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说过,所有青少年的问题,都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只是问题有滞后性,等发现时其实早就存在了。
我们总说社会的阴暗面,怕孩子受到伤害,不肯放手,那到底是放手才能让孩子成长,增强抵抗力,还是包办才能让孩子成长,一定是前者。
所以,我们要学会得体地退出:
学会旁观
孩子遇到难题时,主角一定是孩子,我们是观众,做好自己的本分,孩子解决不了时,我们再出面。
允许犯错
人生就是个不断犯错的过程,只有犯错了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孩子更是如此。
足够耐心
孩子的力量很小,小到开门需要十几分钟才能对着孔,打开门,我们就需要足够耐心,看他完成整个流程。
鼓励赏识
被父母赏识的孩子才会有自信,成长道路会遇到各种苦难,唯有父母的鼓励,才是孩子前进的动力。
纪伯伦说: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希望你的孩子既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豁达,更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