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语文是啥?就是理解和表达。这是终身用得着的一门能力。数学又是啥?它可不只是一门能力。数学是人类发现的一个非常神奇的领域,它自成一体,有着精确的逻辑关系和是非标准。
大冀南区小猪佩奇日常分享群

为什么我们要重学语文和数学? |
为什么要做具体的事?昨天我们说到了吴伯凡老师发明的“暗能力”这个词,这是我今年听到的最精彩的商业概念。理解透了这个词,就明白只要我们能认真地把一件事情做成,那我拥有的能力实际上是远超想象的。 举个例子:假设您是一位大客户营销的高手,那么请问您拥有什么能力呢?是大客户营销学吗?肯定不止啊。 也许你特别会说服,也许你特别会判断时机,也许你特别会服务,也许你的举止特别能给人安全感,也许你特别会领导团队。这可能都是原因啊。只不过,你现在能够找到的能把这些能力变现的业务,只是在这家公司搞大客户营销。所以,有些能力暂时是暗能力 你看,这就是干一件实事的好处,眼下,明面上这件实事是什么,它不重要。只要干成了,明面上的成绩是一回事,暗能力的收获那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啊。
|
为什么要夸奖人?我们为什么要夸奖人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好像明摆着:夸奖人就可以激励人,就可以释放善意,就可以优化我们的人际关系环境。但是最近,我和哲学学者周玄毅老师聊天,他说夸奖人的作用远不止此。 在哲学看来,用语言来描述的世界,永远是残缺的世界。人只要开口说话,就是给了对方规定性,那给了规定性,就是对对方的管理和限制。 我举个例子,你对人说,“您是个好人”,这是夸奖吧?对方心花怒放,但是与此同时呢?这句话一出口,其实也是在对对方施加影响,他就多少不好意思对你干坏事。 最近我们公司CEO脱不花开了一个沟通训练营,她说,我发现我的沟通能力也明显变好了,脾气发得也少了,为啥?一想,还真就是因为觉得自己是一个沟通训练营的老师,那不会沟通怎么行?你看,对自己的约束也就来了。 |
什么叫“主动性”?最近我看到我们总编室的宣明栋老师写的一篇文章,其中提到一个概念,什么叫主动性?我有了选择权,就有了主动性吗? 好,请你想象一个场景,我看电视,我手里拿着遥控器。每个节目的制作人都在我的遥控器面前瑟瑟发抖,因为我按下一个键,他们就白忙活。我看起来很威风,很有权力吧?但是你能说我有主动性吗?其实没有。 为啥?因为遥控器只能让我在已有的节目中做选择,然后电视台根据我的选择,不断地筛选观众,把筛选好的观众再卖给广告商。互联网上也一样。你看,我其实还是没有主动性,我只是有选择权。 那什么叫有主动性呢?是我能对我想改变的事情施加影响。比如,我特意选择一个特别烂的股评家的电视节目,然后反向操作买股票,他推荐那支,我偏不买,我搜集信息,对我的对象施加影响,这才就叫有了主动性。 |
什么是“暗能力”?吴伯凡老师讲过一个概念,叫“暗能力”。这个概念,我是越想越有意思。什么是暗能力呢?简单说就是,你做一件事,会培养出其他的能力,这些能力眼下虽然不能变现,但是也许未来有一天,你能凭借这些暗能力,找到新的业务和赛道。 所以你看,个人改行也好,企业转型也罢,其实不是表面上的改和转,而是把原先就已经具有的暗能力找了个新的业务场景落地了而已。 比如说吧,阿里巴巴弄了个双11,那就需要应付双11那天巨大的流量,所以网络技术能力就变得很强。这是一个暗能力,因为过了这一天就不太用得上了嘛。但是,过不了几年,阿里一想,这个能力我可以对外卖啊,这是一个新业务啊,哎,这就是后来的阿里云。 暗能力这个词,让我想到一句话,叫“所有的奇迹,其实都是早有准备。”那请问,你有什么“暗能力”呢? |
如何提高相亲的成功率?昨天提到我们总编室宣明栋老师写的一篇文章,其实那篇文章的主题是“如何提高相亲的成功率”。这相亲成功需要很多条件,学历、收入、家境等等,这个都可以通过发问来得到答案。 但是,如果你还在意对方的人品、三观,这靠问问题就不行了,语言是没法描述三观的,会撒谎啊,那靠什么?靠一起经历事件。那请注意,什么叫“事件”?一起吃个饭叫事件吗?一起看个电影叫事件吗?不叫,因为这不是一个能够呈现一个人的社会性的过程。 那什么叫事件呢?比如说,吃饭结账的时候发现老板算错了账,他怎么处理?看电影的时候,旁边一直有人大声说话,看他怎么处理?等等,这才是一个事件。 你看,当我们面对一个处境,这个处境找我们要一个反应,这才是事件。而每一个事件,看在旁观者的眼里,都在暴露我们的人品和三观。 |
怎样进行一次艰难的沟通?沟通虽然难,沟通场景虽然多,但背后,其实是有底层规律的,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提高的。 如何听懂对方的真实意思? 让自己说的话有分量; |
现代人和传统人有什么区别?最近我和一位朋友聊天,他说,今天的人的精神世界和传统时代的人,有一个很大的区别。过去,绝大多数人感知的是自己的渺小。官老爷很厉害,菩萨很厉害,贵族领主很神圣,教堂很神圣,等等。 生命对世界的主要感知维度,就是上下,自己要向上提升,或者是不能向下堕落。而今天的人是不一样,每个普通人都可以坐飞机在云端俯瞰众生,点一点鼠标就可以遍览天下大事,越是厉害的商家平台就越是跪在我们面前请我们做自己的选择。 那我们生命对世界的感知方式就变了,不再是上下,而是什么?是前后左右地选择站队,我是支持这个呢?还是支持那个呢? 你看,在传统时代,人对自己缺乏控制感,但是幸福感比较容易达成。而现在呢,控制感是不缺了,但是因为缺乏明显的上升台阶,这幸福感就被弱化了。一个说法,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