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 其四
【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一声啸傲东轩下,独酌常消遗世情。
饮酒 其四饮酒 其四【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一声啸傲东轩下,独酌常消遗世情。 |
归园田居·其五归园田居·其五【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独自怅然拄杖还家,道路不平荆榛遍地。山涧流水清澈见底,途中歇息把足来洗。滤好家中新酿美酒,烹鸡一只款待邻里。太阳落山室内昏暗,点燃荆柴把烛代替。兴致正高怨恨夜短东方渐白又露晨曦。
这首诗是陶渊明《归田园居》五首的最后一首。诗的前四句写作者独自策杖还家途中的情景;后六句写还家后邀请附近邻人欢饮达旦的田园乐趣。
|
思吴江歌思吴江歌【作者】张翰 【朝代】魏晋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读唐宋诗词,常常会遇到“秋风鲈脍”、“莼羹鲈脍”的典故,这典故就是出自张翰。 这首短歌似是最早的七言四句押同部平声韵的作品,虽然句句用韵,句句有“兮”,未脱楚歌格调,但毕竟是向后来的七绝体式前进了一步。 |
咏史
咏史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咏史八首》是晋代文学家左思的组诗作品。这八首诗名为咏史诗,实为咏怀诗,诗人借古人古事来浇心中之块垒。整组诗以深厚的社会内容,熔铸着诗人的平生理想,是研究左思的重要资料,在中国诗歌创作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这组诗的主要艺术特色在于:第一,力矫太康颓靡文风,承继建安雄健骨力;第二,才志结合,浑然一体。
ps. 《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说的就是这个人 左思
少年时他就写成《齐都赋》,显示出文学方面的才华。后来,他废寝忘食,潜心研究,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用了整整十年时间,写成《三都赋》。一时间豪门贵族之家争相传阅抄写,竟然导致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价格大涨。
|
归园田居·其二归园田居·其二【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乡居少与世俗交游,僻巷少有车马来往。白天依旧柴门紧闭,心地纯净断绝俗想。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
明月上高楼明月上高楼【作者】曹植 【朝代】魏晋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客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明月上高楼》是曹植创作的一首诗。 本诗明写怨妇思念远方良人的情怀,暗写诗人对兄长的情意和自己郁郁不欢的心情。
忧生之嗟 黄初四年(223年),32岁的曹植徙封雍丘王。黄初六年(公元225年),曹丕南征归来,路过雍丘,与曹植见面,增其户五百。 曹丕碍于母后卞氏的压力,只好将曹植数次徙封。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变化。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族王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