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是不是也常常发现,身边有些人可能没有高学历,却因为情商高,懂得处理人际关系,更能“吃得开、混得好”。
而有些人,一开口就冷场,即使有很好的才华,也因情商低而大打折扣。
社会上有一条被广为认同的公式:人的成功=20%的智商+80%的情商。
高情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关于高情商,90%的人都存在着误区:
有些人认为高情商就是外向,于是在人际交往中努力的表现积极,有时甚至会违背自己的意愿去讨好别人;
有些人认为高情商就是会说话,所以去学了一大堆沟通的“话术”,却常常让人觉得套路,一点都不真诚;
还有一些人认为高情商就是脾气好,所以即使遇到不公平的事情都拼命压抑自己的情绪,时时刻刻笑脸迎人
……
其实,这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情商,而是我们在委屈自己来成就别人眼里的高情商。
长此以往,只会不断消耗自己,让自己陷入不开心的被动局面。
北大心理学硕士倬伦也认为,真正拥有高情商的慧者,应该是招别人喜欢,但也绝不憋屈自己。
2)
黄渤在演艺圈里是出了名的高情商。曾经有一次接受采访,记者问他:
“你是否能取代葛优?"
在演艺圈中,很多记者的提问都设有圈套,很容易让人难堪。
面对这样的问题,很多人都会故作谦虚,贬低自己抬高别人,以免落下话柄。
但黄渤并没有违背自己的内心,他说:
“这个时代不会阻止你自己闪耀,
但你也覆盖不了任何人的光辉。
因为人家曾开天辟地,
在中国电影那样的时候,
人家是创时代的电影人。
我们只是继续前行的一些晚辈,不敢造次。”
不仅用幽默化解了尴尬,而且他的回答既夸赞了对方,也尊重了自己,
没有妄自菲薄,也不会让人觉得是阿谀奉承。
北大心理学硕士倬伦也说:“黄渤高情商的魅力所在,就是他从不刻意的迎合别人,
也不委屈自己,无论说话还是做事,都可以做到让自己开心,也让别人开心。”
3)
某心里学家发现身边很多人因为情商低,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而处处碰壁,
于是,她就开始思考:如何将自己专攻的心理学应用到人际交往中,提高情商?
她开始大量阅读相关书籍,努力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她发现,在心理学上,情商包含五个方面的情绪能力:
了解自己情绪的能力
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
自我激励的能力
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
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了解和掌控自己的情绪是前提,之后才能感知、掌控别人。也就是说,只有懂自己的人,才能更好的读懂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