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人生都是过客,何须那么执着。
人生在世,充满了许多未知数,好事也好,坏事也罢,终成往事。
面对纷杂的生活,如果过分地纠结,只会让自己沉浸在苦闷之中;倒不如释怀放下,才能身轻心安。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窗外云卷云舒。
成熟的人不问过去
泰戈尔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伤心,那么你也将错过繁星。”
仔细想想,确实如此。
与其一直沉溺于过去的不愉快,不如好好享受当下的快乐。
曾经,有一个年轻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他很苦恼。
于是,他去向一位大师求教。大师听完他的烦恼,什么都没说,给了他一个背篓,带着他去登山。
并对年轻人说:“你到了山顶,就明白了。”
一路上,有很多漂亮的小石头,年轻人一边走一边捡石头。
背篓里的石头越来越多,很快他就吃不消了。
年轻人气喘吁吁地对大师说:“大师,我走不动了。”
大师淡淡地说道:“那就放下吧,背着满筐的东西,当然会感到沉重啊。”
年轻人听完大师的话,思索了一会,顿时找到自己感到生活沉重的原因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空篓子,在人生的道路上,一边走一边往篓子里放东西,当篓子里的东西越来越多,我们自然会感到越来越沉重。
所以,当你感到沉重的时候,不妨学会放下,不要总是把过去背在身上。
《了凡四训》里曾有言: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以前的事,就像昨天一样全部都已经过去了;以后的事,从今天开始就当作刚刚重新来过。
是的,已经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倘若总是耿耿于怀,只会给自己平添负担。
一切都会过去的,不必总放在心上。
努力的人不问现在
很喜欢苏轼的一句诗,是这样说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就像是一场旅行,你我不过都是匆匆过客,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去执着;
我们只需要好好欣赏沿途的美好风光,以及好好享受看风景时的愉悦心情就好。
你要知道,过去已过去,未来还没来,唯有当下才是最值得你去把握的。
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是“书圣”王羲之的儿子。
从小成长在父亲光环下的王献之,很希望自己也能在书法界赢得好名声。
其实,他在十四五岁的时候,书法已经写得很出色了,但是和父亲比的话,还是差很多。
王献之很不甘心,便主动去问父亲:“怎么样才能把字写好?”
父亲把王献之带到了后院,指着眼前的十八口大水缸,对他说:
“用这些水磨墨写字,等你把这里的水都用完了,字自然就算练成了。”
自此,王献之谨记父亲的教诲,不再着眼于当下的结果,而是沉下心来钻研书法。
最终取得了一番作为,被大家誉为书法界的“亚圣”。
李大钊曾说过:“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唯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功夫。”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所谓的好运,不过是厚积薄发。
有时候,你付出的努力,或许不会马上就会有回报,但是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回赠与你。
你只管去努力,一切自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