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子贡妙喻孔夫子
|



|
一天,鲁国大夫叔孙武叔在朝廷中对其他官员说:“大家都说孔子了不
起,我看子贡比他的老师强。”
子服景伯听说此话后,转达给子贡听。
子贡不以为然地笑笑说:“此话就不对啦,我怎么及得上老师呢?拿房
屋的围墙来作比喻吧,我家的围墙只有齐肩膀那么高,谁都可以看见里面房
屋的美好。而我的老师的围墙却有几丈高,人们又找不着大门进去,那就看
不见他那宗庙的壮美和房舍的多种多样啦。能够找着大门进去的人或许不多
吧。因此,叔孙武叔老先生那么说,不也是很自然的吗?”
子服景伯觉得子贡的比喻既新鲜又贴切。
后来,子贡听见大夫叔孙武叔毁谤自己的尊师孔子,心里很是气愤,他找到叔孙武叔说:“先生您不要这样做!仲尼老师是毁谤不了的。别人的贤能好比小山丘,还可以超过;仲尼老师却好比太阳和月亮一样,是没办法超过的。有人纵然想自绝于太阳、月亮,可那对于太阳、月亮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是看出他太不自量罢了!”
又有一次,有人对子贡说:“您对仲尼那么恭敬,难道他真比您强吗?”
子贡说:“君子说一句话可以表现他聪明,也可以说一句话表现他不聪明,由此可见,说话是不能不谨慎的。我的老师的不可赶上,如同上天不能用梯子一级一级地爬上去一样。我的老师如果当上国家的君主或得到采邑成为卿大夫,他要百姓在社会上站住脚跟,百姓便都自然地站住脚跟;若引导百姓前进,百姓自然都跟着前进;若安抚百姓,百姓自然都会前来投奔;若动员百姓,百姓自然会同心协力。他老人家生得光荣。死得可惜,别人怎么能赶得上呢?”
|
|
|
|
|
|
|
|
|
Every power comes with its own burden.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
|
鲁班妻子的高招
|



|
一次,鲁班率领工匠们为一个有钱有势的富贵人家建造一座华贵的厅
堂。在鲁班的口讲指画下,工匠们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工程进展十分迅速。
眼看就要到树立柱子、搭盖屋顶的时候,鲁班忽然大叫一声道:“糟糕!”
工匠们莫名其妙,纷纷问道:“师傅,啥事呀?”
鲁班连喊数声“抱歉”,指着堆在院内的名贵的香樟木头说,“我一时
疏忽,让这些作厅柱的木头截短了,怎么办,怎么办?”
工匠们听罢个个面色灰白:这批香樟木价格极其昂贵,即使大伙倾家荡
产也难以赔偿;就算赔得起,再去办一批货色势必延搁厅堂完工的日期。而
主人正等着用新厅举办寿辰,招待朝廷那些达宫贵人呢。耽误了此事,可不
是闹着玩的,说不定要鲁班去吃官司呢..
鲁班急得食不甘味,睡不安稳。妻子发现丈夫终日愁眉苦脸,问明缘由,用纤纤手指往丈夫额头上轻轻一戳,笑道:“亏你还是工匠的权威呢!连这种简单的问题也解决不了。”
鲁班恳求道:“你就帮我一把力吧!”
妻子白了他一眼,笑道:“你说我的身材高不高啊。”
鲁班说:“不高,不高,只到我的肩膀。”
妻子又问:“那我现在怎么同你差不多呢?”
鲁班恍然大悟道:“啊,你在靴底上垫着木拖鞋,头上插着玉簪、珠花。
啊!有了,有了!”
在妻子的启发下,鲁班在每根厅柱脚下垫起圆形的白柱石,厅柱上端镶
接着雕花篮和鸟首的柱头,这样便解决了难题。
富丽堂皇的厅堂如期建成了。
|
|
鲁班妻子的发明
|



|
鲁班发明了锯子后,又发明了刨子,同先前加工木料时刀削斧砍相比。
既省了力气,又提高了质量,鲁班喜滋滋的,为自己的发明所陶醉。
可是,鲁班用刨子刨木料时,木料会移动,很不方便,就让他的妻子云
氏在对面顶住木料。云氏常常被木料撞伤,手上青一块紫一块的。
云氏就对鲁班说:“你既然发明了刨子,为什么不想想办法,不用人顶
也能刨木料呢?”
鲁班摇摇头说:“我搞出这个刨子,已经很不容易了,你还要我怎么样
呢?”
云氏决定自己想想办法。
自此以后,她天天琢磨这件事,吃饭饭不香,喝茶茶无味。有一天,她
在屋外低着头转来转去地苦苦思索,忽然听见鲁班在室内大声喊她去顶木
料,她心中一急,脚下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一个踉跄,几乎跌倒。回过头
来一看,原来是自己的顽皮儿子在场地上插了一根木撅子,正要发火,突然
领悟:既然木橛子插在地上能绊人,那么,把它钉在长凳上不是可以挡住木
料吗?
她急冲冲地跑进室内,把这个想法告诉丈夫。鲁班一听有道理,就照样
子做了,果然很有成效。
鲁班感慨地说:“世界上的发明创造没有止境,我们永远也不应该自满
自足呀!”
后来,木工们就把云氏发明的这个橛子称作“班妻”,以示纪念。
|
|
鲁班仿草造锯子
|



|
有一次,鲁国的国君要鲁班负责修建一座大宫殿,并且必须限期完成,
否则,就要给予严厉的处罚。
接受任务后,鲁班抓紧时间准备一切用料,其中需要大量的木材。他就
召集起他的徒弟上山去采伐。当时,采伐木头用的是斧头。砍呀,砍呀,徒
弟们砍了许多天,直累得腰酸背疼,还是没砍下多少棵树。
鲁班的心里非常着急。如果木料供应不上,就不能按期完工,这样,不
仅自己要受到处罚,还要连累徒弟们。
“能不能想个什么办法加快伐木的进度呢?”鲁班为此绞尽了脑汁,还
是想不出好办法。
这天上午,他又心事重重地到山上去察看。
为了抄近路上山,他决定沿着陡坡的羊肠小道上去。山路陡峭,草木茂
盛。他用手攀着树枝、杂草,使劲地往上爬。爬着爬着,他脚下一滑,差点
儿摔下去。由于太使劲,手被握着的茅草划破了,鲜血从手心流了出来。鲁
班伸手一看,只见手上有几道细细的口子,感到很惊奇:“几根柔软的小草
竟也这么厉害,我倒要看个究竟!”于是,他又抓住小草,用力一抽,只见
手掌又被划了几道口子。鲁班顾不得疼痛,也顾不得擦去手上的血,拿起小
草左看右看,琢磨着草上有什么名堂。终于,他发现了茅草的秘密。原来茅
草叶子的边缘上,有许许多多排列得很整齐的小齿儿。正是这些锋利的细齿
割破了鲁班满是茧皮的手!
“哈哈!有了!”鲁班心里一亮,心想;“如果仿造茅草的样子,在铁
片上打出细齿来,不就能把树弄断了吗?”
鲁班找来了铁匠,让铁匠打了一批带有细齿的铁片。用这种“铁草”去
锯树,果然又快又省力气。
|
|
|
|
|
|
The more you take, the less you have.
Modified on by 龙伟春 8b0b87c0-138a-1038-8c1f-ab4bc38c0954
|
|
|
楚庄王高高地坐在宝座上,接受一批又一批的文武大臣向他朝贺。甜蜜
的音乐,欢快的舞蹈一齐向他奉献。楚庄王陶醉了。
前些天,他的盟国陈国发生了内乱,陈灵公被大臣夏征舒杀了。陈国的
几个大臣逃到楚国,请楚庄王替陈国平定内乱。楚庄王就打着主持正义的旗
帜,率大军灭了陈国,把它改为楚国的一个县。啊,楚国,强大的楚国的版
图又扩大了。楚庄王得意地想着,忽然有一丝不愉快的念头升上脑际:南方
属国的君主和许多小部族的首领都来道喜了,国内的大臣也都来祝贺了,怎
么独独不见大夫申叔时?
正想着申叔时,申叔时就来了。原来,他出使齐国刚回来。
申叔时向楚庄王报告了去齐国后的见闻,楚庄王想,接下来,你该说些
道喜的话了吧?谁知申叔时竟一句也没提到。楚庄王火了,责问道:“陈国
的夏征舒杀了陈灵公,犯了滔天大罪,中原的诸侯哪个也没敢去过问,只有
我主持正义,杀了夏征舒,而且又使我国增加了很多的土地。哪个大臣,哪
个属国不来祝贺?可你却吭都没吭一声,难道我做得不对吗?”
申叔时诚惶诚恐地行了个礼,说:“不是,不是,我的心里正想着一件
解决不了的案子呢,所以还顾不上说别的。”
楚庄王好奇地问:“什么案子?”
申叔时说:“是这样的:有个人牵着一头牛,从别人的田里走过。谁知
那牛踩坏了人家的庄稼。田主火冒三丈,不由分说,把那头牛抢去了。凭牛
主好说歹说就是不肯还。请问大王,要是您遇上这个案子该怎么审理呀?”
楚庄王说:“我说应该把牛还给人家。”
“为什么?”
“牵着牛踩了人家的庄稼,这当然不好。可是,就为这个抢了人家的牛,不是太过分了吗?”楚庄王说到这里,忽然领悟出一个道理,他盯着申
叔时看了好一会,又说:“唔,原来你是转着弯子说我呢。好好好,我把‘那头牛’退回给人家就是了。”
楚庄王于是就恢复了陈国,陈国的新国君陈成公从晋国回到陈国,他很
感激楚庄王,就归附了楚国。中原的诸侯也都挺敬佩楚庄王的道义精神。
|
|
|
士会死谏救统帅
|



|
晋景公怒气冲冲,喝令刀斧手把跪在地上的荀林父推出斩首。
荀林父微微抬起头,氏沉地说:“我身为晋国的三军统帅,这次兵败楚
国,我是罪责难逃。皇上要杀我,我没什么怨恨的。只是我死后,请吸取这
次失败的教训,让晋国再强大起来..”
大臣们都低下了头。他们都觉得荀林父以前有功于晋国,打了一次败仗
就处死刑,这是不合情理的。不过大家惧怕暴怒中的晋景公,都不敢为荀林
父说几句公正和求情的话。
“皇上不该杀他!”静寂的宫殿里突然响起一个声音,大臣们一看,原
来是大夫士会站出来为荀林父说话了。
“败军之帅,罪大当诛。”晋景公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
“荀林父是我们晋国的栋梁之材,屡建奇功,进则尽忠,退则思过,这
样的人杀了,只有我们的敌人才会高兴。”士会激昂慷慨地说,“皇上一定
记得我们晋国打败楚国的城濮之战吧?我军抓到许许多多的俘虏,缴到难以
计数的武器和粮食。可是,先君晋文公还不敢高枕无忧,常对臣子们说:‘楚国的宰相得臣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只要他还活着,楚国仍然很有力量,我们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啊!’以后楚国的国君杀了得臣,晋文公高兴得载歌载舞,说:‘楚国就没有能人来进攻晋国了,我真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果然,楚国两代都一蹶不振。从这件事我们不难看出,一个有治国能力的大臣对一个国家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啊!”
晋景公静静地听着,脸上的怒气在渐渐消退。
“现在国君要杀的荀林父,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能臣。我们的敌人日夜
想把他杀死,以削弱晋国的力量。”士会继续陈述着,“如果国君杀死了荀
林父,那不是帮助了敌人,而让晋国受到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吗?如果说到他
这次打了败仗,那只是一个偶然的失误,这同他以前为晋国建立的功劳相比,好比太阳出现日蚀,月亮出现月蚀一样,怎么能损害他的光芒呢?”
“爱卿说得很对,我险些枉杀了一位晋国的功臣。”晋景公走下座位,扶起了跪着的荀林父,当场赦免他的过失,恢复上卿的职位。
|
|
|
|
|
"An overwhelming number of studies show that working mothers face a motherhood penalty resulting in lower earnings and poorer evaluations from superiors while men receive a fatherhood bonus."
|
|
|
|
|
|
我们发现,如果你想要最大限度地提升动机和生产力,那么设定难度较高的目标会带来最优的结果。大目标带来的成效明显优于小目标,中等目标和模糊目标。
如果我们学习的知识能让我们做真正的自己,就能加快前进的速度。
不妨这样想:如果你知道自己的效能可以提高500%,你会去应对哪些不可能的挑战?如果你的创造力可以提升600%,又将如何?如果你能缩减一半的学习时间会怎么样?这正是本书中的工具和技术所能提供的,也就是说,每个人皆唾手可得。
|
|
|
|
|
|
|
|
|
优孟哭马谏楚王
|



|
楚庄王养了好多好多的马。其中有一匹他最心爱的马,竟给穿上五彩缤
纷的锦衣,养在富丽堂皇的屋子里,睡在有帷幕有绸被的床上,拿切好的枣
干喂它。可惜,这匹马越来越胖,享了没多久福,就腿一蹬断了气。
这下,楚庄王可伤心啦,对大臣下令说:“你们快去找天下最好的棺材
把它装进去,外面还要套上一个好棺材,而且要用大夫的礼仪埋葬它。”
有的大臣劝谏道:“大王,怎么可以把大官的礼仪用在畜牲身上呢?”
楚王脸一沉,说:“谁敢再来劝我不要厚葬马,我就杀死他!”大臣们
一个个缩着脑袋,不再吭声了。这时,宫殿演员优孟失声痛哭起来。楚庄王
奇怪地问:“你哭什么呀?”
“我哭马呀!”优孟边哭边说,“这匹马是国王您最心爱的。我们堂堂
的楚国,有什么样的事办不到呢?只用大夫的礼仪来埋葬它,还是太亏待它
了。我看应该用君王的礼仪埋葬它才对呀。”
庄王问:“怎样用君王的礼仪来埋葬它?”
优孟答道:“臣请求用雕刻花纹的玉做棺材,外面再套上文梓木做成的
大棺材。派士兵们挖大坑,叫百姓们运土,供给它的祭品要最上等的东西。
还要请各国的使者来吊唁它。诸侯听到了这件事,就都知道大王轻视人而看
重马!”
楚庄王听到最后才明白,优孟哪里是哭马,而是用巧妙的语言来劝自己
不要太着重马。他觉得自己错了,叹了口气说:“难道我的过错竟是这样的
严重吗?你觉得该怎样处置这匹马呢?”
优孟说:“请大王把这匹马当作六畜来埋葬——在地上挖个土灶作为棺
木的外套,用铜铸的大鼎作为棺木,用姜、枣、粳米为祭品,用大火把它煮
熟煮烂,最后埋葬在人们的肚皮里。这就是最好的处置办法。”
楚庄王叫厨师把马肉烧碍喷喷香,分给大家吃了。从此,他再不看重畜
牲而轻视人了。
|
|
楚庄王有个爱妃,名叫樊姬。她不仅长得美丽,而且还很有头脑,对国
家大事常有卓越见解。因此,楚庄王把她视为明珠,十分珍爱。
一天,楚庄王从朝廷回到宫里,樊姬见他皱着眉头,便关心地问道:“大王,今天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为什么下朝这么晚啊?”
楚庄王说:“现在国家正是多事之秋,政务万端,我正同贤相两人细细
商讨呢。”
樊姬又问:“贤相是谁呀?”
楚庄王说:“虞丘子。”
樊姬笑道:“月亮好,还得星星们拱护。虞丘子虽然很贤,只是单枪匹
马,而且年纪又大了。我看他不算大贤相呢!”
楚庄王惊问:“依爱妃看,怎样才算大贤相呢?”
樊姬笑道:“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楚国幅员如此广大,地跨两湖,是
人杰地灵的所在。难道虞丘子就不能向大王多多推荐一些人才来帮助理政
吗?”
第二天上朝时,楚庄王将樊姬的话转告虞丘子。虞丘子听罢满脸羞红,
立即向楚庄王推荐孙叔敖做宰辅,自己告老退职。
孙叔敖上任不久,就碰到一个棘手的案子:虞丘子家里有人犯了国法,
按理要受到严厉惩处,可是办案的官员考虑到虞丘子是有功于国家的老臣,
迟迟不敢判决。
孙叔敖听完下属的汇报,略一沉吟,便严正地说道:“王子犯法与庶民
同罪。如果因为虞老有功于国而不敢惩治他家犯法的人,这个王法还有啥用,偌大的国家如何能治理得好?”
说完,便下令将虞丘子的家人逮捕法办,还按例将那个失职的官员查
办。
楚国民众听到这件事,无不肃然起敬。全国很快出现了赏罚分明、政治
廉洁的局面。
楚庄王立刻召见虞丘子,对他感谢道:“是你推荐了这个好人才,功劳
簿要记上你的头功!”
虞丘子惶恐地跪谢道:“大王,孙叔敖一直就是不徇私情,不畏权势,
严格按法办事的干练人才。过去我没有及时推荐,这是我的不是啊!”
楚庄王连忙抚慰道:“你就莫要自谦了。最后还不是你老贤相推荐了新
贤相吗?”
虞丘子忙道:“大王,真正推荐人才的不是我,而是樊姬夫人。”
楚庄王恍然大笑道:“对!我怎么就忘了这个深谋远虑的贤夫人哩!”
|
公元前606 年,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前59l 年)一次灭了叛党,回
到郢都,开了一个庆功会。这个宴会名为“太平宴”。君臣兴致很高,从白
天一直喝到晚上,还没尽兴。
这时,天已经黑了,外面刮着大风,好像要下雨的样子,可是大厅中烛
火通明,轻歌曼舞。忽地,从舞女中转出一位绝色佳人:她,上着白藕丝对
衿仙裳,下穿紫绡翠纹裙。满头珠翠,颤巍巍无数宝钗簪;遍地幽香,娇滴
滴有花金缕细。脸蛋如三月桃花,纤腰似春之杨柳,说不尽的体态风流,丰
姿绰约。
这美女是庄王最宠爱的许姬。此刻,她奉庄王之令为群臣斟酒。她轻盈
得燕子一般,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到西。群臣一个个着了迷,疯狂的喧
闹声一下子全没了。
突然,一阵风扑到大厅上,吹灭了所有的蜡烛。许姬正为一人斟酒,那
人趁着黑灯瞎火之际,拉住许姬的袖子,去捏她的手。许姬倒也厉害,顺手
牵羊地把那人帽子上的缨子揪了下来,快步来到庄王前轻轻地告状,要庄王
快命人点烛,看看是谁竟敢调戏她。
调戏君王的宠姬,无疑是对君王的羞侮。这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啊!但庄
王想了想,却高声喊道:“切莫点烛!寡人今日要与诸卿开怀畅饮,不用打
扮得衣冠齐整的了,大家统统把帽子全摘下来吧!”
当莫名其妙的文武官员都把帽子摘下后,庄王才叫点烛。这样,庄王和
许姬始终都不知道拉袖子的是谁。
散席后,许姬责怪起庄王来。
庄王笑笑说:“今天是我请文武百官来喝庆功酒的,大家很高兴,喝得
都差不多了,酒醉出现狂态,这又有什么奇怪呢?我如果按你说的把那个人
查出来,显示了你的贞节,却让群臣不欢而散,就都会悦我胸怀和度量太小,那以后谁还会为我拚死效劳呢?”
许姬听了,十分佩服。
后来,楚国与郑国交战时,前部主帅的副将唐狡自告奋勇率百余人充当
先锋,为大军开路。他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使楚军进展顺利。庄王要厚赏
唐狡。
唐狡却红着脸说:“大王切莫厚赏,只要不治我的罪,未将已感激不尽
了!”
庄王问:“为什么呢?”
唐狡磕头答道:“上次‘绝缨会’上,去拉美人手的便是我呀!蒙大王
昔日不杀之恩,末将今日才舍命相报啊!”
庄王大喜,还是重赏了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