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七首·其一
【作者】曹植 【朝代】魏晋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这是一首怀念远别亲友的。虽然作者和这一亲友的远别,或许是有统治者内部矛盾这一特殊原因,但在汉末魏初那个动乱流离的年代,远别而不能团聚,甚至不能相见,实是普通现象。所以这首诗很容易引起共鸣,富有典型性与现实性。
杂诗七首·其一杂诗七首·其一 【作者】曹植 【朝代】魏晋
这是一首怀念远别亲友的。虽然作者和这一亲友的远别,或许是有统治者内部矛盾这一特殊原因,但在汉末魏初那个动乱流离的年代,远别而不能团聚,甚至不能相见,实是普通现象。所以这首诗很容易引起共鸣,富有典型性与现实性。
|
吴楚歌吴楚歌 【作者】傅玄 【朝代】魏晋
这首诗《玉台新咏》卷九题为《燕人美篇》,又作《燕人美兮歌》。这是一首表现思慕情感的诗。全诗仅六句。首二句着重写所思女子的美和诗人与她之间的阻隔,后四句写诗人的追求以及求之不遇的怅惘心绪。 诗歌一开头就热情赞美燕姬赵女的佳妙,表达一腔思慕之情。诗人不畏层峦叠嶂的阻隔,幻想以云为车,以风为马,驱风驾云去追求美的偶象。 |
猛虎行猛虎行 【作者】陆机 【朝代】魏晋
《猛虎行》是西晋文学家陆机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首四句写诗人自己坚守志节的苦心;中间十二句写自己迫于时命入仕,时日迁逝,不仅功业未成,就连立身也难;最后四句写自己内心的悔愧。全诗表意曲折,内容丰富,表达了诗人在官场浮沉之中起伏的思绪和复杂的心情。
|
名都篇名都篇【作者】曹植 【朝代】魏晋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宝剑值千金,被服丽且鲜。 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 驰骋未能半,双兔过我前。 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 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 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 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 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脍鲤臇胎鰕,炮鳖炙熊蹯。 鸣俦啸匹侣,列坐竟长筵。 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 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 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 《名都篇》属于乐府《杂曲歌·齐瑟行》歌辞,无古辞。写京洛少年斗鸡走马、射猎游戏、饮宴无度的生活。关于此诗的写作年代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以为这是曹植早期的作品,是建安年间他看到洛阳贵游子弟耽于逸乐的生活而作,其中甚至有他本人生活的影子。一以为从此诗所写的洛阳少年奢靡豪华的生活来看,不宜出现于建安或黄初年间,因洛阳在汉末经董卓之乱后,破败零落,贵族子弟不可能有如此骄奢淫逸的生活,故此诗宜系于太和年间曹植入京时所作,即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
|
杂诗·漫漫秋夜长杂诗·漫漫秋夜长 杂诗·漫漫秋夜长》是汉末魏初时诗人曹丕所写的一首五言诗。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言外有无穷的悲凉,远不止于游子对故乡的思念, 诗句间流淌着建安时代特有的悲怆,是一个时代士人生存境遇的特写,是士人在社会动乱中的切身体悟。 此诗写得清丽自然而又缠绵悱恻,历来被认为是曹丕的代表作品。
|
长歌行长歌行 【作者】陆机 【朝代】魏晋 |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通过对田间劳动的欢乐进行描绘,通过怀古言志,反映出“忧道不忧贫”的志向难以实现,表达了决心效仿前贤,表现了对归耕田园的喜悦,远离污浊世俗,躬耕自给的决心。第一首诗写一年之始的春耕,展现了田野清新宜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隐而不仕的乐趣,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第二首诗认为像孔子那样“忧道不忧贫”未免高不可攀,难以企及,不如效法长沮、桀溺洁身守节,隐居力耕。诗中对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的描写,十分生动传神,充满浓郁的情趣。
|
野田黄雀行野田黄雀行【作者】曹植 【朝代】魏晋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此诗选自本集卷六,以下两首同。史载,建安二十四年 (219),曹操借故杀了曹植亲信杨修,次年曹丕继位.又杀了曹植知友丁氏兄弟。曹植身处动辄得咎的逆境,无力救助友人,深感愤忿,内心十分痛苦,只能写诗寄意。他苦于手中无权柄,故而在诗中塑造了一位“拔剑捎罗网”、拯救无辜者的少年侠士,借以表达自己的心曲。此诗开端,诗人以“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的意象渲染出浓郁的悲剧气氛,隐喻当时政治形势的险恶;而少年拔剑捎网的形象则寄寓着诗人冲决罗网、一试身手的热切愿望。 此诗意象高古,语言警策,急于有为的壮烈情怀跃然纸上。
|
室思室思
|
拟挽歌辞三首拟挽歌辞三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