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贡妙喻孔夫子
|
|
一天,鲁国大夫叔孙武叔在朝廷中对其他官员说:“大家都说孔子了不
起,我看子贡比他的老师强。”
子服景伯听说此话后,转达给子贡听。
子贡不以为然地笑笑说:“此话就不对啦,我怎么及得上老师呢?拿房
屋的围墙来作比喻吧,我家的围墙只有齐肩膀那么高,谁都可以看见里面房
屋的美好。而我的老师的围墙却有几丈高,人们又找不着大门进去,那就看
不见他那宗庙的壮美和房舍的多种多样啦。能够找着大门进去的人或许不多
吧。因此,叔孙武叔老先生那么说,不也是很自然的吗?”
子服景伯觉得子贡的比喻既新鲜又贴切。
后来,子贡听见大夫叔孙武叔毁谤自己的尊师孔子,心里很是气愤,他找到叔孙武叔说:“先生您不要这样做!仲尼老师是毁谤不了的。别人的贤能好比小山丘,还可以超过;仲尼老师却好比太阳和月亮一样,是没办法超过的。有人纵然想自绝于太阳、月亮,可那对于太阳、月亮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是看出他太不自量罢了!”
又有一次,有人对子贡说:“您对仲尼那么恭敬,难道他真比您强吗?”
子贡说:“君子说一句话可以表现他聪明,也可以说一句话表现他不聪明,由此可见,说话是不能不谨慎的。我的老师的不可赶上,如同上天不能用梯子一级一级地爬上去一样。我的老师如果当上国家的君主或得到采邑成为卿大夫,他要百姓在社会上站住脚跟,百姓便都自然地站住脚跟;若引导百姓前进,百姓自然都跟着前进;若安抚百姓,百姓自然都会前来投奔;若动员百姓,百姓自然会同心协力。他老人家生得光荣。死得可惜,别人怎么能赶得上呢?”
|
|
|
|
|
|
|
Every power comes with its own burden.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
|
|
|
|
|
|
|
鲁班仿草造锯子
|
|
有一次,鲁国的国君要鲁班负责修建一座大宫殿,并且必须限期完成,
否则,就要给予严厉的处罚。
接受任务后,鲁班抓紧时间准备一切用料,其中需要大量的木材。他就
召集起他的徒弟上山去采伐。当时,采伐木头用的是斧头。砍呀,砍呀,徒
弟们砍了许多天,直累得腰酸背疼,还是没砍下多少棵树。
鲁班的心里非常着急。如果木料供应不上,就不能按期完工,这样,不
仅自己要受到处罚,还要连累徒弟们。
“能不能想个什么办法加快伐木的进度呢?”鲁班为此绞尽了脑汁,还
是想不出好办法。
这天上午,他又心事重重地到山上去察看。
为了抄近路上山,他决定沿着陡坡的羊肠小道上去。山路陡峭,草木茂
盛。他用手攀着树枝、杂草,使劲地往上爬。爬着爬着,他脚下一滑,差点
儿摔下去。由于太使劲,手被握着的茅草划破了,鲜血从手心流了出来。鲁
班伸手一看,只见手上有几道细细的口子,感到很惊奇:“几根柔软的小草
竟也这么厉害,我倒要看个究竟!”于是,他又抓住小草,用力一抽,只见
手掌又被划了几道口子。鲁班顾不得疼痛,也顾不得擦去手上的血,拿起小
草左看右看,琢磨着草上有什么名堂。终于,他发现了茅草的秘密。原来茅
草叶子的边缘上,有许许多多排列得很整齐的小齿儿。正是这些锋利的细齿
割破了鲁班满是茧皮的手!
“哈哈!有了!”鲁班心里一亮,心想;“如果仿造茅草的样子,在铁
片上打出细齿来,不就能把树弄断了吗?”
鲁班找来了铁匠,让铁匠打了一批带有细齿的铁片。用这种“铁草”去
锯树,果然又快又省力气。
|
|
|
|
|
|
|
|
鲁班妻子的发明
|
|
鲁班发明了锯子后,又发明了刨子,同先前加工木料时刀削斧砍相比。
既省了力气,又提高了质量,鲁班喜滋滋的,为自己的发明所陶醉。
可是,鲁班用刨子刨木料时,木料会移动,很不方便,就让他的妻子云
氏在对面顶住木料。云氏常常被木料撞伤,手上青一块紫一块的。
云氏就对鲁班说:“你既然发明了刨子,为什么不想想办法,不用人顶
也能刨木料呢?”
鲁班摇摇头说:“我搞出这个刨子,已经很不容易了,你还要我怎么样
呢?”
云氏决定自己想想办法。
自此以后,她天天琢磨这件事,吃饭饭不香,喝茶茶无味。有一天,她
在屋外低着头转来转去地苦苦思索,忽然听见鲁班在室内大声喊她去顶木
料,她心中一急,脚下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一个踉跄,几乎跌倒。回过头
来一看,原来是自己的顽皮儿子在场地上插了一根木撅子,正要发火,突然
领悟:既然木橛子插在地上能绊人,那么,把它钉在长凳上不是可以挡住木
料吗?
她急冲冲地跑进室内,把这个想法告诉丈夫。鲁班一听有道理,就照样
子做了,果然很有成效。
鲁班感慨地说:“世界上的发明创造没有止境,我们永远也不应该自满
自足呀!”
后来,木工们就把云氏发明的这个橛子称作“班妻”,以示纪念。
|
|
|
|
"An overwhelming number of studies show that working mothers face a motherhood penalty resulting in lower earnings and poorer evaluations from superiors while men receive a fatherhood bonus."
|
|
|
|
|
|
There is no perfect. There will always be struggle.
没有什么是完美的,人生总充满着磕磕绊绊。
|
我们发现,如果你想要最大限度地提升动机和生产力,那么设定难度较高的目标会带来最优的结果。大目标带来的成效明显优于小目标,中等目标和模糊目标。
如果我们学习的知识能让我们做真正的自己,就能加快前进的速度。
不妨这样想:如果你知道自己的效能可以提高500%,你会去应对哪些不可能的挑战?如果你的创造力可以提升600%,又将如何?如果你能缩减一半的学习时间会怎么样?这正是本书中的工具和技术所能提供的,也就是说,每个人皆唾手可得。
|
|
|
鲁班妻子的高招
|
|
一次,鲁班率领工匠们为一个有钱有势的富贵人家建造一座华贵的厅
堂。在鲁班的口讲指画下,工匠们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工程进展十分迅速。
眼看就要到树立柱子、搭盖屋顶的时候,鲁班忽然大叫一声道:“糟糕!”
工匠们莫名其妙,纷纷问道:“师傅,啥事呀?”
鲁班连喊数声“抱歉”,指着堆在院内的名贵的香樟木头说,“我一时
疏忽,让这些作厅柱的木头截短了,怎么办,怎么办?”
工匠们听罢个个面色灰白:这批香樟木价格极其昂贵,即使大伙倾家荡
产也难以赔偿;就算赔得起,再去办一批货色势必延搁厅堂完工的日期。而
主人正等着用新厅举办寿辰,招待朝廷那些达宫贵人呢。耽误了此事,可不
是闹着玩的,说不定要鲁班去吃官司呢..
鲁班急得食不甘味,睡不安稳。妻子发现丈夫终日愁眉苦脸,问明缘由,用纤纤手指往丈夫额头上轻轻一戳,笑道:“亏你还是工匠的权威呢!连这种简单的问题也解决不了。”
鲁班恳求道:“你就帮我一把力吧!”
妻子白了他一眼,笑道:“你说我的身材高不高啊。”
鲁班说:“不高,不高,只到我的肩膀。”
妻子又问:“那我现在怎么同你差不多呢?”
鲁班恍然大悟道:“啊,你在靴底上垫着木拖鞋,头上插着玉簪、珠花。
啊!有了,有了!”
在妻子的启发下,鲁班在每根厅柱脚下垫起圆形的白柱石,厅柱上端镶
接着雕花篮和鸟首的柱头,这样便解决了难题。
富丽堂皇的厅堂如期建成了。
|
|
鲁班智扶斜宝塔
|
|
相传,鲁班是我国古代最聪明、最能干的工匠。他原名公输般,因为是
春秋末期的鲁国人,鲁班就成了后人对他的称谓。
一次,他来到吴国姑苏城,人间天堂,果然名不虚传。古城楼塔,次第
排列,茶馆酒肆,热闹非凡。鲁班游兴倍增,揣摸着苏州建筑的特点,迷乐
其间。忽然一阵嘈杂的吵闹声传来。鲁班循声望去,只见前面一块绿草如茵
的空场上,高高耸立着一座新建的宝塔。塔前围着一群人,吵吵嚷嚷,不知
干什么。他慢慢走过去,拨开围观者,看见一个身穿绸缎、头戴高冠、腰系
香袋的老人正在发怒,青筋暴绽,瞠目竖眉,大有气冲斗牛之势。老人对面
蹲着的一个中年人,双手抱头,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鲁班好生奇怪,一询
问才知道事情的究竟。
那位老人是当地有名的富翁,为积善行德,准备修建一座宝塔,流传千
古。这项工程由那位工匠承接。运木起造,精心筹划,经过近三年的辛苦劳
动,宝塔终于建成。可是不知怎么搞的,宝塔虽然建成,可不管横着看,还
是竖着看,总是倾斜的。经过测量,宝塔的确倾斜近十度。人们对此摇头相
视,指点议论。富翁认为造塔反招非议,很是生气,也有损他的功德圆满,
因此,亲自我工匠算帐:要么推倒重建,要么把宝塔扶正,否则,要送官府
严办。
这可难住了工匠,如果要推倒重建,自己就是卖儿卖女,倾家荡产也无
法承受经济压力;如果把塔扶正,这也办不到,因为宝塔尽管是木质的,可
依然有约百万斤,只能望塔兴叹!
鲁班绕着宝塔仔细瞧了瞧,又看了看一筹莫展的工匠,走过去安慰道:
“你不要着急,只要你给我找点木料来,我一个人用不着一个月就可以把它
扶正!”
工匠一听,半信半疑,可也没有别的办法。于是他扛来木料,带着一丝
希望等待着。而鲁班呢,他也不让人插手帮忙,将扛来的木料砍成许多斜面
小木楔,一块一块地从塔顶倾斜的一面往里敲,使倾斜的一方慢慢抬高。这
样乒乒乓乓,起早摸黑干了一个月,宝塔果然直立起来了。
工匠感激地问鲁班:“恩公,你这样补救为啥能使宝塔直立?”
鲁班答道:“由于斜塔是木质的,属穿斗结构,各部件之间的拉扯比较
结实,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所以可以用打木楔的办法加以扶正。而木楔又
是斜面的,既比较容易往里打,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打进去后又可
抬高塔的倾斜面的高度,使塔不再倾斜。”
|
|
楚庄王高高地坐在宝座上,接受一批又一批的文武大臣向他朝贺。甜蜜
的音乐,欢快的舞蹈一齐向他奉献。楚庄王陶醉了。
前些天,他的盟国陈国发生了内乱,陈灵公被大臣夏征舒杀了。陈国的
几个大臣逃到楚国,请楚庄王替陈国平定内乱。楚庄王就打着主持正义的旗
帜,率大军灭了陈国,把它改为楚国的一个县。啊,楚国,强大的楚国的版
图又扩大了。楚庄王得意地想着,忽然有一丝不愉快的念头升上脑际:南方
属国的君主和许多小部族的首领都来道喜了,国内的大臣也都来祝贺了,怎
么独独不见大夫申叔时?
正想着申叔时,申叔时就来了。原来,他出使齐国刚回来。
申叔时向楚庄王报告了去齐国后的见闻,楚庄王想,接下来,你该说些
道喜的话了吧?谁知申叔时竟一句也没提到。楚庄王火了,责问道:“陈国
的夏征舒杀了陈灵公,犯了滔天大罪,中原的诸侯哪个也没敢去过问,只有
我主持正义,杀了夏征舒,而且又使我国增加了很多的土地。哪个大臣,哪
个属国不来祝贺?可你却吭都没吭一声,难道我做得不对吗?”
申叔时诚惶诚恐地行了个礼,说:“不是,不是,我的心里正想着一件
解决不了的案子呢,所以还顾不上说别的。”
楚庄王好奇地问:“什么案子?”
申叔时说:“是这样的:有个人牵着一头牛,从别人的田里走过。谁知
那牛踩坏了人家的庄稼。田主火冒三丈,不由分说,把那头牛抢去了。凭牛
主好说歹说就是不肯还。请问大王,要是您遇上这个案子该怎么审理呀?”
楚庄王说:“我说应该把牛还给人家。”
“为什么?”
“牵着牛踩了人家的庄稼,这当然不好。可是,就为这个抢了人家的牛,不是太过分了吗?”楚庄王说到这里,忽然领悟出一个道理,他盯着申
叔时看了好一会,又说:“唔,原来你是转着弯子说我呢。好好好,我把‘那头牛’退回给人家就是了。”
楚庄王于是就恢复了陈国,陈国的新国君陈成公从晋国回到陈国,他很
感激楚庄王,就归附了楚国。中原的诸侯也都挺敬佩楚庄王的道义精神。
|
|
|
|
|
|
|
|
|
|
公元前606 年,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前59l 年)一次灭了叛党,回
到郢都,开了一个庆功会。这个宴会名为“太平宴”。君臣兴致很高,从白
天一直喝到晚上,还没尽兴。
这时,天已经黑了,外面刮着大风,好像要下雨的样子,可是大厅中烛
火通明,轻歌曼舞。忽地,从舞女中转出一位绝色佳人:她,上着白藕丝对
衿仙裳,下穿紫绡翠纹裙。满头珠翠,颤巍巍无数宝钗簪;遍地幽香,娇滴
滴有花金缕细。脸蛋如三月桃花,纤腰似春之杨柳,说不尽的体态风流,丰
姿绰约。
这美女是庄王最宠爱的许姬。此刻,她奉庄王之令为群臣斟酒。她轻盈
得燕子一般,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到西。群臣一个个着了迷,疯狂的喧
闹声一下子全没了。
突然,一阵风扑到大厅上,吹灭了所有的蜡烛。许姬正为一人斟酒,那
人趁着黑灯瞎火之际,拉住许姬的袖子,去捏她的手。许姬倒也厉害,顺手
牵羊地把那人帽子上的缨子揪了下来,快步来到庄王前轻轻地告状,要庄王
快命人点烛,看看是谁竟敢调戏她。
调戏君王的宠姬,无疑是对君王的羞侮。这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啊!但庄
王想了想,却高声喊道:“切莫点烛!寡人今日要与诸卿开怀畅饮,不用打
扮得衣冠齐整的了,大家统统把帽子全摘下来吧!”
当莫名其妙的文武官员都把帽子摘下后,庄王才叫点烛。这样,庄王和
许姬始终都不知道拉袖子的是谁。
散席后,许姬责怪起庄王来。
庄王笑笑说:“今天是我请文武百官来喝庆功酒的,大家很高兴,喝得
都差不多了,酒醉出现狂态,这又有什么奇怪呢?我如果按你说的把那个人
查出来,显示了你的贞节,却让群臣不欢而散,就都会悦我胸怀和度量太小,那以后谁还会为我拚死效劳呢?”
许姬听了,十分佩服。
后来,楚国与郑国交战时,前部主帅的副将唐狡自告奋勇率百余人充当
先锋,为大军开路。他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使楚军进展顺利。庄王要厚赏
唐狡。
唐狡却红着脸说:“大王切莫厚赏,只要不治我的罪,未将已感激不尽
了!”
庄王问:“为什么呢?”
唐狡磕头答道:“上次‘绝缨会’上,去拉美人手的便是我呀!蒙大王
昔日不杀之恩,末将今日才舍命相报啊!”
庄王大喜,还是重赏了他。
|
齐姜是晋国公子重耳的妻子。晋献公死后,国内发生叛乱.她跟着丈夫
逃出晋国,辗转流浪,最后在齐国安下身来。她是一个很有抱负的女子,希
望重耳日后能回到国内,重振国威,于一番伟大事业。想不到丈夫一过上安
定的日子,满足于儿女情长,把复国的大业丢置脑后。这一天,齐姜摆出一
桌丰盛的酒宴,准备趁着酒兴,再好好劝说一番。
“公子,为妾的有话说。”齐姜敬上一杯酒,神色庄重地说,“诸位老
臣为什么不辞劳苦,跟随您辗转列国?就是因为他们盼望着有朝一日能重振
国业,共享富贵。可是..”
“可是怎么样呀?”重耳催促妻子说下去。
“可是自从公子在齐国站下脚头,就沉浸在卿卿我我的温情之中。妾能
得到公子厚爱,万死也要报答您的恩情。不过,如果因为妾而耽误了您的复
国大业,那妾可担当不起呀!”她停下话头,观察着丈夫的脸色,狠狠心又
说了下去,“我看,晋国局势已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回去,正是时机!”
重耳怒气冲冲,几欲发作。齐姜不便再劝,于是满脸堆笑地陪着公子饮
酒,一杯接一杯地敬着,重耳一一喝干了。
齐姜实实在在是想把重耳灌醉。她看到好言劝说无效,就想到丈夫的舅
父狐偃的主意。原来狐偃看到外甥沉湎于酒色之中,十分生气,决定把他劫
掠回晋国。齐姜决定做好配合。
重耳不知是计,喝得酩酊大醉。齐姜就果断地用被子把丈夫包裹起来,
交给狐偃。狐偃把重耳装上马车,日夜兼程向晋国进发。
后来,重耳在狐偃等大臣的协助下,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登上了王位,就是晋文公。他想起齐姜的作用,派人到齐国隆重接回了妻子。齐姜看到当上国君的丈夫,想到当年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涕泪交加地说:“当年为妾这样做,正是为了今天的夫妻团聚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