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喜事,乡下人都会热闹一番,办个喜宴,邀请亲朋好友们来欢庆一下。受邀的亲友当然不可以空手而去,得包个红包,随份子。而对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这样的人情却是种躲不开的沉重负担。我家尤是。
因为我家亲戚实在太多了。我母亲有5个亲哥外加两个堂哥,我父亲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这样一来,我的7个舅舅又生了我那些表哥表姐;我的大伯、二伯、两个姑姑家,也同样是人丁兴旺。我的堂哥堂姐、表哥表姐们,都是要成家的。
他们建新房、娶妻、出嫁、生子,都是喜事,我们家都是要去吃喜宴的。于是,就要不断送出份子钱。这些亲戚的关系太近,每次还不能少,少了拿不出手。因此,亲戚家有喜事时,我父母都是既高兴又发愁。高兴的是能沾沾喜气,发愁的是又要拿份子钱了。
我的父母都是他们各自家族里年纪最小的,所以他们的子女,也就是我和弟弟、妹妹,也成了所有同辈亲戚中年龄最小的。我的那些亲戚,今天你家办喜宴,明天我家办喜宴,份子钱有出有进,礼尚往来,互相流通。而我家只有出,没有进!
但愁归愁,也只能放在心里。每次参加喜宴时,父母都是乐呵呵地带着份子钱去。我跟在他们身后,一起去赴宴。那几天,总是鞭炮声不断,欢笑声不断,且每天都有好吃好喝,还能找哥哥姐姐们玩,我欢喜又开心。
喜宴参加多了,我就在心里期待,什么时候自家也能办一次,好好热闹一番。父母也说过,若是家遇喜事,也要办下,相当于先把钱存在银行里,到时把亲戚们的人情和份子钱都拿回来。
但事与愿违。我和弟弟、妹妹一直都在读书,不像亲戚家那些哥哥姐姐们都早早地离开校园,成家的成家,嫁人的嫁人,然后又生子,喜事不断。
我18岁时,家里终于有了一次办喜宴的机会——我考上了大学。亲戚们得知后纷纷来道喜,他们还直接送来份子钱,就等着吃喜糖。
但我父母最终没有办。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办喜宴太麻烦了,忙饭忙酒地折腾死人。份子钱被他们一一退了回去,还附赠了一些喜糖。再后来,我的弟弟、妹妹也考上了大学,家里同样没办喜宴。
受父母的影响,我在城里买房、结婚、生子,同样也没邀请亲戚来庆贺,更没有回乡下去办喜宴。
从未办过喜宴,算不算是我家的一大遗憾呢?那一笔笔送出的份子钱,一去不返,一分都没有回来过。多年后问过父母,他们说出了不办喜宴的真实原因:还是不给亲戚们增加经济上的负担吧,帮他们省一点,是一点。
那应该是我父母与生俱来的隐忍和善良吧——你想热闹地庆祝一番,我们一定会去捧场;但我们不会以同样的方式要求别人,尽可以不再带去麻烦和负担。
礼可以去,但不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