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势开阔,洪水会长驱直入,房屋易倒塌,民众更易受到侵害。在农村常见危险地带有:河床、水库及渠道、涵洞;行洪区、围垦区;危房中、危房上、危房下;电线杆、高压电线塔下。
五、发生洪水时,农村哪些地方是危险地带?
农村地势开阔,洪水会长驱直入,房屋易倒塌,民众更易受到侵害。在农村常见危险地带有:河床、水库及渠道、涵洞;行洪区、围垦区;危房中、危房上、危房下;电线杆、高压电线塔下。 |
四、发生洪水时,城市哪些地方是危险地带?
1.危房及危房周围; 2.危墙及高墙旁; 3.洪水淹没的下水道; 4.马路两边的下水井及窨井; 5.电线杆、高压线塔周围; 6.化工厂、储藏危险物品的仓库。 |
三、洪水来临时怎么办?
1.若处于山区地带,听到洪水警报或发现洪水来了,立即撤离溪床和低地。 2.落入水中尽可能寻找救生漂浮物,尽可能保留身体能量,沉着冷静,等待救援。 3.被洪水包围时,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板等作水上转移。 4.洪水来的太快,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暂时避险,等待救援。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5.有通讯条件的,可向当地政府和防汛部门报告洪水态势和受灾情况,寻求救援;无通讯条件的,可制造烟火或挥动颜色鲜艳衣物或呼喊等方式呼救。 6.洪水汹涌时切记不可下水。原因在于此时水中除了危险的漩涡、暗流外,还有上游冲下来的漂流物、倒塌的电线杆都易造成碰撞或触电。 |
二、洪水来临前可做那些准备?
1.备足够几天食用的食物、饮用水及日用品。 2.收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 3.准备通讯工具。 4.关闭家里电源、煤气,千万别恋财,尽快撤离到安全位置,以免被洪水围困。 |
一、汛期出行前要做哪些必要准备?
1.收听收看天气预报、预警信号根据信息提示调整工作、学习及外出计划,采取有准备的应对措施。 2.雨天驾车出行收听交通台路况,降雨信息,提前绕开积水区域。 |
防汛救灾抗洪小常识有哪些汛期出行前要做的必要准备、洪水来临前可做的准备、洪水来临时的相应做法、发生洪水时,城市的危险地带、发生洪水时,农村的危险地带,等等。 一、汛期出行前要做的必要准备 1、收听收看天气预报、预警信号根据信息提示调整工作、学习及外出计划,采取有准备的应对措施。 2、雨天驾车出行收听交通台路况,降雨信息,提前绕开积水区域。 二、洪水来临前可做的准备 1、备足够几天食用的食物、饮用水及日用品。 2、收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 3、准备通讯工具。 4、关闭家里电源、煤气,千万别恋财,尽快撤离到安全位置,以免被洪水围困。 |
地铁站防汛标准如何制定? 排水能力应按“50年一遇”暴雨强度计算某大型铁路建设企业分公司的一位工程部部长告诉新京报记者,在地铁站建设中,防汛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贯穿设计、施工、运营等各个阶段。 他说,地铁防汛工作的重点在于挡水而不是排水,要避免积水流入轨道和车站,因此,车站站外出入口的高度都要超过地面一定的高度,具备应对积水的挡水能力,而具体要修建到多高,则要参照当地降水量的历史情况,“简单说就是要满足那种几十年一遇降雨的防汛要求。” 2014年3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标准——《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中,对地铁的防汛、排水问题有着明确的规范。其中,地面车站、高架车站屋面排水管道的排水设计重现期应按当地10年一遇的暴雨强度计算,屋面雨水工程与溢流设施的总排水能力不应小于50年重现期的雨水量;高架区间、敞开出入口、敞开风井及隧道洞口的雨水泵站、排水沟及排水管渠的排水能力,应按当地50年一遇的暴雨强度计算,设计降雨历时应按计算确定。 此外,这份国家标准对于地下车站和区间排水泵站(房)的设置,都有明确规定:例如,区间隧道主排水泵站应设在线路实际坡度最低点;当区间排水沟的排水能力不能满足区间排水的要求时,应设辅助排水泵站。 这位工程部部长说,如果出现了站内大量进水现象,短时间内排水的难度也很大。因为地铁站的排水设备主要是排水泵站,将汇入的积水排出,将汇入周边的市政排水管线。因此,决定地铁站排水效果的还有周围管网的整体情况。如果遇到暴雨,城市排水系统都“自顾不暇”,那么地铁排水也将无法实现,能做的就只是关闭地面出入口,设置沙袋和挡水板,防止雨水涌入。 吴保光认为,此次事件后,各地都应反思,地下工程除了保障建筑结构安全,还有紧急状况(含自然灾害条件下)的应急处理问题,包括设备设施配置,管理体系的完善等。 “形成灾害的预估、上报、发布途径,通过更广泛传播抵达市民,引起重视。”吴保光认为,未来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城市对于自然灾害的防控力度也应提速,同时从小培养人人掌握的应急安全常识,打造能够实现抵御灾害、减轻损失、合理调配资源、快速恢复的“韧性城市”。 |
雨那么大,地铁为何不尽早停运? 地面交通受阻,地铁可解晚高峰之急有公众质疑,为何在强降雨导致路面积水如此严重的情况下,郑州地铁没能及时采取全网停运措施? 有郑州市民告诉记者,20日下午5点钟左右,郑州地铁2号线部分地铁站就出现了进水情况。此外,郑州地铁官方微博从昨日下午3点40分开始,陆续发布了二十余条部分车站出入口封闭信息。下午6点,积水冲入地铁5号线正线造成列车停运,10分钟后,郑州地铁才决定全线停运。 记者查询《郑州市轨道交通条例》,其中第五十条规定,因自然灾害、恶劣气象条件或者重大安全事故等突发事件严重影响轨道交通安全,无法保证安全运营时,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可以暂停运营,及时向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向社会公告。 “在现实情况中,全网轨道交通停运不是一个运营企业自己能决定的,需要上报交通主管部门等单位,获得批准后才能执行,因此上有一定的时间差。”一位北方某地轨道交通企业运营服务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仅仅封闭部分出入口,地铁运营企业是有这个权限的,但地铁停运需要经过严格的流程。从目前通报的情况来看,给郑州地铁做出反应的时间也很少,但确实也暴露出他们在准备工作上也做得不够到位。 吴保光表示,暴雨加大时正是下班晚高峰,郑州连日来持续降雨已经使路面积水严重,导致地上交通很难满足需求,甚至存在一定安全风险。此时,还能保证运营的地铁,承担了这座城市重要的运载责任。 记者注意到,7月21日上午,交通部就20日发生的郑州地铁因暴雨人员伤亡事故印发了通知,要求切实做好城市轨道交通防汛工作,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各地交通部门和运营企业要做好城市轨道交通防汛工作,排查隐患,排水设备设施能力不足的,要及时补强,对超设计暴雨强度等非常规情况下采取停运列车,疏散乘客,关闭车站等应急措施。 |
挡水墙被冲垮前有无预警? “一般处于值班和监控盲区”地铁场线挡水墙被冲毁,是否说明这道墙质量有问题? 吴保光认为,一小时降水201.9毫米的极端天气,更多考验的是城市的应急能力,而不是建筑的能力。 “建筑把防范标准应当提高,但不可能要求它抵挡千年一遇的天灾,国家标准如果提高到如此,产生的造价会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吴保光说。 那么,在挡水墙冲毁前,这堵关系隧道下乘客生命安全的闸门,有没有得到重点监控和关注呢? 记者查询《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8年第8号)、《郑州市轨道交通条例》等国家标准和政府规章发现,对于挡水墙处是否需要设置监控设备或安排专人值守,并无明确规范。 一位省会城市的地铁工作人员向新京报记者介绍,按照地铁工作规范,一旦地铁内出现积水,站内工作人员便会立即响应采取紧急措施,上报上级部门同时,利用防淹挡板做紧急处理,达到一定标准之后,会申请列车停运。 然而,“挡水墙一般处于值班和监控盲区,”上述工作人员表示,挡水墙位置一般不专门安排值班人员及监控摄像头。地上停车场位置的值班人员是车辆维修工人,对于防汛应急,他们可能缺乏专业判断。因此,一旦出现出入场线挡水墙短时大量积水情况,很难及时被发现。 |
积水如何进入地铁轨道? 由西北路面向东南地下轨道冲击事发时候,地铁站周围积水严重。小奇的工作单位,离事发地只有一站地铁的距离,她进地铁站时,路面积水已经齐膝。 这一小时的超强暴雨,令郑州的道路积水严重,有人据此认为,是积水倒灌进入地铁。 对这种推测,吴保光从专业角度予以否定。身为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城乡韧性与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委员,吴保光认为,车站入口建筑一般会高于地面不少,车站倒灌进水一般有限,因此出现这样量级的积水,倒灌造成的可能性很小。 关于积水原因,“郑州发布”官方微博给出了结论并作出解释:强降雨造成郑州地铁5号线五龙口停车场及其周边区域严重积水。7月20日晚6点多,积水冲垮出入场线挡水墙,进入正线区间,造成郑州地铁5号线列车在海滩寺街站和沙口路站隧道停运。 五龙口停车场是5号线轨道交通列车检修场所,是一处地上区域。从地图上搜索可以发现,到沙口路站直线距离为2.8公里。 所谓出入场线,是指列车从停车场(库)转至正线,或者从正线转入停车场(库)必经的线路。在地上的停车场到地下轨道正线之间会设置挡水墙,防止雨水灌入地铁线内。 由于这一段路线是在郑州北站下方横穿而过,海滩寺街站到沙口路站隧道地势格外低。 超强暴雨落地后迅速汇集,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奔涌,冲破挡水墙后,直奔更低凹的地铁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