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入
【作者】佚名 【朝代】汉
日出入安穷?时世不与人同。
故春非我春,夏非我夏,秋非我秋,冬非我冬。
泊如四海之池,遍观是邪谓何?
吾知所乐,独乐六龙,六龙之调,使我心若。
訾黄其何不徕下。
日出入日出入【作者】佚名 【朝代】汉 日出入安穷?时世不与人同。
|
燕赵多佳人燕赵多佳人【作者】佚名 【朝代】汉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PS.这是一篇非常非常有趣的诗歌,讲述了一个东方古典含蓄美学的故事。大意就是有一个美女当窗抚琴练习,过客被琴声拨动了心弦,被撩得心痒痒的~
但因为礼习而自持,只能将感情暗自埋下,愿化作燕雀筑巢在她的屋檐下(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有趣就有趣在原来古人在感情上和我一样怂~
|
梁甫吟梁甫吟【作者】佚名 【朝代】汉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ps.隆中对中有云: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但这个诗词是否诸葛亮所著,存疑~
|
驱车上东门驱车上东门【作者】佚名 【朝代】汉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驱车上东门》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用直抒胸臆的形式,表现了东汉末年大动乱时期一部分生活充裕但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的悲凉迷茫之感,批判了社会的黑暗。 前八句写景,后十句抒情,以景生情,以情带景。全诗运用铺陈手法,画面感强;层层推进,思路清楚;认识独到,意蕴深厚。
ps.“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第一次看到诗词写的这么气度洒脱,胸襟开阔。多读圣贤书,一年胜百年,不求长生,活在当下~
|
四愁诗四愁诗【作者】张衡 【朝代】汉 我所思兮在太山。
《四愁诗》是汉代科学家、文学家张衡的诗作。此诗共分四章,分别列举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一个远处地名,表达诗人四处寻找美人而不可得的惆怅忧伤的心情。每章都按“所思、欲往、涕泪、相赠、伤情”的次序来写,而美人所赠及诗人回报物品不同,每章方位地名亦不同。全诗运用 “美人香草”的比兴手法和回环重迭,反复咏叹的艺术手法,四章结构相同,句式相同,形式上非常整齐,每章又换词押韵,在整齐中显出变化,对后世七言诗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PS1.这个就是词牌《青玉案》的出处
PS2.著名文学家鲁迅曾经仿写过一份打油诗,非常有趣,值得排一起观赏。
我的所爱在山腰;想去寻她山太高, 低头无法泪沾袍。爱人赠我百蝶巾; 回她什么:猫头鹰。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
我的所爱在闹市;想去寻她人拥挤, 仰头无法泪沾耳。爱人赠我双燕图; 回她什么:冰糖葫芦。
我的所爱在河滨;想去寻她河水深, 歪头无法泪沾襟。爱人赠我金表索; 回她什么:发汗药。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经衰弱。
我的所爱在豪家;想去寻她兮没有汽车, 摇头无法泪如麻。爱人赠我玫瑰花; 回她什么:赤练蛇。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由她去罢。
|
归田赋归田赋【作者】张衡 【朝代】汉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归田赋》是东汉辞赋家张衡的代表作之一。它形象地描绘了田园山林那种和谐欢快、神和气清的景色,反映了作者畅游山林,悠闲自得的心情,又颇含自戒之意,表达了作者道家思想的超脱精神。《归田赋》文句平淡清丽、结构短小灵活,开了骈赋的先河,是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篇章。
《归田赋》是张衡在汉顺帝永和三年(138年),即去世前一年创作的一篇优秀抒情小赋。当时张衡任河间相,向朝廷自请退职。 他深感阉竖当道,朝政日非,豪强肆虐,纲纪全失,自己既无法等到社会清明之时,又没有报国之路, 因而从《思玄赋》所宣泄的精神反抗中顿悟到徒临川以羡鱼,不如退而织网,于是决心远远离开污浊的社会和世间的杂务,以归隐田园的实际行动表示对黑暗政治的诀绝与抗争。
ps.文学评价中有这么一句 “它代表了自西汉末叶以来赋体革新转变的最高成就,基本结束了大赋为主流的创作时代,而开辟了灵巧自如的小赋的新时期”
|
去者日以疏去者日以疏【作者】佚名 【朝代】汉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
《去者日以疏》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此诗抒写游子路出城郊,触景生情,感慨世路艰难、人生无常、遭逢乱世、羁旅天涯,表达了诗人思归故乡而不得的悲苦感伤之情,表现了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的悲凉迷茫之感。全诗想象丰富,形象鲜明;以情写理,意蕴深刻。
ps.这真的是生无以为家,死无以为坟啊,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
今日良宴会今日良宴会【作者】佚名 【朝代】汉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今日良宴会》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此诗所歌咏的是听曲感心,写客中对酒听歌的感慨,托为阐明曲中的真意,发了一番议论,表现出“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愤慨。 全诗质直中见婉曲,结构浑然一体,不以一字一句争奇斗胜,诗中每一个形象、每一个词语和整首诗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感发的力量。
ps. 日月如梭, 为何明日复明日? 人生几何? 莫把岁月蹉跎...
|
青青陵上柏青青陵上柏【作者】佚名 【朝代】汉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青青陵上柏》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写作者游戏宛洛,意在仕途。 然而他发现这个宫殿巍峨、甲第连云,权贵们朋比为奸、苟且度日的都城,并非属于他的世界,写出了个人不平之感和不满现实的心情。 全诗在艺术上,注重铺陈,提高形象性;运用对比,增强抒情性;用反问句,增强意蕴性。
ps.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
西北有高楼西北有高楼【作者】佚名 【朝代】汉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西北有高楼》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此诗借不遇佳人“知音”之悲,抒写了自身政治上的失意之情,反映了一种带有广泛社会性的被压抑的苦闷、悲伤与期待, 表现了东汉末年大动乱时期一部分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生活中彷徨的知识分子的悲凉和迷茫。 全诗融情于景,语言形象生动,风格朴素浑厚,运用典故以及比喻、寄托等手法,从高楼写起,以高飞作结,当中交错描画弦歌之声及听者感受,写得缥缈空灵。
ps.玩个小梗,孔雀为何东南飞?
|
古歌
古歌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 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 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古歌》是一首汉乐府诗歌,是一首游子思乡之歌。诗歌用质朴的语言抒写了浓重的思乡愁绪,气氛惨烈。 这首诗以景与情,情怀激动,一泻而下,扣人心弦。 尤其是最后两句以“车轮”比喻回环于心的悲哀,形象而深刻,令人仿佛也能感受到那往复辗转的无限痛楚。 同时也是中国民歌体裁一种。
ps.呼啸的秋风让人无限忧愁,进也忧愁,退也忧愁。异域戊边,西域多狂风,思乡的悲苦无言说。
|
桓灵时童谣桓灵时童谣 举秀才,不知书。 察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
《桓灵时童谣》是东汉末年的一首民谣。全诗纯用口语,通俗易懂,全摆事实,不着述评。 最妙的是全用对比手法,并且是一句一比,句中自比,更显出名实不符的巨大反差,社会批判意义不言自明。 背景: 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命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从此这一制度正式确定。它的具体做法是由三公九卿、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吏,根据考察,向皇帝推荐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材,这些被推荐的人一般都是平民或下级官吏。这本来是选拔人材的办法,但在东汉后期腐朽的政治环境中,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清白正直之士受到排挤陷害,甚至还出现将官职标价出售,公然“卖官”的事。再加上被荐之人往往还要以经过当地世家大族的评议,察举为他们所左右,在这种风气下,所选拔出的人材没有什么贤良的品德与出众的才能。这首流行于东汉桓帝、灵帝时的童谣,便是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揭露与讽刺。
|