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关于生活的思考。常常觉得疲乏无趣,或者是被生活困在当下、难以动弹。很想知道生活的美感和诗意如何成为可能,有没有人真的过得津津有味。
因此特意找了一群30岁上下的人,聊生活聊理想,没想到,还真的被我发现其中有几个“还在做梦”的人。今天给大家带来他们的故事: 01
快40岁时生活巨变,我找到了自己的方法对抗所谓的“中年”
康美,女,43岁,私厨经营者
我从小就想做个糕点师,不仅自学过,还想过放弃大学,直接去做学徒。可是家人反对,觉得这不是适合女孩子的职业。
后来毕业、工作、结婚、生育,我的生活被填满,便渐渐忘记了糕点师的梦想,曾经买的书籍、工具,也被埋在橱柜里落灰。不过,因为生活安逸,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于搁置梦想并没有感到遗憾。
直到快40岁的时候,我遭遇了一些生活危机。先是单位改组,我因为没有编制遭到裁员;接着是丈夫替朋友做担保,结果那人失联,我们家莫名其妙多了笔债;家里的情况影响到孩子的心情,导致他的成绩严重下滑……
我对这些变故感到疲惫,问朋友,为什么我的生活变成了这样。她们则说,每个女人到了中年都有许多不如意,可是不这样,能怎么样呢?听多了这些话,我意识到一个可怕的事实:我们不止甘于与生活纠缠,甚至在这样的生活面前,已经放弃了寻找出路的尝试。
但我本该是有出路的。带着这样的信念,我翻出了那些烘焙书和工具,也翻出了曾经的梦想。十多年过去,我的技术早就过时了,必须新学,学习的过程让我感到生活还有奔头。
后来,在烘焙班同学的帮助下,我开始做私厨,私厨成了我的新工作,取得的收入还有助于偿还债务。最重要的是,做糕点让我收获了对生活的热情。我每天想的不再是如何熬过去,而是如何好好过下去。
对于许多成年人来说,这就是梦想的价值。它不是一种必须达成的生活状态,甚至不会改变人生方向,却可以在我们遭遇危机时,弥合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