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假装不知道,是给自己的妥帖心安;有些人故意记不住,
是某些记忆不值得重温。孔子发现了糊涂,取名中庸;老子发现了糊涂,取名无为;庄子发现了糊涂,取名逍遥;墨子发现了糊涂,取名非攻;如来发现了糊涂,取名忘我。
真宗的时候开科举,有个叫钱易的考了开封府第二。他觉得自己很棒理应是第一,于是他将自己屈居第二的原因归咎于这里定有黑幕,有人打压他,不想让他做高官飞黄腾达。于是他做了篇《朽索之驭六马赋》来影射这事。当真宗一看钱易这德性索性再降一名,降了一名随你怎么看吧!
或许你本有道理,或许黑幕确实存在。但这个人输就输在太自以为是,你认为的是怎样不要轻易下定论。就像工作中老板新剪了个发型,她觉得怎么看都有些不如心意,于是从不带帽子的她戴着顶帽子走到办公室,老板的反常举动大家心知肚明,但就有那好说话却不知何时说什么话的人,冲上前去问“老板怎么戴帽子了,不是今天剪头发去了吗,剪的不好吗?”出于礼貌老板憋着闷气调侃了一番以结束这场无意义的对话。有时候你看到了,别人并非看不见。看出不说出是世情也是拉近人际关系的一个黄金法则。那位秀才如果从一开始就慎言,他仍有为官的机会,假使他隐忍不发,他仍有官运亨通的可能。为人处世,千万要以“祸从口出”之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