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知限制行动的消极心态
导致我们成为A型人的4种消极心态是:固定型心态、封闭型心态、防御型心态、内向型心态。
拥有固定型心态时,人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天赋和智力是永恒不变的,其他人的也不会变。
《终身成长》的作者卡罗尔·德韦克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德韦克小学时候有一位老师,坚持孩子的智商决定他们的未来,每次都按照孩子的智商高低,给他们安排座位,智商高的坐在前面,享受上课时老师的优待。
这种排位方式导致全班同学都生活在一种紧张的状态之中,同学们每天想的,做的都是:怎样让自己在课堂上显得聪明一些?我问这个问题的话老师会不会觉得蠢笨?我没有做对这道题,是不是智商下降了......
长久被这种心态影响着,导致这些孩子再难面对自己的任何不完美、不如意之处,无法接受自己的失败,更没有重新开始的勇气,反而大多都走向了平庸。
芝加哥大学教授Benjamin Bloom曾做过一个调查,他选取了120个各行各业的精英,调查他们的人生轨迹。最后发现:我们并不能有任何可参考的指标,认为某些孩子能够成为一个行业的精英或者领军人物。而与取得非凡成就唯一有正相关的是——后天努力带来的改变。
所以,像德韦克小学老师一样,固执的认为,孩子的未来由当下的智商决定,且这种天赋、能力和智力都是永恒不变的。这本来就是一种典型的固定型心态,事实上,能力非天生,随时可以改变。
电影《隐藏人物》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主要讲述了三个航天工作者的故事。
凯瑟琳·约翰逊是一位优秀的非裔数学家,负责发射窗、轨道和火箭的返回路径,还有宇航员进入太空和返回的相关事宜,在团队里备受瞩目。
在整部电影里,凯瑟琳在获取相关工作信息和参加重要会议中,总是受到直接领导保罗的种种阻挠,主要是因为凯瑟琳的非裔身份。
保罗的上司艾尔·哈里森意识到凯瑟琳给团队带来的价值,同时也发现保罗在试图阻挠凯瑟琳的行为,决定找保罗谈话,指出他的问题。
这场谈话促使保罗认识到了自己内心的偏见,他开始明白如何领导团队,开始允许凯瑟琳在团队里有更多的担当,而不会因为自己不喜欢她的性别或肤色就阻碍她的工作。
我们每一个人,从本质上说,都希望被他人重视,对外界产生影响,以及保全自己和我们当下的地位和处境。
所以,我们的自我通常会认为,给出问题的答案,就相当于表现自己的优势;而接受答案和提出问题,则相当于暴露自己的劣势。为避免我们过多的展露自己的劣势,我们的自我会不停地将我们拉向封闭型心态。
这种心态,不是指性格上的内向与外向,而是指你的能量是流向内还是流向外。
金惟纯在《人生只有一件事》书中分享过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次,金老师受邀去一位创业公司帮忙,那天正好有一场全公司员工参与的回忆,金老师就在一边观察旁听:会议期间员工个个面色凝重、毫无发言欲望,全程就只能听到老板在表达自己的想法。会议结束后,员工状如逃难。
这种情况,就是受到内向型心态的影响。 内向型心态决定了我们看待自己的处境以及我们身边人的方式,还会对我们周边的人间接产生消极影响。
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总是要躲避问题,不想有所损失,那么他就会采取防御型心态。
许多证据表明,防御型心态其实是我们默认的一种心态。我们天然倾向于选择规避损失,比如,丢失100元给人带来的伤心感觉,要比得到 100元所带来的快乐感觉强烈得多。
因此,很多企业领导者认为:一旦在面对客户时发生错误,客户就会失去对机构的信任,继而可能会另寻其他合作伙伴。
所以,企业领导者大多会把预防错误和问题放在了工作的首要位置,而不是增加公司的市场价值和提高客户的信任度。往往不会鼓励员工尝试给客户提供新的服务或服务方式,因为这样做他们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这样就会导致,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进入一个“推新”困难时间,由此止步不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