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小女儿大哭,我赶过去,看到稍大些的二女儿正在安慰妹妹。她挽起裤腿,指着腿上的伤痕,说:“你看,我也摔过的,这里,还有这里……”
小女儿5岁,大她一些的二女儿9岁。每天下午,她俩都会和邻家孩子在户外草地上的运动器材上一展身手:蹦蹦床、秋千、云梯这些健身设施,其实是左邻家的,但早已被孩子们“共享”。
看见我,小女儿眼泪汪汪,哭诉:“爸爸,我受伤了。”她指着膝盖说,“出血了,我不能走路了。”
左邻的女儿艾玛丽和我家二女儿争先恐后说原委:是她自己从云梯上掉下来,膝盖撞到云梯的腿,然后趴在了草地上……刚过完8岁生日的艾玛丽,还亲自演示了我家小女儿的受伤过程——双手抓着云梯,右手松开去够下一格时,左手没有抓牢,然后掉落……
云梯是儿童运动器材,不高,而且下面是草坪。前些日子雨水足,草也长得厚实。我查看小女儿的膝盖,有擦破表皮的血印,并没渗出血来,骨头应该不碍事。
艾玛丽还痛说“家史”:她和姐姐、哥哥,都在云梯、滑梯还有单杠上摔下过很多次。她还当即展示自己的胳膊和小腿——果然伤痕累累。
孩子们安慰小伙伴的方法,基本上就两个:一是陪哭。你哭,我也跟着一起哭。哭是力气活。有小伙伴在边上陪着哭上半晌,心里的委屈和忧伤也只剩下一半。哭完,都轻松了。
二是比惨。邻伴遭受苦难,在一起的其他孩子也会内心震动。我也栽过跟斗的,跟眼下正遭受的你一样样的,现在不照样在欢蹦乱跳了么?这是心理疗法,疗效还是很显著的。
这不,我家小女儿很快就忘记了哭泣。不过这一次,功劳最大的,不是姐姐,也不是艾玛丽,而是一只猫。
艾玛丽家的猫辛巴适时出现在路上,一下子把孩子们的目光全都牵引过去了——辛巴在追击一条小蜥蜴。蜥蜴逃,辛巴追上去,用它的猫爪撩拨蜥蜴,蜥蜴在地上打了几个滚,再逃。辛巴穷追不舍,再挥舞爪子戏弄蜥蜴……
孩子们不明白辛巴为何会欺负一条比小指头还细的蜥蜴,想阻止眼前的这场战火,喊:“辛巴,停下来!” 艾玛丽跑过去,弯腰去抱辛巴。没想到这只猫却不想玩了,它一口叼住蜥蜴,“吧唧”,生吞了。
辛巴虐杀蜥蜴的游戏,把孩子们惊呆了,没想到它会把蜥蜴当零食。我家小女儿完整地看毕辛巴吃掉蜥蜴,抬头看到我仍在她身边,嘴一咧,重新抽泣起来。但没等我安慰她,就开始掰住我的胳膊找伤疤,问:“爸爸,你小时候摔过没?”
我立刻曝光自己的胳膊和腿,并辅以解说:“爸爸小时候,常常和小伙伴们比赛着数身上的伤疤,谁的伤疤最多,谁就是赢家。”
二女儿立马挽起自己的裤腿数起来,把蚊子咬个包、总用手去抠出的一个小疤痕也纳入账单。
我回忆:“小时候,你们的奶奶几乎每天都会说,摔了就摔了,自己爬起来就是。任谁家的孩子,还不都是摔着长大的。”
“每一个孩子都是摔大的。”现在想想,这虽不是千古名言,但哪个爹妈没对儿女说过类似的话?
爬行时会摔个嘴啃泥,蹒跚学步时会来个仰面摔,飞跑时会来个侧滚翻,就算是躺平在床上,也说不定会一个翻身掉到地上……摔着摔着,忽然间就发现,自己已经成年了。
“你们奶奶说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摔大的,其实还有一个意思呢。”听我这么一说,9岁的二女儿来了兴趣,追问是什么意思?
我捏了捏她头上的漂亮发夹,说:“等你长大,哪天明明栽了个大跟斗,却找不到伤疤在哪儿,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