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冀南区小猪佩奇日常分享群

“乖”是什么意思? |
为什么乐观者往往成功?1. 有一句很有名的话,说:“悲观者往往深刻,而乐观者呢,往往成功。” 对啊,但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这问题我琢磨了很久,最近有点小心得。 2. 你想,悲观者怎么表达悲观?他一定要得出某个悲观的结论嘛:什么完蛋了,没好了,不行了,等等。 那怎么得出结论呢?自然就要论证啊,为世界画出一条下坡路的曲线。那论证得精彩的,当然就深刻了。 3. 但是你发现没有:乐观者,并不是反过来的,他们并不得出乐观的结论。乐观者往往没结论,他们只是带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信心在找机会,所以,他们看上去总是“盲目乐观”。 但是这也带来了一项优势,就是他们总是在自己看到的机会里面去行动。 4. 所以啊,悲观和乐观的区别,并不是观点之间的冲突。而是,悲观者,总是想做结论,所以显得深刻。而乐观者呢,只是在付诸行动,所以往往成功嘛。 |
什么是良好的“金钱观”?1. 最近有个朋友的孩子要去上大学,他说,“我想告诉孩子正确的金钱观”。但是怎么精炼地表达呢?我就把吴军老师的一套说法推荐给他了。 2. 很简单,就五句话。第一句是,钱是老天爷存在你那儿的,不是给你的,回头你还是要还给他的。第二句,钱只有花出去才是你的。 第三句,钱和任何东西一样,都是为了让你生活得更好,而不是给你带来麻烦的。带来麻烦的钱,不能要。 3. 第四句,钱是靠挣出来的,不是靠省出来的,而挣钱的效率呢,取决于一个人的气度和格局。 第五句,钱是花不光的,但是可以迅速投资或者投机给投光。 4. 这五句总结真是精彩,说白了,钱太显眼了,它往往会遮住我们的目光。 而吴军老师这五句话呢,都是提醒我们,目光越过钱本身,看到它后面的东西。看到它本身实际上是什么,一不小心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
你有“解决问题”的思维吗?1. 我经常把一句话放在嘴边,就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这念叨的时间长了,好像这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 2. 但是那天和刘擎老师聊天,他说啊,如果拉长时间看人类文明史的话,“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这其实是一种非常新潮的思维方式。 在人类文明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面,遇到问题,最常用的应对方式是“忍着”嘛。生病,忍着;不方便,忍着;被欺负了,忍着。这才是常态。 3. 哎,你看,如果要是这样的话,那“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思维方式的价值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更大。 道理明摆着嘛,你只要想着解决问题,就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人,因为他们都在忍着嘛。 4. 如果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前人的、其他的人不太一样,这就已经是创新了。 如果你还能说服更多的人认同你解决问题的方法,那这就一定是一项成功的事业了。 |
时间能给出什么办法?
|
模棱两可的时候怎么办?1. 最近我看到一句话,说如果一件事,你觉得自己的观点呢,有点模棱两可,而你又想搞清楚自己的想法,那咋办呢? 好办,你就想想该怎么对自己的孩子说,就很清楚了。 2. 这真是个好办法。那为什么跟自己讲讲不明白,跟孩子讲就明白了呢? 我觉得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面对自己的孩子,你会有空前的责任感。自己懒得搞明白的事,跟孩子说你就会想得更认真。 3. 那第二呢,面对孩子,你会尽可能用简洁易懂的语言把它说明白。表达这玩意儿就这样啊,越简洁,就越容易接近事情的本来面目。 4. 那第三呢,面对自己的孩子,有些摆不上台面的、灰色地带的、打小算盘的思绪,我们就会排除在外。毕竟,我们希望孩子做正确的事儿嘛,这往往也是我们对自己放松要求的地方。 所以你看,即使没有孩子,咱们也得想象有这么个孩子,这是校准我们行动的最好的一杆标尺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