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常讲三岁看大,讲得是幼儿时期的习惯影响一生。儿童大脑功能的可塑性比较大,不但容易接受新事物,而且容易形成习惯。习惯是一种长期(从孩子认知世界 开始,两三岁开始)形成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习惯是由一再重复的思想行为形成的,习惯具有很强的惯性,像转动的车轮一样。人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启用自己 的习惯,不论是好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都是如此。现在孩子接受教育都早,早早被启蒙,显出比父母辈同龄行为更聪明。但聪明若是没有好习惯的牵引,那么很容 易走歪,智慧的源泉也会早早枯竭。纵观中外名人,他们都有勤奋,耐劳,刻苦,爱钻研的好习惯。
坚持就是胜利
年幼时的好习惯让人受益一生 |
焦虑迷茫的人们醒醒了年龄越大越无奈,世界再不是童年印象中的黑与白,对与错,更多的色彩,更多的纠缠,让人心扭曲,浮躁,焦虑。常听到看到人们感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命运 的不公平,痛斥不择手段、卑鄙龌龊,可反观自己却身不由已地置身其中,运用各种手段,用一句“都是生活逼的”为自己解脱。 |
追逐梦想的勇气去哪了?为了年轻时"我将来要过上好日子"的理想,多少人励志做计划定目标,甚至敦促自己按时打卡,开始地轰轰烈烈,后来却都偃旗息鼓了?有勇气,有目标,有计 划,为什么又都失败了?也许开始的勇气 只是年轻时对社会的不忿,只是为了证明些什么。待到挫折一来,就放弃了。说什么为了生存不得不,其实也是借口。真 正的梦想需要一个人终生为之努力,没有执着的劲头怎么能行! |
你认真就输了?那可不一定最先看到“你认真你就输了”这句话,是指感情方面的事情。恋爱中的两个人谁先付出真心,谁就可能先受伤。所以提醒人们恋爱要观望之后再行动,要把伤害最小化。多么精明地算计,把感情按斤按量的算。 |
神奇50%效果定律阐释了“努力不成功的命运” |
生活,不需要你“太用力”很多人应该对上学时班里的学霸们有这样的感受,他们学习很好,但很少死学硬背。我好奇地问过她天天这样学累不累,苦不苦?她说我累是有一点,但不觉得苦, 解出一道难题,内心还有成就感。她跟我说很佩服那些朝五晚九努力的学生,因为她到点就困,睡眠不足对于她是灾难。她真的做不了那种意义上的努力,甚至开玩 笑说如果自己能做到那样,可能会把北大清华当目标,她的目标就是上一所师范大学,毕业做一家自己的教育机构。毕业多年,再次见她的时候,她还是那样开朗乐 观,有了自己的教育机构,虽没大富大贵,但她表现出对生活安然满足。我为她感到高兴。尽管她从不认为自己真的拼命过,但她走得足够远,很多同学就认为她有多么努力,才能获得当下的一切。 |
为什么敏感就是弱者了?!有一段很扎心的网络段子,很多人看了都觉得那个人就是自己。原文是这样的“敏感是怎么回事?同样一件事情,自己比别人更容易把它认为是挫折;脆弱是怎么回 事?同样的挫折,产生比别人更多的负面情绪;什么是抑郁?同样的负面情绪,从中恢复比别人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什么是弱者?敏感、脆弱、抑郁的人。”如 果照这个逻辑讲,一个人遭受了挫折,产生了稍多的负面情绪,恢复的时候稍微长了一些,耗费了比常人多的时间和精力,然后,他就等同弱者了。我不能理解,难 道不是战胜困难的人都值得赞赏吗?难道没有名次的参加比赛都毫无意义?不对吧,鼓励大家勇敢面对挫折困难,最后被你一说,弄成了限时比赛,限定时间没克服 困难就是弱者,甚至都不该有敏感、脆弱、抑郁等情绪,好一碗鸡汤! |
没有丢了自己是一种小确幸还知道明天自己要做什么,清楚做的事情对于自己还有兴趣,可以说没有丢了自己,在当今时代真的是种确幸。 |
成长是一种看轻人、看淡事的能力年轻的时候,特别喜欢与人battle,输出自己的观点;也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遇到事儿的时候总不自觉夸大,觉得是一生机遇,失败之后找人诉苦,希望有人理解自己都付出和不易。 |
在当下的安全还是活在未来的可能?有一天在知乎上看有人们在争论“活在当下好还是活在未来好”?好不热闹。过后仔细想了想这个问题。真的没有必要争论好坏,不同层面有不同的意义。现实层面 的话,如果吃不好,住不稳,未来就只能是想想;思想方面,谁都知道努力才有过好日子的机会,可最终决定动机的是眼前的利弊。如果一个人混吃等死也觉得不 错,估计不会有这样的烦恼,如果一个人有明确目标,整体忙忙碌碌也没这样的想法,这样纠结的人,多是我等这辈,过得一般,也向往更好的生活,但能力、机 遇、背景等方面限制,不清楚该放弃现有的安全去搏一把,还是守着这看似安全的现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