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最幸福的时光是在夏天父母收工吃晚饭的傍晚。
那时候电视、手机还未普及,大家闲下来就喜欢扎堆聊天,或是像《请回答1988》里面描述的一样,端着一碗好吃的菜左邻右舍地送。
孩子们分工明确地打扫庭院、酒上水,抬出凉榻,一家再围着凉榻边吃晚饭边聊一天日常。饭后总会抱出井水冰镇过的西瓜,切成等块大小,孩子们一边咬甜香的瓜囊一边听大人说江湖故事。
那时候即便天暗下来,也还有满天繁星和圆圆的月亮照亮,孩子们有的靠在父亲背上,有的蹲在凉榻边上,有的趴在母亲腿上,有的窝在奶奶怀里,痴痴地听那些让人害怕又让人惊奇的故事。
常常是一个故事还未听完,孩子们已经睡熟,大人再轻轻地将孩子抱到凉榻上,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恬静和知足的微笑。
对于我们孩子来说,那样的依靠与夜晚给了我们足够的爱和安全感。
那时候的物质不宽裕,精神追求也没那么多,每个人就盯着眼前的人和事,贫乏却也知足着。那时候的孩子们都有一个“逃离”的梦想,梦想快快长大,然后离开父母的眼睛。
每个孩子从小都是在父母眼皮底下长大的,会挨骂也会挨打,却从来不缺少陪伴。每个孩子谈起自己的父母或是家事,都是生动而绵长。
现今,物质富裕了,精神追求提高了,交通工具便利了,沟通工具五花八门,人们却越来越懒于面对面交流。我们需要大房子,我们需要豪车,我们要进重点学区,我们要上名牌大学,我们的孩子要上早教,要学各种技艺,于是,我们在疲于奔波中,累得说不上一句体己的话。
《儿子的笔记本》叙述的正是这样一个故事,男孩捏着表演邀请函想让妈妈看看,妈妈抱着妹妹在一堆家务和琐事中,将他忽略在一边。
让人感动的是,男孩是懂事而聪明的,他帮妈妈刷锅做饭、铺床熨衣、吸地遛狗,而他每做一件事都在笔记本上记录所用时长,等攒够120分钟时,他告诉妈妈:他的演出也只需要120分钟,他替她省出这个时长,不过希望她能去观看他的表演。
妈妈去看了儿子的表演,儿子动情的表演让妈妈激动地热泪盈眶。
|
|
我的体会是,要学习别人的行动模型,而不是具体的做法。
|
最近我和同事就在聊一个话题,你看现在短视频流行的趋势,未来的人,输入信息主要靠视频,表达自己也主要靠视频。
这文字能力在未来是不是就不重要了?过去100多年,教育家政治家们好不容易让大众学会了认字、阅读和写作,这份努力未来是不是也就没价值了?
哎,我不这样看。互联网确实放大了洼地的价值,但是,这个世界归根到底是要有高地的。文字,作为过去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载体,它的价值不仅在,而且会因为掌握的人变得少了,价值还会越来越高。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当白话文成为主流,这是好事,但那些熟练掌握文言文的人,能够阅读古典文献的人,你说他们的竞争力是降低了呢?还是提高了呢?当然是提高了。
|
最近看到一段文字,不知真假,你就当故事听吧。话说当年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之后,他的邻居高兴坏了,因为他自己的房子旁边就是总统故居,所以他标价300万美元要卖自己的房子。结果怎么也卖不掉。
原因很简单啊,因为总统故居嘛,这的安保会升级,大家担心生活被监控,没有隐私可言,当然就不会买来住。结果这位邻居最后只能以140万美元对折把房子卖给了一个叫丹尼尔的小伙子,这小伙儿把它改建成了一家幼儿园。
你想,这家幼儿园是在总统故居旁边,这本来就是卖点,而且安保升级了,这会成为全美国最安全的幼儿园。结果幼儿园办的很好,丹尼尔发了财。
不管故事真假吧,这个故事的用意是很明显:同样的一个资源,派了不同的用处,价值是完全不一样的。此处的劣势,换了一个场景,就可以变成优势。
|
1. 这两天我突然听说导演张艺谋现上了一部新电影,叫“一秒钟”。我估计自己是没时间去电影院看了啊,以后再在网上补课吧。
2. 但是啊,有朋友提醒我说,张艺谋今年70了。这数字把我吓了一跳,他算是陪着我们这代人一起长大的,连他都70了。更重要的是呢,这个岁数的人大多都是在颐养天年啊,而张艺谋居然还在一线干活。
3. 这让我想起他曾经说过的一段话,他说要把自己迅速地工具化。工具化,你就会对别人有用,而人有了用呢,有些东西就不会找到你身上,你就会有空隙来生存。工具不是个坏词儿,有用也是我们这代人深入骨髓的价值感。这段话说得好啊。
4. 人的社会地位高了嘛,年纪大了嘛,特别容易活成位置、活成立场。但其实,最踏实的活法,还是有用。看到今天的张艺谋,我突然有了一种强烈的渴望,非常期待自己,70岁的自己胖,还能有用啊。
|
举个最近的例子。我自己经常不得不拒绝别人的请求。比如邀请我去参加个活动什么的,我去不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那怎么拒绝呢?口气谦和、礼貌就够了吗?最近我就看到了一个很好的行动模型。
简单说就是两步。第一步,要说对不起,抱歉。这个我们都会。但是别忘了还有第二步,叫“你可以”。也就是指出对方还可以从哪个方向获得帮助。比如你请我,我去不了,但是我建议你去请请谁,或者你换个什么时间再来找我,或者你可以用个什么样的替代方法,等等。
一次拒绝,只有包含了这两步,才能让对方体会到真正的善意和建设性,才会不让一次拒绝成为对交情的伤害。
|
1. 在得到知识城邦看到任岚写的一条笔记。一位人力资源行业的资深人事说自己是怎么识别一个人是不是靠谱的。很简单,三条。第一,看这个人在面对一个突如其来的任务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什么。是倾向于行动呢?还是倾向于反抗?有的人的直觉是批判这个任务不合理,有的人是马上找解决方案,那当然后一种人靠谱。
2. 那第二条标准呢?是看这个人用什么态度来对待地位明显不如他的陌生人,比如饭店服务员啊什么的。
3. 第三条标准,是问我们自己。如果我和这个人一起出差,飞机误点了,我愿意和这个人在候机室呆上那么几个小时吗?
4. 这三个问题说明什么?说明三点,第一,这个人有进取心,第二,这个人有善意。第三,这个人有吸引力。这人差不到哪里去。我们每个人的自我修炼也可以参考这个三个方面来进行。
|
1. 最近有个朋友的孩子要去上大学,他说,“我想告诉孩子正确的金钱观”。但是怎么精炼地表达呢?我就把吴军老师的一套说法推荐给他了。
2. 很简单,就五句话。第一句是,钱是老天爷存在你那儿的,不是给你的,回头你还是要还给他的。第二句,钱只有花出去才是你的。
第三句,钱和任何东西一样,都是为了让你生活得更好,而不是给你带来麻烦的。带来麻烦的钱,不能要。
3. 第四句,钱是靠挣出来的,不是靠省出来的,而挣钱的效率呢,取决于一个人的气度和格局。
第五句,钱是花不光的,但是可以迅速投资或者投机给投光。
4. 这五句总结真是精彩,说白了,钱太显眼了,它往往会遮住我们的目光。
而吴军老师这五句话呢,都是提醒我们,目光越过钱本身,看到它后面的东西。看到它本身实际上是什么,一不小心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
1. 很多人都听过这么一句鸡汤,说人生失意的时候,不管多么挫败,你都要记住,我是亿万颗精子中跑得最快的那一个,我曾经赢过一场最激烈的竞争,所以眼下这点儿挫败不算什么。
2. 最近我看丁香医生在微博上发了个吐槽说,说这是很没有医学常识的说法。真相是,卵子的外面有一层特殊结构的保护层,那先跑到的精子呢,要释放一种酶来溶解这个保护层。
3. 所以呢,先跑到的那一批精子反而是肯定要牺牲掉的那一批。而当保护层被溶解得差不多的时候,我们跑到了,正好顺利进入卵子。所以你看,我们不是本事大啊,而是运气好。
4. 所以,如果下次遇到人生失意的时候,正确的自我安慰方法应该是:我曾经运气那么好过,这次运气不好也是应该的。
你看,不管成也好,败也罢,都归咎于运气,也许是最有建设性,也最接近事实的一种解释啊。
|
1. 上周的《启发俱乐部》啊,我说一个人不应该有敌人,但应该有对手。
那为啥呢?两个原因。首先,敌人是损耗你的力量的。而对手就不一样,有对手的人生,往往让人获得力量。
2. 很多人都有这体会啊,和某个人、某个机构暗中较劲儿是我们前进的重要动力。
但更重要的理由是啊,如果我有敌人,我会以输赢为目标的。而所有的输赢,其实都是暂时的,所以,一旦我们有敌人,不管这个敌人是谁,我们就已经把自己的目标狭窄化了。所以说“竞争意识害竞争力”嘛。
3. 这句话,我们是贴在自己公司的墙上的。但是呢,有对手就不一样。
我们和对手比的,不是输赢,而是什么?是高下。这是一个没有尽头的无限游戏。这就把自己发展的天花板给揭掉了。
4. 所以说,如果有人把我们当敌人,我们也应该把他变成对手。也就是俗话所说的,他打他的,我走我的嘛。
|
1. 我们经常讲到两个词,一个是羞涩,一个是内向,那请问,这是一回事吗?最近我看人说,这是有区别的。
2. 羞涩,是对可能遭受的羞辱产生的恐惧。而内向呢,则是一种对于平和环境的偏好。你看啊,一个被动的,一个主动的,一个是能力缺陷,一个是价值偏好。不一样的,但是大家经常搞混。这个区别其实挺重要的。因为咱得知道什么可以改变的,什么是可以顺其自然的嘛。
3. 比如说,我不爱穿得特别精致,就爱穿的随意一点。那就得搞清楚到底是为什么。如果是我的价值偏好,那说明我这人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的穿着。这就无可厚非。但如果我在还特别渴望得到别人在穿着上面的认可,就是没法约束自己,怕麻烦,没审美,所以穿得乱七八糟那就是能力问题,那就得改啊。
4. 把能力缺陷解释为价值偏好,这是我们经常骗自己的一种手段啊。
|
1. 老喻最近有一篇文章,叫原因的原因不是原因,结果的结果不是结果。什么意思呢?
2. 举两个例子。比如,今年的疫情,本来的结果是国内很多工厂都没法开工,生意不好,但是因为其他国家控制不好,疫情更严重,结果很多订单反而转回到了中国。你看,这个最终的结果,是结果的结果,它是很难预料到的。
3. 再比如,某个地方的空气质量特别好,但是当地死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数量反而排名前列,这是为啥呢?原因很简单。这个地方空气好,所以大量有呼吸疾病的患者就来疗养,那自然死亡率就上升了。这就像:好的医院,病人死亡率还相对高一些一样,难治的病才来好医院嘛。
4. 你看,所以说原因的原因也不是原因。我们不得不用因果逻辑来思考问题,但也得保持谨慎。显而易见的因果,都不是最后的因果。
|
1. 最近我看到一则新闻。说美国德克萨斯州有一位25岁的黑人青年,他发现有一家沃尔玛超市的招牌上有一个字母松动了。他就赶紧站到了那个牌子下面,而且一站就是两天,干嘛呀?
2. 不是要提醒路人此处危险啊,而是等那个字母牌子掉下来砸中自己。为啥呢?因为沃尔玛这样的大公司的招牌要是砸到了行人,那是要赔偿一大笔钱的,这个黑人青年马上就财务自由了,一辈子不愁了。所以,花这两天时间太值了。
3. 那张新闻的图片我贴在下面,你感受一下啊。咱们其实没什么可以去笑话这个年轻人的。我要是25岁的时候,如果说被砸一下就能财务自由,我也会去站着的。
4. 但这幅图片还是挺有意义的,它在提醒每一个把事业做大的人和公司:你的事业越大,漏洞就越多,多到了只要利用其中一个就能发财的程度,这会主动招来那些利用漏洞的人呐。这也是长大的代价之一啊。
|
1. 我经常把一句话放在嘴边,就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这念叨的时间长了,好像这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
2. 但是那天和刘擎老师聊天,他说啊,如果拉长时间看人类文明史的话,“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这其实是一种非常新潮的思维方式。
在人类文明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面,遇到问题,最常用的应对方式是“忍着”嘛。生病,忍着;不方便,忍着;被欺负了,忍着。这才是常态。
3. 哎,你看,如果要是这样的话,那“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思维方式的价值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更大。
道理明摆着嘛,你只要想着解决问题,就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人,因为他们都在忍着嘛。
4. 如果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前人的、其他的人不太一样,这就已经是创新了。
如果你还能说服更多的人认同你解决问题的方法,那这就一定是一项成功的事业了。
|
变老,其实是需要学习的。变老,可不是纵容时间的流逝啊。如果我们想拥有一个体面的、平静的老年,那从年轻的时候就要开始积累,积累美好的回忆,积累精神上的资源。
你想啊,老年是什么状态?就是我们越来越依赖头脑和精神的状况活着,身体是注定越来越差了嘛,没办法。
所以,倡导学习,不仅是为了我们在年轻的时候拥有社会竞争力,对我们这代人来说,更是为了在老的时候,有足够的精神资源去度过漫长的老年时代。就像伏尔泰说的那句话,对于文盲来说,晚年就像寒冬;而对于有学识的人来说,晚年却是收获的季节啊。
|
1. 最近听一位专家讲课,提到了当年他从一家著名的外企来到一家创业公司,他形容那个感觉,就相当于上世纪30年代,从上海到了延安。各方面条件确实差了很多,但是人的状态变得很兴奋。
2. 随后他说了一句话:“人不怕累,怕的是不兴奋”。哎,这句话给了我一个启发。上一代中国人和这一代中国人对人生的认识,可能最大的区别就在这。
3. 在匮乏时代,人生目标被锁定在:最大程度地获取资源,最少程度地支出资源,所以,事少钱多离家近,不累而且收入高,就变成了衡量工作优劣的标准。
但是在我们今天的丰裕时代呢?人生目标其实是悄悄切换了的,变成了要能激发我的生命能量,让我兴奋起来。
4. 所以,衡量自己是不是老了,其实也可以扪心自问这个问题:现在的我,最害怕的是吃亏上当呢?还是不再兴奋了呢?
|
1. 这个周五上新,给你推荐的是宣明栋老师的课程,叫《数据思维课》。数据思维的重要性不用我多说了,咱们这几年肯定都深有体会。
2. 工作里,不用数据说话,很难说服人了;老板也要求员工都有数据思维。但同时,这门课非常难讲,市面上大部分内容都是针对专门从事数据分析的人的,那就反而把我们这些普通人,不是专业搞数据的人挡在门外。
|
1. 这个周五上新,给你推荐的是财新总编辑王烁老师的新书:《多维思考》。
这本书啊,顾名思义,提供的是对各种问题的解决思路。
2. 比如说啊,你知道运气这东西,它不公平,但是如果它比你想象的还要不公平,你该怎么办呢?再比如说,你感觉到好人不多,小人很多,伪君子更多,你该怎么办呢?
再比如,看起来水平很高、能力很强、没有理由失败的人,他也失败了,你该怎么办?等等。看起来啊,这些问题好像都没有确定的正确答案。
3. 对啊,王烁老师说,他写这本书,不是要给出正确答案,而是要帮你划出边界。什么边界?划出“可为”和“不可为”的边界。
说白了,做好自己能做的事,丢开那些自己做不了的事。面对任何难题,这才是寻找合理打法的正确姿势。
|
1. 话说有些汉字啊,古代的意思和今天的意思区别非常大。像“乖宝宝”的“乖”字,褒义词吧?
但是在古汉语中,乖是一个地道的贬义词啊,有:背离、反常、奸猾、邪恶、狂妄,这一系列意思。那今天,可能只有“性格乖张”这个词还保留了“乖”的原意。
2. 那为什么突然来了一个词义大反转呢?其实这是个渐进的过程啊。
最开始是先从“奸猾”变成了“狡猾”,又从“狡猾”变成了“会变通”,最后又变成了“顺从听话,没有坏心眼”的意思。这个变化是到了明代才完成的。
3. 类似的还有“爽”字。过去也是有贬义的,比如说“爽约”,但是现在只剩下了一个“爽快”的含义了。
所以你看,每一个词,都是要被当时的时代重新定义的。
|
1. 话说我的同事李倩老师跟我讲了一个时尚业的事儿。有些高档的女款手表,为了设计得好看,这表盘就特别小。
小到什么程度呢?就是看不清几点几分的程度。那顾客就会问了:你这表是好看,但是我没法看时间。
2. 请问,如果你是那个表的导购员,你会怎么回答呢?
你会解释“这就是时尚设计的需要啊”,还是会说“其实仔细看也能看清”,还是会说“看不看得清没那么重要吧,这种表的功能主要就是装饰”?
3. 以上回答都不对,人家的标准回答话术是这样的:您戴了这块表,问谁时间,别人都会告诉你的。这个回答确实是经过精心设计啊。
4. 任何沟通,都最好不只是解释自己。因为不管是怎么解释,实质上都是在贬低对方。要么是你不懂,要么是你矫情。
而好的沟通往往都有一个特征,就是让对方觉得自己的价值被发现了,被肯定了。
|
很多人探索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方式是跳槽,无论是换行业还是换职业,成本都是巨大的。但其实在不少情况下,你不需要跳槽到那个公司去,就能获得关于那个行业或者那个职业那个公司的相关信息。
一方面你可以找一些业内的前辈,和他们聊聊天,这里你可以百度一下一个叫做“生涯人物访谈的问题清单”,里面列出了如果你要去找一个职场前辈了解行业,洞察职业信息,你需要问的几类问题。
另一方面,如果有一些实习,兼职的机会,参加论坛的机会,或者是周末学习的机会,其实都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快速了解那个职业或者行业。
|
1. 吴军老师对于休息这个词有一个定义。他说,“休息的本质,就是从外界获得信息和能量”。哎,这个说得好。
2. 对啊,为啥我们需要休息?因为我们感觉能量耗竭了。对于体力劳动者来说,那当然就是先停止能量的输出,先歇下来,然后加上能量的补充,比如吃个饭,这就是休息。
但是脑力劳动者如果还照搬这个休息方法,就有问题了。
3. 脑力耗竭,本质上是缺信息嘛。根据热力学的原理,只要是一个封闭系统,只要不从外界输入能量和信息,它就会熵增,也就是会变得越来越无序。
4. 所以脑力劳动者需要的休息,恰恰不是什么都不干,而是换一种信息输入的方式。
比如听音乐、看画册、旅行、找圈子之外的人聊天、读点和手头的事没关系的书等等。只要能换个方式体验世界,都是脑力劳动者最好的休息。
|
贫穷其实是两个词的组合,贫是指你当前财务状况差,而穷是指穷尽、没有希望了。许多年轻人是贫,但不是穷。很多年轻人人力资本本身就是最大的财富,只是还没到收获大量资产变现的年纪。
|
人类历史上最蠢的话,一定绕不过一句,“女子无才便是德”。
比这更蠢的,当属“读书无用”。
知酱之前发的《知否》相关文章,提到了一些字词错误用法。
错了立正挨打,官方的态度,在后期修复版本里可见一二。
怼过了来说说优点,这部剧在教育的观念上,倒是值得一夸。
刷过剧的朋友,相信你已经知道我要说啥。
1
读书这项长期投资
已被证实其价值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书读不下去,反正多少大佬高中都没毕业;学念不下去,反正学历也没那么重要。
我们对自身的宽容,在失败归因时最易量出尺度。
《知否》里生于古代、长于深闺的明兰(赵丽颖饰),却给出现在看也不过时的反驳:
“依我看,读书无用论这话,就是骗人的。”
“读书,毕竟不是女孩子的分内事”,祖母故意陈述的观念,诱明兰说出这句话。
明兰的解释带着特定的时代印记。
“如果读书无用,为什么天下男子,都要去科考,难道是闲得慌?
我觉得这句话,不过是那些男人们,希望女子一辈子浑噩愚昧、乖巧听话、好摆布。”
从小教导明兰独立的祖母,和明兰持同样的观点:
“不愿女子读书,那是短见。
历朝历代,世家大族的女子,哪一个不是从小读书明理。”
|
最好的方式,是给反馈。
第二级反馈,就是当对方提完这个意见过后一小段时间,你要再给一个反馈。
第三级反馈,是定期反馈。
|
1. 我们经常说到一个词,叫“个人能力”。那么到底什么是“个人能力”呢?
最近我看到有人建了一个模型,说个人能力分成这么七个方面:第一,我清楚自己要什么,这是目的。第二,我清楚自己需要做成怎样,这是目标。
2. 对,目的和目标不一样的。比如,我的目的是得到领导的赏识,但目标呢,是把最近团队的经验总结成一本手册。你看,定目标是比较难的。还有第三,我应该怎么做?就是达到目标的落地方案。
3. 那这就完了吗?不,还有第四点,还得清楚我不能怎么做,这叫风险规避。还有第五点,我做的事有什么影响力啊?这是对环境的洞察。
4. 还有第六点,遇到问题该怎么调整?这是灵活应变。还有第七点,我没有解决问题,那要怎么办?这是承担后果的预期准备以及止损策略。
你看,所谓个人能力的成长,其实是围绕这七个点不断提升啊。
|
1. 话说啊,人类和其他动物之间的区别到底是什么?会使用工具?有语言?更聪明?哎,你看,这些结论其实都是容易有反例的。
会使用工具?黑猩猩也会啊。有语言?很多鸟的语言系统也很发达啊。更聪明?海豚甚至猪的智力也不差啊。你看,这些标准都不能把人和动物截然划开。
2. 最近我听到一个说法,是从进化的角度说的。它说,动物,是改变自己的基因来适应环境。而人呢?是改变环境来适应自己的基因。
3. 哎,你一听,就知道这个说法很有解释力。我们公司搞内部培训的时候经常讲,你要是想说明白一件事,必须能调用一个公式,就是“不是,而是”。
4. 任何事物,靠它自己是没法定义的,再准确的概念也不行,我们必须给它一个背景,而且还能用一个简洁的标准把它从背景中清晰地区分出来,我们才算理解了它啊。
|
1. 最近我看到一句话,说如果一件事,你觉得自己的观点呢,有点模棱两可,而你又想搞清楚自己的想法,那咋办呢?
好办,你就想想该怎么对自己的孩子说,就很清楚了。
2. 这真是个好办法。那为什么跟自己讲讲不明白,跟孩子讲就明白了呢?
我觉得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面对自己的孩子,你会有空前的责任感。自己懒得搞明白的事,跟孩子说你就会想得更认真。
3. 那第二呢,面对孩子,你会尽可能用简洁易懂的语言把它说明白。表达这玩意儿就这样啊,越简洁,就越容易接近事情的本来面目。
4. 那第三呢,面对自己的孩子,有些摆不上台面的、灰色地带的、打小算盘的思绪,我们就会排除在外。毕竟,我们希望孩子做正确的事儿嘛,这往往也是我们对自己放松要求的地方。
所以你看,即使没有孩子,咱们也得想象有这么个孩子,这是校准我们行动的最好的一杆标尺啊。
|
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擅长,或者喜欢什么,是因为我们压根就没有去总结和归纳。
人在工作中有这么一个特点:总是会以自己擅长和熟悉的方式去重复地做事情,哪怕这些事情,不属于同一类型。
把自己过往做过的成功案例写下来,可以帮助你找到不同成功背后共同的和你有关的内在品质。
比如我在求职之前,就曾经写下“我大学4年的所有我认为值得拿出来说的事情”,结果就发现,只要和人打交道,和带领团队取得成功有关的事,我都做得特别好。
于是我就果断放弃了会计师事务所的机会,去从事销售的工作。
|
多想几步,是指在你做决策的时候,多加一个思考的维度,从更⻓、更深、更高的维度来看问题。
如果在每次选择之前,你都能推演一下,你现在的决策引发的下一步、再下一步的结果,你就知道要如何取舍了。
比如,下次再做自己部门工作总结的时候,多考虑一下相关配合部门,甚至是关系不太好的部门的感受,想想怎么说能更好地调动这些部门一起合作。
|
1. 最近我偶然看到法国作家福楼拜,就是写《包法利夫人》的那个福楼拜,他说的一句话。
2. 这话乍一听特别刺耳,幸福是个褒义词啊,怎么能和愚蠢、自私这些贬义词沾边呢?但是细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3. 一个人如果愚蠢,就没有那么多议题可以想。一个人如果自私,就没有那么多什么利益、立场需要关照。那如果一个人健康,也就没有那么多身体的痛苦需要承受。那这个人的身心负担,确实就最小。
所以你看,如果把负担最小化作为幸福的标准,那一个愚蠢、自私、健康的人,他可不就幸福吗?
4. 这反过来也在提醒我们一件事,就是一个人从愚蠢走向聪明、从自私走向高尚的过程,一点也不舒服,甚至是身心的巨大负担。
人人都想要,但是未见得人人都为变聪明和高尚做好了准备啊。
|
一件事,从想明白到说清楚,这中间距离可不小。很多伟大的思想家、作家,他们的贡献,不是提出什么前所未有的想法,而是把原来模糊的思绪变成了清晰的表达方式。
|
到底是努力更重要,还是选择更重要?我看到一个答案是这样的,说:当你有选择的时候,选择更重要;而当你没有选择的时候,努力才重要。这个答案其实还有一个延伸,就是努力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让自己更有选择。
|
1. 话说,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最近新出版了一本自传。其中一段写道他大学时为了追女孩子读书。
2. 他说,“现在回想起来简直有点尴尬。刚进大学那两年,我既对知识好奇,也对了解女性有强烈兴趣。我跟一个大长腿美女同学,聊思想家马克思和马尔库塞,跟另一个美女聊哲学家福科和英国女权作家伍尔夫。我做出一副知识分子的样子想吸引女孩,但事实证明,这样做收效甚微。我只是收获了一个又一个纯洁的友谊。”
3. 哈,估计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经历。当对方说自己需要,而你能判断出对方其实并不真需要,这是一种能力啊。
4. 有一位做产品经理的朋友就跟我讲,用户讲出来的需求,其实是一种已经被污染的需求。那里面参杂了各种这样的私心杂念。真实的需求,那是需要产品经理透过表象,再去洞察人性啊。
|
1. 听马未都老师讲到一幅对联,叫“天地庄周马,江湖范蠡船”。什么意思啊?
2. 上联中的庄周就是庄子,他是有能力把天地当做马来驾驭的。而下联中的范蠡呢,就是西施的老公,意思是,范蠡是有能力以整个江湖为自己的船,把自己容纳进去的。
3. 你看,每个人都在追求一些比自己更大的东西,有可能是时间的不朽,空间的广大,意义的高远等等,但是追求的态度是分成两种的,一种是驾驭,把它像胯下的马一样对待;还有一种是融入,我要像一条船那样成为整个江湖的一个部分。
4. 这就明白为什么成功学令人讨厌啊。其实不是因为它做了空头的许诺,而是,它把追求更大的东西的路径,说成了只有驾驭,而没有融入。而事实上,很多情况下,融入才是更好的方式,甚至啊,很多情况下它是唯一的方式啊。
|
而全人类想要的呢,只有骗子能给。听起来是一段俏皮话,但是仔细琢磨一下,背后是有深意的。
2. 这个世上之所以有骗子和谎言,就是因为我们有不切实际的需求,而骗子和谎言不过是这些需求的供给而已。所以,杜绝被骗的好方法,就是搞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
3. 那如果你要孩子成长,就别只盯着考试成绩,那有可能带来考试作弊的。如果你要公司成长,你就别只盯着下属的日常表现,那有可能带来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的。
如果你希望团队有创造力,那就别盯着他们上下班是不是准时,那有可能带来出工不出力的。
4. 要什么,就考核什么,这句话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到很难。为啥呢?因为大多数握有某种权力的人,并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啊。
|
1. 接着昨天的话题:我们应该关心什么?当然是关心大事了。那请问什么是大事呢?美国大选吗?欧洲疫情吗?这都是大事,影响都很深远。
2. 但问题来了,我们一天只有24个小时,也只有这么一颗肉做的脑袋,如果天天关心这么多大事,那什么也别干了。用华杉老师的话说,天天关心世界大事,也是一种玩物丧志。
3. 那咋办呢?儒家有一句话可以用,叫“切己体察,事上琢磨”。也就是所有的外来信息,你都放到自己的处境里来选择,放到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上来思考。
这个信息对我正在做的努力有什么价值?它是一个提醒呢?还是一个扩展呢?是提供了一个谈资呢?还是一个例证呢?
4. 你看,这么一来,不仅我们自己的生命被世界滋养,而且我们和世界也完成了和解啊。说白了,我们的责任不是对世界点赞和吐槽,而是做自己该做的事啊。
|
1. 昨天,得到大学开学典礼上,广州五期的刘永光同学的演讲特别感人至深。他是一位专门做肾移植的医生,但与此同时呢,还是一位做器官捐献相关工作的志愿者。
2. 这身份乍一听,好像很正面很阳光吧,但是你细想,劝家属把刚刚逝去的亲人的器官捐出来,这是在人最悲痛的时刻做的一种很不近人情的劝说啊。设身处地一想,就知道难度惊人。
3. 刘永光医生说,这个时候,最能触动家属的一句话是这样的:“没关系,您慢慢想,不着急,没有哪个家庭刚开始是同意的,而捐献后,也没有哪个家庭是后悔的。”
4. 一场沟通之所以艰难,往往是因为场景不对。而如果我们能帮助对方完成一次场景的切换,大家一起能看到未来,能看到终局,那达成谅解和沟通就一点也不难了。
|
1. 话说,美国广告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互黑事件。
先是百事可乐拍了一广告:有个小男孩在自动售货机上,先买了两罐可口可乐,但不是为了喝啊,他是为了拿来垫脚,够到了高处的按钮,买了一罐百事可乐,然后扔下两罐当垫脚石的可口可乐,就走了。
2. 那可口可乐当然不干啊,马上拍了一个广告反击。广告的创意是一模一样:一个小男孩开冰箱,但是够不到高处的可口可乐,怎么办啊?拿出放在冰箱低处的两罐百事可乐来垫脚。
3. 但是,妙处来了啊,这个小男孩拿到可口可乐之后呢,把当垫脚石的两罐百事可乐,放回了原处,然后才关上冰箱门走了。
这潜台词就是,我们各家的用户虽然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是请注意,我们可口可乐的用户素质比你高啊。你看,这真是一个神反转。
4. 你看,当我们被别人贬低得无路可走的时候,展现高素质永远还是一条退路啊。
|
1. 得到大学上海班的张琦,他讲了一件事儿。说有一家公司的一个销售经理,今年在一个陌生的市场拿下了一个很大的项目。
那公司其他人就说:“恭喜恭喜,来来来,谈谈经验。”这位销售经理说:“有啥经验啊?就是前三年我都在陪标。”
2. 所谓的陪标,就是虽然去参加项目招标,但是明知道自己肯定竞不上,当陪衬。
他说:“我陪了三年标,人家觉得我靠谱,所以就给了这么个机会呗。”那其他人都说:“切!这算什么经验!”
3. 张琦说:“其实这就是经验啊。在陌生市场陌生客户那儿,你没有根基和信任,人家凭什么把项目给你啊?陪标三年,就是培植机会的过程啊。”
4. 你看,这个例子就说出了以成败论英雄的坏处。什么叫成败?成败是急于对过去的事情做结论。
但其实呢?每一次成败的背后都有一条看不见的,但是通向未来的延长线。机会就长在这条延长线上啊。
|
1. 有一句很有名的话,说:“悲观者往往深刻,而乐观者呢,往往成功。”
对啊,但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这问题我琢磨了很久,最近有点小心得。
2. 你想,悲观者怎么表达悲观?他一定要得出某个悲观的结论嘛:什么完蛋了,没好了,不行了,等等。
那怎么得出结论呢?自然就要论证啊,为世界画出一条下坡路的曲线。那论证得精彩的,当然就深刻了。
3. 但是你发现没有:乐观者,并不是反过来的,他们并不得出乐观的结论。乐观者往往没结论,他们只是带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信心在找机会,所以,他们看上去总是“盲目乐观”。
但是这也带来了一项优势,就是他们总是在自己看到的机会里面去行动。
4. 所以啊,悲观和乐观的区别,并不是观点之间的冲突。而是,悲观者,总是想做结论,所以显得深刻。而乐观者呢,只是在付诸行动,所以往往成功嘛。
|
刘守刚老师是研究中国财政史的著名学者,我以前就专门介绍过他写的书,这次很荣幸能请到他来为你做一门课。
2. 我们在理解历史的时候,通常是从两个角度出发的:一个是人,一个是事。但其实还应该有第三个角度,那就是钱。
很多历史进程,看起来是王侯将相、英雄豪杰的表演,但实际上背后他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都受到钱的制约。
3. 而这个部分呢,通常隐藏在历史的水面之下,我们很难看到。
比如,岳飞为什么被宋高宗十三道金牌召回,不能直捣黄龙?这个抉择背后,其实是有很深刻的财政背景。
|
作家龙应台在《目送》中,写到了她对父亲的记忆:
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
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龙应台随后在书中感慨,所谓父女一场,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根植着一个父亲的形象,他可能如龙应台笔下的父亲一样腼腆,也可能如朱自清笔下的父亲一样沉默,又或者如《红楼梦》里的贾政一样严苛……
这些不尽相同的父亲形象,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我们的一生。
而一位真正的好父亲,通常都能够放下自己的权威,去成为孩子的伙伴。他不仅牢靠得犹如一座山,更是温暖得恰似一道港湾。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父亲,在家庭之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通常冷峻、刻板、严厉,与孩子之间有着一道隐形的分水岭,这道分水岭叫作“权威”。
为了展现自己的权威,很多父亲会和孩子保持距离,不参与孩子的活动,又或者站在自己的角度,对孩子提出很多批评和要求。
高晓松曾在一档节目中坦言,他和自己父亲的关系很不好,从小没有向爸爸提问过。他很早就意识到了自己和父亲之间的隔阂。
他在《矮大紧指北》里也袒露,长大后,他有一次试图和父亲展开沟通,尝试问父亲:“咱俩要不要聊聊?你有没有什么想对我说的?”
他的父亲见状,习惯性地摇摇头,说没什么想说的。高晓松说,自己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主动和父亲沟通过。
几乎不参与孩子的成长,缺乏平等的沟通——这样的父子关系,带给高晓松的显然是沉重的创伤。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在我二三十岁的时候,我有长达二十年的时间,因为对原生家庭的不满,尤其是我和父亲的关系,导致我特别讨厌别人干预自己,爱较劲”。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在他的著作《自卑与超越》中曾说道:“父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许多孩子终其一生都把父亲视为他们的偶像或者最大的对手”。
对于高晓松来说,从不和自己沟通的父亲,诠释的不仅仅是父亲性格的沉默,更是在用沉默在传递对自己的不接纳。
这份来自父亲的不接纳,通过内化的方式,成为了自己某个角落里的暗影,潜意识里会忍不住像父亲一样排斥自己。
潜意识的外显形式,就是“特别讨厌别人干预自己”,因为别人的干预,会很容易让他触碰不被接纳的创伤。
能够平等地和孩子展开对话,是一位好爸爸的基本素养。平等的背后,代表的是尊重孩子的立,看见孩子的需求,共情孩子的情绪。
被父亲平等对待过的孩子,才能从父亲那里获取认同,从而完成良好的自我接纳。既不和别人较劲,也不去为难自己。
在众多的童星当中,王菲和李亚鹏的女儿李嫣,算是比较特别的一位,因为患有先天唇腭裂,被称为“被上帝亲吻过的孩子”。
时光荏苒,当初曾引起媒体轰动的孩子,如今已经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在这一路成长中,她玩过直播、走过T台,也和父亲参加慈善晚宴……
无论什么场合,你都能从这个天生有些特别的孩子身上,看到自信和力量,而这,才是一人光芒万丈的根本。
我想,李嫣之所以如此健康自信,李亚鹏的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曾发文分享过自己对女儿的教育,在文中讲到,陪女儿爬山、做植物观察、带着女儿做慈善,等等;更在文中提到了自己和女儿李嫣之间的“默契”:
她现在九岁半(当时),我们俩彼此的对话中从来没有讨论过:爸爸,我是一个唇腭裂吗?我也从来没有告诉她,你是一个唇腭裂的孩子,你是一个天使等问题。
在九年的过程中,我们关系非常密切,但是我们从来没讨论过这样的话题。
李亚鹏口中的“默契”,本质上是一种认同的输出,即:你在我眼里,究竟是什么样子。
李亚鹏说自己没有告诉李嫣她是一个唇腭裂的孩子,也没有说她是个天使,这背后的含义是:
在爸爸眼里,你和其他所有的孩子都一样,是平凡、普通、漂亮、可爱的姑娘,你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
|
昨天我们说到一个话题,所有超越型、榜样型的人格,都是帮助我们思考的,而不是直接给答案的。正好最近我看到一个小故事。
话说,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前校长多尔蒂,曾经在通用电气公司当工程师。那个时候,他们遇到疑难问题的时候,经常会问另外一个著名工程师。往往几分钟,问题就解决了。但是请注意,这位著名工程师从来不直接给答案的,而只是不断地问他们问题,一直问到请教者茅塞顿开。
有一次,这位多尔蒂就走在去请教他的路上,路上他就想,我进门了,他也就是问我问题,那我干嘛不自己先问自己一遍呢?所以,就没敲门,而是一拐弯去了旁边的男厕所,坐在里面想,如果我是那个著名工程师,我会问自己什么问题 ?果然,十分钟之后,自己就有了答案。
你看,这个故事还是在告诉我们那个古老的道理:好问题比好答案要重要得多啊。
|
你开场的时候,一定不要带着指责的语气,千万不要说,我觉得你有一个问题,让我不舒服了。这一开口,对抗性马上就出来了,对方的防备心也起来了。那我们应该怎么说呢?我们应该说:“我有一个困惑。”请注意,这是我的困惑,而不是他的问题,那对方就愿意听你接下来的内容。
|
就是想要判断对方是否值得帮 ,做法恰恰是先不做判断,能帮则帮,如果对方没有感激之情或者良性互动,就果断打上标签,这个人以后就都不帮了。用这种方法来决定自己跟别人合作的策略,是最有效,也最省力的一种决策。
|
|
1. 对于有权力的人,我们通常会要求权力的运行得有规则。而且规则越清晰越好,好让我们知道边界在哪。但是你发现一个现象没有?很多规则它就是模糊的。
2. 比如微信有一个规则,说你用微信不能恶意营销。但到底什么算恶意什么不算恶意呢?这个边界又从来是模糊的。为啥呢?其实道理很简单:规则一旦清晰,钻规则漏洞的办法也就同时清晰了。
3. 比如,一个搜索引擎,如果你敢公布规则说,谁的点击量大,谁的排名就上升,那好,刷点击量的黑产就会出现。那如果你说,我发现谁刷点击量,我就惩罚谁,那好,就会有竞争对手帮人恶意地刷点击量,让平台惩罚对手。
4. 所以,平台最后只能公布一个模糊的规则,而不是清晰的规则,让那些想钻漏洞的人去猜。你看,这就是人类世界的复杂性,规则也未必是越清晰就越好啊。
|
最近我看到一个研究,说人对他人的信任感,是30岁之前形成的。30岁之后,就不太容易改变了.
比如,一个人小时候生活在一个骗子横行的地方,长大后即使搬到一个文明程度更高的地方,也没用,他还是会对社会充满怀疑。哎,这个研究对咱们理解中国人的代沟现象有解释力.
年轻人和父母的矛盾,表面上是结不结婚、生不生娃这一类具体问题,但是底层还是对社会的信任程度有区别。比如,老人家不舍得扔东西,是因为担心一个匮乏时代又从天而降。说到底,还是对社会的信任程度不一样。
过去几十年,中国市场经济不断发育,而市场经济对人的要求,就是你得信任他人啊,否则交易成本就会高啊。这就把中国人分成了信任感完全不一样的几代人。所以啊,这种代沟问题的解决,与其靠讨论问题,不如靠彼此体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