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儿时,每逢旱季,父亲都要架起水车,从塘里翻水灌田。我家在村里是孤姓,势单力薄,父亲也不肯与人争,因此,白天轮不到我家翻,只有等到夜里,一翻就是一夜。
次日,天一亮,母亲便让我去塘边给父亲送早饭。这顿早饭,不再是平日里的稀饭加咸菜,而是一顿营养丰富、难得一见的“糖蛋大餐”:煮开一碗水,朝沸水中打入3个鸡蛋,再放入几勺红糖。其色泽红艳诱人,味道甜美无比,馋得我直流口水。
一夜的劳作,让父亲疲惫不堪,急需补充能量。但他接过去后,仅吃下1个糖蛋、喝几口糖水,便将剩下来的递给我:“我饱了,剩下的你吃掉,回去别跟你妈讲。”贪嘴的我,便真以为父亲吃饱了,毫不推辞地将剩下的2个蛋吃掉,糖水喝精光。
现在想来,那时的我多不懂事啊。父亲累了一夜,饥肠辘辘,1个糖蛋、几小口糖水,怎么可能吃饱呢?他是故意让给我吃的呀。
那时的冬日,在乡下洗澡是一件难事。没有澡堂,只能烧一锅热水倒进澡盆,然后挂个帐子,人钻到里面去洗。
我们那里是平原地区,冬天里的柴禾很少,所以精贵得很,得省着烧。为此,一澡盆热水至少要洗上两个人。每次洗澡时,父亲都让我先洗,我出来后他再去洗。
一般要10天左右才能洗一次澡。我太贪图澡帐内那氤氤氲氲暖乎乎的热气,就在滚烫的热水里磨蹭着,不肯快速洗好出来。每次轮到父亲洗时,水基本上已经不热了。但他不在乎,从没催促过我。
后来,我去外地求学,工作后一年难得回几次家。每次回去,父亲都会泡上一杯茶,推到我面前,让我先喝。他一贯节省,多年保持同一习惯:每天只泡一杯茶,然后一家人一起喝,反复续水。
前几杯茶叶鲜,汁浓味好,也最好喝。自从我爱上喝茶,父亲每次泡茶,都会毫不迟疑地将前几杯给我,我喝过了他再喝。
那是邻县山中的云雾茶,父亲走很远的路,上山采摘到的。山路陡峭,荆棘丛生,其中的不易,可想而知。
近些年,他年纪越来越大,但每年清明,还是要坚持去采摘一些,并挑出品相俱佳的芽尖,炒制好快递给我,让我总能喝到家乡春天里最好的味道。挑剩下的粗叶,他才留给自己喝。
父亲每年都会来城里看我。来时从不空手,总是大包小包带上些土特产,比如,乡下散养的珍贵的老母鸡。父亲并不养鸡,那些鸡是他特意从其他村民手中买来的,一只要上百元。炖出的汤,味道确实很鲜美。父亲就催我和妻儿多喝,自己则只品尝一小碗,并称“在家里常喝”。其实,哪里有呢!
作为一名乡下的农民,父亲一生勤俭节约,总想着把最好的都让给我。这种旷日长久的让,甚至已然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他的骨髓、血液之中,成为他改不了的一种习惯性动作。
以至于有一次,我带他坐高铁去旅游,上车后他硬把自己靠窗户的座位调换给我,说,这样便于看到外面的景色,而他老了,坐哪儿都一样。
我还能说什么呢?这就是我的父亲——他眼界有限,能力有限,刚强有限,但对我的谦让之爱,却无限。
我写这些文字,并不是想刻意拔高我的父亲,他也并非个案特例。事实上,像他这样的父亲,有很多。这些传统式父母,面对子女,总是甘心倾其所有。或许,正是这种毫无原则的让,才定义出全天下最朴实的亲情大爱吧。
把简单的事情千万遍做好就是不简单
品读|我的父亲,总想着把最好的都让给我 |
品读|我像以往一样,埋头做好现在的事情大年初四,父亲就扛着铁锹,下地了。这时候地里的土,都还冻得硬邦邦呢,挖也挖不动,再说,离春耕还早着呢,地里能有啥活? 村里的男人们,都赶紧扛着铁锹下地去挖沟渠,让油菜地和小麦地里的积水流走。父亲也扛着铁锹下地,可是,我们家的庄稼地,不是早就挖好了沟渠吗? |
品读|白菜心,母亲心白菜心,是白菜中间很小很嫩的那部分。对儿时的他来说,白菜心是蔬菜,也是零食。 |
从张謇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张謇是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一生创办了30多家企业、上百所学校,他把救国济民放在首位,坚持以德兴商,奉行正确的义利观,是中国民族企业家的代表和典范。 “张謇精神”是什么,与现代西方商业精神有何异同?在当今社会,“张謇精神”有何现实意义?中新社“东西问”近日就此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 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张謇精神”是如何形成的?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 温铁军:张謇既是中国近代工业史上第一个“社会企业家”,也是清末最后一个状元,这二者相辅相成就是“儒商”——他具有深厚的国学功底和传统文化底蕴,作为企业家的行为与他的学识和思想有着必然联系。 1882年朝鲜壬午事变之前,张謇曾以“理画前敌军事”随北洋水师前往援护,这一年他29岁。因此,张謇比一般人更深刻地了解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瓜分所形成的半殖民地的状况。1894年甲午战败,这一国耻对张謇造成了巨大影响,此后张謇愤而辞官,回乡办厂。 回乡后,张謇兴办大生集团,意在发展社会事业,而不以资本来追求个人利益,实现了当时南通“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中新社记者:“张謇精神”与现代西方商业精神有哪些异同? 温铁军:从洋务运动起,中国地方当局开始以富国强兵为动机创办企业,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开始转为官商合办,张謇是官商合办这一批企业家中的代表。官商合办从财产关系上决定了这批企业家不可能是纯粹的私人企业家,张謇创办企业的机器设备是洋务运动时期留下来的,并成为大生集团的官股。因此,大生集团是官商合办的典型,若用后来的概念则是“公私合营”的典型。 观众在位于北京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上观看南通大生纱厂使用的亨利织机。 近代企业家属于新生资产阶级,在那个年代是革命阶级,具有阶级革命的政治性。 因此,从中国近代企业的诞生背景来看,中国的民营经济或私营企业从根源上就不可能是西方教科书中所说的“企业家就是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的群体”,以张謇为代表的企业家在其行为上也不同于一般教科书所定义的私人企业家行为。某些自说自话的西方学者或许并不了解中国有这样一批如张謇一样的企业家,这部分企业家从中国近代工业形成伊始,就不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不仅有很强的思想性,而且有阶级革命的政治性。 中新社记者:“张謇精神”有哪些精神内核,当今企业家可以从张謇身上学到什么? 温铁军:张謇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强调“村落主义”,主张地方自治。他将所有的企业收益都用于“在地化”的社会事业建设。张謇“村落主义”思想指导的地方建设成绩斐然,南通成为清末民初的地方自治模范县,社会事业得到非常全面的发展,无论是教育医疗、民政救助,还是男女平等、妇女教育,以及科学技术、体育、公园、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等等所有社会文化事业都得到了超前的发展。 为提高农民和农业的组织化,张謇并不像今天有些企业那样,到农村直接占有农民的资源、把农民排除在外,而是一方面搞“公司+农会”发动农民、组织农会与垦牧公司互动,另一方面搞“公司+农户”通过“厂纱户织”将工业与农民家庭手工业有机整合,由工厂出纱、农民织布,将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提高、男耕女织的传统结构结合起来。这种工农互动、以工补农的做法对当今的“产业兴旺”也有现实意义。 2021年9月,江苏省南通市,原创话剧《张謇传》中的生产场景。中新社发 徐培钦 摄 张謇的制度创新,体现了2500年前孔夫子在《礼运大同篇》中所描述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在清末民初的南通,张謇将孔子的理想和当代的“三共(共生共享共治)”基本都实现了,当今中国所追求的共同富裕、城乡融合、包容性发展等,在张謇时期的南通都有所体现。 张謇最可宝贵的精神遗产是“大公无私”,从1895年创建大生集团到1926年去世,前后经历了30多年的时间,张謇不仅没有追求私人资本收益,还因为发展当地社会文化教育等公共事业而欠了很多债。因此,我们把张謇称作“没有一分钱私人资本收益的资本家”。当今企业家应该学习张謇努力做一个社会企业家。 中新社记者:“张謇精神”有怎样的时代意义?张謇创办企业的“在地化”原则在创建“双循环”新格局的背景下有何意义? 温铁军:张謇的产业“在地化”和多业态融合发展的经验,在当下的新阶段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2020年10月拍摄的江苏大生集团“数字化纺纱车间”。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为大生纱厂,由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张謇先生于1895年创办。集团现拥有全资、控股、参股公司12个,职工总数约5000人。 张謇建立起多业态融合、全面系统的发展模式,提出“设厂之所,必度厂之四面生货所产”。从他的经验看,土产土销是“在地化”内循环的构建机制,不仅创办了加工业,而且发展了原材料生产,建起了码头仓库的物流业;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产业链的形成,又推进了金融业和保险业的建设。这种综合性的产业集团可以推进社会企业成本控制,形成比较优势,在今天的人们看来也并不逊色。 当下,中国正构建以内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要贯彻中央倡导的“产业留在县域”就得学习张謇“在地化”发展理念,提升县域产业链的韧性。同时,在今天金融业、保险业日渐异化于实体的趋势之下,企业家们也应该借鉴张謇推进县域产业综合发展的有益经验。 此外,张謇的经验也提示了发展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的重要性,大生集团的劳工素质高于其他地方和其他产业,乃至于残疾人劳工都是受过教育的,社会综合发展和产业综合发展构成了良性互补关系,同时,社会综合发展也带来了一方的安定与团结。 |
品读|烟村四五家在乡村生活过的人,一般都会喜欢炊烟。炊烟升起,意味着有热热的饭食,意味着炊烟下面有一个温暖的家。所谓“人烟”,就是说有人的地方必定会有烟,而这烟也就是炊烟啊。 难怪走出乡村的游子,总是对故土有一种刻骨铭心的牵挂、惦念;即使在故乡曾经苦难,对远方有无限向往,回望故土那片炊烟还是会热泪盈眶。 |
六二快乐六二快乐 |
假平台先免费,后面可“真贵”网络新骗术盯上实体商家搭建虚假电商平台,制造商家入驻假象,步步引诱受害者投资……一种主要针对传统实体行业商家的互联网新骗术迷惑性强,亟须引起警惕。 投资40余万一场空 “刘总您好,我是D公司的客服,我们是做互联网运营推广服务的,了解您有这方面的需求,我们可以帮您搭建电商平台,免费做线上线下推广……” 以前接到广告推销类的电话时,四川的刘某都会习惯性拒绝并挂断。2020年9月,一通关于“互联网运营推广”的电话打来时,刘某犹豫了,考虑到想拓展自己的业务,便抱着试一下的心态答应了。 D公司经理周某线下约见刘某,提出通过免费提供运营推广服务,为刘某打造一个电商平台,并吸引其他商家入驻。“商家入驻需要缴纳入驻费用,我们按照三七分,我们三、你们七。入驻的商家如果在平台产生交易,你也会从中获得一定的收益。”周某说。 有推广,又有收益,刘某觉得这个生意可行,便与D公司签署合同。几日后,网络平台搭建完成,刘某爽快地支付了3020元以购买域名,并获得两张域名证书。 网络平台刚搭建不久,上海某科技有限公司联系刘某,表示有多个商家想入驻该网络平台,但服务器只能容纳50家,其余商家入驻失败,还提出平台支付有风险等问题。在D公司指引下,刘某先后购买服务器、安全控件和办理商品备案资格证等才解决问题。 安徽某科技招商公司联系刘某,提出平台存在安全风险,继续以商家无法使用平台等理由,让其在D公司扩容服务器、防火墙等服务。 刘某对D公司深信不疑,为解决平台的各种问题,先后花掉40余万元。2020年12月,当刘某再次联系D公司时,发现D公司已被公安机关查封。他恍然大悟,自己被骗了。 受害者多为实体行业商家 2020年11月,湖北警方与四川警方联手,一举捣毁D公司的两处窝点。据介绍,经审计,D公司一年内涉案总金额达3600余万元,受害者超100人,遍布全国各地。 承办此案的湖北省公安县检察官介绍,此类以免费提供电商运营服务为名义,不断收割受害者钱财的诈骗案件并不多见,诈骗套路环环相扣,具有很强迷惑性,大部分受害者后知后觉。 “当时我去了D公司,见到经理周某,参观了整个公司的环境和运行状态,周某还在公司专门组织会议向我详细介绍了他们的专业优势。”刘某告诉半月谈记者,当时完全没想到这会是一个诈骗公司。 检察官告诉半月谈记者,该电商平台并不具备正常的联网、入驻、交易等功能,平台上的商家、交易数据、动态信息等都是D公司团伙为迷惑受害者,通过技术手段虚构操作的假象。 该案中,电商平台搭建不久,便有招商公司向受害者咨询,以入驻电商平台为名义,提出平台存在“服务器容量不够”“支付出现安全警示”等问题,诱骗受害者购买服务产品。 在此期间,受害者并非只投资不获利,但投资远大于收益。民警介绍,刘某通过平台提现共获得8万元的商家入驻款项,他认为通过继续投资,解决平台的问题可以获得更多收益,但没想到D公司、招商公司、商家竟是一伙人。 检察官介绍,受害者多为从事传统实体行业的商家,他们对互联网一知半解,但又有网络推广的迫切需求,因此成为诈骗团伙的目标“客户”。 民警和检察官说,近年来,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施的新型网络犯罪活动多发,需要加大打击力度。同时,面对类似本案中所谓“三七分高收益”的诱惑,要提高警惕、认真分辨。 |
品读|儿时的穷时光,让我常常想念那日,被好奇的小孩问起:“小时候是不是也很穷,就像电影里演的那样?”我想了想,回答他:“是的,小时候,的确有过那种很穷的生活。” 大概在五六岁时,父母因工作无暇照顾我,于是送我去了乡下的外婆家。 外婆家的房屋是土坯的,低矮阴暗。老旧木门上的油漆早已剥落,院墙也被经年的风雨侵蚀得不像样子,一任墙头上枯干的野草凌乱地摇曳。屋子里的木床、桌子、橱柜,也都已陈旧斑驳。 村子里已经通了电,屋顶坠着一只老灯泡。不过大多数时间是停电状态,所以,夜晚照亮村落的是月光,照亮每个人家中的仍是玻璃罩子里的煤油灯。 灯里的那一小簇火苗,也只能恍恍惚惚地照亮一小块儿地方。天黑下来,整个村庄万籁俱寂,大人、孩子便都要睡了。 我去的时候正是冬天,极冷。除了一床簇新的厚棉被,父母还给我带了两个当时医院里输液用的玻璃瓶。晚饭后,外婆用柴火烧一壶热水装进瓶里,盖紧软胶塞子,再用毛巾包裹着放进我的被窝。 那只用来暖脚的热水瓶,我却总喜欢抱在怀里。然后靠着外婆,听她讲不知哪里听来的一些民间传说。外婆家老旧的屋门关不严实,不仅听得到冬夜的风声,如果下雪,雪花还会被吹进门缝,在屋里的地面铺上薄薄一层。 春天到了,母亲寄来一块花色棉布,外婆戴着老花镜给我缝了一套新衣裤,又用剩下的布头当鞋面,给我做了双方口小花布鞋。 于是,那个春天,和所有农村女娃一样,我穿得花里胡哨,晒得乌漆嘛黑,一笑露出满口白牙。 而温度适宜的的春天转瞬即过,跟着到来的是炎热的夏天。每每和村里的孩子们一起在大日头下疯玩儿一天后,我整个人就成了“泥猴”。没法洗澡,外婆便装一盆温水,用毛巾给我擦身。待我睡下,又用浑圆的大蒲扇给我扇凉——还记得外婆那把蒲扇,用蓝布条在边缘缝了一圈,大概是防止用久了散开吧。 那时候的食物也不充足,外婆家那张低矮的饭桌上,主食永远是不变的杂粮煎饼或苞米面馒头。一只深口的陶瓷碗里,放着外婆腌制的咸菜——也是外婆和舅舅日常的配菜。 而几乎每天,都会有两只小小的白面做的煎饼或馒头,是我独享的。去田里干活的舅舅,有时会带回一份惊喜——几只鸟蛋,或者几条小鱼、一捧小虾,外婆用小葱炒了卷在煎饼里,也仅属于我,是我的专利。 外婆家院墙外有一口老井,我常常小心翼翼地趴在边沿上,看大人们用粗粗的绳子拴着空桶垂到井中,装满水后一点点提上来。 老井并没有盖子,奇怪的是水却一直清澈,还带着独有的清甜味道。我学着大人的样子,用水瓢舀出刚提上来的井水径直喝上几口,从来没有因之闹过肚子。 没有任何玩具,爬墙上树是我们乐此不疲的游戏;没有零食,我的最爱是白糖,而父母寄过来的那点白糖也根本满足不了我的需求。那样的日子,就是传说中的“一穷二白”吧? 但我并没觉得委屈,甚至还有着一个孩子单纯、饱满的幸福感。就像现在的小孩得到了心仪的新款乐高玩具、智能游戏机,或一双限量版运动鞋,以及坐过山车、逛迪士尼……的幸福感,是同样的。 我告诉小孩,我的穷时光一点都不可怜,有时候,我会非常想念它。 |
陪女儿高考6月6日,高考前夕,莫言在自己的公众号上更新了一篇文章,《莫言:陪女儿高考》,回忆了自己当年陪女儿高考的故事: 我回忆起当年陪女儿高考的情景,依然感慨不已...... 在此祝福年轻的朋友们,考试顺利,金榜题名,前程似锦! 01那天晚上,带着书、衣服、药品、食物等诸多在这三天里有可能用得着的东西,搭出租车去赶考。 我们运气很好。女儿的考场排在本校,而且提前在校内培训中心定了一个有空调的房间。 既是熟悉的环境,又免除了来回奔波之苦。信佛的妻子说这是佛祖的保佑啊!我也说,是的,这是佛祖的保佑。 坐在出租车上,看到车牌照上的号码尾数是575,心中暗喜,也许就能考575分,那样上个重点大学就没有问题了。 车在路口等灯时,侧目一看旁边的车,车牌的尾数是268,心里顿时沉重起来,如果考268分那就糟透了。 赶快看后边的车牌尾数,是629,心中大喜,但转念一想,女儿极不喜欢理科而学了理科,二模只模了540分,怎么可能考629? 能考575就是天大的喜事了。车过了三环路,看到一些学生和家长背包提篮地向几家为高考学生开了特价房间的大饭店拥去。虽说是特价,但每天还是要400元,而我们租的房间只要120元。在这样的时刻,钱是小事,关键的是这些大饭店距考场还有一段搭车不值、步行又嫌远的尴尬距离,而我们的房间距考场只有一百米! 我心中蛮是感动,为了这好运气。安顿好行李后,女儿马上伏案复习语文,说是“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我劝她看看电视或者到校园里转转,她不肯。 一直复习到深夜十一点,在我的反复劝说下才熄灯上床。上了床也睡不着,一会儿说忘了《墙头马上》是谁的作品,一会儿又问高尔基到底是俄国作家还是苏联作家。 我索性装睡不搭她的话,心中暗暗盘算,要不要给她吃安定片。不给她吃怕折腾一夜不睡,给她吃又怕影响了脑子。 终于听到她打起了轻微的鼾,不敢开灯看表,估计已是零点多了。凌晨,窗外的杨树上,成群的麻雀齐声噪叫,然后便是喜鹊喳喳地大叫。 我生怕鸟叫声把她吵醒,但她已经醒了。看看表才四点多钟。 这孩子平时特别贪睡,别说几声鸟叫,就是在她耳边放鞭炮也惊不醒,常常是她妈搬着她的脖子把她搬起来,一松手,她随即躺下又睡过去了,但现在几声鸟叫就把她惊醒了。拉开窗帘看到外边天已大亮,麻雀不叫了,喜鹊还在叫。我心中欢喜,因为喜鹊叫是个好兆头。女儿洗了一把脸又开始复习,我知道劝也没用,干脆就不说什么了。 离考试还有四个半小时,我很担心到上考场时,她已经很疲倦了,心中十分着急。早饭就在学校食堂里吃,这个平时胃口很好的孩子此时一点胃口也没有。 饭后劝她在校园里转转,刚转了几分钟,她说还有许多问题没有搞清楚,然后又匆匆上楼去复习。 从七点开始她就一趟趟地跑卫生间。终于熬到了八点二十分,学校里的大喇叭开始广播考生须知。 我送女儿去考场,看到从培训中心到考场的路上拉起了一条红线,家长只许送到线外。女儿过了线,去向她学校的带队老师报到。 八点三十分,考生开始入场。我远远地看到穿着红裙子的女儿随着成群的考生涌进大楼,终于消失了。 距离正式开考还有一段时间,但方才还熙熙攘攘的校园内已经安静了下来,杨树上的蝉鸣变得格外刺耳。 一位穿着黄军裤的家长仰脸望望,说:北京啥时候有了这玩意儿?另一位戴眼镜的家长说:应该让学校把它们赶走。又有人说:没那么悬乎,考起来他们什么也听不到的。 正说着蝉的事,看到一个手提着考试袋的小胖子大摇大摆地走了过来。 人们几乎是一起看表,发现离开考还有不到十分钟了。 几个带队的老师迎着那小胖子跑过来,好像是责怪他来得太晚了。但那小胖子抬腕看看表,依然是不慌不忙地、大摇大摆地向考场走。 家长们都被这个小子从容不迫的气度所折服。有的说,这孩子,如果不是个最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最坏的学生。 穿黄裤子的家长说,不管是好学生还是坏学生,他的心理素质绝对好,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可以当指挥官。 不管怎么说,我的女儿已经平平安安地坐在考场里,现在已经拿起笔来开始答题了吧。 03考试正式地开始了,蝉声使校园里显得格外安静。我们这些住在培训中心的幸运家长,站在树阴里,看到那些聚集在大门外强烈阳光里的家长们,心中又是一番感慨。 有的家长回房间里去了,但大多数的家长还站在那里说话。话题飘忽不定,一会儿说天气,说北京成了非洲了,成了印度了,一会儿又说当年的高考是如何的随便,不像现在的如临大敌。将近十一点半时,家长们都把着红线眼巴巴地望着考试大楼。大喇叭响起来说时间到了,请考生立即停止书写,把卷子整理好放在桌子上。 女儿的年级主任跑过来兴奋地对我说:莫先生,有一道18分的题与我们海淀区二模卷子上的题几乎一样!家长们也随着兴奋起来。 学生们从大楼里拥出来。我发现了女儿,远远地看到她走得很昂扬,心中感到有了一点底。看清了她脸上的笑意,心中更加欣慰。 迎住她,听她说:感觉好极了,一进考场就感到心中十分宁静,作文写得很好,题目是《天上一轮绿月亮》。 下午考化学,散场时大多数孩子都是喜笑颜开,都说今年的化学题出得比较容易,女儿自觉考得也不错。 第一天大获全胜,赶快打电话往家报告喜讯。 晚饭后女儿开始复习数学,直至十一点。临睡前她突然说:爸爸,下午的化学考卷上,有一道题,说“原未溶解……”我审题时,以为卷子印错,在“原未”的“未”字上用铅笔写了一个“来”字,忘记擦去了。我说这有什么关系? 她突然紧张起来,说监考老师说,不许在卷子上做任何记号,做了记号的就当作弊卷处理,得零分。 她听不进我的劝,心情越来越坏,说,我完了,化学要得零分了。 我说,我说了你不信,你可以打电话问问你的老师,听听她怎么说。她给老师打通了电话,一边诉说一边哭。老师也说没有事。但她还是不放心。 凌晨一点钟,女儿心事重重地睡着了。我躺在床上暗暗地祷告佛祖保佑,让孩子一觉睡到八点,但愿她把化学的事忘记,全身心投入到明天的考试中去。 明天上午考数学,下午物理,这都是她的弱项。 |
找一个支点撬起生活放眼2022,我们看到的依然是一幅严峻的图景。 这个世界,已愈来愈难以认知它清晰的模样。全球疫情阴霾不散,各国防控难言终结;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贫富分化难以逆转;百年巨变风险重重,人类前途晦明不定…… 日常生活,正在给广大百姓带来愈加真切的重压。就业、育儿、求医、养老……种种焦虑感、无力感和迷茫感纷纷扰扰汹涌而来。 找一个支点撬起生活,这支点在哪里? 主体意识的生长, 让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奋发起来 我们都是社会的主体。主体意识的生长,正是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自由萌发和系统建构。 我们是否都具有充盈的独立自强的主体意识、能够选择自己生存方式的主体自由和主宰自己前途命运的主体能力呢?显然,这还是一个问题。 首先应当反思的是,如何突破传统社会化机制的束缚,为主体性的成长开拓更开放更广大的空间?教育是起点。教育的意义,本在于焕发孩子们的自我觉醒意识,开拓其独立成长机会,提升其自主选择能力。而现实却多有背离。在家庭中,他们所接受的被激励的,多是“乖孩子”教育,在“直升机父母”“割草机父母”面前享受着也痛苦着过度保护。在学校里,他们则常常被要求跟着老师的节奏走,努力成为格式化教学、标准化答案和同赛道竞争中的“好孩子”。独立意识的孱弱,质疑精神的忽略,创新发展思维、团队合作意识、社会情感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缺失,致使不少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一个个单向度、封闭性的成长茧房。从这种“半人教育”中走出来的缺乏自主性锻炼的各路“做题家”们,踏进社会,凭什么去经历风吹雨打、去迎击惊涛骇浪? 我们都是国家的公民。公民素养的修习,公民人格的塑造,公民精神的高扬,是支撑社会主体成长的基石,是滋养主体意识发育的能量。 盛行多年的全能型政府、总体性社会已在深刻的变革之中,但其在人们心理上尚留有深深的烙印,政府对经济社会事务的过度干预,民众对政府管理服务的过度依赖一时还难以根除。 哪一个政府都难称全能,每一项权利都需要彰显。公民素养,指向的是公民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落地的是公民的公共参与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保障民众更多地享有改革与发展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前提是促进、激发民众在改革与发展中的主体性和参与感。 每一个个体,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环顾周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社会巨婴”,或任性妄为,极度自私自恋;或无尽索取,难以独立生存,实为世人所不屑。“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若是谁都寄望于别人挺身而出负重前行而自己心安理得坐享其成,这岁月何以长此静好? 每一个公民,都应主动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积极呼应国家治理的决策,切实遵循公共生活的准则。同时,还当在民主法治的轨道上,努力捍卫公民的合法权利,守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理性表达个人的利益诉求,实现自我的生活价值。在政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中,自由与秩序的有机契合中,建设全面进步的现代文明和共享尊严的体面生活。那些面对强权霸凌选择逃避隐忍甚而谄媚逢迎、身属困难群体选择自暴自弃甚而相互踩踏的个体行为,则是对破坏法治行为的纵容,对现代公民精神的自弃。 生活意义的追寻, 让每一页日常的平凡都焕发光泽 主体性的本质,在于对生活意义的追寻,对生活价值的坚守,为生活愿景的奋斗。 人生完满时少,缺憾处多。看人类安全,有自然灾害、生物病毒、地缘冲突、经济危机,看社会交往,有尔虞我诈、倚强凌弱、身份歧视、竞争内卷,这都是生活的本来面目。理性的抉择,便是接纳生活,奋斗生活,赢得生活。我们不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也无法将泥沙俱下的生活过滤纯净,苦难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沉湎于高蹈于梦想的虚空里、大词的装潢中和一厢情愿的虚构中,并不能长久掩饰我们心灵的空虚和迷茫。 苦难在磨砺我们意志,生活在哺育我们成长。想当初,汶川地震现场,震撼人心的抢救告一段落,最悲怆的一幕已经落下。在一片死寂之中,一片废墟之上,笔者读到一篇《又见炊烟》的新闻,又一次被深深震撼:生命不会屈服,希望不会死去,生活还在路上。 马克斯·韦伯说过,“人类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说的是人类总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寻求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每一次灾难,于人类都是生命的一次淬炼、心灵的一次洗礼,都是我们对生活本质的一次再认识、向未来目标的一次再出发。著名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曾经阐释过:你所历经的那些苦难,终会成为你生命的意义。你知道了自己生存的意义,你就能坦然面对前方的任何挑战。 许许多多普通的人们,纵然注定回避不了人生中的种种困苦、风险和灾难,但他们心里点亮着一盏灯,这就是生活,所以能默默承受,也无比坚韧;前方飘动着一个梦,活着有奔头,于是就全力打拼,不息抗争。 看一看媒体曾经报道的浙江余姚梁弄镇菜市场上摆摊谋生的陈慧,生活中历经磨难,3岁被父母送人,直到13岁又回到父母身边。高中毕业后,因为生病须终身服药,27岁远嫁浙江,40岁离婚,独自带着孩子生活至今。她没有被苦难压倒,始终对生活一往情深。摆摊,维持了日常生活的体面;写作,滋润了精神世界的葱茏。她的作品《渡你的人,再久也会来》《世间的小儿女》出版了,人也“出名”了。陈慧以童年的苏中平原和远嫁的浙东小镇为背景,描画其养父、养母、邻居等,以及在小镇菜场中摆摊时遇见的、在人世间匆匆相逢的各种人的命运,记录下生命的无奈和庄严,卑微与贵重。她说:文字是结结实实的东西——也就是这点结结实实的东西,歪打正着地炼成了我的骨骼。 陈慧有自己的生活哲学:普通人的一生,无论怎么迈步,总会有所得有所失。人到中年,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信念支撑着,即可。其余的,一律是纠缠。在底层社会中,“陈慧们”艰难地生活,坚强地生活,热爱在其中,快乐在其中,生命的光泽也闪烁在其中。 共同体文化的锻造, 让每一程社会的前行都更有力量 个人主体意识渐渐苏醒,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时代的呼唤。同时,我们也应警惕,其中个人主义的勃兴,也衍生出原子化、陌生化、丛林化的社会乱象。 其实,生活中的主体,指向的是个体,也是社会,是自我,也是我们。组织化、合作化的主体,就是一个个共同体,它将拥有更大的力量,也可以走得更为久远。 疫情漩涡中的上海经历了最严峻的考验。奋起抗疫的人流中,学校教师、企业白领、媒体编辑、全职妈妈、专职社区工作者……许多不同职业身份的人扮演起了一个个“团长”的角色,开辟了一条条“团购”的战线。以“上海团长”领军的集体自救,帮助人们找回城市成长中那一股坚韧的力量,找回了居民生活中那一份充足的自信,也找回了一个个社区中那一缕久违的家园文化和公共情怀。这是主体意识的高扬,共同体力量的显示,也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生动文本。 抗疫实践再一次启示:在政府和个人之间,通过各种各样的关系链接起来的社会,可以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实现与政府更为有效的协同共治。这是一种特别宝贵也应当倍加呵护的治理资源。显然,进一步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加快培育社会的主体意识和共同体力量,创造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探索更为多样的实现形式,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事务、维护公共利益、参与协商民主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和积极作用,构建体现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善治”格局,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 共同体的培育,也是一种新文化的建设。千百年来,我们曾经倚靠的是宗族社会,奉行的是差序文化。进入当代,建设的是单位社会,支撑的是集体文化。迈入市场经济,开始盛行的是互惠社会,流通的是人情文化。如今,我们要建设的是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如何去建构一种彰显现代文明的共同体文化呢? 共同体文化的培育,重在社会资本的涵养和积累,重在信任意识的奠基、平等理念的普及,还有和谐关系的构建、合作精神的倡扬。亦如抗疫中展示出来的“上海团长”热心服务他人的奉献意识,主动参与管理的专业精神,还有上海市民承续商业文明传统的契约精神、规则意识和合作品格,我们可以从中领略这座超大城市社会资本发育的无穷潜力,也可感受基层社区自治创新的蓬勃活力。 生活的支点,就是在我们心中应始终抱持的生活的意义、价值和信念,就是在我们终身学习终身成长中应始终葆有的独立的主体意识、刚健的主体精神和坚强的主体力量。 |
芒种,聪明属于你!芒种,忙种 北国小麦丰收 南国插秧种稻 6月6日 这个充满希望的日子 遇见了最聪明的节气 说聪明,可真不是吹牛 自古以来,芒种 就印满了创新的足印 闪耀着智慧的光辉 人类文明始于农业 而吃得饱、吃得好 则是最大的人权 让粮种越来越优良 是我们矢志不渝的梦想 世世代代的风雨兼程 孕育了一代代优品良种 一稻济天下,肝胆两昆仑 在中国神奇的土地上, 袁隆平团队成功培育了 高产的“东方魔稻” 解决了饿肚子的问题 而贡米、鱼虾米、无机米 高筋面、饺子粉、面包粉 也在满足着我们的高品质生活 芒种的聪明,不止于“种” 君不见,那些麦客 正在驾驶着收割机 由南向北收获一片片金黄 而在别有风情的水田里 插秧机正在取代人力 聪明的还远不止这些 从种到收,从收到脱粒再到成品 每道工序都机械化、智能化 农民的笑脸也越来越灿烂 这就是芒种 一个富有创新性的节气 这一天,这一刻 我们是不是都应该想一想 怎样将创新坚持到底呢 |
品读|你感觉最幸福的一天,是哪一天?在过往的生活中,你感觉最幸福的一天,是哪一天?我被这个问题问愣住了。 我随手翻开了一页,4月11日。 日记里还写道,下午奶奶来了。那一年奶奶已经快80岁了,和父母一起住在老家,偶尔来与我同城的姑姑家小住,也会来看看我。我从小是在奶奶身边长大的,与她的感情很深,奶奶的到来,让我很开心。在我的坚持下,奶奶同意在我家住一晚。 窗外绵绵的细雨,已经下了大半天。就这样,在周日的午后,我一个人躲在书房里,翻看着多年前的日记。旧日子仿佛复活了,又犹如是我重新经历了一遍。 |
品读|为何我们连等待一会儿的耐心都丧失了呢?点开社交软件,打开好友的对话框,然后给对方发送了一条信息,内容是咨询对方一个小问题。半分钟过去了,对方没有回复,我变得有些疑惑;一分钟之后,我开始焦虑起来。 又过了十分钟,依然仅我发送的那一条信息孤零零悬挂在对话窗口。我觉得心里空荡荡,有一种不好的、被忽视了的感觉。 难受之下,我去操场上奔跑了半个小时,以舒缓内心的燥意。回到家后冲了个澡,再打开手机、点开社交软件时,发现朋友在十几分钟前已经回复了我,并关心地问了我好几个问题,还“拍了拍”我。那时我应该正在跑步,手机没带在身上。 翻看着那些回复和关心,我想:朋友的心态是否也和我刚才一样有过起伏?回过信息后,我静下心来思考了一会儿,发现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随着社交方式便捷化,人们的浮躁和焦虑却普遍放大了。 一旦发出个什么信息,就无时无刻盯着手机屏幕,想立马就得到相应的回复:吃饭了吗?放假了吗?出门了吗?其实,有时也不过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情。而对方没有及时回复信息,很有可能正在忙着手头的其他事情。为何我们连等待一会儿的耐心都丧失了呢? 生活中类似的焦虑还有很多,其表现形式也无非如此:总在事情才刚刚开始着手去做,便急着想要一个答案,或者尽快得到一个结果。 比如减肥。今天跑了三圈,就上秤去称一称体重——减了多少斤?效果如何?发现秤上的指针并无变化,于是产生了放弃的念头。就好像刚栽下一棵小树苗,就忍不住去不停地关注,巴不得它一口气便能长成参天大树,短时间内看不到它的成长就心灰意冷。 而大多时候,我们往往太关注于问题的答案或事情的结果,导致在前行的路上患得患失,最终影响了自己的心态和步伐。事实上,有些事并不是立刻就能够得到答案或结果,就如同栽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需要长时间的悉心培育,才有可能萌芽、开花、结果。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有些问题,我们不必急着得到答案;有些事情,也不必急着要到结果。耐住浮躁,耐心等待,答案便不会缺席。只要我们奔跑的方向是正确的,就一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
品读|人生境遇红红的苹果 优秀的人,就一定会有好的境遇吗?不一定。 有一首小诗,语句简单但内涵深刻:“有如红红的苹果,在最高枝头。被采果的人忘了,不是忘了,而是要采采不到。” 我们是不是那个在最高枝头的红苹果呢?或者在人生的某个时候是那个苹果呢?如果是,被别人“忘了”恐怕也有其道理。 我们是否遇到过红红的苹果剩在最高枝头呢? 如果遇到了,请尽力用心去采。如果采不到,也请致以最高的敬意。 心里平安 好人境遇如何?有句话叫“好人一生平安”。但此话经常受到质疑,好人究竟凭什么“一生平安”呢? 看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问一位歌唱家如何得以保持青春的容颜,她说:“我不算计人,一算计人,皱纹就会从心里开始长了。”我跳起来,找到笔,记下了这句话。这句话所说的道理,似乎是我一直在寻找的。 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遇到不公不顺,也能保持坦然。可以说,心里平安,是“好人一生平安”的基础。 只差一点点 有一种不成功,叫“只差一点点”,或曰“功亏一篑”。 人生有一些时候,会遇到“只差一点点”的情况,特别是在一些关键点上,让人不胜唏嘘。 实际上,看起来只差一点点,差掉的可能是全部。比如参加高考,如果和录取线只差一分,在未被录取这个结果上,差一分和差一百分没有区别。 “只差一点点”反映出的问题,往往是功力“还差一点点”。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多努力一点点,就可能少一点“只差一点点”。 如果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但还是“只差一点点”,那就释然吧,人的一生有时确实需要“幸运”来帮忙。 大器晚成 如果在中年以后还没有什么建树,怎么办?相信自己大器晚成吧! 人过中年,成就事业的时间还多。以前累积的经历与经验,也为大器晚成打下了基础,没有必要感叹时不我与,没有必要不努力向前。 历史上,大器晚成者颇多。现在,人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都推后了,要想做成事,可以说,更有理由大器晚成。 其实,最积极的意义是,大器晚成不只是一种生存状态,更是一种精神状态,即:无论我们是否有所建树,无论我们多大岁数,都要有一种大器晚成的心态和精神;而且,只要永葆大器晚成的精神,我们就已然做到了大器晚成! 因为,精神也是一种成果,境界也是一种成功。 |
语文教材删减鲁迅作品?人教社发声人民教育出版社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语文教材虽然经历了多次调整,但鲁迅一直是教材选入作品最多的作家。 人教社表示,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在六年级上册中,编排了专门的“初识鲁迅”单元。统编初中语文教科书中选入鲁迅作品7篇;统编高中语文教科书中选入5篇,总共12篇鲁迅作品。 人教社称,鲁迅先生的作品从未大规模“撤离教材”,鲁迅先生一直与所有使用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孩子们同行。 |
品读|谁不爱“邻里中心”一切始于保安老周3年前捡的那只沙发。 老周心里不是滋味,他记得老太太家的保姆阿姨说过,那次脑溢血手术后,老太太记性变差很多,时常忘记午饭有没有吃过,自己的药有没有吃过,连自己哪年退休的都忘了,却记得她女儿小时候哪一年学会跳绳的,什么时候学弹钢琴的,甚至会骑自行车的日子,以及她成长中的所有细节,都一清二楚。 |
人类需要一个“会更好”的信念社交平台上展示的个体生活,似乎正在发生变化:滴酒不沾的人因为憋闷喝上了“50度白开水”;封控的日子里,一些曾经悠然的主妇变身“母狮”在各种团购群为娃“狩猎”……这些变化来得突然,猝不及防,犹如旋涡风暴中心那一颗颗摩擦的砂砾。 战争、疫病,种族歧视、文明冲突……人类虽不至于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却前所未有地需要一个“未来会更好”的信念。 令人“失控”的无形之力 书店里的人,最近多了起来。听说都是来寻找答案的,在《失控》《崩溃》《剧变》等一众畅销书中徘徊。这个世界变得张牙舞爪起来,似乎总有股无形的力量令人惊慌失措。很多人想知道这股力量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和怎么办。 “明明按照合理的规划路径,勤勤恳恳、按部就班地走,突然就发现,之前的所有准备和获得的结果是不匹配的,中间充满着被不确定性剥夺的东西,而这一切不是你的错,甚至根本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一位书店里的读者说。 很多人担心俄乌冲突会成为世界秩序崩溃的导火索。除了俄乌两国人民水深火热,这场冲突与别国个体的关联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远,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被摧毁,大量投资与合作面临不确定性,触角伸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疫情的此起彼伏、反反复复,助长了原本就存在于变局中的不安。“即使做了所能做的一切,还是没能改变结局”“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不知道还能不能坚持到那个时候”。抗疫3年,疲惫混合未知,隐匿的伤痕在人们心中持续蔓延。 种种无力感、失控感,来自于你相信的那些东西,可能不够用了。 无常为常,何以为安? 岁月变动不居,万物各守本位,这是古人心中的大道。历史学家们认为,这个世界上唯一不会改变的事实就是我们经常不得不改变。唯有以这个为预设前提来看待很多突发问题,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由此延伸,任何论述体系,都需要因时因地推陈出新,才能适用于当下人的情境和心理需求,解答当时当地人的困惑。 无常为常,何以为安?在与众多采访对象的交谈中,我筛选出了三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舒适区”。有必要梳理一下,突发应激状态下的混乱中,有多少是因为被迫走出“舒适区”而产生的茫然无措。这里的“舒适区”指代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诸多快捷便利。海陆空自由切换的交通、24小时便利店、刷脸支付与送货上门、动动手指就能获得所谓的真相、有问必答的人工智能…… 这些要素在多大程度上限制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反思是必要的。在“舒适区”内逐渐丧失“狩猎”本能的城市人群,并不会比遭受食物匮乏、野兽攻击的原始部落安逸到哪里去。何况后者在危机之下依然保持着对环境资源索取的克制,还能从紧密的族群和社会关系中得到更多支撑。 第二个关键词是“忍耐力”。许倬云在《疫情恐慌下的人类社会》一文中说,在人类历史上,疫病从一开始出现就具有它的社会性和政治性。社会性是因为疫病的蔓延,人类原来的聚落可能完全被掀翻;政治性是国家本来稳定的秩序往往会因瘟疫而严重失序。 所以,越是冲突无序的状态,越要克制和忍耐。面对支离破碎的狼藉,站得直、稳得住。忍耐是和心性作斗争,所以才会辛苦。但正因如此,所有的经历才会变成修行。 第三个关键词是“平常心”。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困难,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意见。你当然可以鲁莽而嚣张,只不过得到的很可能是更加鲁莽而嚣张的回应。“毁灭吧,赶紧的”,有这样的想法不是不能理解,但对大多数正常人来说,也不过是发个表情包宣泄。 恐怕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还是守住日常,在一切环境和行为中保持不偏执,不给自己“加戏”,少给别人“添乱”,切忌幸灾乐祸。 相信人性 宇宙中看人类,不过沙粒对抗洪流。让支离破碎依然成为一个强大整体的,是人性。这个春天,我收到了一位家长的自述——晚上9点多,我接到了一个特殊的电话:“喂,您好!请问您是XX小朋友的家长吗?您的孩子班里有一位密接者,所以您的孩子为次密接,请配合隔离。”当接到电话,我的手都在颤抖。打开班级群,作为密接者的家长十分诚恳地和大家道歉。然而家长们没有一句指责,没有一声埋怨。老师一直在默默地等待,直到凌晨两点,最后一位完成核酸采样的小朋友发出“核酸已完成”。疫情无情,但是人心温暖。 关键时刻的抉择,总是关乎人性。有一种观点认为,当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许多挑战,都可以归结到“电车难题”:保全一边还是保全另一边?诚然,在正常人类社会中似乎存在一种看上去合理的观点,即人们为了实现更大利益而牺牲少数人的利益是可以接受的。但实际上,如果投票选择权真的落到了每个人手里,绝大部分人并不会主动强迫他人牺牲。这是道德的刹车,更是光辉的人性。 在一本有关社会心理的小说中,曾看到这样一段话:太多惨痛的故事仿佛在说,这世界毫无道理、从未公平,任何奋斗在命运摆弄下都显得杯水车薪,所以放弃努力、拒绝希望、认清残酷现实,只有冰冷无情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但是,我们又见过很多聪明而美丽的人,坚韧而顽强的人,让人心生敬畏的人。这些都说明,人类一定有什么东西能胜于仇恨、高于生死。 想做得更好、想变得更好、想影响这个世界并使之能越来越好。这些对一切可以“更好”的追求和相信,也许会因生活苦难被磨平棱角,但,永远不会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