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多少人有过这样的经历。
早起来到办公室,列好一张满满的工作清单。
可是,有点不想做啊,你想着,忍不住拿起手机。
微博又有了新热搜,去看看明星八卦。
头条推送了新闻,题目怪吸引人的,忍不住点开。
王者荣耀好像出了新春活动,玩一局试试。
一上午过去,工作毫无进展。
最终,下午复制了上午,明天复制了今天,周而复始。
这样的行为,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做拖延症。
拖延症,就是你明知道有些事应该去做,但只要没到最后一刻,你都不想把它做完。
加拿大心理学博士皮切尔曾说:“人人都会有拖延症。”
下面这些场景,看起来是不是很熟悉:
定好了减肥瘦身的计划,但两个月也不见去一次健身房。
决心从明天开始学英语,一个月后还是只会说“Hello”和“Thank you”。
列好了一长串书单,买回一大堆世界名著,却一本也没翻开。
普通人如此,那些业已成名的大师,也逃不过拖延的魔咒。
网上流传过胡适写的一则日记,虽不知真假,但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7月4日:新开这本日记,也为了督促自己下个学期多下些苦工,先要读完手边的莎士比亚的《亨利八世》。”
7月13日:打牌。
7月14日:打牌。
7月15日:打牌。
7月16日:胡适之啊胡适之,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先前订下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7月17日:打牌。
……
你看,拖延症,原来是一件这么普遍的事情,你有我有,大家都有。
鲁迅曾说:“然而,人人如此,便对么?”
而我要问:“然而,人人拖延,便好么?”
拖延症患者总是想:时间还有,今天没完成的事情,明天干也是一样。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那些荒废今天的人,根本就不配拥有明天。
事事皆可拖,明日何其多。一拖而再拖,万事成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