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最幸福的时光是在夏天父母收工吃晚饭的傍晚。
那时候电视、手机还未普及,大家闲下来就喜欢扎堆聊天,或是像《请回答1988》里面描述的一样,端着一碗好吃的菜左邻右舍地送。
孩子们分工明确地打扫庭院、酒上水,抬出凉榻,一家再围着凉榻边吃晚饭边聊一天日常。饭后总会抱出井水冰镇过的西瓜,切成等块大小,孩子们一边咬甜香的瓜囊一边听大人说江湖故事。
那时候即便天暗下来,也还有满天繁星和圆圆的月亮照亮,孩子们有的靠在父亲背上,有的蹲在凉榻边上,有的趴在母亲腿上,有的窝在奶奶怀里,痴痴地听那些让人害怕又让人惊奇的故事。
常常是一个故事还未听完,孩子们已经睡熟,大人再轻轻地将孩子抱到凉榻上,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恬静和知足的微笑。
对于我们孩子来说,那样的依靠与夜晚给了我们足够的爱和安全感。
那时候的物质不宽裕,精神追求也没那么多,每个人就盯着眼前的人和事,贫乏却也知足着。那时候的孩子们都有一个“逃离”的梦想,梦想快快长大,然后离开父母的眼睛。
每个孩子从小都是在父母眼皮底下长大的,会挨骂也会挨打,却从来不缺少陪伴。每个孩子谈起自己的父母或是家事,都是生动而绵长。
现今,物质富裕了,精神追求提高了,交通工具便利了,沟通工具五花八门,人们却越来越懒于面对面交流。我们需要大房子,我们需要豪车,我们要进重点学区,我们要上名牌大学,我们的孩子要上早教,要学各种技艺,于是,我们在疲于奔波中,累得说不上一句体己的话。
《儿子的笔记本》叙述的正是这样一个故事,男孩捏着表演邀请函想让妈妈看看,妈妈抱着妹妹在一堆家务和琐事中,将他忽略在一边。
让人感动的是,男孩是懂事而聪明的,他帮妈妈刷锅做饭、铺床熨衣、吸地遛狗,而他每做一件事都在笔记本上记录所用时长,等攒够120分钟时,他告诉妈妈:他的演出也只需要120分钟,他替她省出这个时长,不过希望她能去观看他的表演。
妈妈去看了儿子的表演,儿子动情的表演让妈妈激动地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