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个周五上新,给你推荐的是宣明栋老师的课程,叫《数据思维课》。数据思维的重要性不用我多说了,咱们这几年肯定都深有体会。
2. 工作里,不用数据说话,很难说服人了;老板也要求员工都有数据思维。但同时,这门课非常难讲,市面上大部分内容都是针对专门从事数据分析的人的,那就反而把我们这些普通人,不是专业搞数据的人挡在门外。
为什么你要有数据思维?1. 这个周五上新,给你推荐的是宣明栋老师的课程,叫《数据思维课》。数据思维的重要性不用我多说了,咱们这几年肯定都深有体会。 2. 工作里,不用数据说话,很难说服人了;老板也要求员工都有数据思维。但同时,这门课非常难讲,市面上大部分内容都是针对专门从事数据分析的人的,那就反而把我们这些普通人,不是专业搞数据的人挡在门外。 |
什么是真需求?2. 他说,“现在回想起来简直有点尴尬。刚进大学那两年,我既对知识好奇,也对了解女性有强烈兴趣。我跟一个大长腿美女同学,聊思想家马克思和马尔库塞,跟另一个美女聊哲学家福科和英国女权作家伍尔夫。我做出一副知识分子的样子想吸引女孩,但事实证明,这样做收效甚微。我只是收获了一个又一个纯洁的友谊。”
3. 哈,估计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经历。当对方说自己需要,而你能判断出对方其实并不真需要,这是一种能力啊。 |
你70岁那年会在干什么?2. 但是啊,有朋友提醒我说,张艺谋今年70了。这数字把我吓了一跳,他算是陪着我们这代人一起长大的,连他都70了。更重要的是呢,这个岁数的人大多都是在颐养天年啊,而张艺谋居然还在一线干活。 3. 这让我想起他曾经说过的一段话,他说要把自己迅速地工具化。工具化,你就会对别人有用,而人有了用呢,有些东西就不会找到你身上,你就会有空隙来生存。工具不是个坏词儿,有用也是我们这代人深入骨髓的价值感。这段话说得好啊。 |
原因的原因,还是原因吗?2. 举两个例子。比如,今年的疫情,本来的结果是国内很多工厂都没法开工,生意不好,但是因为其他国家控制不好,疫情更严重,结果很多订单反而转回到了中国。你看,这个最终的结果,是结果的结果,它是很难预料到的。 3. 再比如,某个地方的空气质量特别好,但是当地死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数量反而排名前列,这是为啥呢?原因很简单。这个地方空气好,所以大量有呼吸疾病的患者就来疗养,那自然死亡率就上升了。这就像:好的医院,病人死亡率还相对高一些一样,难治的病才来好医院嘛。 |
怎样判断一个人是否靠谱?2. 那第二条标准呢?是看这个人用什么态度来对待地位明显不如他的陌生人,比如饭店服务员啊什么的。 3. 第三条标准,是问我们自己。如果我和这个人一起出差,飞机误点了,我愿意和这个人在候机室呆上那么几个小时吗? 4. 这三个问题说明什么?说明三点,第一,这个人有进取心,第二,这个人有善意。第三,这个人有吸引力。这人差不到哪里去。我们每个人的自我修炼也可以参考这个三个方面来进行。 |
这是缺陷还是偏好?2. 羞涩,是对可能遭受的羞辱产生的恐惧。而内向呢,则是一种对于平和环境的偏好。你看啊,一个被动的,一个主动的,一个是能力缺陷,一个是价值偏好。不一样的,但是大家经常搞混。这个区别其实挺重要的。因为咱得知道什么可以改变的,什么是可以顺其自然的嘛。 3. 比如说,我不爱穿得特别精致,就爱穿的随意一点。那就得搞清楚到底是为什么。如果是我的价值偏好,那说明我这人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的穿着。这就无可厚非。但如果我在还特别渴望得到别人在穿着上面的认可,就是没法约束自己,怕麻烦,没审美,所以穿得乱七八糟那就是能力问题,那就得改啊。 4. 把能力缺陷解释为价值偏好,这是我们经常骗自己的一种手段啊。 |
驾驭和融入,你要哪种?2. 上联中的庄周就是庄子,他是有能力把天地当做马来驾驭的。而下联中的范蠡呢,就是西施的老公,意思是,范蠡是有能力以整个江湖为自己的船,把自己容纳进去的。 3. 你看,每个人都在追求一些比自己更大的东西,有可能是时间的不朽,空间的广大,意义的高远等等,但是追求的态度是分成两种的,一种是驾驭,把它像胯下的马一样对待;还有一种是融入,我要像一条船那样成为整个江湖的一个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