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英雄

家,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家,是我们生活的避风港;家,更是我们人生的驿站。 |
2020年高考网上咨询周时间安排出来了!教育部“2020年高考网上咨询周”活动将于7月22日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正式启动。根据全国各省(区、市)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安排,今年网上咨询活动时间为7月22日至28日,每日咨询时间9点至17点。“咨询周”期间,全国招生高校将在线提供咨询,另外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海南、贵州、青海等部分省份将在平台举办咨询专场,具体安排届时在平台发布。
教育部要求各高校根据各地疫情防控要求,积极主动加强线上招生宣传,做好网上咨询,为考生、家长提供周到细致的志愿填报指导服务。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加大招生政策、招生章程、录取程序等信息公开力度,确保信息准确性和时效性。
考生可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网页及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参与咨询周活动。同时,为提高咨询效率,请考生提前浏览各高校发布的最新招生信息,了解相关情况。
高考咨询周网址为https://gaokao.chsi.com.cn;微信公众号为“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
12年前,那个高考故意0分的人,现在怎么样了?昨天在网上看到几张照片,很感慨。拍的是即将高考的同学们:孩子们狼狈的睡姿,桌子上成堆的复习资料,让人心疼。 看得出,这是一群辛苦拼搏的孩子。他们小小的身体,扛着难以想象的辛苦和压力。 我给儿子看了这些照片,他惊讶地咧嘴,说:好可怜。 我说,但是也好值得。
读书的确很苦,但我们为什么非要吃这样的苦? 因为值得。
-1- 讲一个故事。 2008年,安徽有位高考生,叫徐孟南,是个很有想法的孩子。 那年高考,他故意交白卷,考零分,以表达自己对教育制度的不满。 随后,他顺利落榜。 之后的10年,他辗转在各类工厂,干各种没有技术含量的体力活:组装广告箱、制造井盖、包装卫浴产品…… 他想换好点的工作,但好工作都对学历有要求,他只有高中毕业,第一关就过不去。 在吃尽了生活的苦后,他终于幡然醒悟,明白了“读书才是最好的选择”。 2018年,徐孟南下定决心,再考大学。 当年以他的成绩,考二本不成问题。但十年之后,情况早已今非昔比。 他一边打工一边学习,一番艰苦鏖战后,29岁的他最终上了安徽的一所专科院校。 今年九月再开学,他就要上大三了。 12年前与他一起高考的同学,有些已经博士毕业,有些已是单位的中高层。 而他,必须用更艰辛的努力,去追回失去的一切。 他现在常会接到家长的求助,求他帮忙劝劝自己不想学习的孩子。 每次他都会认真告诉那些孩子:知识改变命运,要珍惜机会。 这是他用自己10年的人生,换来的惨痛教训。
-2- 前段有个“硕士毕业做保姆”的新闻,很火。 刘双,32岁,西安外国语大学硕士毕业,懂英语法语,供职过知名公司,也曾外派到非洲几内亚做客户经理。 现在,她的职业是“保姆”。 看了她的简历,有网友说她是“最牛保姆”,但更多人开始质疑:如果辛辛苦苦读个硕士,出来却做保姆,那读书还有什么用?小学毕业就去做不就行了? 但是您请往下想。 这位“阿姨”,懂早教、会英语法语、有知识有阅历,她跟普通阿姨能一样吗? 其实人家在保姆培训期间,就有客户开出了2万月薪,而且还有很多雇主在竞价,成为了家政行业的“顶流”。 刘双说,自己不做饭、不干家务,只带孩子。 这就是读不读书的差别。 小学毕业做保姆,只有任雇主挑挑拣拣的份,也只能干最辛苦最没技术含量的活。 硕士毕业做保姆,就可以挑选雇主,提自己的条件,收入也是别人的好几倍。 网友说,这叫降维打击。相当于刘翔参加你们学校的运动会。 更经典的,是那个“北大毕业去卖猪肉”的陆步轩。 他在离开北大后,做过很多工作,后来听说卖猪肉赚钱,就拿起了杀猪刀,在市场卖肉。 很多人嘲笑他,“北大毕业生卖肉啊?那读书还有啥用?” 但是,因为陆步轩有文化有头脑,他的摊位生意特别好,每天能卖12头猪,远超别人。 再后来,他卖出了名堂,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屠夫学校”,亲自担任校长,编写了20万字的教材,用来培养专业的屠夫以及营销人才。 现在,他早已是亿万身家,光给北大母校,就捐款9亿。 他的合伙人,北大师兄陈生也说:“不管做什么,都要干出北大水平”。 是的,北大毕业的,就算卖猪肉,也比小学文化的卖得好。 这就是读书的意义。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 上大学最大的意义,不在于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是提高了见识和起点。 你未来的发展取决于你在什么层次上思考,以及和什么层次的人共事。 上一流的大学,其实是提高这个层次的成本最低的途径,也几乎是唯一的途径。 社会变化很快。 40年前,读过高中就是高学历了。 而现在,高中毕业已经基本等于“没文化”。 过去考大学,是让你从平民脱颖而出,变成精英。 而现在考大学,是保住你能做个普通人,不沦为底层。 所以就算“大学生越来越不值钱”,但现在读大学,也比过去更要紧了。 如果你不读书,就极大可能要遭遇“降维打击”,连普通的工作都保不住,只能被挤到最边缘最辛苦的角落,别人都不愿意干的事,才轮得到你。 你依然可以生存,但丧失了选择权。 你无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只能被迫辛苦谋生。 你可能很想反抗,却毫无办法。因为一个人如果在知识、见识、格局、人脉上都低于别人,那真的就相当于别人开车飞驰,你靠两条腿狂奔。 只能甘拜下风。 一旦到了这种境况,你再努力也很难翻盘了。因为你和对手已经不在一个维度上。 就像一个没读过书的农村阿姨,她再努力,可能也争不过会双语懂教育的硕士姐姐。 这就是努力读书的意义。 如果读书的时候没努力,之后可能多少辛苦都补不上人生的落差了。 所以,跟往后一生的艰辛相比,读书这十几年的苦,其实也不算什么了。
-3- 去年,有一个“博士毕业年薪200万”的消息很热。 左鹏飞,华中科技大学博士,一毕业就被华为、阿里巴巴、腾讯“哄抢”,不但给出高薪,还提供住房。 最后他选择了年薪200万的华为。 人和人差距就是这么大。 有人挤在人才市场焦头烂额投遍简历,却得不到一份糊口的工作。 而有的人一毕业,就有大企业争着给他年薪200万。 差距来自哪里? 就是读书啊。 现在,左鹏飞说的最多的就是:庆幸自己读了大学,又读了博士。真的很感谢过去那么拼命的自己。 除了企业高管,其实现在大部分行业,都是高学历者的天下。 比如这次疫情期间,最被仰视,贡献最大的,几乎都是读书多的人。 钟南山,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2007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 李兰娟,1973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 张文宏,1993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之后在哈佛大学做博士后。 …… 如果没有这些埋头苦读的人,我们现在可能还困在疫情里不能自拔。 而他们在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得到了极高的赞誉和回报。 一个人一生最大的追求,也莫过于此了吧。
-4- 在某宝上,有一个给山区上学的孩子捐赠午餐的项目。 下面有很多留言,其中一个小伙子的话,尤其让人感动。 他发了一张自己在工地搬砖的照片,说:太多人,都是如此。 少时无知,不肯努力。错过了读书的光阴,也错失了向上进阶的大好时机。 直到经历了社会的毒打,才知道读书的重要,但是时光一去不复返,只好抱憾终生。 人总是在真正失去了以后,才会知道自己失去的究竟是什么。 但是,当他们尝到命运的苦味,转回头切切叮嘱后来者,却依然有许许多多人,不信邪,不肯努力,又走上那条必将后悔的路。 就这样,一批一批,前赴后继。 最后世间遍布这样的人,他们吃了太多生活的苦,心里都藏着深深的懊悔,和一句“我当初要是好好读书,就好了。” 是的,读书的确很苦,但不读书的人生会更苦。 你在读书上偷的懒,未来必然要以其它方式,千百倍地偿还。 一个人,如果不愿被别人降维打击。 如果害怕在底层无望地苦熬。 如果渴望看更广阔的世界。 如果想从茫茫人海中杀出一条血路。 如果希望这一生活成最好的自己,见识最好的世界。 那么,读书,就是必须要走的路。 如果你已经错过了在学校里读书的机会,就请坚持以各种方式学习。 同时,让你的孩子好好念书,走好他的人生路。 读书,可能是我们普通人,唯一不看脸不看爹不看权不看钱的翻身机会。 每一份辛苦,都可能得到十倍百倍的回报。 付出再多,也值得。 |
2020年全国高校名单 |
品现于事,心藏于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