉译的时候,何炅是这么说的:
此话一出,哄堂大笑,整个典礼晚会的现场氛围特别好。 短短三句话,既点出了对方的角色特点,又用自己抬高了对方的身价,厉害厉害!
介绍到和自己关系亲近的多年好友黄磊的时候
这里必须要说一下的是,电影《栀子花开》的导演就是何炅,夸别人的同时,也夸一夸自己。
何炅借助正话反说,在说黄磊多么不安分的同时,也是在夸他,但是考虑到两人关系亲密,所以可以开这样的玩笑。
对于前辈要尊重并且郑重,夸赞他人的时候要夸别人最在意的优点。
而对于亲近的人可以轻松活泼一些,调侃+互动。
|
下雨天适合煽情你在路上随便碰到的一个路人,都是别人做梦都想要见到的人。 |
《无名之辈》刷爆朋友圈我知道我做不成超级英雄,可是谁又规定过我不能做个普通人呢。
最近,朋友圈被一部叫《无名之辈》的电影刷屏了。
打着喜剧片的旗号,赚了一票人的眼泪。
昨天我也买票去看了,中途哭崩了好几次,不为别的,就因为从电影里那一个个角色里,或多或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陈建斌饰演的男主马先勇以前是名协警,醉驾出事故后当了保安,女儿看不起他,妹妹恨他。
他自己油嘴滑舌,坑蒙拐骗,像个癞皮狗一样爬行在泥泞的人世。
任素汐饰演男主的妹妹马嘉祺,因为哥哥醉驾,自己成了高位截瘫,脖子以下都不能动,每天想的就是有人能帮自己结束生命。
电影的支线是两名劫匪眼镜和大头,一个想干大事当大哥,一个想抢钱盖房子娶老婆。
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是一个个无名之辈。
但他们,也是有过梦想的。
马先勇没文化,想当警察,当协警的时候就拼命的立功,在转正前夕,酒驾出车祸,害死了自己的老婆,还害得自己妹妹高位截瘫。
女儿因为这件事跟他有了隔阂,甚至不想跟他姓。
劫匪头子眼镜梦想一战成名,劫了手机店,想当有名的大哥,却因为抢了假手机被大家嘲笑成废物。
他们挣扎在社会的底层,拼命想往上爬,却还是陷在生活的沼泽里,一身烂泥。
就好像一个个平凡的我们,竭尽全力,也只是活成了一个普通人。
在网上看到一段《无名之辈》的影评:
马先勇一直想往上爬,做泼皮无赖也好,被家人鄙视也好,还是想干大事,抓劫匪,当警察,想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想让家人和其他人都看得起自己。
眼镜也想干大事,想扬名立万,有名有姓,为此他可以去抢劫,去犯罪,比起坐牢的后果,他更接受不了碌碌无为的自己。
他们,都无法接受自己的平凡。
对大多数人老说,平凡,就意味着接受自己的无能,沦为生活的配角,但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恰恰是他接受了自己的平凡。
2014年,《平凡之路》刷爆各大音乐榜,这首歌,是韩寒力邀朴树为自己的处女作《后会无期》写的主题曲。
大家都说,这是归来的老少年朴树为自己写的歌,但我每次听的时候,都忍不住会想到韩寒。
2000年,18岁的韩寒写了自己第一本书,发行200万册,也是在这一年,他因为多科不及格被退学,也因他独特的文风和不羁的言论成了“全国有名叛逆少年”。
念高中的时候,韩寒公开说过:
到后来,他为人夫,为人父,在自己的博客里写,“我居然说,活着的作家中,写文章论排名老子天下第三,现在想起来都脸红。”
18岁的韩寒,语不惊人誓不休,从来不会承认自己和别人一样。
30岁的韩寒,会反思自己的言论,学会了有分寸知进退,肯定应试教育的确是大多数人的出路。
《悟空传》里有句台词:
他心中的第一钱钟书说过:
年岁愈长,愈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明白自己也是一个小人物,和无数的小人物一起,组成了芸芸众生。
周国平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毕竟,把平凡的日子过好,就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在这芸芸众生中我们都是无名之辈,却也都有着自己的名字。爸爸,妈妈,儿子,女儿,老公。。。。。。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有这样一句台词:
没有做成大事情,也没有成为大人物,竭尽全力,只为了给自己,给身边的人一个安稳的生活。
这不是妥协,而是一种领悟。
平凡人也有平凡人的伟大,为一砖一瓦去奋斗的人未必就比打下万里疆土的差。
世界上有英雄,也有在路边给英雄鼓掌的人,正是一个个小人物,构成了这个大大的世界。
你当不成英雄,也要学会给自己鼓掌。 |
烤肠3元一根,十元三根卖烤肠 3元一根 十元三根 还有八根卖完收摊 —⊂ZZZ⊃—⊂ZZZ⊃—⊂ZZZ⊃—⊂ZZZ⊃ —⊂ZZZ⊃—⊂ZZZ⊃—⊂ZZZ⊃—⊂ZZZ⊃ |
一个故事,关于恩赐古时候,焦作一带有一个小国,叫野王国。由于国小势弱,常被一些大国欺负。一年冬天,一个大国派军队入侵野王国,野王国的将士们虽然拼死奋战,最终却因军力不足战败了。败军逃进深山,偏又遇到天降大雪。大国的军队封锁了所有的出山道路,欲将野王国的军队困死山中。
大雪纷飞,将士们饥寒交迫,许多人已经奄奄一息。正当绝望之际,有人发现一种长满山野的植物的根茎,吃起来不仅味道还不错,而且只需不多的量,就会有饱腹感。士兵们喜出望外,纷纷挖这种植物的根茎吃。更神奇的是,吃了这种根茎后,将士们体力大增,就连吃这种植物的藤蔓和叶枝的马也强壮无比。
士气大振的野王国军队终于夺回了失地,保住了国家。后来,将士们为纪念这种植物,给它取名“山遇”。
斯物若彩虹,遇上方知有。我们生而为万物之灵,用这天地之泥水铸就肉身,又取天地之果实精华颐养精神。回望我们来时的路,就是一场场与天地万物的奇遇,相互扶持,渡过每次涂炭。
后来,天地恩赐给野王国将士们这种植物被更多人熟知,并被证实有治病健身的效果。人们遂将这种叫做“山遇”的植物改名为“山药”。
这就是山药的来历。
山药营养丰富,有健脾补肺、益肾固精的功效,属于温和的滋补食物,又是历代医家推崇的重要药材。 |
千万不要熬夜,我都看不见我支付宝跟银行卡里的余额了 |
有已经下雪的地方嘛有已经下雪的地方上图片给我们在广州还开空调的人也欣赏欣赏, |
第一批90后,胃已经垮了第一批90后已经顶着稀疏的头发走上了社会的舞台。
然而相比头发而言,更令人担心的是他们的胃。
虽然,“胃”不会像秃头一样给他们带来尴尬,却能在不经意间让他们隐隐作痛。
问了身边的同事朋友,几乎每个人多少都出现过“胃疼”。
事出,当然必有因。
下面我观察并总结了他们的饮食习惯,给大家来全方位还原90后的是如何虐待自己胃的。
点外卖是常规操作
踏入职场的90后,在追逐梦想的同时,也开始为一日三餐发愁了。
据统计,只有不到1成的90后能够在家里吃饭,有高达9成的90后都要在外面觅食。
其中9成中,除了去饭馆吃饭外,就是用手机点外卖。
相对于去周边饭店,外卖的选择性更多,更加方便快捷,更深得职场人的喜爱。
据统计,有6成的90后白领平均每周点外卖4-7次或以上,约等于每天都点。
今天工作太忙,点个外卖吧; 今天没有胃口,点个外卖吧; 今天好累,点个外卖吧;
大多数人,18岁前,胃里是妈妈做的一日三餐;工作之后,胃里基本都是外卖。
我们都知道外卖吃多了不好,高油高脂容易诱发胃病,塑料餐盒存在安全隐患,以及食材烹饪的方式和环境都是我们看不到的。
但是还是挡不住要和同事拼单的决心啊。
更虐的是,好多人喜欢一边吃着外卖,一边看着电视里的美食节目。
有的时候,因为看的太投入,一不小心把塑料碗里的红油汤都喝光了。
吃喝偏爱重口
据统计,最受90后喜爱的正餐前三名是:火锅,麻辣烫、水煮牛肉。
最受90后喜爱的酒水类前三名是:奶茶、可乐、啤酒。
这些食物的共同点都是重口。
麻辣油腻,高盐高甜,这些重口味正在慢慢侵袭中国胃。
其实这是可以理解的,在当今压力环伺的职场,对于身心疲惫的90后们,吃是一种最直接的发泄方式。
生活过得已经索然无味了,再不吃香喝辣,刺激一下麻痹的神经,明天还怎么继续。
受了同事的气,和朋友去撸串吧; 工作太繁琐无聊,点个下午茶吧; 压力太大,去酒吧喝两杯吧;
挺着又撑又胀的肚子,拍一下揉两下是我们对它最好的爱抚。
有的时候饮食太过放肆,自己都觉得对不起胃,也渐渐开始了养生。
啤酒里面加枸杞,可乐里面放党参。
雪糕偏爱红枣味,奶茶一定不加冰。
朋克养生在大势之下,应运而生。
所以再吃这些重口的食物时,大家也得都觉得有后路可退。
如此循环之下,除了重口味,其他的都提不起兴趣了。
饮食不规律
自从公司提出了弹性工作制后,90后的饮食也变弹性了。
正常工作制的时候,大家还能一日三餐好好吃个饭。
自从弹性制之后,90后连早餐都吃不上了。
前一天加班太晚,第二天上班起不来,觉都不够睡,哪有时间吃早餐。
九点半上班,大多人来不及吃早餐,饥肠辘辘地赶地铁。
顶多从路边买些早点,带上地铁。想在地铁上吃呢,众目睽睽下,不敢吃。等到到办公室的时候,包子都冷了。
上午工作太忙的时候,在客户的连环夺命催下,午餐时间也被压缩到十分钟之内,三口两口吃完。
晚上加班到深夜,晚餐弹到了宵夜后。
有的时候不光因为工作,90后还有自己的一套生活哲学:
一日三餐的经验模式真的科学吗?饿了再吃才是身体内最远古的呼唤。
生物钟都颠倒了,饮食也应该随之颠倒。
就这样,胃在他们的弹性制度和生活哲学下,变得更加有弹性了。
放纵过后
同事去医院检查听医生说:
有些人,年纪轻轻就有了一个老人胃。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只是多盛了一口米饭,多吃一颗肉丸,不合时宜地喝了一口水,不小心吹了几分钟空调,胃就开始变得微妙。
长期吃外卖; 长期吃饭不规律; 长期吃重口味;
从前的胃里偶尔划小船,渐渐演变成反复性地翻江倒海。
据统计,13亿中国人中有1.2亿肠胃病患者,且患者低龄化趋势明显。
据2015年的一份调查,比较30年前的数据,近五年来19-35岁的年轻人胃癌发病率高了一倍。35岁以下年轻人患胃癌的比例占病患总数的6%-11%。
胃疼是小事,忍一忍就过去了,可是一旦患上某些重病,往往没有任何挣扎的余地。
一次大病几乎能花光你所有的积蓄。
钱是小事,痛苦才是真的。
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出门在外,父母总会担心我们过得怎么样,吃得好不好。
我们也总是应付着说:吃得很好。
现在让我们真正答应他们好好吃饭,让他们安心好吗?
趁着一切都还不晚:
1、能自己做着吃就自己做,不行的话就去那些信得过的饭店; 2、那些重口味的东西能少吃就少吃吧; 3、一日三餐一定要按时吃,工作再重要,也得排在身体后面;
有些事情,永远不要预支,比如时间,比如健康,否则,你就是在消费自己。 |
容易看错的图片 |
新的一周从尴尬开始新的一周从一大早突然的大雨开始,然后导致我进错楼,当我进到电梯的时候就在想这个电梯怎么跟平时的不太一样,结果上到6楼证明我真的走错了。恍恍惚惚 |
周四啦还有一天就可以休息了!!!看完有没有觉得又干劲满满 |
不要伤害别人,也不能委屈自己。 |
你切辣椒辣手嘛?切辣椒辣到手,倒一点醋能有所缓解,或者用%75浓度的酒精涂抹。 |
天热鸡蛋容易坏?只要记住这一点,大大延长保鲜期鸡蛋储存的时候可以竖立在冰箱里,要大头朝上,因为这是鸡蛋的气室,这样保存鸡蛋更新鲜。 |
倒计时,一天!2020年还剩最后一天了,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 |
这周是单休还是双休呢有人说单休,有人说双休,到底咋休呢? |
“如果穿越回17岁,你能改变人生吗?”你 17岁
这一年你第一次喝酒 那瓶老白干尤其烧嗓子,两口下去,你全身就红的像只煮熟的虾子 但你张罗着“满上满上!” 马尿应该就是这个味吧?你龇牙咧嘴的往下咽 “躁动、闹腾、活力无限”这是这一年的代名词 你和一群半大小子一起尝试了不少大人们才能干的“坏事” 例如偷偷抽烟喝酒 你们一起成为“共犯”时,心里有种隐秘的快意,一脚踩在“成年”的门槛上 急不可耐的把自己区别于“孩子” 你们打架靠义气,学习看心情,最瞧不起的是班里的四眼田鸡 他们眼镜片比瓶底厚,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一点也不酷 最酷的当然是你了,你连在梦里可都在行走江湖、刀剑恩仇、行侠仗义 除此之外,你偶尔会梦见一个女孩 沈佳宜式的、班里最漂亮的女孩,好像所有男生都喜欢她,这件事很奇怪 但你是酷Boy,所以每次见到她,都要把眼睛顶到脑门上去 你17岁,心里每时每刻都好像有一种东西想要冲脱出去 “快点长大吧”,你迫不及待让整个世界都听到你的声音 你 20岁
你上了一所不好不坏的大学,20岁这年,你谈了第一场恋爱 她是你室友的女朋友的闺蜜,被他们隆重而煞有介事的介绍给你 圆眼睛、圆脸蛋,她有点像张含韵 第一次恋爱,你学会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道理 原来女生说没事就是有事,说没关系就是很生气,说算了我睡了就是快来哄我... 女人怎么是这么复杂的生物呢?你再多长一个脑子都算不清楚她在想什么 所以,你不知道为什么她总需要很多句“我爱你”才能放心? 更不知道为什么多打会游戏就是不爱她了? 为什么她总跟你妈一样,爱管着你? 女人真麻烦啊 因为诸如此类的原因,和鸡毛蒜皮的小事,你们也会经常吵架 每一次,她的眼泪都噼里啪啦往下掉,看起来要多委屈、有多委屈 你站在对面摸不清头脑,完全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又应该怎么做 你 24岁
你进入社会的第二年,整个人改变了很多 毕业伊始你进了一家小公司,名号起的好听,干的却基本都是打杂的活 第二年你跳了槽,生活水平有了略微的改善,但心态也变了,你总觉得很累 非常累 你明明记得自己一两年前的时候,身上总有使不完的力气 那时你觉得自己可以成为任何人,可以成就任何事 但现在,你经常下了班只想摊在床上,什么都不想做,一句话都不想说 这种感觉在你偶尔的通宵加班后,更为强烈 深夜袭来的那种挫败感让你时不时怀疑人生,你有时候觉得这一切...真tmd糟糕 但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你答不出来 家乡的父母有时会给你打电话,跟你说你小学的谁谁考了公务员,隔壁的谁谁在国企升职加薪 他们的工作都稳定而又有前途,你明白父母是在潜移默化的劝你 但是你想不清楚,难道除你之外的每一个人都想好自己的未来要怎么过了吗? 难道除你之外的每一个人都活的那么清楚明白吗? 每当此时,你也会忍不住开始费解,当年你爸妈是怎么把你养大的呢? 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他们已经成家、立业、还有了你 可现在的你,连养活自己都有点问题 更重要的是,你很迷茫,不知道接下来的路到底应该怎么走... 你 27岁
这一两年开始,你源源不断的收到各种同学、同事们的喜帖,礼金 你还向公司申请休年假,坐了5个小时的飞机,去参加大学室友的婚礼 喜宴过后,你们507宿舍的哥们单续了一摊,你们喝了很多酒,也吐了很多次 老二拍着你的肩膀,苦大仇深的跟你说婚不能结,结了就丧权辱国、割地赔款 老四指着自己的下眼袋告诉你,他的黑眼圈有多黑,他女儿深夜的嗓门就有多嘹亮 老大听了哈哈笑,让你别信这些王八蛋的话,他说有个知冷知热的人过日子,简直太tm幸福了... 你们喝的太久,一直喝到天都快亮了,你的感官也有些麻痹 迷迷糊糊记得有人在笑,有人哭了,有人说恭喜,有人说早晚轮到你 会轮到你吗?你有些紧张,也有些激动 你回到自己城市的那天,女友刚搬出你们的小出租屋,留给你一屋子空荡荡的回忆 你们恋爱满3年了,你能感觉到这一年来她明里暗里的着急 你说自己一穷二白,还没有能力转变成“丈夫”的角色,也没准备好足够的物质条件,你觉得自己应该给妻子孩子更多、更多东西 可这不是理由 她说“天桥底下卖唱的也结婚了,也养得起孩子” 裂痕是一点点出现的,却扩散的很快,朝着生活里的每一个方向 你们开始深夜吵架,互相指着鼻子声音尖利,暴露给彼此最狰狞的一面 每一次吵到最后,她甩开门跑出去,却都没有跑远,就蹲在4楼楼道的拐角里哭 你在门口听到她淅淅沥沥的哭声,攥紧了拳头,也有点恨自己 可是这一次,她还会蹲在4楼的楼道里吗? “去不去找她”,你问自己 你 30岁
你结婚了 通过相亲,你认识了门当户对的妻 她是个好女孩,说话温温柔柔,性格也好 民政局的钢戳盖在你们结婚证上的时候,你还有些怔忪,她拍拍你的肩膀,笑着说“hi,老公” 好像,你的人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被命运按上了“加速”键 孩子很快就来了 你百思不得其解,这么一个软趴趴,睁眼都费劲的小东西,居然有那么大的能量 哭、嚎、哇哇叫,从早到晚,你和老婆老妈三个人都搞不定她一个 哦对,说到老妈,你更觉得头疼 你以前觉得所谓的“婆媳”问题是不会出现在你的家里,但后来却发现似乎所有的婆媳都天生有些不对头 坐月子能不能洗澡,孩子的辅食谁来做,“科学育儿”谁说的对...全都是针尖对麦芒 如果说夹在两个女人中间让人痛苦不已,更让你无奈的是,你老婆偶尔突如其来的“情绪崩溃” 有一天晚上,你突然惊醒,看着老婆拿着手机坐在床头哭泣,惨白的灯光投射在她脸上,午夜凶铃大抵如此,你吓了一大跳 她给你看手机里前同事的照片,高跟鞋,妆容精致,配文是“噢耶!升职!” 哎,好一个职场杜拉拉 妻子哭的抽抽搭搭的,捏了捏自己肚皮上的肉,揉了揉5天没洗的头发,和衣服上的奶渍 你心里明白,转身去查保姆的价格 那对你们小小的家庭来说,是个庞大的数字
|
小盆友们,儿童节快乐鸭! |
用姜解冻肉更鲜有时当天用不完的肉会冻在冰箱里,解冻制作后总感觉跟鲜肉有差距。可以取一块生姜捣碎,然后加适量的水,把冷冻的肉放到姜汁水中让它自然解冻,经过这一步,你会惊奇的发现,肉的鲜味有了很大的回升。 |
今天你沟通了嘛
沟通是人们分享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任何过程。这种过程不仅包含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也包含形体语言、个人的习气和方式、物质环境——赋予信息含义的任何东西。
如何沟通 1.讲出来:尤其是坦白的讲出来你内心的感受、感情、痛苦、想法和期望,但绝不是批评、责备、抱怨、攻击。
沟通方式 沟通是人生存很重要的一课,说话谁都会,但如何把话说得艺术,如何跟他人进行很好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 1.了解人和人性 2.如何巧妙的与别人交谈 3.如何发言 4.如何令别人觉得重要 5.如何赞同别人
“一吵架他就不说话,我看这恋爱他是不想谈了吧。”朋友最近又找我抱怨,发出了这句感叹。她跟男友恋爱的这几年,每次到有争执的时候,都觉得自己在跟一块木头桩子吵架。 Ta到底是故意气你,还是真不知道说什么? 皆有可能。
情况一:“沉默是一种武器,我用它来伤害你” 故意的沉默相待(俗称冷战)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操控方法,也是一种被动型攻击的形式。临床心理学家认为,这样的沉默是一种对对方的惩罚。当沉默被用作一种策略时,他们的沉默有明确的目的——获取权力、表达愤怒、引起关注,他们也清楚自己这样做的后果——包括对对方造成伤害。 在对方急切想要沟通的时刻,保持沉默的那一方,与情绪激动的一方相比,通常是处于权力上风的。至少在那一次特定的沟通中是如此。因为比起对方,他们掌握着更多的信息量,感受到更多的确定性。他们基本清楚对方现在的感受如何,想要什么,以及期望自己作出怎样的反应,而是否予以回应的权力却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 此时,沉默是他们刻意给对方制造的不确定感。这种不确定感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折磨。
情况二:“除了沉默以外,我不知道还能做什么” 有的时候,在特定的沟通情境中保持沉默,也是一种出于自我保护、对关系和对方的保护的本能反应。这是把沉默当做一种防御机制。 在话还没有说出口之前,沉默者就已经抢先“无效化”了自己的话。他们预设了对方不会听、也不会理解自己,觉得自己说的没有意义。这种对沟通结果的悲观预期往往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与过去负面的沟通经验有关系。
情况三:“让TA冷静一下” 部分人对沟通抱有的一个误区是:争吵才是最糟糕的情况。而只要自己保持沉默,双方就“至少没有吵起来”。即使对方因为自己的沉默丧气离开,也会比吵起来要好。 如果抱有这种迷思,他们甚至会觉得沉默是一个还不错的计策,至少能让对方先“冷静下来”。 对于一些人来说,在情绪强烈的时刻,是无法进行理性思考、讨论问题的。
强烈的情绪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过重的认知负担,所以一发生冲突,他们就立刻躲得远远的。 他们通常会认为情绪是问题的起源,但事实上,有些情绪的发生也许正是解决问题的契机。而当情绪消失,解决问题的动机也就弱化了。 但解决问题的动机弱化,并不代表问题就消失了。“冷静”以后,再提起问题的另一方,总会被当成“无理取闹”,甚至可能引发新的一轮争执。
双方在沟通中,一人处于不断提出要求的状态,心急火燎,指责对方: “你倒是说话啊!” “你一声不吭是什么意思?!”而另一人则倾向于回避冲突,动不动就叫别人冷静一下,然后自己消失,连架都吵不起来。结果两个人,一个越冷静越生气,一个越沉默越憋屈。在不断地逼迫和退让之中,都降低了对关系的满意度。
“我懒得跟你解释” 这句话简直是吵架时的炸药,如果在前面加一句“随便你怎么想”,那爆炸效果就是几何级增长。 这句话的背后,是想要避免沟通所引发的更大麻烦,所以干脆拒绝沟通:“你这问题太幼稚了!我解释反而更说不清。”一说话就要吵架,还不如不说。
沉默能逃避一时的冲突,却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如果双方的禁忌话题越来越多,总是回避冲突,那么终会影响关系满意度。
对于上火(要求)的一方: 有时候对方的沉默,是对于另一方过于逼迫的反击。也许上火的一方可以先试着放下激烈的情绪,不要试图去逼问对方“为什么不说话!”,并且先摆出倾听的态度,让对方感受到,我是可以听进去你的话的。除此之外,当对方沉默时,不要妄加猜测Ta的想法,或者用自己的猜测去替代对方的真实想法。有时候我们容易主观预判,以为自己已经了解了对方的态度,进而说出“我以为你是那样想的”、“你不说话,我以为你默认了”之类的话。对于这些“想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去确认、直接询问对方的意见。当然,提出直接的问题并不代表要以逼迫的态度。
对于沉默(回避)的一方: 现在不说≠永远不说 保持表面的和平,只会引来之后更大的矛盾。因此,当关系出现问题时,直接面对,真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其实是最高效的沟通方式。习惯回避型沟通的人可以试着慢慢踏出一步。
有时候我们会有一种错觉,认为他人应该可以通过我们的非言语线索,来判断出我们内心的活动。比如有时会想: “我都表现得这么明显了!Ta难道看不出来我正在生气/不想说话?”可是谁也没有读心术,不能把对方的思维时刻准确的了解到位。所以需要依托言语,才能让别人知道我们的想法。
所以,当与他人沟通出现问题时,沉默也许是最容易的选择,但绝不是最好的选择。与其沉默着让别人去猜测,造成更大的误会,不如,我们就好好吵一架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