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吴江歌
【作者】张翰 【朝代】魏晋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西晋人,张翰,字季鹰,苏州吴江人,据说是张良后裔,父亲是三国孙吴的大鸿胪张俨。东吴被西晋灭后,张季鹰也恃才自傲,后来官至晋惠帝的大司马东曹掾。史书称其行为颇似阮藉之淡泊放荡。
《晋书·张翰》:“翰有清才,善属文,而纵任不拘。”
这个典故,《晋书》《世说新语》都有记载。
张季鹰看到秋风起,黄叶落,便想到苏州吴地的莼菜汤,鲈鱼脍家乡美味,便毅然辞官归乡了。
他还写了一首热情洋溢的诗来表明心志:“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因为家乡一道美味,便弃功利,回乡隐逸,如此潇洒不羁,任性妄为,又如此不拘世俗,不畏强权,说走就走的果断干脆,恐怕也只有西晋名士张季鹰了,这是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引得后世文人骚客只能是文辞的赞美,而缺少行动的果敢。
人们羡慕佩服张季鹰说走就走的大无畏与坦荡荡,不羁绊于名利,听从内心的召唤,才将其视为风流之士。
张季鹰是真的如此吃货吗?可能“莼鲈之思”只是借口,“不仕伪朝”才是实情。西晋君王好争,“八王之乱”,稍有主见的人,便不会淌入政治浑水之中,倒不如归隐图个清净自在。而对张季鹰这样清高自傲的文人来说,宁赴死不苟活!
PS1.“莼鲈之思”,也叫“莼羹鲈脍”,已经是成语了,意味着一种思乡情怀。
PS2.辛弃疾引典的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说的就是这个。
PS3.秋天的鲈鱼真的好吃~清蒸撒点酱油,好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