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冀南区小猪佩奇日常分享群
2020年,这件事你一定要做——理解 |
2020年,这件事你一定要做——观 察 |
40秒的时间很短吗?4. 对,高考,可能是我们参与的最简单的一场社会竞争了。 此后一生,遇到的所有考试,没有高考那么大队伍,我们得更孤独地面对一次次的考试,比如说求职面试。也没有高考那么认真负责的考察了,我们得在更草率的判断中面对更大的风险。 |
“乖”是什么意思? |
“可为”和“不可为”的边界在哪里?1. 这个周五上新,给你推荐的是财新总编辑王烁老师的新书:《多维思考》。 这本书啊,顾名思义,提供的是对各种问题的解决思路。 2. 比如说啊,你知道运气这东西,它不公平,但是如果它比你想象的还要不公平,你该怎么办呢?再比如说,你感觉到好人不多,小人很多,伪君子更多,你该怎么办呢? 再比如,看起来水平很高、能力很强、没有理由失败的人,他也失败了,你该怎么办?等等。看起来啊,这些问题好像都没有确定的正确答案。 3. 对啊,王烁老师说,他写这本书,不是要给出正确答案,而是要帮你划出边界。什么边界?划出“可为”和“不可为”的边界。 说白了,做好自己能做的事,丢开那些自己做不了的事。面对任何难题,这才是寻找合理打法的正确姿势。 |
“虚伪”有什么用?
3. 还有一个策略,是把虚伪作为过渡。 举个例子,我学习某一个人,刚开始,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那么做,但是没关系,我就模仿他。看起来又僵化又虚伪。但是模仿时间一长,你自然就会发生改变。
|
“蝴蝶效应”是错误的吗?有一个说法叫“蝴蝶效应”,说“亚马逊丛林里面一只蝴蝶扇动了一下翅膀,结果几天之后在纽约引发了一场风暴”。这个词现在知名度越来越高,说的道理也很简单,就是在复杂系统里面,一个很小的初始因素,就可以引发一个很大的后果。 但是,最近我看到一些讨论,这个说法很可能是错的。你想,这世上有多少蝴蝶?得扇动多少次翅膀啊?就是有亿万分之一的机会,扇动一次就能引起一次风暴,这地球也受不了啊。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错误的因果归纳。比如说,我炒股赔了,我可以说,我那天要是出门不右转就好了,这样我就不会遇到我老婆,就不会和她结婚,就不会这么着急挣钱,也就不会炒股票,也就不会赔了。那我赔本就是因为那天出门右转吗,我能这么归因吗? 你看,复杂系统的现象,只能回到复杂系统层面去思考,而不能归因到任何一个单一现象啊。 |
一个好爸爸,是孩子一生的安全感作家龙应台在《目送》中,写到了她对父亲的记忆:
龙应台随后在书中感慨,所谓父女一场,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根植着一个父亲的形象,他可能如龙应台笔下的父亲一样腼腆,也可能如朱自清笔下的父亲一样沉默,又或者如《红楼梦》里的贾政一样严苛……
这些不尽相同的父亲形象,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我们的一生。
而一位真正的好父亲,通常都能够放下自己的权威,去成为孩子的伙伴。他不仅牢靠得犹如一座山,更是温暖得恰似一道港湾。
01 好的父亲,懂得与孩子平等沟通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父亲,在家庭之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通常冷峻、刻板、严厉,与孩子之间有着一道隐形的分水岭,这道分水岭叫作“权威”。
为了展现自己的权威,很多父亲会和孩子保持距离,不参与孩子的活动,又或者站在自己的角度,对孩子提出很多批评和要求。
高晓松曾在一档节目中坦言,他和自己父亲的关系很不好,从小没有向爸爸提问过。他很早就意识到了自己和父亲之间的隔阂。
他在《矮大紧指北》里也袒露,长大后,他有一次试图和父亲展开沟通,尝试问父亲:“咱俩要不要聊聊?你有没有什么想对我说的?”
他的父亲见状,习惯性地摇摇头,说没什么想说的。高晓松说,自己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主动和父亲沟通过。
几乎不参与孩子的成长,缺乏平等的沟通——这样的父子关系,带给高晓松的显然是沉重的创伤。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在我二三十岁的时候,我有长达二十年的时间,因为对原生家庭的不满,尤其是我和父亲的关系,导致我特别讨厌别人干预自己,爱较劲”。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在他的著作《自卑与超越》中曾说道:“父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许多孩子终其一生都把父亲视为他们的偶像或者最大的对手”。
对于高晓松来说,从不和自己沟通的父亲,诠释的不仅仅是父亲性格的沉默,更是在用沉默在传递对自己的不接纳。
这份来自父亲的不接纳,通过内化的方式,成为了自己某个角落里的暗影,潜意识里会忍不住像父亲一样排斥自己。
潜意识的外显形式,就是“特别讨厌别人干预自己”,因为别人的干预,会很容易让他触碰不被接纳的创伤。
能够平等地和孩子展开对话,是一位好爸爸的基本素养。平等的背后,代表的是尊重孩子的立,看见孩子的需求,共情孩子的情绪。
被父亲平等对待过的孩子,才能从父亲那里获取认同,从而完成良好的自我接纳。既不和别人较劲,也不去为难自己。
02 好父亲,会让孩子获得力量感
在众多的童星当中,王菲和李亚鹏的女儿李嫣,算是比较特别的一位,因为患有先天唇腭裂,被称为“被上帝亲吻过的孩子”。
时光荏苒,当初曾引起媒体轰动的孩子,如今已经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在这一路成长中,她玩过直播、走过T台,也和父亲参加慈善晚宴……
无论什么场合,你都能从这个天生有些特别的孩子身上,看到自信和力量,而这,才是一人光芒万丈的根本。
我想,李嫣之所以如此健康自信,李亚鹏的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曾发文分享过自己对女儿的教育,在文中讲到,陪女儿爬山、做植物观察、带着女儿做慈善,等等;更在文中提到了自己和女儿李嫣之间的“默契”:
李亚鹏口中的“默契”,本质上是一种认同的输出,即:你在我眼里,究竟是什么样子。
李亚鹏说自己没有告诉李嫣她是一个唇腭裂的孩子,也没有说她是个天使,这背后的含义是:
|
一个好的演讲什么样?有一位曾经留学美国的朋友跟我说,他在美国的导师,是个印度人,不仅在学术上很厉害,演讲也很厉害。后来他就发现,只要是印度裔的人好像普遍演讲都很厉害。他就开始琢磨,这是为啥。 观察得多了,他有两点总结。他说,印度人在公开发言的时候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只讲linear story,就是线性的故事。而不像我们中国人,一个主题非要在逻辑上分成1/2/3/4点。那印度人演讲的第二个特点呢,用英文来说叫spoonfeed,就是拿个勺非得给你喂到嘴里去。 说白了就是特别在乎每一个人是不是真的听懂了。听不懂,我就非要讲到你听懂为止。这么一对照,我们得到打磨一门课程的核心心法其实也就是这样的。 后来我又请教一位语言学者,为啥中国人和印度人会有这个分别呢。他说,可能是因为中国人的文字思维过早成熟,口头表达的技术反倒就没有那么强了。 |
一个家,越过越好的4个迹象1、把健康看得比钱重要 我家是个很大的家庭,兄弟姐妹众多,身边朋友知道情况后都会大呼“你们小时候一定过得很辛苦吧”。我每次都会回答:“不会,回想起小时全是开心的事。” 被问多了之后,有一次我好奇地问我妈:“养孩子成本那么大,你和我爸是靠什么把我们几个拉扯大的?” 我妈当时跟我说:“只要家里每个人身体健健康康的,不管有钱没钱,一个家总能活下去。” 是啊,健康就像是一个家的地基,没有它,一切都是空谈。 平常,家里每个成员都在为更大的房子,更多的积蓄努力,但当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会明白,身外之物换不来健康,而没有健康,一个家有再多的身外之物,也不会幸福。 2、遇事不责备,遇难紧抱团 很多家庭的客厅上都挂有“家和万事兴”的牌匾。 家和为何致万事兴? 因为一家人不吵闹,团结一致,和和气气,不在家庭矛盾上耗费时间,这样,家庭成员才有幸福感,投入事业就有更多的精力和动力;多沟通,多交流,避免走上邪门歪道。 而要做到家庭和睦,最重要的就是做到一点:少责备,多团结。 3、家庭成员没有界限感 是一种灾难
|
一位好教练是什么样子的?好教练就是能站在我们的角度,知道我们能通过什么样的拐杖精确地走到下一步。这就要说到教练这个词了,英语教练“coach”的意思,其实是马车。找教练,不是在找站在我们对面的老师,而是在找一个值得信任的人,这个人可以和我们一起去陌生的地方啊。 |
一名好销售是什么样子的?当年华为是主攻欧洲市场,一直找不到突破口;这时候,英国电信公司突然想做一个项目,要畅想一下未来的网络模型。那你想,这种项目,没有什么执行细节,就是一次精神会餐,大概率搞出来的东西也落不了地,一般的供应商都说好好好,但就是不认真参与。而华为却命令上上下下全力配合。结果呢,项目果然是不了了之了,但是华为却成了英国电信的战略合作伙伴,就是最高层次的供应商;复盘的时候,华为的基层同事突然就醒悟了这个道理,销售这种事,说到底盯住的不是订单,而是人,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和人产生的信任关系。所以,能从具体的业务中、订单中抬起头来,看到活生生的人,这才是一个好销售的基本素质啊。 |
一名好销售是什么样子的?能从具体的业务中、订单中抬起头来,看到活生生的人,这才是一个好销售的基本素质啊。 |
一天一个蛋,菜刀靠边站,一月不下蛋,高压锅里见小鸡问母鸡:可否不用下蛋出去玩 母鸡说:不行,我要工作 小鸡:可是你已经下过这么多蛋了, 母鸡说:一天一个蛋,菜刀靠边站,一月不下蛋,高压锅里见;
存在是因为你创造价值,淘汰是因为你失去价值,过去的价值不代表未来,所以每天都要努力。 |
一流的生活家,是怎样过日子的? |
不断去做最小成本的尝试,迭代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
两难的时候该怎么选?最近我看到一段对话,是两个女孩在聊天。一个说,我好像同时爱上两个人了,怎么办?另一个女孩说,选遇到的第二个人。因为如果你真的爱第一个人的话,第二个就不会出现啊。 我瞬间被这种智慧给震到了。这不是一种选择的智慧,这是一种能定义自己当前面临的真实问题的智慧。说白了,就是不能只问自己该怎么选,而是要问,我为什么让自己落到了这种两面为难的处境呢? 我再举一个例子。比如,我现在面对两个投资机会,左右为难。其实这时候应该更进一步地追问自己,我真的理解这两个机会的实质吗?我真的理解自己作为一个投资者的需求吗? 两难,不过暴露了我对机会本身一知半解,对自己当下的处境和投资的需求也一知半解而已。对,两难的时候,其实不是选择的时候,而是深入思考,完成自我突破的时刻。 |
中国人为什么在意谐音?有个笑话,说为什么死神,是神,不是鬼呢?答案是:因为叫“死鬼”不太严肃。还有,为什么天上的神灵叫仙,到了海里,就只能变成海神呢?答案是:因为叫“海鲜”也不太严肃。这当然是个玩笑了。 |
为什么“文人相轻”?还是来自万维钢老师在《精英日课》里面的一个提醒。他说,说起文人相轻,可不仅是中国人这样,西方知识分子之间的关系也很糟糕。那什么原因呢? 基辛格有一个有趣的说法,他说:“学术界的政治斗争之所以这么恶劣,恰恰是因为涉及到的利益太小了。”这真是一个有趣的洞察。 当我们真的是在为现实利益斗争的时候,往往是非常理性的。利益越大,越能做到客观理性,不意气用事。越是离自己远,和自己利害关系小的事,我们反而会有大量的情感介入。 后来,有人把这个规律总结成了“塞尔定律”,也就是说:“任何争论中,感情的强烈程度和所涉及到的利益的价值成反比。”所以,我们经常讲躬身入局,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如果不真正让自己和一件事情利害相关,我们别说不能分享利益,我们连客观评价也做不到。 |
为什么不能“以成败论英雄”?1. 得到大学上海班的张琦,他讲了一件事儿。说有一家公司的一个销售经理,今年在一个陌生的市场拿下了一个很大的项目。 那公司其他人就说:“恭喜恭喜,来来来,谈谈经验。”这位销售经理说:“有啥经验啊?就是前三年我都在陪标。” 2. 所谓的陪标,就是虽然去参加项目招标,但是明知道自己肯定竞不上,当陪衬。 他说:“我陪了三年标,人家觉得我靠谱,所以就给了这么个机会呗。”那其他人都说:“切!这算什么经验!” 3. 张琦说:“其实这就是经验啊。在陌生市场陌生客户那儿,你没有根基和信任,人家凭什么把项目给你啊?陪标三年,就是培植机会的过程啊。” 4. 你看,这个例子就说出了以成败论英雄的坏处。什么叫成败?成败是急于对过去的事情做结论。 但其实呢?每一次成败的背后都有一条看不见的,但是通向未来的延长线。机会就长在这条延长线上啊。 |
为什么不能轻言对错?昨天说到“进化论”。理解进化论其实还有一个用处,就是让我们不会轻易地说别人,对和错。 某个方向上的尝试,可能现在看起来是错的。但是首先,环境会变啊,环境一变,原来的优势和劣势就会翻转啊。还有,合作者也会变啊。比如,被人类圈养的家禽家畜,本来是一个物种的悲剧,但是因为合作者人类发展得太好了,所以,圈养的家禽家畜在基因传播这个意义上,反而搭便车成了一个胜利的物种。 还有,努力的时间和数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明明原来看起来是错的方向,努力的时间和数量够了,也许也行。比如当年,共享充电宝出来的时候,我觉得这玩意儿怎么会有前途?我不会随身带根充电线啊?但这才几年啊,到处都是充电宝。我自己也养成了用共享充电宝的习惯,太方便了嘛。 你看,这是用数量和时间堆出来的成功。不轻言他人对错,这是进化论给我们上的重要一课啊。 |
为什么乐观者往往成功?1. 有一句很有名的话,说:“悲观者往往深刻,而乐观者呢,往往成功。” 对啊,但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这问题我琢磨了很久,最近有点小心得。 2. 你想,悲观者怎么表达悲观?他一定要得出某个悲观的结论嘛:什么完蛋了,没好了,不行了,等等。 那怎么得出结论呢?自然就要论证啊,为世界画出一条下坡路的曲线。那论证得精彩的,当然就深刻了。 3. 但是你发现没有:乐观者,并不是反过来的,他们并不得出乐观的结论。乐观者往往没结论,他们只是带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信心在找机会,所以,他们看上去总是“盲目乐观”。 但是这也带来了一项优势,就是他们总是在自己看到的机会里面去行动。 4. 所以啊,悲观和乐观的区别,并不是观点之间的冲突。而是,悲观者,总是想做结论,所以显得深刻。而乐观者呢,只是在付诸行动,所以往往成功嘛。 |
为什么买不起会员就要看广告?你知道的啊,现在看视频网站,要么你买会员,要么你看广告。那话说就有人发了这么个帖子说,说我一个会员都买不起,你还要给我放那么长时间的广告,你觉得我会买得起那些广告里的车子和房子吗?你们的广告应该放给那些开了会员的人看啊,他们才买得起啊。 是不是听着很有道理?但这个帖子下面有人评论说,你要是读过营销学你就应该知道,奢侈品的广告就是要打给买不起的人看的,这样买得起的人在用的时候,买不起的人才能认识啊。 哎,这听着也挺有道理。我和我的同事聊起这件事的时候,又有人说,这可能都不是真相,真相可能是什么呢?一方面,大量买得起奢侈品的人他就是舍不得买一个视频网站的会员。 那另一方面呢,大量买不起视频网站会员的人,省吃俭用他真的会买奢侈品啊。人性的复杂是远超表面上的逻辑的啊。 |
为什么会有“代沟”?最近我看到一个研究,说人对他人的信任感,是30岁之前形成的。30岁之后,就不太容易改变了. 比如,一个人小时候生活在一个骗子横行的地方,长大后即使搬到一个文明程度更高的地方,也没用,他还是会对社会充满怀疑。哎,这个研究对咱们理解中国人的代沟现象有解释力. 年轻人和父母的矛盾,表面上是结不结婚、生不生娃这一类具体问题,但是底层还是对社会的信任程度有区别。比如,老人家不舍得扔东西,是因为担心一个匮乏时代又从天而降。说到底,还是对社会的信任程度不一样。 过去几十年,中国市场经济不断发育,而市场经济对人的要求,就是你得信任他人啊,否则交易成本就会高啊。这就把中国人分成了信任感完全不一样的几代人。所以啊,这种代沟问题的解决,与其靠讨论问题,不如靠彼此体谅。 |
为什么你要有数据思维?1. 这个周五上新,给你推荐的是宣明栋老师的课程,叫《数据思维课》。数据思维的重要性不用我多说了,咱们这几年肯定都深有体会。 2. 工作里,不用数据说话,很难说服人了;老板也要求员工都有数据思维。但同时,这门课非常难讲,市面上大部分内容都是针对专门从事数据分析的人的,那就反而把我们这些普通人,不是专业搞数据的人挡在门外。 |
为什么偏好比全面重要?前几天,杨振宁先生100岁生日。据说他说过这么一句话:“教育就是发现偏好,培养偏好,发展偏好。幸运的话就把偏好变成饭碗。” 你想,过去我们谈教育,好像全面发展才是天经地义的。现在,杨振宁强调偏好的价值。对,未来社会的竞争,是在社会基础设施高度发达的基础上的。 那人的发展,更多就不是向外、向上去攀登社会阶梯了,而是向内,去发掘自身的个性优势。像好的颜值、好的歌喉、好的舞姿,好的口才,好的理解力,好的动作准确度,等等,都能变成优势。 你就想嘛,一个农民,要是能在自家田间地头卖好自家的水果、直播,就已经是赢家,不需要考大学、进城这些攀登社会阶层的动作了。所以,把自己的偏好发掘出来,然后把它转换成高出天际的个人优势,这是未来社会最美好的一个侧面啊。 |
为什么别关心自己的缺点?昨天和人聊到一句话,是英国哲学家罗素说的。罗素说自己“渐渐学会对自己和自己的缺点漠不关心”,说自己“渐渐地把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放在外界事物上,例如,世界的状况、各式各样的知识、我喜欢的人。” |
为什么别相信悲观预测?1. 我自己是一个不怎么相信短期预测的人。道理很简单,世界的不确定性那么大,谁能预测得了呢?
2. 那如果是乐观的预测,我还看一看,因为乐观的预测,至少是在分析机会,另外一个附带的好处是,至少还能给点信心。 而悲观的预测呢,除了影响心情,让我们缩手缩脚,停止积极行动之外,什么好处也没有。
3. 就比如去年年末的时候,有一段话是传来传去,说“2019年是过去10年最坏的一年,但也是未来10年最好的一年”,意思是未来是一年不如一年。 这话说得机灵、俏皮,也切中了一些人悲观心理,所以传得很广。
4. 但是最近我看到连岳说了一段话,他说:“可以明确的是,只要一个人信了,传播了这类话,他的明天肯定会要差一些。你预期差,实现自然差。一个人的精神健康,体现为能够抵抗这些话的污染。” |
为什么尽量不要参加争论?话说人啊,为什么尽量不要参加争论?最近我听到两个有趣的观点。 第一个是来自于一位经济学家。他说,人这种动物,对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往往能保持理性,一旦这事和自己远一点,人是很难理性的。所以,经济学里讲的“理性人假设”,不是说所有的人对所有的事都理性,而是说,人在付出代价决定和自己相关的事的时候,他才是理性的。 所以,不要参加和自己切身利益无关的话题的争论。因为,你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理性。 还有一个观点就更有意思了。他说,你发现没有?越是争论得厉害的时候,实际上双方之间的共同点越大。比如,当两个人就相对论的某个证明方法发生剧烈争吵的时候,你说他们是共同点多还是分歧点多呢? 所以,在争吵即将爆发的时候,咱们得明白,我们和对方其实都是很像的人。 |
为什么己所欲也不能施于人?我们经常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是因为在传统社会,我们可以假设人和人是差不多的。但是今天这个时代,人和人的差异巨大,可能要提出更高的标准了,己所欲也不能施于人了。 |
为什么我们总想做总结?我们为什么经常追求对事情的简单总结呢?说到底是犯懒嘛。想用一个概念,一个模型来把握一个复杂的事实,对我们来说成本低嘛。但是,一个简洁的表象背后总会有无穷丰富的层次,这才是事实啊。 |
为什么我们要重学语文和数学?请问语文是啥?就是理解和表达。这是终身用得着的一门能力。数学又是啥?它可不只是一门能力。数学是人类发现的一个非常神奇的领域,它自成一体,有着精确的逻辑关系和是非标准。 |
为什么缝隙当中出机会?
|
为什么要做具体的事?昨天我们说到了吴伯凡老师发明的“暗能力”这个词,这是我今年听到的最精彩的商业概念。理解透了这个词,就明白只要我们能认真地把一件事情做成,那我拥有的能力实际上是远超想象的。 举个例子:假设您是一位大客户营销的高手,那么请问您拥有什么能力呢?是大客户营销学吗?肯定不止啊。 也许你特别会说服,也许你特别会判断时机,也许你特别会服务,也许你的举止特别能给人安全感,也许你特别会领导团队。这可能都是原因啊。只不过,你现在能够找到的能把这些能力变现的业务,只是在这家公司搞大客户营销。所以,有些能力暂时是暗能力 你看,这就是干一件实事的好处,眼下,明面上这件实事是什么,它不重要。只要干成了,明面上的成绩是一回事,暗能力的收获那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啊。
|
为什么要夸奖人?我们为什么要夸奖人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好像明摆着:夸奖人就可以激励人,就可以释放善意,就可以优化我们的人际关系环境。但是最近,我和哲学学者周玄毅老师聊天,他说夸奖人的作用远不止此。 在哲学看来,用语言来描述的世界,永远是残缺的世界。人只要开口说话,就是给了对方规定性,那给了规定性,就是对对方的管理和限制。 我举个例子,你对人说,“您是个好人”,这是夸奖吧?对方心花怒放,但是与此同时呢?这句话一出口,其实也是在对对方施加影响,他就多少不好意思对你干坏事。 最近我们公司CEO脱不花开了一个沟通训练营,她说,我发现我的沟通能力也明显变好了,脾气发得也少了,为啥?一想,还真就是因为觉得自己是一个沟通训练营的老师,那不会沟通怎么行?你看,对自己的约束也就来了。 |
为什么要学点财政史?
|
为什么要感谢热衷过年的人?这几天我有一个小感悟,就是要特别感谢那些给我们提供仪式感的人。就拿这几天过年来说,咱们身边总有一些人,他们特别有心气儿,各种张罗,各种布置,要把年味弄得浓浓的。 但是也有一些人,他的仪式感没那么强,懒得张罗,甚至在心里还有点看不上那些热心张罗的人。 但是平心而论,如果没有前一种人,这后一种人的生活质量也会差很多。毕竟,人人都需要一点儿仪式感嘛,后一种人其实是搭了氛围上了便车的。 当然不仅是过年了,其他的生活、工作场景也一样,身边那些打了鸡血,特别能奋斗、特别能奔日子的人,也通常是遭受白眼很多的人,但是他们其实给身边人带来了大量的利益。 什么利益啊?权且称之为叫氛围利益吧。就是有他们在的环境,每个人的心气儿都要高一些,因此成就也就多一些。所以我们要谢谢他们。 |
为什么要警惕问我问题的人?在直觉中,问我问题的人,都是在找我要答案,对吧?但是,有社会经验的人都知道,问我问题的人,目的常常不是找我要答案,而是在掂量我的分量。比如说,面试的时候,如果有人问我,你有什么业余兴趣爱好啊?这问题看起来挺无聊的对吧,我们是要当同事,你问我业余爱好干啥呢?其实,这个问题的真正的目的,是要看我在声称有一个爱好的时候,在这个爱好上钻研得有多深?比如说,我说自己的兴趣是看电影,那他下一个问题就来了,那你跟我说说,你在电影上有什么研究啊。 同样道理,如果我被问,你觉得你的上一家公司怎么样啊?这面试官关心的根本不是我上一家公司,而是在看我是怎么评价一家我待过的公司的。 所以你看,为什么不要随心所欲地批评人,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我们的答案,影响不了别人,它只会暴露我们自己啊。 |
为什么要选择做难的事?蹦一蹦才能够得找的事,才可以调整 |
为什么说不要辜负这个时代给女性的机会?
8. 女性最强的竞争力,就是“把事做成”。 我的同事蔡钰有句话,每年新年她都会发出来:把事做成了,才有资格抒情。做一个连接者、做一个读心者、做一个把所有人整合在一起的人,现在的职场已经不需要张牙舞爪牺牲女性特质才能服众了。
|
为什么说谁的损失大,就是谁的错?前些日子发了一篇文章,讲到阿德勒的“课题分离”理论,说判断一件事是谁的错的标准,是:谁的损失大,就是谁的错。 什么意思? 比如,有人在地铁里踩了我一脚。 谁的错?我的错。 啊?明明是他踩了我,为什么是我的错呢? 难道我不应该要求他道歉吗? 你可以要求他道歉。但是,道歉有什么用? 而且,你要求他道歉,不需要花时间嘛? 他耍无赖和你吵起来,不更需要花时间嘛?你的时间没地方花了吗? 这时,对方可能反咬一口:你怎么把脚乱放啊?! 你怎么办? 你要说:我的错,我的错。 然后,心平气和地走到旁边。 因为,你的时间,比他值钱。 这就是“谁的损失大,就是谁的错”。 |
为什么骗子永远会存在?2. 这个世上之所以有骗子和谎言,就是因为我们有不切实际的需求,而骗子和谎言不过是这些需求的供给而已。所以,杜绝被骗的好方法,就是搞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 3. 那如果你要孩子成长,就别只盯着考试成绩,那有可能带来考试作弊的。如果你要公司成长,你就别只盯着下属的日常表现,那有可能带来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的。 |
买复印纸的困惑老板叫一员工去买复印纸。员工就去了,买了三张复印纸回来。 老板大叫,三张复印纸,怎么够,我至少要三摞。 员工第二天就去买了三摞复印纸回来。老板一看,又叫,你怎么买了B5的,我要的是A4的。 员工过了几天,买了三摞A4的复印纸回来,老板骂道:怎么买了一个星期,才买好? 员工回:你又没有说什么时候要。一个买复印纸的小事,员工跑了三趟,老板气了三次。 老板会摇头叹道,员工执行力太差了!员工心里会说,老板能力欠缺,连个任务都交待不清楚,只会支使下属白忙活! 点评:执行事前一定要做讲清结果,讲清后果,沟通到位。 |
二、忙碌的农夫有一个农夫一早起来,告诉妻子说要去耕田,当他走到40号田地时,却发现耕耘机没有油了。 原本打算立刻要去加油的,突然想到家里的三四只猪还没有喂,于是转回家去。 经过仓库时,望见旁边有几条马铃薯,他想起马铃薯可能正在发芽,于是又走到马铃薯田去。 路途中经过木材堆,又记起家中需要一些柴火;正当要去取柴的时候,看见了一只生病的鸡躺在地上…… 这样来来回回跑了几趟,这个农夫从早上一直到太阳落山,油也没加,猪也没喂,田也没耕……很显然,最后他什么事也没有做好。 点评:做好目标设定、计划和预算是执行的基础。做好时间管理是提升执行效率的保障。 |
人和人的矛盾从哪儿来?1. 请问,为什么人和人之间会有矛盾?而且经常是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经常还发生在至亲至爱的人之间,这是为啥?
2. 最近我看到陈海贤老师的一个解释。他说,如果有这么一件事,你正在犹豫不决。那这时候,如果你身边的人告诉你应该怎么样,你可能反而就想着“我偏不怎么样”。 比如,你正在打游戏,犹豫要不要帮老婆去带孩子。老婆一叫你,你反而特别光火;你本来犹豫要不要结婚,老妈一催,反而让你很排斥,没准还和老妈吵一架。
3. 为啥?这是因为,人的内心冲突的痛苦程度,要比外在的人际冲突更剧烈。好了,为了回避内心痛苦,我们就把它转换成了人际关系冲突。 这么一来,我们就能逃避自己的选择,因为这都是别人的错嘛,自己反而心安理得。
4. 所以你看,本质上,我们不是和别人有啥矛盾,我们只是待在自己的犹豫里,不肯出来。 |
人和动物到底有什么区别?2. 最近我听到一个说法,是从进化的角度说的。它说,动物,是改变自己的基因来适应环境。而人呢?是改变环境来适应自己的基因。 3. 哎,你一听,就知道这个说法很有解释力。我们公司搞内部培训的时候经常讲,你要是想说明白一件事,必须能调用一个公式,就是“不是,而是”。 |
人际交往中小常识——关于形象1、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相,不要跷二郎腿,也不要没精打采,双手插兜。
2、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上班要穿日常职业装,晚宴要穿晚礼服,不要太过随意。
3、不要对任何人露出鄙夷不屑的神情,哪怕他确实无知丑陋,也要保持对人最基本的尊重。
4、遇见熟人,主动和人打招呼,而不是当作没有看见。
5、多多微笑。 |
人际交往中小常识——关于礼貌1、给别人递剪刀或尖利的东西时,把尖头朝向自己。
2、和别人吃饭不要吧唧嘴,也不要专门盯着自己爱吃的菜。
3、别人心情不好时,让他静一静,不要问太多问题。
4、洗了手不要随便甩水,好好擦干,甩到别人身上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5、不要在公众场所吸烟,不要在电梯里说话太大声,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或嘴巴捂一下,以防影响到他人。 |
人际交往中小常识——关于说话关于说话
1、永远不要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哪怕他人品极差,学会闭嘴才是生存之道。
2、不要随便打断别人说话,也不要太着急去表达自己的观点。
3、不要轻易许诺,尤其是当你无法准确判定结果的时候。
4、不要被情绪左右,情绪不稳定状态下宁愿别说话,也别说伤人的话。
5、有委屈、误会就要说出来,能用沟通解决的就别用沉默抵抗,否则问题会一直存在。 |
什么决定服务体验?最近我看到一位老同事的话,他说,“一个房间最终呈现出什么样的布置,大概率是由电源插孔的位置决定的。”真是,我的书房就是这样,最适合放阅读沙发的地方,因为没有电源插台灯,而我又觉得装插线板挺难看,所以暂时就凑合着。 这句话,其实说出了服务业的一个秘密,就是你要想有好的服务体验,取决于一些细节,而不取决于资源投入,资源既不是必要原因,也不是衡量标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