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自己,才能遇见最好的别人。
苏轼虽然是一个标准的乐天派,但对于现实,他一直都有着理性而清晰的认知。
体现人际交往中,便是对自我价值的重视。
你会发现,他很少刻意去勉强与任何人的关系,而是更多把时间精力用在不断地提升自己上。
从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到医理酿酒、烹饪美食,再到炼丹养生、为政治水,苏轼几乎是无所不通,而且每个领域都有精深所得。
他做任何事,都着抱着求索钻究的态度,这样一个全才,哪怕不用主动,身上耀眼的光环也足以引得世人的无限仰慕与敬重。
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苏轼傲然写下诗句:“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当一个人能把自己做到最好,就会拥有应对人生最大的底气。
当然在人际交往中,苏轼也遇到过很多挫折,特别在仕途方面。
但他深知,单靠人情世故维系出来的关系,都不长久。
要想让人心服口服,唯有能力和品德。
再来说说王安石与苏东坡之间亦敌亦友的奇妙关系。
相识之初,王安石对于年轻气盛的苏轼一度很不以为然,并一纸令下将他贬至黄州。
身为一国宰相,他的看法,对苏轼后来的仕途影响不可谓不大。
可即便如此,苏轼也从未去巴结讨好王安石,而是凭借不断努力,最终让对方看到并认可了自己的才华,日后才有两人晚年修好的佳话。
任何时候,丰富自己,都远胜于取悦他人。
你有价值了,你的社交才有价值。
人与人之间,不可强求,只能靠共性和吸引。
站在同一高度,有一致的三观,共同的志向,是经营好所有关系的前提。
彼此惺惺相惜,方能并肩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